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台灣 篁城竹簾二次轉型邁向新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一鄉一特色,別的鄉鎮要拿出什麼地方名產伴手禮多不必費腦筋,但竹東有什麼特色農產品呢?這個問題煩擾了好一段時間,轉念一想,如果不送吃的,竹東還有什麼呢?曾經竹東是全臺三大鎮之一(戰後因物產集散而繁榮躍升的市鎮,還包括中壢、豐原),今日不可能一點地方特色的產品都沒有,數算了一遍,玻璃、礦、木、竹……啊哈!有了, 篁城竹簾!

文/許佩玟 攝影/鍾小宏


篁城竹簾不僅賣竹簾

主力商品竹簾有各種編織樣式,依消費者的需求客製化製作。 

主力商品竹簾有各種編織樣式,依消費者的需求客製化製作。 


網路上搜一下,可以看到這家產製竹簾的老工廠與時俱進,開發了許多具質感又實用的新商品,例如竹節杯、竹茶壺、毛筆捲簾、環保筷簾、竹編燈、竹馬……等,老闆莊文勇先生透露,消費者大多是外地人,從線上瀏覽商品後,特地尋來門市購買。

店名「篁城竹簾」,產品可不限於竹簾,走一趟門市,可以發現商品比網站上要多很多,除了大件竹簾、涼蓆等,還有許多小玩意,「並非都是我們自己生產的商品。」莊先生坦白說。這是怎麼回事呢?



除了竹簾,篁城竹簾也產製銷售各式竹製品。

除了竹簾,篁城竹簾也產製銷售各式竹製品。

話說從頭

莊文勇由早年全臺跑透透尋好竹的父親莊仕勳說起,日治時期他在嘉義、竹山、屏東、宜蘭等各產竹區做竹業買賣生意,發現尖石、五峰所產的桂竹品質最好,加上民國36年新竹到竹東的鐵軌通車,竹東到內灣的竹東線(今改稱內灣線)也在40年通車,天時地利的條件下,莊仕勳在竹東落腳開設「新東竹行」,地點就在竹東車站的斜對面。

半人工半自動的竹簾織造機,需要一人站在機器側邊遞入竹材。

半人工半自動的竹簾織造機,需要一人站在機器側邊遞入竹材。

除了竹東,莊老先生也在屏東設立竹行,莊文勇少年時代便在屏東就學與生活,放學後,還不及回家就跑去車站幫忙清點與拉竹材,當時固定每天有一節車廂的貨,很多買家知道他們的品質好,往往在車站就搶著把竹材拉走。

莊文勇發現織造竹簾的機器與織布機有某種相似性,以工業工程的專業改良原有的竹簾織造機,造出多款不同編織樣式的半人工半自動機器。             

莊文勇發現織造竹簾的機器與織布機有某種相似性,以工業工程的專業改良原有的竹簾織造機,造出多款不同編織樣式的半人工半自動機器。             

爾後,他學習工業工程,畢業後到臺北市社子、兄長任職股長的「啟進織造廠」工作過一段時間,觀察而學到了紡織機的設計原理。

民國66年,莊先生30歲那一年來到竹東,接手父親的「新東竹行」,其後認識了新竹一家竹簾工廠,父親支持他拿20萬與對方合作,生產竹簾外銷日本,不料對方落跑,投入的資金拿不回來,僅取得當時用於製作竹簾的機器。


每換一種竹簾樣式,就得將所有細密的線全部拆卸,再重上另一款編織樣式,單單換線的動作就得花上一整個工作天。                 

每換一種竹簾樣式,就得將所有細密的線全部拆卸,再重上另一款編織樣式,單單換線的動作就得花上一整個工作天。                 


他看著這些機器,發現織造竹簾的機器與織布機有某種相似性,思量竹簾能不能像織布一樣有許多花樣?他根據在紡織廠的經驗,以工業工程的專業改良原有的竹簾織造機,變造出多款不同編織樣式的半人工半自動機器。民國71年,他改組為公司,打出「篁城竹簾」的名號,竹簾外銷日、韓、歐美諸國。這是莊家事業的第一次轉型。



臺灣有希望

近年經濟不景氣,眾多產業消沉,竹業有頗受衝擊,但莊文勇卻樂觀看待。竹業最興盛的年代在民國70年代,到了80年代,因大陸工資低,許多臺商遷至大陸設廠,低價回銷臺灣,另一方面大陸人從臺商工廠很快學到了生產技術,生產更低價的產品,在國際訂單上往往以低價成功搶單,種種原因致使臺灣竹業每況愈下。

