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之恩是無止盡挖苦、羞辱的理由嗎?華人究竟是孝順還是愚孝或理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來自重組家庭,我父母在兒時就離婚,後來有了繼母。從小就是習慣配合他人的性格,這可能也跟我兒時居無定所也有關係,父親因為工作太忙,所以經常要去住其他人家,總覺得很難預期未來的情況,經常是感覺不安穩的、總在擔心自己犯錯、擔心他人生氣。
大約幼稚園或國小,我爸和繼母結婚之後,開始了我們三個人的生活。小時候或多或少就有覺得為什麼這麼愛念,那時候想得很少,不太會覺得怎麼樣,就這樣子繼續生活,但長越大越嚴重。
有時我僅僅只是一件事情不如她的意,挖苦就要過來了,即使只是幾個水餃沒弄熟要丟掉時,都能換來:「白癡嗎?那是沒弄熟你不知道嗎?」,嫌棄我浪費了幾個水餃,我就回說那不然怎麼辦呢?水餃都已經軟爛掉了,也沒辦法用其他烹調方式處理了,難道僅僅就可以為了一次烹調的問題罵家人白癡?這我真的沒辦法理解,後續就是爭吵,她認為我態度不佳,對母親的態度很差,那我想問對子女的態度差你怎麼不自己反省一下呢?
可以罵兒子白癡,不能接受兒子質疑你的講話用詞,兒子質疑你,你就要冠上我態度差、不孝、不敬的帽子,這沒有雙標的問題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rBaA的沙龍
0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如果爸爸媽媽比較軟弱無能,不管是在學識上、文化涵養上、經濟上,或是人際關係上,都差別人的爸媽一大截,基於小時候還需要倚靠他們,所以可能無感也無所謂。長大後,接受了高等教育,也賺到金錢與地位,累積了豐富的社會經驗,回過頭來看父母,就會忍不住嫌棄與不順眼,各種的軟土深掘。
Thumbnail
如果爸爸媽媽比較軟弱無能,不管是在學識上、文化涵養上、經濟上,或是人際關係上,都差別人的爸媽一大截,基於小時候還需要倚靠他們,所以可能無感也無所謂。長大後,接受了高等教育,也賺到金錢與地位,累積了豐富的社會經驗,回過頭來看父母,就會忍不住嫌棄與不順眼,各種的軟土深掘。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若子女小時候未對他們付出愛心和耐心,子女心裡容易不認同父母;長大後,雖為時較晚,但還是有改變的機會,父母要付出心力去圓滿,以身作則,用愛與關懷慢慢將子女導正,子女才不會反彈。」 「母子連心,要學佛,將自己的心安住,才能將子女顧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若子女小時候未對他們付出愛心和耐心,子女心裡容易不認同父母;長大後,雖為時較晚,但還是有改變的機會,父母要付出心力去圓滿,以身作則,用愛與關懷慢慢將子女導正,子女才不會反彈。」 「母子連心,要學佛,將自己的心安住,才能將子女顧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們都聽過「百善孝為先」這句話,所有善行中,孝順父母是排名第一的善行。2014年接觸精舍,開始懂佛法因果觀念時,我覺得今生可以持誦佛經,也能看淡錢財去佈施,真的是很有福報的一件事。因為我知道,人必須有足夠的福德資糧才能消業、增加福報,進而大幅度地改變自己不佳的命盤。但,唯獨「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們都聽過「百善孝為先」這句話,所有善行中,孝順父母是排名第一的善行。2014年接觸精舍,開始懂佛法因果觀念時,我覺得今生可以持誦佛經,也能看淡錢財去佈施,真的是很有福報的一件事。因為我知道,人必須有足夠的福德資糧才能消業、增加福報,進而大幅度地改變自己不佳的命盤。但,唯獨「
Thumbnail
今天剛好發這篇真的是太應景,又很有我風格,一如既往地逆風,不能把對長輩好、對父母好就當作「孝順」。那你太看得起這個儒家文化中的最大糟粕了,西洋人也沒有孝順的概念,照樣不會把父母打死然後吃掉;慈烏都還會反哺呢!你說牠是讀過《論語》還是《孝經》?
Thumbnail
今天剛好發這篇真的是太應景,又很有我風格,一如既往地逆風,不能把對長輩好、對父母好就當作「孝順」。那你太看得起這個儒家文化中的最大糟粕了,西洋人也沒有孝順的概念,照樣不會把父母打死然後吃掉;慈烏都還會反哺呢!你說牠是讀過《論語》還是《孝經》?
Thumbnail
其實在這樣中秋團圓的時刻,我寫下這篇文章好像特別的不應景。但因為剛剛發生的事情,真心覺得很累。有的時候,明明活著,卻時時刻刻都要小心翼翼;有的時候連說話都要帶著討好與試探;我不知道為什麼背負痛苦的永遠都是我,可能對於他們來說,也不算什麼痛苦,但那些傷害確實是在的,是會潰爛疼痛的。
Thumbnail
其實在這樣中秋團圓的時刻,我寫下這篇文章好像特別的不應景。但因為剛剛發生的事情,真心覺得很累。有的時候,明明活著,卻時時刻刻都要小心翼翼;有的時候連說話都要帶著討好與試探;我不知道為什麼背負痛苦的永遠都是我,可能對於他們來說,也不算什麼痛苦,但那些傷害確實是在的,是會潰爛疼痛的。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跟古時候相比,「孝順」兩個字在現今社會已衰退許多。從前有二十四孝,是「孝順父母的孩子」;現在也有二十四孝,但反過來,是「孝順孩子的父母」。 一、驕寵:有時驕寵是因為家長偏心,喜歡這個孩子,不喜歡那個孩子,沒有公平、正直、威嚴、講道理,一驕寵就失去了公正。 (分享完畢)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跟古時候相比,「孝順」兩個字在現今社會已衰退許多。從前有二十四孝,是「孝順父母的孩子」;現在也有二十四孝,但反過來,是「孝順孩子的父母」。 一、驕寵:有時驕寵是因為家長偏心,喜歡這個孩子,不喜歡那個孩子,沒有公平、正直、威嚴、講道理,一驕寵就失去了公正。 (分享完畢)
Thumbnail
朋友的父親去世後,年邁的媽媽在小鎮獨居,早餐自理,中餐、晚餐由住在附近的大哥、二哥輪流送餐,兩人皆做小生意營生,協議的輪流的方式是一人負責一個月,多數是買便當或其他吃食,家裡有煮時才會打包家裡的飯菜送來。
Thumbnail
朋友的父親去世後,年邁的媽媽在小鎮獨居,早餐自理,中餐、晚餐由住在附近的大哥、二哥輪流送餐,兩人皆做小生意營生,協議的輪流的方式是一人負責一個月,多數是買便當或其他吃食,家裡有煮時才會打包家裡的飯菜送來。
Thumbnail
我是家裏的小女兒,有一個大我五歲的姐姐,在那個小地方家境算得上是很優渥,父親做飲食生意,母親是全職主婦,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傳統中式家庭。  
Thumbnail
我是家裏的小女兒,有一個大我五歲的姐姐,在那個小地方家境算得上是很優渥,父親做飲食生意,母親是全職主婦,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傳統中式家庭。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節錄》:「手足相殘,是世間最難過的事,父母也會很傷心。兄弟姊妹之間要相互敬重,莫因利益與言語而起衝突。人就是要歷練,若彼此習性不合就需要磨合。」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節錄》:「手足相殘,是世間最難過的事,父母也會很傷心。兄弟姊妹之間要相互敬重,莫因利益與言語而起衝突。人就是要歷練,若彼此習性不合就需要磨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