方格精選

身障心無礙|後疫情的身心障礙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當疫情變成日常,當不便成為不變,我該如何面對?身障者該怎麼面對?

一、疫情日常很困難?

(一)血拼搶輸人、開伙像災難

我還記得,當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雙北升三級的那個星期,民眾蜂擁而至到各大超商搶購,總是慢人一步的我,這次也不例外。連QRC都來不及掃描,苦苦等待別人教學,只能拿架上剩餘較少見的牌子或高單價的物品,這和很多身心障礙者之前購買不到酒精或難以排隊的口罩是一樣的情形。

當臉書社群或自媒體分享,因疫情在家的新食譜新花樣時,對我來說反而就是一個大挑戰,只有單手自如的我,除了泡麵還可以、洗米倒水剩沒半點、切菜像狗啃,點火不是打不開就是燒焦,一道菜可能就要花上三小時,更何況是其他更嚴重的障礙者怎麼辦?

(二)無法看病與復健、心情很焦慮

因為疫情讓醫院能量超載,報導頻頻呼籲民眾「小病」不要上醫院,對每個月都要上大醫院拿癲癇藥及復健的我實在尷尬,只好乖乖選擇政府推薦的「替代方案」。但不是每間醫院或醫生開放「線上看診」,也有醫生認為個案檢查仍須到現場看診,不是所有病況都能線上解決,而我只好拿著「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去了附近藥局,找了好幾家都無法拿到相同的藥,只拿到功能相似的藥替代,當然副作用也不同,究竟吃還是不吃?

復健對我來說一樣重要,一開始為了生病的右半身尋找復健科尋求治療,工作後左手及左腳因為使用過度,頻頻在夜晚疼痛和抽筋,右腳也越來越變形,雙手雙腳都更需要復健師及器材,這時候也無法進行了,手腳越發僵硬,走路也更加困難,究竟去還是不去?

二、還在工作中的身心障礙者

(一) 無法不觸碰的公共區域

人來人往的大眾運輸,是被列為群聚的高風險場所之一,卻是我出門上班必搭的工具。有許多人開始搭手扶梯、不扶手把;捷運位置不坐下、不拉環和不依靠開門隔板。如果是非要搭大眾運輸,對於身障者的朋友實在難以做到完全不觸碰,尤其我重心不穩,一定需要坐下與抓緊手把,如果沒有位置,一定優先站門口,緊拉著手把和依靠大面積的隔板,完全違背了同事的提醒和大眾習慣的防衛動作,把自己完全暴露在高風險的環境裡。

(二)有「防疫照顧假」卻無法請假照顧自己、無法打疫苗的自己

據衛服部及勞動部公開的「防疫照顧假」的規定是顧小顧老,卻不能顧是身障生本人。例如家中如有下列2種狀況之一,例如:12歲以下之學童:就讀國中、高中學校持有身心障礙證明之子女,照顧者也包含養父母、監護人或其他日常照顧學童的人(爺爺、奶奶等),家長其中一人得請防疫照顧假。但是成年障礙者本人呢?雖然比其他人更有風險,但沒辦法獲得更好的照護,無法得到優先居家的權益、也無法請防疫照顧假。

另外,身心障礙患者並沒有在公費名單中,即使有議員汪志冰指出,「身障人士在生活和工作上不便,如身障者家庭有人染疫,不僅無收入更要負擔工作成本,造成極大經濟負擔,社會局應責成專責單位,及時提供必要人力及所需生活經費,以解決困境。」至今仍有很多立委還團體還在為我們請命,但我們依然不是優先施打的族群。

三、疫情困難如何變成日常?

(一)學習數位新生活

疫情雖然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放棄學習和自我。除了守護健康,面對未來的數位新時代,我並不覺得障礙者會被時代淘汰,反而是一個轉機和福音,因為只要有完善的無障礙設備,我們仍可透過學習,有更大的機會與人公平競爭,將自己的技能更進化,未來公司考核更能公平對待,也省去了公共社交時的歧視和「視覺偏見」(視覺造成的偏見,最初源自殖民地時期,西方國家白人對待黑奴的歧視,在此我引申為對障礙者的視覺偏見或以貌取人。)

只有數位化程度越完善,障礙者在未來才有可能獨立生存。我在大學時期交了一群視障的好友,也曾經到過盲友會擔任過工讀生,協助識別翻譯和掃描教科書,其實視障者和聽障者非常依賴輔具及電腦設備,「人機共存」早就是必備的技能。換句話說,如何藉由學習數位工具改善生活、不論是食衣住行育樂方面,甚至提升學習力,恐怕是障礙者是刻不容緩的事。

