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讓我習慣站在邊緣。——專訪《編輯》王離(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文字專訪:沈眠
攝影:達瑞

王離,1980年生,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文學創作組,曾獲桃園文藝獎首獎,並入選九十四年小說選。王離以編輯、設計和寫作者三棲於出版業,自言非常喜歡印刷品。

2010年出版詩集《遷徙家屋》,2013年以王君宇為名,出版短篇小說集《時之一》。王離從東華創英所畢業後,一心一意想成為編輯,但設計科系出身的他,屢次被當作設計師使用,直到加入明日工作室方得償宿願。而多年來的編輯生涯,王離有著自身獨特的體悟,以最為實際、直接的角度,去理解出版業界的人事物,相隔11年,於2021年出版全新詩集《編輯》。

raw-image

▉「與人相處,我習慣處在較低的位置。」

生長在宜蘭縣頭城鎮過港(編按:大坑,但地方會以過港稱呼)一帶的王離劈頭說道:「那是一個小漁村,大部分人都從事與漁業相關的工作。譬如我爺爺就是在捕鰻苗,算很盛行的產業。」但高職畢業的爸爸則在當地農會任職,在地方已算白領階級。據說當地有許多小流氓,王離笑言:「我本來就不是那種很強勢的小孩,再加上爸媽對我算是很保護,對讀書成績也挺要求,所以當然就沒有太多接觸,成長後認識了,發現他們都只是樸實的人。」

唯一一次例外是國中,具體是什麼爭執也不記得,反正就有人帶了三、四十人來堵王離,情勢滿危險緊張的,但那裡面有人認識王離,小時候一起玩過,說是自己人,當下與王離握手言和,無驚無傷。

會讀書這件事在成長階段中,像是某種護身符,讓王離沒有遭遇具體的創傷經驗。神色平淡的他,眼底有著低低的憂傷,「只是在學校裡總覺得自己有什麼地方跟大家不一樣,但也沒有真的受到多明顯的排擠,比較像是游離者或中間分子,有時候好像在圈子裡,可以下課一起打籃球,但進行別種活動我又不在其中。高中聯考前夕,我倒是終於加入較為核心的一群中。」王離的大學時期亦然,原本先認識較活潑一群人的他,由於身分認同意識的萌發,開始花大量時間在網路上交友,反倒退離現實生活的活動與交誼。

raw-image

「長得胖、覺得自己不好看,確實是青春期造成我影響很大的因素,我變得自卑感很重。那也就內化在性格裡,跟別人往來,都會慣性地把自己放在較低的位置,在人際往來上也就難免有一些困擾與幻滅的體驗。」習慣被劃歸在群體圈圈以外的王離,要直到就讀東華創英所才找到自己的棲身之所,「我們那一屆都是一些喜歡文學、想要創作,但又不全都是科班出身、經過扎實文學訓練予基礎的人,像我是設計系,也有讀法律系或當過百貨公司樓管的同學,總之就是各種來源的人,跟前幾屆已經享有文名的學長姊很不同,因此當時就有種大家真的是同一群人的歸屬感。」

日後也以設計作為謀生的王離,為何要轉向於文學呢?他直白地講:「我讀台藝大設計時,修了四學期顧蕙倩老師台灣詩、台灣小說與詩創作、小說創作的文學課程,雖然對文學仍一知半解,但總覺得滿吸引我。設計系的老師們也都覺得我應該是文字掛的。還有後來上廣告課,意識到那是非常競爭的產業,很可能上班、下班都是看不到太陽的狀態,我並不想過這樣的生活。」而後,機緣巧合得知有東華創英所在招生,一考就上,自然而然地走上文學之路。

▉「寫詩這件事呢,從很蠢的地方開始。」

對文學如何產生興趣?王離回憶道:「本來就喜歡閱讀,小時候有印象的是《小飛俠》圖文書,爸爸也會帶我去買書,讀一些中國經典《西遊記》、《鏡花緣》之類的。媽媽曾經是文藝少女,家中有張曉風的散文集。而且她會把80、90年代的書籤集結成冊,上面會有花草影像搭配一些文藝詩句,很像現在社群軟體上常看到的長輩圖,讓人懷念,我在那時候就感覺到某種牽引。」

