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自提勞退6%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勞工退休金條例

勞工退休金條例(勞退新制)於94年7月1日施行,雇主應為適用勞基法之勞工,按月提繳不低於其每月工資6%勞工退休金,儲存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不因勞工轉換工作或事業單位關廠、歇業而受影響,專戶所有權屬於勞工。勞工亦得在每月工資6%範圍內,個人自願另行提繳退休金,勞工個人自願提繳部分,得自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全數扣除。勞工年滿60歲即得請領退休金,提繳退休金年資滿15年以上者,得選擇請領月退休金或一次退休金,提繳退休金年資未滿15年者,應請領一次退休金。

勞退不是勞保

「勞工退休金」與「勞保」為不同的制度,勞工退休金是一種強制雇主應給付勞工退休金的制度,分為新、舊制:舊制依「勞動基準法」辦理;新制則依「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而勞保是一種社會保險,被保險人發生保險事故時,得依「勞工保險條例」規定請領保險給付,並無新、舊制。

從上面簡介中可以知道勞退自提(1%~6%)的好處就是,勞工自願提繳部分,得自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全數扣除,以接近中位數收入55400這個級距來看,提撥6%金額,每個月為3324元,一年39888元,可節省5%所得稅級距約1994元。目前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分級表的月薪上限為15萬元,提撥6%就是每月9000元,一年就有108000元的免稅上限,假設以高薪資所得族群30%所得稅級距為例子,自提6%可節省所得稅32400元。

所得稅級距表

所得稅級距表

我們可以到政府的勞保局E化服務系統,查詢自己勞工退休金的狀況。

個人勞退 fake data

個人勞退 fake data

一年108000給勞退 vs 繳稅32400,75600自行投資

假設20年每年投入108000給勞退,年化報酬率4%,最終本利和3344674,75600自行投資20年要達到一樣的本利和需要年化報酬率7.07%。不過這只是一個假設狀況,大家參考看看,畢竟沒有人可以預期未來自己與勞退基金的投資狀況,不過高薪族群若認定自己不擅長投資,又或是把自提當作其中一項資產配置,那自行提撥可以節稅,又強迫儲蓄,也是不錯選擇,勞退基金選股也是大型權值股為主,如果想要自行投資挑戰勞退基金也可以,但就也要固定每月拿一些錢出來,積少成多為自己的退休金努力,花光你就輸給勞退基金了。

勞退新制歷年收益率

勞退新制歷年收益率

新制勞工退休基金 前十大持股及債券 (資料時間 111.12.31)