但是,身心障礙者的障礙不是自身,而是環境,如果我們要與時俱進的使用數位科技來學習,最需要的就是無障礙網頁,又稱網頁親和力(又稱網路無障礙,Web accessibility)。我觀察到除了以上政府單位及社福團體設置的無障礙網站,Google、Facebook、YouTube等及手機部分Android 11.0及iso都有建置無障礙功能。

至於台灣政府和法規的部分,自2003年起即開始推動無障礙網頁,先由公部門中央機關做起,陸續推動到各級地方學校等單位,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109年度無障礙網頁標章認證檢測服務等簡報成果」109年度機關單位網站取得標章現況僅有35%,亦無統計台灣國人常用的國際網站和搜尋引擎的無障礙網頁數據,我觀察到有許多標榜無障礙網站,實際使用上仍有困難。另外107年的調查,視覺障礙者有哪些想使用的服務,因網站沒有提供無障礙網頁而沒辦法用,線上購物均在前三名之列,以上情況均非常需要改進,出了學校後的無障礙數位資源難以獲得,也阻擋了我們線上學習的道路。

整體來說,線上購物通常價錢更貴,沒有無障礙系統支援,因疫情送貨員無法用現金交易、無法見面送到家確認貨品,要弱勢的障礙者怎麼買得下去?不論是線上購物、無障礙上課及有聲書,無論網站數量還是內容對台灣的障礙者而言,明顯不夠友善也不足量,更無法只靠線上工具就可以達成改善生活和學習能力。

(二)自我復健和保健

在疫情之前,我在醫院或復健中心的運動量本來就不足,也不能永遠都依靠其他人做治療。到復健科不僅花時間,且復健師必須照顧很多人,無法全心給予我協助和諮詢。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必須盡量減少到醫院,又暫時打不到疫苗、平時為了外出上班也沒辦法居家防疫,自我的復健、保健絕不可少。障礙者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執行簡單的肌力及步態訓練,不僅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而且自己願意多動,才是健康的關鍵。

此外,我們也必須視自己的身體情況,減輕或加強相關動作。而且無論做什麼運動,一定要早睡早起、多喝水、多動動並保持心情平靜。

如果一定要外出,我建議障礙者若搭大眾運輸有五個注意步驟,第一:可多利用搭乘電梯的方式,既減少與人近距離的站在手扶梯踏板、減少觸摸手把。第二:在座位上不移動,手盡量不碰臉、鼻、眼、耳與口罩。第三:地上最髒,包包、物品及袋子不落地。第四:外出到定點後,兩手洗淨及消毒。第五:回家後,鞋子放置通風處、消毒雙手、門把、鑰匙、手機及包包等、洗手洗臉、外套掛在陽台通風處及反脫衣服丟洗衣機洗淨。

不論是在家復健還是出門保健,雖然是簡單的步驟,只要持續做好,不管有沒有疫情,或許這才是健康的的長久之計。

四、疫情只是暫時,生活卻是一輩子

或許很多障礙者目前在乎的是紓困補助,或許在乎的是疫苗,但是疫情終究只是一個警示,我們都要勇敢的撐住,藉此更加愛護照顧本人,學習在困境中找到更好的生機,藉此反思這個社會和自己,畢竟疫情只是暫時,堅強而勇敢地活下去,才是一輩子。

轉載自臺灣公民對話協會 – 多多益善 : 【抗疫群象-身心障礙篇】左邊女孩/疫情只是暫時,堅強勇敢的活下去才是一輩子的事


「身障心無礙」也有聲音了 ! 頻道可以直接點以下連結 :

