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譯團】蔡孟儒:放置在「括弧」內的作家——王默人(上)

2022/12/08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什麼時代因素與養成讓王默人關心勞苦人民?(藏品/姚海星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放置在「括弧」內的作家】

評論家南方朔曾言:「王默人是個被放置在『括弧內』的作家。長期以來,他作品中的世界,均為人們忽視,甚或遺忘。因忽視或遺忘那樣的一個世界,是我們對客觀社會現實了解錯誤的源頭之一」。
當1950、60年代,臺灣文壇流行著現代主義與反共文學時,1948年來臺的外省作家王默人所關心的是外省來臺底層人民的困苦生活。而到了1970年代,他也將視線轉移到了本省勞動階級的處境上。
在文學史的角度上,與同時期相同背景的作家相比,王默人是個異類作家,一直關注的都是當下的中下階層勞苦人民,而是什麼時代因素與養成讓他有此關心?他眼中所看到的又是什麼?

江邊的碼頭擠滿了人,彷彿能聽見遠方的砲火聲逐步逼進,若有似無的隆隆砲聲在眾人耳內震得發疼。年方十三、四歲的王默人也混在這人群中,連日在這徘徊了好幾天,不論男女老少都緊盯著海平線的那端,每個人的心中都懷抱著相同的盼望。
自從離開家鄉北平已經一年有餘了,當初母親塞在布衣口袋裡的盤纏已經越來越薄。王默人身上衣衫襤褸,依靠著打零工,雖然時常渴著、餓著,但終究還是勉強地活了下來。然而戰爭並沒有絲毫要消停的意思,終於將他逼到了這座臨海的大城市。
隨著尖銳的鳴笛聲響起,眾人終於盼到了一艘貨輪緩緩地駛進碼頭
焦急興奮的人群像海浪,推擠著王默人往船的後端向上爬。當貨輪終於駛離岸邊,已經入夜了,王默人回頭看著岸邊的燈火越來越遠,遠的像觸不到星星,終於消失在視野裡。他內心空洞洞的,看著四周深不見底的海,隨著船體載浮載沉。
1948年底,隨著國民政府軍隊的撤退,王默人隻身一人來到臺灣。
在剛抵臺的前幾年,與那大多數從四面八方逃離家園的人們一樣,沒有家產,身上也沒有多餘的錢。在這陌生的土地上,他前後打了幾份工,勉強維持著生活。
這個從北平到台北,離鄉幾千公里遠的少年,錯過了上學的機會。或許是抱持著某種不甘心,他開始到當時臺灣省立師範學院的國文系夜間部旁聽,而這一旁聽就是九年,同時也開始去參與各個大學所舉辦的哲學演講會。
那些年裡,曾有學院裡的教授建議,認為他資質不錯,還是參加檢定考試,到正式到學校上課,取得文憑,對未來的發展比較有幫助。但對於王默人來說,白天光是工作餬口,就佔掉了所有的時間,哪裡還有辦法到學校唸書呢?
再說,王默人心底也覺得無法逼迫自己規規矩矩地坐在學校的座位上。書應該是要為自己唸的,不想為了文憑,照本宣科地去應付考試。對他來說,讀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花時間去專研透徹,已經明白地就放下丟到一旁,能夠隨心所欲地吸收知識,並真正地化為自己的養分,這才是最重要的。
文學與哲學,支撐著王默人年少勞動的心靈。他到學校的圖書館,借了許多各國文學名著,在空閒的夜晚或假日,嚼橄欖般地讀著,竟也越嚼越有滋味,創作的火苗也在此時悄悄燃起。
在租來的簡陋木板屋裡,王默人寧靜地燃燒著。雖然因為屋內燈光不足,常常導致寫作時眼睛酸澀,但每天他還是持續地寫。他寫得並不快,自覺寫不好時就直接狠心將稿子撕個粉碎,總是要寫到自己滿意才願意投稿。
寫作的痛苦與快樂是並存的。剛開始時投出的稿件沒有回音時總是令人沮喪,但隨著時間的積累,在《新新文藝》、《自由青年》等雜誌上,逐漸可以看見王默人的作品。1958年時,王默人過去刊載於各報刊雜誌的作品精選集結成冊,由人間世社出版了第一本小說集《孤雛淚》。
