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會客室▕ 《小偷家族》- 就以「偷竊」,溫柔抵抗生命的惡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雷警示,雖非劇情的直述或訴說,為了討論相關議題仍有所取捨,介意請斟酌閱讀

raw-image

懷抱著溫柔,「苟且」並「偷生」


這是一間過份雜亂的矮房,冬不暖,夏不涼,坐落於都市叢林的角落,就連夏日煙花的影子都瞧不見,庭園內的池子,甚至早已乾枯,映照不出半點流動,沖刷不走任何塵埃與腐朽。四處堆疊的落葉,不知道是在訕笑,或是在同情,畢竟,這一塊角落,除了髒污,也覆滿著落寞,讓人既是嫌惡也憐憫。

所幸,這一份空蕩,遭逢到一群不請自來的過客,因著拋棄而相遇的他們,雖無血緣關係,但因羈絆而閃爍的溫情,依然點亮了黯然失色的角落,即使看不見煙火,再次竄起的生命光火,就足以讓人陶醉其中,遙想幸福的輪廓。

偷竊,是整部電影的核心,不只偷錢、偷物,更還偷人、偷關係、偷一份滿足,或說歸屬,以此來說,電影冀求的,明顯跟一般好萊塢的犯罪電影有所不同,不是要講偷的本事或技巧,而是要環繞著「為何而偷」來論述,以描寫出底層人士,對於幸福的奢望,以及關係的渴求。若聚焦於亞洲,《小偷家族》也不同於《寄生上流》,即使同樣論述窮苦,卻採取了相對低調、內斂且含蓄的手法來呈現。

這一份光影交疊的內涵,不僅是導演是枝裕和特有的魅力,更是日本美學──物哀的精神體現,讓觀眾因應電影中的真摯而動容,又因現實的殘酷與不得已而靜默。收縮於此,或許也使得《小偷家族》的渲染力,不如《寄生上流》來得刺激與迅速,需要好一段時間才能浮現,但這一份沉澱,卻也讓人不自覺駐足,省思幸福的青鳥,是否只能受限於世俗的框架,才能築巢。

raw-image

承前所述,雖然《小偷家族》對於體制的探究,不如《寄生上流》外放,卻不代表,扣問的力道有半分的縮水。若說《寄生上流》談的是階級之間的不理解,還有為善的本錢,《小偷家族》談的就是,體制輪廓之下,正常與異常的對壘,並以遺棄為軸,談談人的匱乏,如何讓人靠攏,甚至在墜落的過程,編織情感,托住彼此。

除此之外,電影的內斂基調,同樣影響了犯罪的側寫,以治的角度來看,「偷」就是拿走「未被歸屬」的事物,信條價值在於,就算是為了生存,佔有這一件事,照樣不能造成他人的麻煩與匱乏;信代,則把「偷」連結到關係來思考,強調「偷」可以是一種對於拋棄的收容。至此,本應違反道德規範的「偷」,因應拆解與重構,框架出不同的意涵,這不僅是赦免了罪責,還能凸顯角色心中藏有的善。

當然,從「惡」轉「善」的安排,不會只是一種強詞奪理,或說自我催眠,更像是耐人尋味的挑戰與掙扎,旨在反抗體制視野的狹隘;而這正是電影的溫柔之處,就算是跳脫常軌之外的犯罪,依然願意撿回來敘說、接納與理解,儘管過份浪漫,卻也是觸動人心的憨直。具體而言,這促使電影本身,還有其中的角色,共享了相同的價值觀──用溫柔走過生命的皺褶與凹陷。

