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東鎮上曾經最多有30幾家西服店,但目前接受訂製西裝的店家,已寥寥無幾,「第一西服」走過53個年頭,迤邐迄今。老闆邱瑞藤師傅,現年68歲,身體仍然十分硬朗。除了接訂做單、帶孫子外,還身兼「新竹縣西服製作業職業工會」理事長、「竹東鎮商華社區發展協會」與宗親會總幹事,雖然忙碌,卻仍每天早起爬山、種菜,有時還去釣魚。到底當初如何踏入這行,一過就是50年呢?而這50年來又經歷過竹東鎮怎樣的起伏呢?
採訪/許佩玟 撰文/林建同 攝影/鍾小宏
邁向西服之路
邱師傅是末代學徒,16歲時在竹東跟著師父,也是姑丈學習,是竹東地區唯一使用上海尺,傳承自上海手藝的西服店。經過3年4個月的學習,出師時,師父送了一把上海尺。因為手藝技術好,出師前就打出名聲,出師後隨即在「萬和西服」任職,2年後當兵,在海軍陸戰隊養成健朗的體魄,也許是這個原因,才能在日後扛得起超長的工作時間。
服完兵役後,回到原師傅的店「遠東西服」工作,3年後到台北工作2年,娶得嬌妻後回到竹東,在租房的地方接做西服的單,當時弟弟也一起做,案源包括朋友及其他西服店轉過來,漸漸做出名聲,於是在「第一戲院」旁,與一間中藥房分租店面,於民國68年正式開業,因鄰近當時的地標「第一銀行」的關係,取名為「第一西服」。漸漸接了許多機關行號的案子,例如鎮公所、農會、學校的制服都來這裡訂做。聲名遠播,連關西的學校都來找他做。
這也是西服業最發達的時候,光是竹東鎮就聚集了30幾家西服店,左鄰右舍都在做西服。因為當時竹東的經濟好,玻璃、油、林業等產業造就竹東一片繁榮,也相對地帶動許多不同的產業。另一原因是當時沒有成衣,新年就要穿新衣,面臨結婚大事更是要穿上一套合身的新西裝,許多機關團體或場合也需穿著西裝出席。
有些人習慣穿訂製西服,就算只是尺寸差一點點,他也會覺得不舒服。對於這樣的常客,邱師傅表示要記住他的喜好,才能做出令客人滿意的服裝。
當時一套西裝大約是800到1000元,對一般人來說需要數個月的薪水才能買得起。對邱師傅來說,民國72年到80年是他事業的高𡶶,光是上衣就有5位師傅配合。也因此,敢在民國75年以1坪27萬的價格買下現址重建,一直經營到現在。
從繁榮到衰退
當時的竹東鎮周圍有許多農地,鎮上商業熱絡,也很有文化水準,還有許多茶室、酒家,光是戲院就有3家,中央市場非常繁榮,幾乎每個巷口都有賣麵。
邱師傅原來是縫紉工會理監事,縫紉工會設在竹北,竹東地區的會員洽公不方便,所以民國82年在竹東成立了「新竹縣西服製作業職業工會」,工會辦公處就設在他店裡,長年擔任無任期常務理事,民國100年改制為理事長制,擔任理事長至今,直到今日會員數仍然有800多人。
然而,成衣進入市場服裝店的衝擊,自民國70幾年即已開始,民國80年以後生意漸漸減少。邱師傅說,現在做衣服的時薪,還比不上在便利商店打工呢。隨著時代的演變,喜愛訂作西服的人漸漸離世,而年輕人大多購買成衣,因此造成了這行業的沒落。至於邱師傅的弟弟看準了科學園區的興起,早就到台積電上班,現在也已經退休了。
不止是西服業的沒落,年輕人多往都市發展。以前店面有錢還租不到,現在卻有許多空的店面租不出去。就算租出去了,一年半載店又換了。在邱師傅眼中,唯一生意好的是賣吃的。
西服店的現況