Apple Podcast || Spotify || SoundOn || KKBOX Podcast || Google Podcast ||


更多左邊女孩的疫情日記,有感謝疫情英雄、宅宅片單和家人故事哦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不用太深思拉 我就是挖太深了 之後 才發現 健康最重要.. 我失去了
Webster Idell-avatar-img
2021/07/18
你寫的文章好振奮人心 ! 像身障者觀察常人世界 並且點出常人才是不正常的世界 !
身障作家/左邊女孩-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7/18
謝謝你的支持及贊助😳!您看得真仔細,的確,我的世界觀裡就是認為大家都不正常,都是有缺陷,正因如此,沒什麼好嫌棄的,更要互相包容😄
真的辛苦你了,但我知道你比很多人都厲害
身障作家/左邊女孩-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7/18
謝謝Danielson的鼓勵,我們要一起努力加油哦!😘
很多資訊商都在敢火車 以後會越來越方便了 信用
身障作家/左邊女孩-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7/18
謝謝你的留言和贊助😳!您的話都很值得深思呢!
未來常封鎖 線上交易賺錢就變得太重要了
身障作家/左邊女孩-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7/18
謝謝你們的留言,我想線上交易是未來必然的趨勢,但也值得我們思考隱私保護和過度依賴數位,反而造成人類退化的問題,有空我們再另一篇來談談😆
avatar-img
身障作家左邊女孩的沙龍
2.4K會員
68內容數
你想像的身心障礙者或腦性麻痺患者是什麼樣子呢?其實身心障礙者在臺灣已超過百萬人次,每個類型不只面臨生活、學習、升學、健康、行動、面對家人親友及環境挑戰,更多時候像常人一樣,長大後還加上工作、升遷、各種人際社交、理財、貸款、人權、愛情及婚姻等課題,且無處不伴隨刻板印象和歧視以及健康一天不如一天,又該如何自處與自救 ?
2025/02/08
想像中的臺北書展,一個充滿異世界冒險、無障礙沉浸式體驗和365天閱讀日常的奇妙旅程。本文以豐富的想像力,探討閱讀的無限可能,並反思書展的未來樣貌,以及如何讓更多人平等參與閱讀的盛會。
Thumbnail
2025/02/08
想像中的臺北書展,一個充滿異世界冒險、無障礙沉浸式體驗和365天閱讀日常的奇妙旅程。本文以豐富的想像力,探討閱讀的無限可能,並反思書展的未來樣貌,以及如何讓更多人平等參與閱讀的盛會。
Thumbnail
2024/12/30
本文探討臺灣公務體制內普遍存在的霸凌、過勞和歧視問題,並以契訶夫小說《小公務員之死》作引,闡述公務員在隱形壓力下的處境,以及如何透過制度改革和文化轉變來改善現狀。
Thumbnail
2024/12/30
本文探討臺灣公務體制內普遍存在的霸凌、過勞和歧視問題,並以契訶夫小說《小公務員之死》作引,闡述公務員在隱形壓力下的處境,以及如何透過制度改革和文化轉變來改善現狀。
Thumbnail
2024/12/15
本文探討身障者在創業中的潛力與挑戰,並提出九大核心創業策略,強調利用人工智慧、網路資源及政府支持等方式,打破刻板印象。透過成功的案例分析,展示身障創業者如何將自身獨特優勢轉化為商業成功,並激勵更多人見證他們的實力與價值。
Thumbnail
2024/12/15
本文探討身障者在創業中的潛力與挑戰,並提出九大核心創業策略,強調利用人工智慧、網路資源及政府支持等方式,打破刻板印象。透過成功的案例分析,展示身障創業者如何將自身獨特優勢轉化為商業成功,並激勵更多人見證他們的實力與價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段照顧確診者的日子裡,彷彿遁入一幢和既有時空區隔開來的玻璃屋,看得見世界持續地運轉,面對自己所處的場域,卻像開啟了一封封副本。⠀⠀⠀⠀⠀⠀
Thumbnail
這段照顧確診者的日子裡,彷彿遁入一幢和既有時空區隔開來的玻璃屋,看得見世界持續地運轉,面對自己所處的場域,卻像開啟了一封封副本。⠀⠀⠀⠀⠀⠀
Thumbnail
即使動作比別人慢,比別人更難了一些,但是仍可以發現每天不同的小確幸!
Thumbnail
即使動作比別人慢,比別人更難了一些,但是仍可以發現每天不同的小確幸!
Thumbnail
當臉書社群或自媒體分享,因疫情在家的新食譜新花樣時,對我來說反而就是一個大挑戰,只有單手自如的我,除了泡麵還可以、洗米倒水剩沒半點、切菜像狗啃,點火不是打不開就是燒焦,一道菜可能就要花上三小時,更何況是其他更嚴重的障礙者怎麼辦?
