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閱讀新知|《直擊!森美術館數位行銷現場》的發現。】

2021/07/14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讓美術館的社群網路小編站出來出一本書,在日本美術館界來算是一件特別的事,但以數據來說,若不是〈森美術館〉挺身出版,其他日本美術館也很難說服大眾自身在「數位行銷」這一塊所做出的努力與成績。
《直擊!森美術館數位行銷現場》
〈森美術館〉的數位行銷是不是做得最好呢?
來舉個例子。再度開放的〈臺北市立美術館〉的展覽「塩田千春展」來自2019年〈森美術館〉的企劃展覽,創下了66萬的高觀展人次,其僅次於美術館的開幕首展「HAPPINESS」的73萬人次。至於2018年所舉辦的「林德羅.厄利什展」與「建築的日本展」,則分別以61萬多與53萬多觀展人次,成為當年度日本最多人看的展覽前兩名。展覽本身的魅力當然是主因,但是看展人是從哪裡來的呢?

根據來館觀眾的參觀動機調查中得知,參觀者的訊息取得有超過六成來自網路,其中透過網路訊息來館的參觀者中,有55.6%的動機來自SNS(社群媒體),也就是IG、FB和twitter,三者中更以IG的追蹤人數增長最快,到了2021年已突破20萬人暫居第一,而三平台的追蹤人數合計超過60萬人,奠定其最多網路追蹤者的日本美術館首席位置。(其他參觀動機有包括來自電視、廣播共18.1%,車站、車廂廣告、報紙與雜誌等四者合計6.8%。)
美術館裡的種種體驗成為去實體美術館的一大魅力。
因此對美術館而言,SNS已經成為展覽集客不可或缺的工具,而負責SNS行銷的「網路小編」(或稱社群媒體管理員),足顯其工作的重要性,這個職位能夠以遠低於其他媒體宣傳的成本,創造出高影響力與感染力的宣傳效果,然而此一過去沒有的職位角色,在現今該如何扮演又如何創造新局?
2009年的「艾未未展」開始,就開始開放民眾在館內拍照。
〈森美術館〉從2009年的「艾未未展」開始,就開始開放民眾在館內拍照,成為日本美術館界的一大創舉。雖這個作法在歐美已行之有年,但目前許多美術館仍是以「禁止」與「限制」來規範觀展者,並經常以「影響參觀秩序」或「版權問題」為由對觀展者加以禁限,而不是像〈森美術館〉為了實踐這樣的環境,做足了工夫與參展者與作品版權溝通,也持續鼓勵民眾拍照上傳,直到10年後的今天,在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領域上的努力也逐漸展現成果。
從2015年開始擔任社群小編的作者洞田貫晉一郎,在這本直擊!森美術館數位行銷現場:活用IG、推特、臉書社群媒體推廣展覽的第一線實戰筆記書裡,真誠地分享了自己對於執行美術館的數位行銷工作內容、技巧、心態、觀念與思考。在此之前他便在集團內擔任過設施客服、企劃與公關等職務,特別是客服的工作讓他能以第一線人員的同理心並熟知民眾的需要,來擔任社群媒體管理員,且對各種新媒體充滿好奇與熱情。
村上隆的五百羅漢圖展使用了許多數位行銷的技巧去吸引不同族群前來觀展。
他認為「理解經營SNS的本質,才是最高明的技巧」。像是關於IG傳播的觀念裡提到:儘管IG傳播十分重要,展覽企劃時找出可以「曬IG」的作品並不是以行銷為目的,而是先在展覽中被認定是絕對必要的「重要作品」才會選為「必曬作品」而展示在觀眾面前。
「展示當代藝術的美術館,必須將這個時代、這個場所應該展出的作品,透過洗鍊的策展方式加以展示,才有價值,展覽才能感動大眾,甚至才能帶動社會。」站在行銷的角度來看,高品質的展覽倘若無人參觀欣賞,則不具任何意義;因此回歸展覽本質,並看如何充分靈活運用原有內容,才能在行銷上發揮作用。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在2018年吸引了66萬人到森美術館參觀。
但是講起這份工作的目的其實與「網軍」、「網紅」或是「網美」很不一樣,創造網路的高流量是只是手法,真正的目的不是要打倒敵軍,或成為一呼百應的高人氣KOL,或是想藉由線上平台來取代美術館的體驗,而是讓人願意走進實體美術館看展覽。這樣一來,將線上結合線下才算是完整的工作。這正是小編心聲。
接下來的七分鐘裡,摘錄全書中我所挑選的精華重點與大家分享:

◎失敗經驗:「主題標籤」的正確用法
原本美術館在「林德羅.厄利什展」時所訂定的hashtag主題標籤是「#林德羅展」...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89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私閱讀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
長期觀察日本設計,2006年起出版個人全創作書籍《設計東京》系列,現為作家、書籍與視覺設計師,亦為設計講堂規劃講師。2013年起參與廣播節目「遇見設計」錄製迄今。文字、設計作品見於兩岸三地。現為東喜設計負責人,東喜鋪主理人,自許為連結好玩事物的主理人。 www.tomicwu.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