透過竹與線的交錯,創造出不同的竹簾編織樣式。

透過竹與線的交錯,創造出不同的竹簾編織樣式。

莊先生也曾往大陸實地考察,卻始終未嘗遷廠,他觀察大陸盛產的孟宗竹,相同的厚度下,其纖維密度不及臺灣桂竹。臺灣的桂竹有什麼優勢呢?也許是氣候環境的緣故,竹材密度高,韌性好,彈性佳,臺灣生產的桂竹竹節小,尤其高山所產竹節的間距長,用來製作竹簾品質好,不易斷。

竹簾與花布結合。

竹簾與花布結合。

一番考察之後,莊文勇心頭大定,「臺灣還是很有希望的!」他顧好品質,專心做竹簾之餘,同時運用臺灣竹材開發涼蓆等產品。

由於品質好,即使價格貴於市場,仍受重視品質的日本人所喜愛。但也因為不肯降低品質,低價銷售,遲遲未進大賣場。今日的作法,開設門市、網路直營,直接面對消費者,有利於第一手獲知消費者的需求與反應,他不諱言,由於竹簾價格較高,市場接受度受影響,所以批發涼蓆材料來養竹簾事業。



篁城的竹簾哪兒不一樣?

raw-image

除了專業多款編織樣式外,最重要的是講究品質,竹簾柔韌耐用,青皮製成的竹簾甚至可以放戶外風吹日晒,而碳化處理過的竹簾呈現自然深褐色,即使不上漆,也不易發霉朽壞。

到篁城買竹簾,記得說出你的用途,可以為針對你的需求提供適合的產品,還可以為你客製化哦!

竹簾的製造過程

竹簾的製造過程


希望扶持同業 串成產業鏈

近年,莊先生到處授課傳技、分享經驗,包括亞太創意技術學院、職訓局……,也教尖石、五峰原住民製作竹製品。

他坦言同業太少,無法形成產業鏈,生產成本很高,產量也無法做大,實是今日的一大難題,所以有機會,他盡可能去輔助同行,尤其桂竹產地的尖石、五峰原住民,他建議部落提供穩定的伐竹人力,在山上就做好分類──中、下端運往竹山做竹劍,上端運至篁城製竹簾,加上自製竹產品,這些工作機會便能將為就業所迫而離鄉背井的部落人召喚返鄉。

關於高成本問題,他舉例削竹餘下的竹屑,目前還得花錢「倒垃圾」,其實如果竹屑量大到一個程度,是可以回收運用的。

他雖有許多計畫,但須整個產業起來,才能大步向前拓展。為此,篁城竹簾的門市裡,也經銷別家生產的臺灣竹製品。同時為了傳承竹工藝,2012年成立「新竹縣竹工藝學會」。

除了自產自銷,篁城竹簾也做經銷,門市裡有不少新竹地區的產品。

除了自產自銷,篁城竹簾也做經銷,門市裡有不少新竹地區的產品。

一再搬遷 業績不墜

早年竹東車站兩旁大片的土地都是莊家的,近年陸續因兄弟分家賣地、土地重劃等,土地逐漸沒了,連竹東之心旁的門市併工廠所在地,也終於104年被徵收,而暫時搬遷至現址租屋經營。

莊先生提到心目中最理想的情況,是將門市和工廠設在同一處,但礙於現實,如今另於北興路上再買地興造新館,預計未來文化館、DIY教室與門市都將遷至該地,由於面積不足以容納工廠,工廠建地還待另覓。

在地方上的各種市集、活動中,常可見到「篁城竹簾」的身影,從車如流水的北興路、竹東車站旁,搬遷到對面的小巷中,業績未如預料下滑,反倒是為訪客的尋遊增添了一點尋覓的樂趣。

目前篁城竹簾的門市與工廠都暫時屈身中央市場旁的巷弄中,訪客周一到周六間來到門市,還可看到正在製作中的竹簾。 

目前篁城竹簾的門市與工廠都暫時屈身中央市場旁的巷弄中,訪客周一到周六間來到門市,還可看到正在製作中的竹簾。 

勇於放手讓下一代發揮

莊文勇聽到許多年輕人抱怨父母不願放手。不同於一般客家人的保守,外務繁忙的莊文勇,早在民國92年即逐步放權,交棒給下一代。

女兒莊博惠學設計,做過廣告、行銷等工作,民國92年返家接棒,致力於行銷推廣,刷新老廠牌「篁城竹簾」的美學新形象。這是篁城第二次轉型。而學物理的兒子,目前熱衷於電音,未來也有意回來一同接手家業。

DUY手作課程,是編製收納捲簾,目前只接受20人以上的團體預約。

DUY手作課程,是編製收納捲簾,目前只接受20人以上的團體預約。

莊文勇以開放的心胸對待兒女,不拘限孩子的興趣與發展,也許正是因為敢於放手,年輕人的創意與老廠牌紮實穩健的品質,撞出新火花,篁城竹簾的招牌愈擦愈亮,未來從竹東出發的在地品牌會走出一條什麼樣的路,我們拭目以待。