王離在國二的作文課以童詩、敘事詩的型態寫作文,老師也沒有反對,給的分數又滿不錯的。此外,王離也會仿效張曉風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專欄《可叵集》寫法,在週記上寫作。而劉墉的極短篇與散文集如《我不是教你詐》,以及倪匡的科幻小說《衛斯理系列》,都是王離在國、高中愛讀時期愛讀的書籍。他眨眨眼,聲調略揚講道:「畢業留言冊上面也有一些分行像是詩的句子,我也覺得自己能寫,而且讀了徐志摩的詩集,覺得滿喜歡。好像創作都是從這些微不足道、稀鬆平常,甚至可以說是有點蠢的小地方開始啟動的。」王離眼底帶著笑意。

raw-image

大一時期的王離,開始閱讀朱天文《荒人手記》、吳繼文《天河撩亂》,妹尾河童的《少年Q》也讓他著迷。王離滿常在公館的挪威森林咖啡館混,讀了不少架上的書。另外,他也在詩人雨蛙在kkcity創辦的詩版上讀詩。王離語氣淡淡然:「說起來,我是雜食系的,閱讀比較隨機,一直以來都是小局部地被影響,真的要系統性認識文學,得到東華創英所才比較全面。」如郭強生的小說課,林惠玲的歐陸詩研究,都領著王離進入深邃的文學宇宙。

詩與小說創作兼得的王離,先後出版詩集《遷徙家屋》與短篇小說集《時之一》,未來也計畫寫散文集與長篇小說,大致的構想都已經確立。他不只橫跨設計、編輯與寫作,在寫作這個項目裡也想要多樣性發展,果然是多棲動物。

而談起小說、詩歌與散文的區別,王離回答得挺實際:「研究所之後,我對散文,尤其是那種太過目的性、裝載自我情懷的文章,覺得滿矯情的。之後打算做的散文集,會設計完整的架構,盡力削除過度彰顯個我價值,讓散文不會長成自我滿足或宣洩的載體。至於小說與詩最直接的差異,就是必須投入時間的多寡。長篇小說就像蓋建築物,需要時間累積,就算短篇小說也要有一小段足夠的時光。詩真的比較好生啊,零碎的片段就能寫下,是很方便的創作形式,而且寫詩長久來已經是習慣了。」

(未完,請點選連結,閱讀續篇。)

