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息萬華的街友都是「萬華人」?

棲息萬華的街友都是「萬華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hoto by 李季霖 on flicke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hoto by 李季霖 on flicke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根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全國列冊街友人數2,194人,其中大台北地區約佔40%(台北市675人,新北市174);若以台北市計算,臺北火車站及萬華(特別是艋舺公園及周邊)加總約佔75%。當然,雙北因為距離近、交通便利,所以流動性頗高。

相較於一般民眾,臺北火車站及萬華區的街友被警察臨檢的頻率更高;如果有機會進一步檢視街友們的身份證件,可能發現他們當中許多人的「戶籍」都是設在「萬華區」。

單看上述的統計資料,可能有人會認為萬華不僅是街友聚集的大本營,萬華人陷入居無定所的比例,也居全國之冠。換言之,萬華是一個貧窮問題的製造機。

但事實的真相是,多數街友的戶籍之所以會設在「萬華區」,是因為台北市社會局低收入戶生活補助辦法規定,申請人必須「設籍並實際居住本市、最近一年居住國內超過183日」。

所以有些尚有微薄存款的貧困者,為減少租屋和生活飲食支出,會從大台北地區搬到萬華租賃老舊屋舍的頂樓加蓋或夾板隔間小屋,同時也領取宗教團體和萬華社福機構提供的日用飲食及生活物資。為了申請政府低收入補助,他們也會將戶籍從原居住地遷來萬華。

然而,由於這些貧困者經常染有身心慢性疾病,甚至與家人關係破裂,以致很難重新回歸固定聘用、領取月薪的典型勞動市場,更喪失家人的支持系統。單靠從事清潔工、舉牌、陣頭、工地粗工等等臨時工,根本是入不敷出;連帶地,也就讓既有的身心狀況雪上加霜。坐吃山空的結果,自然很快就會被房東請出家門,開始流浪生涯。

這是貧困者普遍設籍「萬華區」的第一波原因!

開始流浪生涯後,有些無家者偶爾還可以獲得打零工的機會,但所賺得的薪資根本無法負擔房屋訂金和租金。這時候,為了增加他們脫離流浪生活的資源,社福機構的社工師一方面會為他們尋覓暫時棲身之所,同時也會幫他們詢問萬華區比較友善的房東,希望讓他們及早達成「設籍並實際居住」的事實,以獲得政府低收入身份和補助;當然,也會積極為他們媒合相對穩定的打工機會。

在無家者、社工師、短期居住提供機構、社區友善房東及雇主等多方面努力下,無家者便可能慢慢找到相對穩定的工作,存到一點錢,並且租到一個還可以遮風避雨的簡陋小屋。這是貧困者普遍設籍「萬華區」的第二波原因!

但如同前面提到過的,由於這群貧困者多身心狀況不佳,很難回歸典型勞動市場賺取月薪,當他們工作開始不穩定時,就很容易再度重蹈前述的流浪覆轍。

由此我們可以瞭解到,多數流浪到萬華或設籍萬華區的街友,並非土生土長的萬華人,而是從全國各地聚集的「經濟落難者」。所以,萬華區社福機構照顧的貧困者或街友,很可能是來自大台北地區(甚至中南部)被高度競爭勞動市場淘汰出局的「勞動後備軍」。而萬華居民無論心中是否甘心樂意,總是半推半就地跟這群在其他地方已經走頭無路的「無家可歸者」,生活了上百年的日子。

(本文5/24刊登於「台灣夢想城鄉協會」臉書,圖片來源:李季霖

avatar-img
夢想城鄉的沙龍
16會員
20內容數
透過藝術和教育能夠幹嘛啊?沒有要回答這麼困難的問題,這裡是NGO工作者邊做邊想邊整理的樹洞,放些療癒月誌、創作教案、工作坊設計、心理學小練習(?)練習釐清自己、他人與社會的界線。裡面也許會有些美麗的小石頭,喜歡就拿去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夢想城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艋舺公園或其它各地的公園,許多中高齡大叔聚集聊天、下棋或簽賭,看到這群人無畏疫情緊繃還大喇喇地群聚,真的會令人擔心與生氣。但在此同時,我們是否也該追問:「為什麼他們要聚集在這些地方?是惡意傳播病毒嗎?還是對防疫無知?亦或有其它我們不知情的重要原因?」
清代初期的萬華是北部地區最早開發的區域,也是最熱鬧的城鎮。1850 年左右,萬華的華西街北段因為靠近碼頭,成為商賈、船夫與碼頭工人的落腳處,並發展出各種服務這些商賈和底層勞動者的商業和性產業⋯⋯
在一般大眾的眼中,新冠病毒的問題或許比較偏向個人衛生或客觀醫學議題;但隨著這幾天在萬華,疫情持續發燒,「民間社團幹部」、「阿公店員工」和「航空公司員工」三大類社會身分的社會性格、鄰里關係與休閒活動的差異性,頓時成為瞭解新冠病毒「為何在此」及「如何傳布」的重要社會成因和路徑解釋。
艋舺公園或其它各地的公園,許多中高齡大叔聚集聊天、下棋或簽賭,看到這群人無畏疫情緊繃還大喇喇地群聚,真的會令人擔心與生氣。但在此同時,我們是否也該追問:「為什麼他們要聚集在這些地方?是惡意傳播病毒嗎?還是對防疫無知?亦或有其它我們不知情的重要原因?」
清代初期的萬華是北部地區最早開發的區域,也是最熱鬧的城鎮。1850 年左右,萬華的華西街北段因為靠近碼頭,成為商賈、船夫與碼頭工人的落腳處,並發展出各種服務這些商賈和底層勞動者的商業和性產業⋯⋯
在一般大眾的眼中,新冠病毒的問題或許比較偏向個人衛生或客觀醫學議題;但隨著這幾天在萬華,疫情持續發燒,「民間社團幹部」、「阿公店員工」和「航空公司員工」三大類社會身分的社會性格、鄰里關係與休閒活動的差異性,頓時成為瞭解新冠病毒「為何在此」及「如何傳布」的重要社會成因和路徑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