說完正經的,咱先逛篁城尋寶去,好多實用又樸趣的小東西呀!


raw-image


篁城竹簾

  • 營業時間:周一~周日9:00-18:00
  • 地址:新竹縣竹東鎮仁愛路370巷31號



【原刊於《東咚鏘5‧竹特輯:常民竹編竹用在竹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東咚鏘的沙龍
8會員
46內容數
東咚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8/23
芬享木作的王明芬是個溫柔氣質美人,她的作品中充滿獨特性與童趣,而且擅長使用複合媒材,譬如琉璃、漂流木、銅線、五金配件,甚至是資源回收來的寶特瓶蓋或路邊撿來的哩哩叩叩。一到明芬之手,廢材都可以當人才囉!
Thumbnail
2021/08/23
芬享木作的王明芬是個溫柔氣質美人,她的作品中充滿獨特性與童趣,而且擅長使用複合媒材,譬如琉璃、漂流木、銅線、五金配件,甚至是資源回收來的寶特瓶蓋或路邊撿來的哩哩叩叩。一到明芬之手,廢材都可以當人才囉!
Thumbnail
2021/08/22
溫暖的秋日午後,來至彭春吉先生的宅第──大同路29號,外表看似一般的住宅,踏入其中方覺別有洞天。彭春吉熱情風趣,以為不過五十來歲,沒想到竟已過古稀之年,令人驚訝不已!他笑稱:「有自己的興趣目標,每天開心改造家具,自然不覺得老囉!」
Thumbnail
2021/08/22
溫暖的秋日午後,來至彭春吉先生的宅第──大同路29號,外表看似一般的住宅,踏入其中方覺別有洞天。彭春吉熱情風趣,以為不過五十來歲,沒想到竟已過古稀之年,令人驚訝不已!他笑稱:「有自己的興趣目標,每天開心改造家具,自然不覺得老囉!」
Thumbnail
2021/08/21
尋常的街道上,不經意間,也許便錯過了精彩的人事物。一回午後漫步,在竹東通往新竹的幹道上,忽然瞥見路旁有一小桶疑似廢棄的紅磚,就扔在某民宅前,湊近瞧,驚喜發現竟然是我尋覓多時的紅磚窗花!想跟主人家割愛,不料,找不到門鈴也罷,一訪、二訪、三訪……終於遇到了屋主。
Thumbnail
2021/08/21
尋常的街道上,不經意間,也許便錯過了精彩的人事物。一回午後漫步,在竹東通往新竹的幹道上,忽然瞥見路旁有一小桶疑似廢棄的紅磚,就扔在某民宅前,湊近瞧,驚喜發現竟然是我尋覓多時的紅磚窗花!想跟主人家割愛,不料,找不到門鈴也罷,一訪、二訪、三訪……終於遇到了屋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臺紅茶業文化館」聽著專人與我們分享關西茶業走天下的故事,讓Tang覺得有著專人導覽真的很重要,不然常常只是走過路過,經過了什麼精彩都不知道。
Thumbnail
在「臺紅茶業文化館」聽著專人與我們分享關西茶業走天下的故事,讓Tang覺得有著專人導覽真的很重要,不然常常只是走過路過,經過了什麼精彩都不知道。
Thumbnail
一開始只想著有份工作的陳老師傅,做到現在許多客人都變成了朋友,甚至客人還會來和他說,當初做為嫁妝中十二禮的一隻雞毛撢子,用到老了都沒有壞,而如果你和老師傅誇說他做的雞毛撢子好看、漂亮,他便會面帶笑容露出自豪的臉龐,開始不斷的和你說如何做得漂亮,又說漂亮是一定的,言語中盡是對於自己作品的驕傲。
Thumbnail
一開始只想著有份工作的陳老師傅,做到現在許多客人都變成了朋友,甚至客人還會來和他說,當初做為嫁妝中十二禮的一隻雞毛撢子,用到老了都沒有壞,而如果你和老師傅誇說他做的雞毛撢子好看、漂亮,他便會面帶笑容露出自豪的臉龐,開始不斷的和你說如何做得漂亮,又說漂亮是一定的,言語中盡是對於自己作品的驕傲。
Thumbnail
巧合,與大溪的竹木商認識,開始經營「復發竹木行」。 朱義武說最早期竹商是在桃園大溪,竹商把砍下的竹子放入大漢溪順流而下,流到板橋江子翠河段時,再把竹子從河中撈起,用手拉貨車沿著河岸拉回士林。
Thumbnail