raw-image
raw-image

編輯
作者:王離
出版:逗點文創結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逗點人的沙龍
25會員
123內容數
閱讀是CP值最高的抒壓、充電方式,我們不要放棄它! 桃園市立圖書館與逗點文創結社共同規劃了一系列適合大人與高中生讀者的直播講座,由主持人朱家安帶領大家走進有趣的哲學生活。這一次,我們好好討論現代人的戀愛課吧!。
逗點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撰文:逗點編輯部/攝影:逗點編輯部 逗點編輯部提供一百塊錢,邀請各路創作者在便利店購買讓心情好起來的東西,錢必須一次花光!消費內容隱約透漏自身性格,消費收據也能驗證你是不是數學很好的人(總金額必須等於100元),另類又真實的創作者心理觀察遊戲,正式登場! 第四位來參加挑戰的是孫得欽,讓我們來看看
Thumbnail
2025/04/23
撰文:逗點編輯部/攝影:逗點編輯部 逗點編輯部提供一百塊錢,邀請各路創作者在便利店購買讓心情好起來的東西,錢必須一次花光!消費內容隱約透漏自身性格,消費收據也能驗證你是不是數學很好的人(總金額必須等於100元),另類又真實的創作者心理觀察遊戲,正式登場! 第四位來參加挑戰的是孫得欽,讓我們來看看
Thumbnail
2025/04/09
逗點編輯部提供一百塊錢,邀請各路創作者在便利店購買讓心情好起來的東西,錢必須一次花光!消費內容隱約透漏自身性格,消費收據也能驗證你是不是數學很好的人(總金額必須等於100元),另類又真實的創作者心理觀察遊戲,正式登場! 第三位來參加挑戰的是黃郁晴,讓我們來看看
Thumbnail
2025/04/09
逗點編輯部提供一百塊錢,邀請各路創作者在便利店購買讓心情好起來的東西,錢必須一次花光!消費內容隱約透漏自身性格,消費收據也能驗證你是不是數學很好的人(總金額必須等於100元),另類又真實的創作者心理觀察遊戲,正式登場! 第三位來參加挑戰的是黃郁晴,讓我們來看看
Thumbnail
2025/04/09
逗點編輯部提供一百塊錢,邀請各路創作者在便利店購買讓心情好起來的東西,錢必須一次花光!消費內容隱約透漏自身性格,消費收據也能驗證你是不是數學很好的人(總金額必須等於100元),另類又真實的創作者心理觀察遊戲,正式登場! 第二個來參加挑戰的是詩人鄭聿,讓我們來看
Thumbnail
2025/04/09
逗點編輯部提供一百塊錢,邀請各路創作者在便利店購買讓心情好起來的東西,錢必須一次花光!消費內容隱約透漏自身性格,消費收據也能驗證你是不是數學很好的人(總金額必須等於100元),另類又真實的創作者心理觀察遊戲,正式登場! 第二個來參加挑戰的是詩人鄭聿,讓我們來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沒有真正喜歡過自己。」「只要被喜歡,就算自己不那麼好也沒關係了。」遇到挫敗或是不如意時,如果剛好身處低潮,往往自問:「為什麼我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邀請詩集《遷徙家屋》作者王離與詩集《女孩子》作者德尉,兩人從創作者角度出發,從愛情觀、工作一路討論到人生態度,暢談自己的弱點與自卑。誠懇的一次對談。
Thumbnail
「我沒有真正喜歡過自己。」「只要被喜歡,就算自己不那麼好也沒關係了。」遇到挫敗或是不如意時,如果剛好身處低潮,往往自問:「為什麼我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邀請詩集《遷徙家屋》作者王離與詩集《女孩子》作者德尉,兩人從創作者角度出發,從愛情觀、工作一路討論到人生態度,暢談自己的弱點與自卑。誠懇的一次對談。
Thumbnail
當1950、60年代,臺灣文壇流行著現代主義與反共文學時,1948年來臺的外省作家王默人所關心的是外省來臺底層人民的困苦生活。而到了1970年代,他也將視線轉移到了本省勞動階級的處境上。
Thumbnail
當1950、60年代,臺灣文壇流行著現代主義與反共文學時,1948年來臺的外省作家王默人所關心的是外省來臺底層人民的困苦生活。而到了1970年代,他也將視線轉移到了本省勞動階級的處境上。
Thumbnail
「即使我今天一個字都沒寫,但我今天出去生活,我在路上看到紅綠燈、看到路標、看到這些符號,它們都在跟我心中的某一個概念在互文。」
Thumbnail
「即使我今天一個字都沒寫,但我今天出去生活,我在路上看到紅綠燈、看到路標、看到這些符號,它們都在跟我心中的某一個概念在互文。」
Thumbnail
人都不會知道自己在何時寫了篇什麼樣的文章,可以給人什麼樣的激勵或療癒效果,甚至改變人的一生。 文字是有力量的,至少我認真相信著。 文字變現絕不是不好的事情,這也是一份值得追求的事業。但期待自己在這樣的過程中,別迷失了自己,也別忘了初衷。
Thumbnail
人都不會知道自己在何時寫了篇什麼樣的文章,可以給人什麼樣的激勵或療癒效果,甚至改變人的一生。 文字是有力量的,至少我認真相信著。 文字變現絕不是不好的事情,這也是一份值得追求的事業。但期待自己在這樣的過程中,別迷失了自己,也別忘了初衷。
Thumbnail
四十歲遲早要來的,我們如何面對到時的職涯與生活?逗點編輯部邀請同窗好友,《編輯》作者王離以及《幻肢》作者何俊穆展開對談。同是詩人也是上班族的兩人,在午休時間上到屋頂天臺,一邊喝啤酒吃洋芋片,一邊討論「工作(或是成為一名社畜)」其實是一般人穩定生活的重要良方。建議先讀上一集再讀這篇,但直接出發也沒問題
Thumbnail
四十歲遲早要來的,我們如何面對到時的職涯與生活?逗點編輯部邀請同窗好友,《編輯》作者王離以及《幻肢》作者何俊穆展開對談。同是詩人也是上班族的兩人,在午休時間上到屋頂天臺,一邊喝啤酒吃洋芋片,一邊討論「工作(或是成為一名社畜)」其實是一般人穩定生活的重要良方。建議先讀上一集再讀這篇,但直接出發也沒問題
Thumbnail
連假結束了,想到隔天要上班,是否覺得心很累、很想一直賴床呢?逗點編輯部邀請同窗好友,《編輯》作者王離以及《幻肢》作者何俊穆展開對談。同是詩人也是上班族的兩人,相約午休時間上到屋頂天臺,一邊喝啤酒吃洋芋片。誰知道在電梯和樓梯間的時刻,兩人聊起一路以來的工作經驗與幻滅過程……讀完會讓你重新思考上班意義的
Thumbnail
連假結束了,想到隔天要上班,是否覺得心很累、很想一直賴床呢?逗點編輯部邀請同窗好友,《編輯》作者王離以及《幻肢》作者何俊穆展開對談。同是詩人也是上班族的兩人,相約午休時間上到屋頂天臺,一邊喝啤酒吃洋芋片。誰知道在電梯和樓梯間的時刻,兩人聊起一路以來的工作經驗與幻滅過程……讀完會讓你重新思考上班意義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