王默人的筆下,寫著的是如他一般中下階層的小人物,失根離散的家庭、挨家挨戶洗衣服、刻鋼板以求多賺點生活費的勞工、來到異鄉的商人與知識分子。這些人物雖然多受命運擺佈,陷入求生掙扎的悲慘處境,但同時也展露患難中如何透過親情、友情、及愛情相互扶持,不屈於既定的命運,閃耀出生命的火光。
可惜的是,這些題材並沒有獲得太多的迴響,小說中那些對於貧苦生活的細膩描寫,反而是當時人們亟欲擺脫的生活經驗,怎麼燒煤球、挨家挨戶洗衣服洗到雙手發皺,只為賺點零星生活費,對讀者而言並不討喜。
但王默人想要誠實地寫下這些,即便這在當下,可能沒有那麼多人在乎。
對他而言,文學中的土壤,是人民生活的土壤,也是藝術的土壤。他相信小說要深入土壤之中,才能真實有力,不會顯得蒼白脆弱,這是紮根,根越深厚才會越有味道。他相信,那是他心目中理想小說的樣貌。
1970年代,兩次全球性的能源危機,與十大公共工程的建設,為臺灣社會帶來了衝擊與機會。與此同時,來臺二十餘年,年紀將近四十歲的王默人,已是個發表過在各大報章雜誌刊載過許多作品的知名小說家,並輾轉在不同報社擔任著記者的工作。
某日,王默人採訪礦坑的瓦斯爆炸意外時所看到了……(《跳躍的地球》,王默人著,清華大學出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記者的職務,讓王默人深刻且第一線感受到了經濟發展下工人們的犧牲,與農村青年男女來到都市的迷茫。讓王默人特別感受到衝擊的一件事,是他某日採訪礦坑的瓦斯爆炸意外時所看到的景象:
礦坑洞口外面,擠滿很多礦工家屬,每個人都失魂落魄地站在那裏,終於有列臺車開出洞口,許多人都圍了上去。有許多礦工安然無恙地從臺車上站起身來時,眼睛就急忙向四周尋找自己的家屬……
欣慰的氣氛很快就沉寂下來,當那些礦工幫忙抬出許多傷亡夥伴的時候,一片哭天喊地的哭嚎聲便淹沒了一切……屍體都移到煤堆後的一塊空地,平放在地上……家屬們都跪在親人屍體的雙腳前面哭泣,很遠都可以聽到這裡的嘶叫聲和嚎啕聲。
這次的礦災,並不是特例。在產煤裕國的時代,煤礦的產量等同於國力,是供輸經濟運轉的命脈。日夜不歇工作的礦工們,在勞工法規尚未落實或被輕忽的時代中,為了糊口只能以命相搏,光是1970年代的前三年,輕重程度不一的礦災就發生了十餘起。
當王默人接觸到那些因礦災而殉職的礦工家屬時,心中的感觸難以言喻。他想,他們那麼無助,那麼悲苦,誰來關懷他們呢?
身為一名記者,需要以冷靜的眼睛觀察,客觀地紀錄所發生的事件,但他總是難以壓抑心中的感受。他想寫下報導,站在老百姓的立場說話,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承受著上層的壓力,踩著政府底線的邊緣,不明著唱反調,卻又要寫內心希望傳達之事,十分困難。
最後,那次礦災的新聞與特寫完成是完成了,但翻開隔日報紙,提及死者家屬的哀傷和礦場管理者疏忽的部分,卻大半篇幅都被刪除。
(藏品/姚海星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作家小傳

王默人(1934-2020),本名王安泰,祖籍湖北省黃梅縣,生長於北平。1948年因戰亂流亡至臺灣,曾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新新文藝》編輯,《中華日報》、《經濟日報》記者等。後於1985年前往美國定居。
寫作題材多關注社會底層勞動階級的生命百態,細膩刻劃他們面對生活困境的掙扎與拚搏精神,曾出版《孤雛淚》、《留不住的腳步》、《周金木的喜劇》、《沒有翅膀的鳥》、《阿蓮回到峽谷溪》等多部小說。

★團員簡介

蔡孟儒,一九九○年生,三重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曾獲2021臺灣文學數位遊戲腳本金獎「藏字人.搜妖錄」、110年度文化部青年創作獎勵「《掘》臺灣礦業記憶小說創作計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