Thumbnail
當臉書社群或自媒體分享,因疫情在家的新食譜新花樣時,對我來說反而就是一個大挑戰,只有單手自如的我,除了泡麵還可以、洗米倒水剩沒半點、切菜像狗啃,點火不是打不開就是燒焦,一道菜可能就要花上三小時,更何況是其他更嚴重的障礙者怎麼辦?
Thumbnail
在家最清醒的時間是下午3點到4點,台中市疫情記者會直播的時候。
Thumbnail
在家最清醒的時間是下午3點到4點,台中市疫情記者會直播的時候。
Thumbnail
原本以為,不管時局如何變化,只要身障者有求職的需求,助人服務工作就不會停止,但隨著疫情逐漸嚴峻及蔓延,學校開始停課、人員流動開始管控、各類場所進出受到了限制,原本習以為常的一切發生了變化,想當然爾,需要跟服務使用者面對面、手把手帶著身障者去工作的「職重服務人員」的工作模式也同樣受到挑戰。
Thumbnail
原本以為,不管時局如何變化,只要身障者有求職的需求,助人服務工作就不會停止,但隨著疫情逐漸嚴峻及蔓延,學校開始停課、人員流動開始管控、各類場所進出受到了限制,原本習以為常的一切發生了變化,想當然爾,需要跟服務使用者面對面、手把手帶著身障者去工作的「職重服務人員」的工作模式也同樣受到挑戰。
Thumbnail
疫情來了,台灣守住了一年多,終究還是爆發了社區感染,原本與世隔絕的台灣,就這樣也開始體會其他國家人民的辛苦。 對我個人來說,首先我停止了一切不必要的出門活動。我是一個很宅也很懶的人,「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就是在指我這種人。就算是週末外出遊玩,也是騎個一下午的腳踏車而已,本來就不喜歡聚餐、KTV、
Thumbnail
疫情來了,台灣守住了一年多,終究還是爆發了社區感染,原本與世隔絕的台灣,就這樣也開始體會其他國家人民的辛苦。 對我個人來說,首先我停止了一切不必要的出門活動。我是一個很宅也很懶的人,「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就是在指我這種人。就算是週末外出遊玩,也是騎個一下午的腳踏車而已,本來就不喜歡聚餐、KTV、
Thumbnail
那堂課,我身心障礙全勤;他們身心健康卻差點被扣考。 所以我恨。 我恨他們身心健康卻造成別人負擔、我恨他們如此游刃有餘、我恨自己活得像退一步就是懸崖。 於是「我沒事」就變成了一種習慣,在每個旁人問我「妳看起來很累耶還好嗎?要不要休息一下?」的時刻,它成了正常人遊樂園的入園門票。
Thumbnail
那堂課,我身心障礙全勤;他們身心健康卻差點被扣考。 所以我恨。 我恨他們身心健康卻造成別人負擔、我恨他們如此游刃有餘、我恨自己活得像退一步就是懸崖。 於是「我沒事」就變成了一種習慣,在每個旁人問我「妳看起來很累耶還好嗎?要不要休息一下?」的時刻,它成了正常人遊樂園的入園門票。
Thumbnail
身障者的就業就只能當公務員嗎?我想這本書或許可以給你不同的想像,且你也可以看見身障者的心境及身障者與環境的關係,同時也是給「輪椅族」想要出遊時可以有一個參考書目
Thumbnail
身障者的就業就只能當公務員嗎?我想這本書或許可以給你不同的想像,且你也可以看見身障者的心境及身障者與環境的關係,同時也是給「輪椅族」想要出遊時可以有一個參考書目
Thumbnail
我可以理解對於這一場疫病帶來給所有人的不方便,甚或者是我自己本身,為了一個念頭想要出去吃個飯(不想要在家裡中),光是想到要走出去,到那個點,然後再想到要坐下來,我就立馬自打嘴巴了起來:"嘴上說不要不可以,但是身體卻很正直。" 這一類的掙扎,每一天都在腦子裏面上演不知幾遍。 但,或許我可以提供一些案
Thumbnail
我可以理解對於這一場疫病帶來給所有人的不方便,甚或者是我自己本身,為了一個念頭想要出去吃個飯(不想要在家裡中),光是想到要走出去,到那個點,然後再想到要坐下來,我就立馬自打嘴巴了起來:"嘴上說不要不可以,但是身體卻很正直。" 這一類的掙扎,每一天都在腦子裏面上演不知幾遍。 但,或許我可以提供一些案
Thumbnail
「想要有好的地方住,是不可能的啦 !」 我有一些障礙者朋友,這些人其實滿有趣的。 各自有自成一派的生命觀點,對環境的不友善己經抱持著平淡的處世哲學。身障者的聲音在台灣社會一直被各種議題淹沒,然而他們提出的需求,卻是我們老後生活的預見。 歡迎大家看看這篇文章
Thumbnail
「想要有好的地方住,是不可能的啦 !」 我有一些障礙者朋友,這些人其實滿有趣的。 各自有自成一派的生命觀點,對環境的不友善己經抱持著平淡的處世哲學。身障者的聲音在台灣社會一直被各種議題淹沒,然而他們提出的需求,卻是我們老後生活的預見。 歡迎大家看看這篇文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