巧合,與大溪的竹木商認識,開始經營「復發竹木行」。 朱義武說最早期竹商是在桃園大溪,竹商把砍下的竹子放入大漢溪順流而下,流到板橋江子翠河段時,再把竹子從河中撈起,用手拉貨車沿著河岸拉回士林。
Thumbnail
位於南投縣埔里鎮的桃米社區,桃米不只是麻竹筍的故鄉,更有是「筍母的故鄉」的美名。主要原因是桃米地處丘陵地帶,又屬於紅土地形,不容易受到病菌感染,筍子的植株多半健康。
Thumbnail
位於南投縣埔里鎮的桃米社區,桃米不只是麻竹筍的故鄉,更有是「筍母的故鄉」的美名。主要原因是桃米地處丘陵地帶,又屬於紅土地形,不容易受到病菌感染,筍子的植株多半健康。
Thumbnail
這間位在東寧路上、惠昌宮斜對面的竹藤店其實已經「退役」,連招牌都已取下,但許多在竹東長大的孩子都坐過用過這家的竹藤椅等家具。
Thumbnail
這間位在東寧路上、惠昌宮斜對面的竹藤店其實已經「退役」,連招牌都已取下,但許多在竹東長大的孩子都坐過用過這家的竹藤椅等家具。
Thumbnail
從外地人角度來看,以為竹東之所以稱為「竹」東就是因為竹子很多,很多人做竹編,所以地名有個「竹」字,結果問了許多在地人跟長輩們,居然找不到會竹編的師傅!輾轉多人之後,終於問到在竹東隔壁鄰居芎林鄉還有一位長輩在做民具竹編,並曾在竹東擺攤販售,立馬連絡拜訪。
Thumbnail
從外地人角度來看,以為竹東之所以稱為「竹」東就是因為竹子很多,很多人做竹編,所以地名有個「竹」字,結果問了許多在地人跟長輩們,居然找不到會竹編的師傅!輾轉多人之後,終於問到在竹東隔壁鄰居芎林鄉還有一位長輩在做民具竹編,並曾在竹東擺攤販售,立馬連絡拜訪。
Thumbnail
一鄉一特色,竹東有什麼特色呢?這個問題煩擾了好一段時間,轉念一想,如果不送吃的,竹東還有什麼呢?曾經竹東是全臺三大鎮之一(戰後因物產集散而繁榮躍升的市鎮,還包括中壢、豐原),今日不可能一點地方特色的產品都沒有,數算了一遍,玻璃、礦、木、竹……啊哈!有了, 篁城竹簾!
Thumbnail
一鄉一特色,竹東有什麼特色呢?這個問題煩擾了好一段時間,轉念一想,如果不送吃的,竹東還有什麼呢?曾經竹東是全臺三大鎮之一(戰後因物產集散而繁榮躍升的市鎮,還包括中壢、豐原),今日不可能一點地方特色的產品都沒有,數算了一遍,玻璃、礦、木、竹……啊哈!有了, 篁城竹簾!
Thumbnail
「2020台灣設計展在新竹」之舊城區~這是一場設計展,也是一場非典型城市展,帶領觀者走進真實生活場景的各個角落,看古蹟、嘗美食、聽故事、逛市集,用設計翻轉新竹,也連結城市的歷史記憶、空間地景、生活體驗。(more)
Thumbnail
「2020台灣設計展在新竹」之舊城區~這是一場設計展,也是一場非典型城市展,帶領觀者走進真實生活場景的各個角落,看古蹟、嘗美食、聽故事、逛市集,用設計翻轉新竹,也連結城市的歷史記憶、空間地景、生活體驗。(more)
Thumbnail
位於新竹市中央路與平和街口的紅磚街屋「泉香茶行」,兩層樓的建築精緻典雅,這是新竹市市區極少數現存較大量體的磚拱建築。「我們一看到紅磚、一道道的拱門,就被迷住了。」回想起與這棟老屋相遇的場景,宥達的臉上顯露出光彩。
Thumbnail
位於新竹市中央路與平和街口的紅磚街屋「泉香茶行」,兩層樓的建築精緻典雅,這是新竹市市區極少數現存較大量體的磚拱建築。「我們一看到紅磚、一道道的拱門,就被迷住了。」回想起與這棟老屋相遇的場景,宥達的臉上顯露出光彩。
Thumbnail
莊博惠繼承了世代以竹維生的家族產業,出身設計系的她將老工廠與行銷與設計等新觀念作結合,成功讓工廠走過最辛苦的時期,如今已成為新竹地區重要的文化產業資產,活生生地為新竹的歷史與早期客家人靠山吃山的產業文化留下了珍貴的記憶。
Thumbnail
莊博惠繼承了世代以竹維生的家族產業,出身設計系的她將老工廠與行銷與設計等新觀念作結合,成功讓工廠走過最辛苦的時期,如今已成為新竹地區重要的文化產業資產,活生生地為新竹的歷史與早期客家人靠山吃山的產業文化留下了珍貴的記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