綜合來講,「犯行」就是富含人性的剖解,犯罪的種類何其多,強盜、恐嚇、勒索或是詐騙,都可以讓人維生,部分甚至還能讓人富足,但電影為何選擇「偷」來定錨?或許,如前所述,就是因為相對來說,「偷」不會造成太多的困擾,不溫不火,剛剛好,而這其實就足夠這家人,繼續燉煮日常。也因此,雖然羈絆無以名狀,卻已是餵養彼此的真實存,。甚者,從「偷」淬鍊出的「選擇」,點燃了生命的積極性,溫婉的暖意,自此讓小偷家族的每個人,落入低谷,也有抵禦的憑依,能讓靈魂不失溫。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怒怒心理師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怒怒心理師的沙龍
2.7K會員
135內容數
相信情緒的力量。試著從諮商心理師的角度,漫談生活常見的各種議題。
2022/02/18
誠然,失憶不過是隱喻符號,只為帶出收束生命的終點──死亡。正如作家米蘭昆德拉所言:遺忘便是一種不斷在生命中上演的死亡形式。自此,與其說人丟失記憶,不如說喪失了指認、辨識自我的路徑,因而日日迷走於荒蕪的記憶迴廊。也因此,往昔的缺席,不光指涉昨日的消亡,更象徵「未來可能性」的坍方。
Thumbnail
2022/02/18
誠然,失憶不過是隱喻符號,只為帶出收束生命的終點──死亡。正如作家米蘭昆德拉所言:遺忘便是一種不斷在生命中上演的死亡形式。自此,與其說人丟失記憶,不如說喪失了指認、辨識自我的路徑,因而日日迷走於荒蕪的記憶迴廊。也因此,往昔的缺席,不光指涉昨日的消亡,更象徵「未來可能性」的坍方。
Thumbnail
2022/01/15
隨著 NFT 在中文世界興起,現在方格子也發行了自己的 NFT,甚至一開賣就被搶購一空。這讓創作者開始有點焦慮或困惑,NFT 到底是什麼?創作者有必要知道它嗎?這篇文章以創作者的身分談談,對於所有的創作者而言,NFT 能帶來什麼樣的幫助?以及方格子發布了 NFT,能對站內的經營者帶來什麼樣的好處?
Thumbnail
2022/01/15
隨著 NFT 在中文世界興起,現在方格子也發行了自己的 NFT,甚至一開賣就被搶購一空。這讓創作者開始有點焦慮或困惑,NFT 到底是什麼?創作者有必要知道它嗎?這篇文章以創作者的身分談談,對於所有的創作者而言,NFT 能帶來什麼樣的幫助?以及方格子發布了 NFT,能對站內的經營者帶來什麼樣的好處?
Thumbnail
2021/10/21
大疫年代,生活不僅被封鎖了起來,還因為社群的撤離,多了許多的空白。當然,有一些空白,本就存在,只不過被忙碌遮掩了起來,它們空蕩且寥寂,與其說是空白,其實更像坑洞,幽微且昏暗,個個迴盪著寂寞,身為主人的我,卻不知道該怎麼去填滿。
Thumbnail
2021/10/21
大疫年代,生活不僅被封鎖了起來,還因為社群的撤離,多了許多的空白。當然,有一些空白,本就存在,只不過被忙碌遮掩了起來,它們空蕩且寥寂,與其說是空白,其實更像坑洞,幽微且昏暗,個個迴盪著寂寞,身為主人的我,卻不知道該怎麼去填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如果有血緣關係,有時反而會發現,原以為早就結束的情感其實只是隱藏在內心深處。」
Thumbnail
「如果有血緣關係,有時反而會發現,原以為早就結束的情感其實只是隱藏在內心深處。」
Thumbnail
最近Netflix上映的「舞伎家的料理人」,主打是枝裕和統籌執導,老實說,我並不是「是枝裕和粉」,我對他並不熟悉,印象中是擅長處理日常生活的一位日本導演。我甚至將這部「小偷家族」跟「生存家族」搞混。 直到看到蕭菊貞老師《餐桌上的電影物語:美食、人性與慾望的浮世對話》的一篇,才發現自己錯得離譜。 電影
Thumbnail
最近Netflix上映的「舞伎家的料理人」,主打是枝裕和統籌執導,老實說,我並不是「是枝裕和粉」,我對他並不熟悉,印象中是擅長處理日常生活的一位日本導演。我甚至將這部「小偷家族」跟「生存家族」搞混。 直到看到蕭菊貞老師《餐桌上的電影物語:美食、人性與慾望的浮世對話》的一篇,才發現自己錯得離譜。 電影
Thumbnail
光影交疊的內涵,不僅是導演是枝裕和特有的魅力,更是日本美學──物哀的體現,讓觀眾因應電影中的真摯而動容,又因現實的殘酷與不得已而靜默。於此,或許《小偷家族》的渲染,不如《寄生上流》來得刺激與迅速,需要好段時間才能浮現,但這份沉澱,卻也讓人不自覺駐足,省思幸福的青鳥,是否只能受限於世俗的框架來築巢。
Thumbnail
