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的不同是主辦單位畫廊協會擴大了對元宇宙的支持力道。舉凡論壇、展覽、活動都較去年有倍數的成長。看來此間畫廊業者觸目於國際藝壇對虛擬世界的投入,也想開始因應了。
過去兩年多我一直提醒藝術產業界重視網路經營。就在去年此刻還特別挑出幾家畫廊的IG看看。如今業界如此踴躍擁抱Web 3.0,我就再把畫廊業者的IG(Instagram)拿出來比比看,是否Web 2.0的基礎建設構築成功了?
以下是去年我文章挑選的畫廊一年以來的IG粉絲成長情況。
IG 粉絲數
2021/10/20 2022/10/20 成長率
T畫廊 5038 6648 31.96%
L畫廊 2607 3964 52.05%
C畫廊 316 462 46.20%
A畫廊 4524 8794 94.39%
四家是都進步了。但我想既然產業有要升級的共識,就該調查更全面,於是把畫廊協會理監事代表的畫廊全部統計一遍,結果如下:
畫廊協會理監事代表畫廊IG粉絲數
2022/10/20 有無英文版
C畫廊 462 無
LI畫廊 3298 無
I畫廊 無IG
AP畫廊 300 無
J畫廊 無IG
CA畫廊 1565 無
JP畫廊 無IG
S畫廊 509 部分有
CL畫廊 631 無
H畫廊 186 無
AR畫廊 1046 無
R畫廊 2901 部分有
FI畫廊 3799 無
IN畫廊 5082 無
F畫廊 1344 有
SO畫廊 7165 部分有
3畫廊 5664 無
D畫廊 6064 無
M畫廊 1608 無
B畫廊 112 有
20家畫廊協會理監事代表畫廊,有三家沒有IG。其中SO畫廊有兩個IG帳戶,我姑且將兩個帳戶的粉絲數相加—當然這樣不夠嚴謹。大部分的畫廊的IG缺乏英文版。只有兩家是個人簡介、貼文、主題標籤都有英文版。
為什麼我這麼看重IG,還強調要有英文版?因為IG帳號已經是國際間執行視覺行銷的標配,經營受語言文字的限制較少,能突破地理與語言限制,每月超過2億的活躍用戶,其中主要用戶群較臉書用戶年輕。擴大TA,爭取年輕客群,讓作品說話,這不都是畫廊業者心心念念想要達成的嗎?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花大錢跑國外藝博會參展,卻放著IG這種相對惠而不費,技術門檻最低的Web 2.0的基礎建設不做好,如何能奢望如魚得水在Web 3.0的元宇宙徜徉呢?
台灣哪家畫廊的IG粉絲數最多呢?我逐一統計了畫廊協會會員的官方帳號,發現冠軍是P畫廊,IG粉絲32.4K(3萬2千4百多),亞軍是D畫廊,IG粉絲13.9K(1萬3千9百多)這兩家的IG官帳也有英文版。就我了解:這兩家畫廊近三年聲譽鵲起,開展時幾乎都未演先轟動,客人在開幕日還需要排隊進場。在藝博會也是來客川流不息,而且都以年輕人居多。無論畫廊先進們是否樂意接受這個事實,但是「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還是硬道理吧!
接著放上來Artnet認證的國際頂級大畫廊的IG粉絲如後,作為此間業者策勵進步的標竿:
世界頂級畫廊的IG粉絲數
2022/10/20
高古軒 1.5M
佩斯 1.1M
白立方 819K
卓納 727K
豪瑟 707K
貝浩登 583K
里森 347K
Thaddaeus 261K
立木 149K
Blum & Poe 135K
M:1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