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幕遮。懷舊(范介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
賞析
幾乎不必翻譯。起筆就是一大片壯濶雄健的美景,碧雲天,應該是指黃昏時份(斜陽),當晚霞滿天,抬頭仰望,大大小小各形各狀的雲彩披上各式各樣的色彩,或靜止,或緩動,或者慢慢的,慢慢的變化著各種形式,你目眩神馳,全神貫注的,所有的憂思愁緒都暫停了聲息,這五彩繽紛壯濶的天幕啊,你的心中充滿了感動和欣喜。范仲淹只用了三個字,就是一幅繽紛壯濶的天幕。勾起了你曾見過的類似奇景時的回憶…。
黃葉地,你想起的是那一年在大陸的北方,對,是在秋天,那一條一整片的樹林,滿樹都是在風中振顫的黃葉,空中全是隨風飄墜的黃葉,滿地都是墜地後隨風飄揚在風中翻滾碰撞鳴咽的黃葉。三種黃葉,你稱它們是黃葉,可是它們卻不是一種黃,你無法形容那不同的黃帶給你的感受和雜想…你想起了有次騎經家鄉附近的山路上,幾棵桐樹,桐花,白色的桐花,落了一地,有的還被蹍成了花泥,剛剛掉落的花朵依然堅持著展現自己最好的花姿,雖然已經掉落了,可是…樹上還掛著幾朵,在風中振顫著,終於隨風慢慢的好像在飄著般的斜斜的掉落下來,你想像著,如果不是幾棵,而是一大片一大片,滿山滿谷都是…你想起跟家人到分洪堰,那兒的落羽松落了滿地,走在上面還會沙沙作響…,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你想到的是那天上的五彩繽紛的雲彩,那岸邊的連線不斷的枯黃的正在掉落的樹葉,以及那葉已落,枯枝尚存的一排排的挺立著的樹,然後從近到遠一棵又一棵的倒映在那緩緩流動江水中,還一邊的在江水中搖擺著枝影,浩渺但閃爍著微光的江面,嗯,江面好像籠罩在淒冷的薄霧中,你看看這無邊的秋色-天空的彩雲,岸邊葉已落的排樹-岸旁因風而狂亂搖動的枯草,整個的都融化在不斷流淌往遠方的江水中了;
「山映斜陽天接水」你看看那幾乎是浩瀚無邊的江面上,日夜不停歇,一直流淌到天涯海角的江水,現在因為夕陽即將西下而重新擄獲眾人的目光,江上映照著跳動著一大束的光線,那光束隨著那熱力漸失的火球在搖晃,彩色的雲彩也不斷的變幻著色彩,艷麗妖媚的舞動著身影;天空水影交織在一起緩慢的變化著,慢慢的夕陽只在那遠方的山上露出一小塊的臉孔,山峰映著落日的餘暉,那餘暉把遠山都籠罩起來,然後那餘暉一寸寸一寸寸的依依的消減著、消褪著,終於消失了蹤影。
沒錯,人會觸景生情,「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秋月觸動了你的心情,因為你看到春花秋月時的心是柔軟的,是容易受到刺激的。可是如果你看到的是境界宏大的,浩瀚無邊的,色彩艷麗的,氣象萬千的,壯志勃發的,你有可能落入小兒女般哭哭啼啼或者沮喪憂傷的情懷中嗎?不可能。依照常理來說,不可能。我們再舉個例子,你到海上看日出,或者晚上到海邊聽濤聲好了,你原來的心-也許浮躁,也許煩悶,也許痛苦-都因為滿眼繽紛的壯麗的美,或者滿耳規律的濤聲,而沈靜下來了。你靜下心欣賞一陣後,你還會感到那麼難過或者憂傷嗎?不會,你心傷,你的愁,都因為這美而淡化了,消失了。對嗎?我們再看他的下一句「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秋草是什麼個形貌,枯黃的蕭瑟的在風中顫抖,可憐、淒苦或許是較好的形容詞,但有可能是用「芳」來形容嗎?你再怎麼想也覺得不可能,那為什麼作者會用「芳草」來形容秋草呢?因為他所描述的壯濶浩瀚的美景,深深的影響了他的心情,以致他無法用負面消極的詞來形容見到的草。我們之所以認為他所形容的是秋草,因為下片的「明月高樓休獨倚」談的還是秋天。
所以呢?我們幾乎可以斷定,在他大筆一揮,用最簡單的幾個字就描述了整整四個壯濶的景色之後,底下所寫可能都是為了填滿整首詞而硬湊的,是沒有真實情感的,是「為賦新詞強說愁」。所以呢?下片也沒有再深究的必要了。
但,就是這幾句詞,也足以讓作者不杤了。
碧雲天
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