光影交疊的內涵,不僅是導演是枝裕和特有的魅力,更是日本美學──物哀的體現,讓觀眾因應電影中的真摯而動容,又因現實的殘酷與不得已而靜默。於此,或許《小偷家族》的渲染,不如《寄生上流》來得刺激與迅速,需要好段時間才能浮現,但這份沉澱,卻也讓人不自覺駐足,省思幸福的青鳥,是否只能受限於世俗的框架來築巢。
Thumbnail
我前後花了大概2小時看完這本小說,一開始有種被衝擊到的混亂感;小說、電影討論度那麼高,原本想說就什麼都不寫了,不過靜下來之後,卻有種感覺湧上心頭—這本書,很值得更生人閱讀。 不知不覺由這本書中Murmur了很多,總之,《小偷家族》是題材較少見的好故事,推薦給大家。
Thumbnail
我前後花了大概2小時看完這本小說,一開始有種被衝擊到的混亂感;小說、電影討論度那麼高,原本想說就什麼都不寫了,不過靜下來之後,卻有種感覺湧上心頭—這本書,很值得更生人閱讀。 不知不覺由這本書中Murmur了很多,總之,《小偷家族》是題材較少見的好故事,推薦給大家。
Thumbnail
《小偷家族》(万引き家族)入圍第71屆坎城影展,最終獲得金棕梠獎。 「讓小孩子去偷東西,你都不會心虛嗎?」 「我除了偷東西之外,沒有什麼能夠教他的。」 電影的開始以一老一小在超市行竊的畫面展開,炎熱昏暗的對比色調與擁擠的畫面、隨時準備滴下的汗水讓人直接看見了貧窮,這不是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也沒有普
Thumbnail
《小偷家族》(万引き家族)入圍第71屆坎城影展,最終獲得金棕梠獎。 「讓小孩子去偷東西,你都不會心虛嗎?」 「我除了偷東西之外,沒有什麼能夠教他的。」 電影的開始以一老一小在超市行竊的畫面展開,炎熱昏暗的對比色調與擁擠的畫面、隨時準備滴下的汗水讓人直接看見了貧窮,這不是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也沒有普
Thumbnail
小偷家族 「只不過生了小孩,就有資格當母親嗎?」,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幸運地有著無微不致的父母,但若自己選一個,也不能說是錯。 小偷家族 大抵腐朽靈魂滲出來的柔和,最能撫人心肺。一如既往,是枝裕和訴說親情的故事。 一無所有的人,往往最願意分享他們的一切。抱了一個嚴冬中守在家門外的飢餓小女孩回家
Thumbnail
小偷家族 「只不過生了小孩,就有資格當母親嗎?」,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幸運地有著無微不致的父母,但若自己選一個,也不能說是錯。 小偷家族 大抵腐朽靈魂滲出來的柔和,最能撫人心肺。一如既往,是枝裕和訴說親情的故事。 一無所有的人,往往最願意分享他們的一切。抱了一個嚴冬中守在家門外的飢餓小女孩回家
Thumbnail
《小偷家族》書影與電影海報 是枝裕和2018年的作品——《小偷家族》——對我來說是一個難以揮之而去的幽魂。這部作品雖然延續導演慣常碰觸的主題,探討血緣與家人之間的命題。但當中我一直感覺,比起導演其他的作品(例如:《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還有一個更曖昧的元素、情感,在這部電影裡流動,暗暗攪動
Thumbnail
《小偷家族》書影與電影海報 是枝裕和2018年的作品——《小偷家族》——對我來說是一個難以揮之而去的幽魂。這部作品雖然延續導演慣常碰觸的主題,探討血緣與家人之間的命題。但當中我一直感覺,比起導演其他的作品(例如:《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還有一個更曖昧的元素、情感,在這部電影裡流動,暗暗攪動
Thumbnail
儘管在看《小偷家族》前,因國內創作歌手陳明章曾在《幻之光》,擔當片中配樂創作,而得知執導此片的是枝裕和,但沒引起我太大興趣,想藉看片認識這名導演在電影創作上展現的風格與實力。
Thumbnail
儘管在看《小偷家族》前,因國內創作歌手陳明章曾在《幻之光》,擔當片中配樂創作,而得知執導此片的是枝裕和,但沒引起我太大興趣,想藉看片認識這名導演在電影創作上展現的風格與實力。
Thumbnail
為求溫飽的偷竊,無法取代的同住屋簷下之情,《小偷家族》結合犯罪與愛,隱約勾出社會角落的疼痛現實,讓這一底層困境雖有動人親情,也體現最殘酷的溫柔。
Thumbnail
為求溫飽的偷竊,無法取代的同住屋簷下之情,《小偷家族》結合犯罪與愛,隱約勾出社會角落的疼痛現實,讓這一底層困境雖有動人親情,也體現最殘酷的溫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