如今反倒是原住民在過年前會來做衣服,而且錢會先付清。大部分是從五𡶶、尖石來的。有時也有一些外地的客人經介紹來做衣服。不說不知道,其實訂做西服的價格,不比百貨公司販售的成衣貴,卻更加合身,而訂做所用的布料品質遠非量販店成衣可比擬。
目前布料的來源也不多了。邱師傅現在只做裁剪,其他工作轉交其他位師傅做,因為年紀大了,他表示就做到這些師傅不做為止。我們現場看到邱師傅的工作,先畫圖裁剪,將褲子用漿糊黏合,熨過後拿去車邊,然後再交給師傅縫製。雖然年紀大了,眼睛還是很好,用線穿過比家裡的針還小的針眼,一樣沒問題。
耐用的工具帶來更多價值
邱師傅喜歡用日本製的器具,雖然較貴,但因為耐用,最終還是比較便宜。他一把剪刀用了40幾年還在用,店內有好幾隻剪刀備用,狀況都很好。惜物的他透露耐用祕訣,如果剪刀一刀剪下去,往回拉會鈎到布,剪刀就鈍了,得送給專人磨。邱師傅習慣送到新竹市的「金象五金行」,給金象磨慣了,要是哪一次拿去給別人磨,再送去給金象磨時,金象的師傅馬上就會發覺並加價。光是磨刀就是一個專業的技能呢。
店內有一台日本製的縫紉機,使用了30年,還沒有壞過,真是堅固耐用。機器如果常常壞的話,一定會帶來許多麻煩的。這台縫紉機也見證了這間店的興衰。
左上‧左中圖│店內的剪刀都保持在隨時可用的狀態。
左下圖│這台縫紉機見證了30年西服業的興衰。
右圖│已有30年歷史的袋子,東寧路以前並沒有分段。
〔西服如何訂製及過程,請見《東咚鏘5‧布特輯:剪刀‧拳頭‧布勢力》P18-19〕
訂製西服還有未來嗎?
傳統技藝總會令人想到傳承的問題,邱師傅覺得這不是一條可以走下去的路,所以並沒有傳授的計畫。學習製作西裝並不像一般的縫紉技藝課,是一個需要多年苦練的工作。光是車工,能直直車成一直線就不容易,更何況開口袋,沒做好的話整件衣物就因此而毀了。
現代人得到了工業化的便利,但有形無形間也失去了許多優良的傳統。手工製作的西服比起工廠製作,多了些細緻及溫度。真希望如此棒的手工藝能夠繼續存在,並成為地方特色。
邱師傅提到,即使曾想做西裝給兒子穿,但或許是平時工作或生活並不需要穿著如此正式的西裝,也可能是成衣有較多變化,多了時尚感,或較簡便輕鬆,兒子卻寧願穿便宜的成衣,這也是許多現代人在衣著上的選擇,實際需求直接衝擊了供應端。
邱師傅示範在縫針時的手勢,右手姆指和
食指拿著針,中指戴著專用戒指頂住針。
手工訂製西服業難道就這樣逐漸消失嗎?是不是有其他可能發展的方向或生存的空間?看到電影「金牌特務」裡穿著訂製西服的紳士,連打鬥起來都十分優雅,是否能讓訂製西服成為一種流行,一種文化,而不只是在某些場合才穿著的正式服裝。隨著時代的變化,做出年輕人喜歡的樣式,在工作、休閒或正式場合都可以穿著不同的西服。相較於成衣易退流行,容易造成衣物的過度消費及資源的浪費,西服耐看及耐穿的特點,反而可以讓人省下不少的花費。甚至還可以將訂製西服發展為觀光產業,以優惠的價格設計及品質吸引外國商業人士或遊客前來訂製。這些都是可能的方向,當然也有它的難度。
如何結合傳統與創新,帶動潮流,甚至成為一個品牌來經營,開拓市場,讓數十年的技藝流傳下去,對傳統技藝的行業而言都是一項艱辛的挑戰。
第一西服
- 地址:竹東鎮東寧路三段41號
- 營業時間:早上8時至晚上9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