新制勞工退休基金 前十大持股及債券 (資料時間 111.12.3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ean Hsiao的沙龍
27會員
82內容數
Sean Hsia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2025年第一季財報電話會議重點摘要,包含特斯拉電動車銷售、自動駕駛、能源業務、Optimus機器人、以及關稅政策等重要資訊。財報顯示電動車銷售營收下滑20%,但能源業務持續成長,並預計2026年Robotaxi業務將指數型成長。Elon Musk預計5月起減少政府工作時間,回歸特斯拉。
Thumbnail
2025/04/23
2025年第一季財報電話會議重點摘要,包含特斯拉電動車銷售、自動駕駛、能源業務、Optimus機器人、以及關稅政策等重要資訊。財報顯示電動車銷售營收下滑20%,但能源業務持續成長,並預計2026年Robotaxi業務將指數型成長。Elon Musk預計5月起減少政府工作時間,回歸特斯拉。
Thumbnail
2025/04/02
當市場出現回檔修正,新聞與股市論壇總是充斥著各種聳動標題——「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經濟不確定性」、「AI 泡沫即將破裂」、「熊市來臨」等,使得許多投資人開始動搖,質疑自己的投資決策。此時與其恐慌,不如靜下心來,重新檢視幾個基本問題:是因為股價的漲跌來決定是否持有股票,還是真正了解並信任自己所投資的公司?
Thumbnail
2025/04/02
當市場出現回檔修正,新聞與股市論壇總是充斥著各種聳動標題——「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經濟不確定性」、「AI 泡沫即將破裂」、「熊市來臨」等,使得許多投資人開始動搖,質疑自己的投資決策。此時與其恐慌,不如靜下心來,重新檢視幾個基本問題:是因為股價的漲跌來決定是否持有股票,還是真正了解並信任自己所投資的公司?
Thumbnail
2025/03/22
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員工大會重點摘要:Elon Musk預告自動駕駛普及、Optimus機器人量產,特斯拉將持續致力於永續發展,目標為創造『永續的豐盛』。
Thumbnail
2025/03/22
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員工大會重點摘要:Elon Musk預告自動駕駛普及、Optimus機器人量產,特斯拉將持續致力於永續發展,目標為創造『永續的豐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最近有一則系列報導引起了我的注意,大意是說勞工退休金制度上路之後,有將近 85% 的勞工仍然沒有自己提撥退休金,只依靠雇主的 6%提撥來準備退休金。文中特別製作了一個表格來呈現自提與否的差異...
Thumbnail
最近有一則系列報導引起了我的注意,大意是說勞工退休金制度上路之後,有將近 85% 的勞工仍然沒有自己提撥退休金,只依靠雇主的 6%提撥來準備退休金。文中特別製作了一個表格來呈現自提與否的差異...
Thumbnail
雇主依照法規每月都要幫員工提繳一筆不低於員工每月工資6%的退休金,存入員工的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之中,若想要在退休後有較多的退休金可運用,上班族也可以向雇主要求在每月工資6%範圍內從自身的薪水中提繳退休金 自願提繳退休金有四大好處 每年可以參與投資收益分配,且享有不低於2年定期存款利率的收益保障
Thumbnail
雇主依照法規每月都要幫員工提繳一筆不低於員工每月工資6%的退休金,存入員工的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之中,若想要在退休後有較多的退休金可運用,上班族也可以向雇主要求在每月工資6%範圍內從自身的薪水中提繳退休金 自願提繳退休金有四大好處 每年可以參與投資收益分配,且享有不低於2年定期存款利率的收益保障
Thumbnail
在每月發薪時,政府會強制雇主幫勞工們負擔部分退休金,但您知道您自己也可以進行勞退自提,加快退休金的儲蓄額度,也能讓將來有更多錢來做退休規劃,究竟什麼是勞退自提?勞退自提如何申請?勞退自提6%怎麼算,下面就跟著zoe一起來了解吧!
Thumbnail
在每月發薪時,政府會強制雇主幫勞工們負擔部分退休金,但您知道您自己也可以進行勞退自提,加快退休金的儲蓄額度,也能讓將來有更多錢來做退休規劃,究竟什麼是勞退自提?勞退自提如何申請?勞退自提6%怎麼算,下面就跟著zoe一起來了解吧!
Thumbnail
許多財務規劃的文章都有提到所謂的「退休金字塔」,簡單來說,可以分為三層,透過自身未來想要的退休生活,來規劃每一層的目標計畫。 第一層(最底層):退休金+保險規劃 第二層(中間層):讓自己可以過著寬裕的退休生活 第三層(頂層):讓自己圓夢的退休生活 今天來討論一下第一層建構方式,多數人屬於勞工族群,所
Thumbnail
許多財務規劃的文章都有提到所謂的「退休金字塔」,簡單來說,可以分為三層,透過自身未來想要的退休生活,來規劃每一層的目標計畫。 第一層(最底層):退休金+保險規劃 第二層(中間層):讓自己可以過著寬裕的退休生活 第三層(頂層):讓自己圓夢的退休生活 今天來討論一下第一層建構方式,多數人屬於勞工族群,所
Thumbnail
勞工退休金條例 勞工退休金條例(勞退新制)於94年7月1日施行,雇主應為適用勞基法之勞工,按月提繳不低於其每月工資6%勞工退休金,儲存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不因勞工轉換工作或事業單位關廠、歇業而受影響,專戶所有權屬於勞工。勞工亦得在每月工資6%範圍內,個人自願另行提繳退休金,勞工個人自願提繳部分,得自
Thumbnail
勞工退休金條例 勞工退休金條例(勞退新制)於94年7月1日施行,雇主應為適用勞基法之勞工,按月提繳不低於其每月工資6%勞工退休金,儲存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不因勞工轉換工作或事業單位關廠、歇業而受影響,專戶所有權屬於勞工。勞工亦得在每月工資6%範圍內,個人自願另行提繳退休金,勞工個人自願提繳部分,得自
Thumbnail
勞退新制不同於勞保年金,是屬於個人專屬的退休金投資帳戶,公司與自己提撥的退休金,經過幾十年的投資累積,退休後能領的錢就是自己帳戶裡的累積金額。 以往我極少會提到勞保年金與勞退新制,是因為勞保年金在未來的變動性太大,我們無法估算20年~40年後可能會領到多少錢,最近有新聞提到,若政府不再提撥挹注金額至
Thumbnail
勞退新制不同於勞保年金,是屬於個人專屬的退休金投資帳戶,公司與自己提撥的退休金,經過幾十年的投資累積,退休後能領的錢就是自己帳戶裡的累積金額。 以往我極少會提到勞保年金與勞退新制,是因為勞保年金在未來的變動性太大,我們無法估算20年~40年後可能會領到多少錢,最近有新聞提到,若政府不再提撥挹注金額至
Thumbnail
每個月的薪資單除了關心有多少錢入帳,你是否曾留意過勞保費以及勞退金自提這兩個薪資扣項呢?按政府規定繳交這兩筆費用,是不是就代表未來一定能領到退休金?幾歲能領?可領多少呢?
Thumbnail
每個月的薪資單除了關心有多少錢入帳,你是否曾留意過勞保費以及勞退金自提這兩個薪資扣項呢?按政府規定繳交這兩筆費用,是不是就代表未來一定能領到退休金?幾歲能領?可領多少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