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大開】之 【動動手指讓你現賺1萬塊】之 【勞退】

【腦洞大開】之 【動動手指讓你現賺1萬塊】之 【勞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大部分讀者在昨天對退休生活期望的調查都選了C或D (8~10萬),也有幾個選E(10萬以上)。恩~ 如果退休後每個月坐領10萬,確實蠻爽的~

但我想問大家現在該怎麼做?

除了昨天談的勞保以外,政府還提供另一個勞工退休金機制,60歲後每個月再給你額外一筆錢。

▌勞退:勞工退休金(新制)
由雇主提供給勞工退休保障的制度。根據規定,雇主每個月要依照員工實際薪資提撥6%到 #員工的專屬帳戶裡面(在勞動部)。

這個專戶是每個人自己的,不論換工作(新的老闆也必須繼續提撥6%進去),甚至是公司倒閉都不影響。像昨天說的,就算2026年勞保倒閉,也不關勞退的事,這個帳戶就是你未來一定領得到的。

除了雇主依法定提撥的6%以外,員工可以再「自行提撥最多6%」。
如果生活有餘裕,#個人強烈建議提滿6%

▌一定要自行提撥到滿的三個原因
1. 強迫儲蓄:
每個月薪水發下來之前,就已經被預先扣款,落實富人思維,先儲蓄,剩下的才能拿來消費。

2. 政府保證收益:
勞退不僅不會倒,政府運用這筆錢(勞退基金)去市場上賺取報酬時,如果投資不順產生虧損,政府還保證收益為 #銀行兩年期定存利率。

3. 降低稅負:
自己額外提繳的部分,可以免納入當年度綜合所得課稅。看你所得稅率是多少,都是現省的。

再白話點說,如果年薪80萬,每年自提6%,就會提出4.8萬,存入勞退專戶。這4.8萬可以達到三個效果:
1. 逼自己多存一筆錢。
2. 保證不會不見,而且穩賺錢。
3. 如果沒有自己提撥,這4.8萬會被政府納入所得。假設家庭所得稅率20%,
現省近1萬的稅 (4.8萬x 20% = 0.96萬)。

除非薪水不夠花,不然還有什麼理由不提撥!?

▌勞退試算
勞工退休金沒有公式,取決於雇主加自己,總共提撥多少,再經過勞退基金的操盤後,才能知道退休那一刻有多少錢。如果提撥超過15年,則60歲開始可以用月退方式提領;如果沒有超過15年,則60歲就一次領出來。

照一般情況估算,順順的工作到退休,如果自己有額外提撥6%,在60歲退休時每個月大概可以領15k~22k不等。(用平均餘命20~24年計算),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薪水和提撥比率,去勞退新制試算表算看看。

▌勞工退休金查詢
上面有提到每個人都有專屬於自己的勞退帳戶,你可以隨時去勞動部網站查已經存多少了。

▌總結
如果你希望60歲就退休,勞保可以給你22K(可能因為改革而更少),勞退估計2K好了,也就是退休後大概每個月有4萬可以花。

回到開頭所說的,大多數人希望退休時,每個月生活費有8萬(甚至以上),那麼我們與理想退休生活的距離還差4萬,該怎麼做呢?

我想大部份的人都會回答「投資」!
那接著要問的是,如果有一筆投資可以創造每月4萬的收入,那你的本金該準備多少才夠?
A. 2,000萬
B. 3,000萬
C. 4,000萬
D. 5,000萬
E. 5,000萬以上

#我正帶大家一步步了解自己的需求
#知道缺口才知道怎麼補阿
#跟緊了
#記得按讚並留言回覆你的答案
#老闆們你們沒有勞退喔QQ

avatar-img
來聽張簡講幹話的沙龍
17會員
7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大家在上一篇下流老人的回覆都蠻有趣,如果只能挑兩個來共渡退休生活,有人捨棄老友、有人捨棄了老伴,但大家都很務(ㄒㄧㄢˋ)實的,沒有人捨棄老本。 不過也是啦~,通常有「雄厚老本」,應該就會有老友和老伴了(搞不好還年輕伴) -- 今天來幫大家補一下政府提供的「勞保」制度,讓你看看退休有多少錢可以生活.
在日本,有一群「下流老人」,都60,70歲了,還在電車上… 。 。 。 通勤去工作。 這邊說的下流老人,不是x片中的那種;而是日本有一群已經退休的老人,過著中下階層的生活水平,為了日常生計,仍必須去工作。
今天來講一下取名字的重要性!  取名字?對! 就算不怎麼成才,只要名字取對,這輩子還是有機會紅那麼一次😂
前兩天文章有提到,既然寬鬆貨幣政策(政府一直印錢),可以刺激消費,也可以讓股市持續創新高,那幹嘛不一直印一直印就好了? 
早上粉絲團有人問我,週四公布的美國上周「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降至16個月低點,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動能增強。再加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第二天出席聽證會的時候,繼續重申鴿派訊息,強調通貨膨脹是短暫現象,明明都是很正面的消息阿? 為什麼昨天美股那斯達克和標普都下跌啊?
昨天受 達哥DaGo 邀請去錄了一集Podcast以及YouTube, 主題是「一人公司的理財術」。 這邊定義的「一人公司」就類似自由健身教練、音樂老師、家教老師、微型電商這種,一人捲起袖子就可以幹活賺錢的工作類型。 但其實我講述的內容,不會只是一人公司受用,一般雙薪家庭都可以照這樣的思維思考,
大家在上一篇下流老人的回覆都蠻有趣,如果只能挑兩個來共渡退休生活,有人捨棄老友、有人捨棄了老伴,但大家都很務(ㄒㄧㄢˋ)實的,沒有人捨棄老本。 不過也是啦~,通常有「雄厚老本」,應該就會有老友和老伴了(搞不好還年輕伴) -- 今天來幫大家補一下政府提供的「勞保」制度,讓你看看退休有多少錢可以生活.
在日本,有一群「下流老人」,都60,70歲了,還在電車上… 。 。 。 通勤去工作。 這邊說的下流老人,不是x片中的那種;而是日本有一群已經退休的老人,過著中下階層的生活水平,為了日常生計,仍必須去工作。
今天來講一下取名字的重要性!  取名字?對! 就算不怎麼成才,只要名字取對,這輩子還是有機會紅那麼一次😂
前兩天文章有提到,既然寬鬆貨幣政策(政府一直印錢),可以刺激消費,也可以讓股市持續創新高,那幹嘛不一直印一直印就好了? 
早上粉絲團有人問我,週四公布的美國上周「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降至16個月低點,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動能增強。再加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第二天出席聽證會的時候,繼續重申鴿派訊息,強調通貨膨脹是短暫現象,明明都是很正面的消息阿? 為什麼昨天美股那斯達克和標普都下跌啊?
昨天受 達哥DaGo 邀請去錄了一集Podcast以及YouTube, 主題是「一人公司的理財術」。 這邊定義的「一人公司」就類似自由健身教練、音樂老師、家教老師、微型電商這種,一人捲起袖子就可以幹活賺錢的工作類型。 但其實我講述的內容,不會只是一人公司受用,一般雙薪家庭都可以照這樣的思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