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FAAMG 尖牙科技巨獸的 21Q2 財報速覽,未來的業務展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這篇持續更新超級財報季最重要的科技公司(主要是市值規模破兆)的財報表現以及他們對未來業務的展望。

Amazon (AMZN)

亞馬遜Q2的財報營收成長27%不如預期,電商增速顯著放緩到16%。因為疫情關係去年亞馬遜的成長率提高到了35%-45%之間,基期墊高的情形下,未來幾個季度成長會繼續放緩。獲利部分EPS $15.12高於分析師預期的$12.28。
公司預計第三季的銷售會同比成長10%-16%到1060億到1120億之間,顯著低於預期的1192億。亞馬遜持續投資鉅資在物流倉儲的建設,大部分的支出計劃在今年下半年進行。
雖然電商部門銷售不如預期,但是高利潤的 AWS 雲端業務成長37%,比上一季32%成長來得更快。分類在「其他」部門的廣告業務也在持續高成長,Q2同比成長了87%,兩個部門都超越了市場預期。
影響到亞馬遜未來的獲利原因之一,是亞馬遜不斷增加人力以滿足高漲的電商需求,同時到處缺工搶人情形下,薪水成本也在上漲。亞馬遜員工人數已經年增52%來到了133萬人。
亞馬遜的獲利增加來自更多的付費Prime會員,他們消費頻率更高,平均花費是非Prime會員的兩倍。根據CIRP的調查截至六月Prime會員已經來到1.53億,同比成長25%。根據eMarketer調查,在美國電商銷售佔比,亞馬遜是40%遠遠甩開第二名的Walmart。

Facebook (FB)

Facebook公布的Q2財報,營收優於預期年增56%,比上一季成長48%還快,因為基期低的關係創下2016年以來最快成長,EPS 3.61年增101%都優於市場預期,DAU日活躍用戶19.1億年增7%符合市場預期。每用戶平均收入$10.12年增43%優於市場預期的$9.66。
經濟重啟廣告業的復甦,自然也反應到了老大哥FB的身上,FB說Q2每個廣告的平均價格上漲了47%,投放的廣告數量增加6%。
不過FB的其他部門(主要是Oculus VR 頭戴裝置)的收入不如預期,成長36%到4.97億美金,比市場預期的6.85億低。
有關Metaverse的發展,Facebook會創建一個專門的產品團隊,馬克認為FB未來將會從一家社群平台公司變成一家Metaverse公司。公司的高管會投資更多心力與資金投資AR/VR,打造Metaverse生態系。
至於什麼是Metaverse可以簡單看一下影片介紹。有點類似AR/VR版的虛擬平行世界,在Metaverse會有實際的經濟與社交活動,例如購物、運動或是演唱會等體驗。
Facebook的目標不是要賣Oculus賺錢,而是要將FB變成是Metaverse的關鍵入口和搭建基礎建設的平台,FB則可以在未來透過數位商品、體驗和廣告在Metaverse裡變現。
對於下半年的財測,Facebook預示了這幾季的強勁增長,基期提高帶來的將是未來同比收入增長放緩。面對最近iOS 14.5讓用戶更多控制隱私權追蹤的更新,Q3的影響會大過於Q2。
美國人允許的比例顯著比全世界低,不過允許的趨勢是和世界一樣在提高。
FB也開始強調創作者經濟,在Q2也推出了許多新產品和變現的計畫,包含了抄抄Clubhouse的Live Audio Rooms與抄付費訂閱電子報平台SubstackBulletin,到2023年以前都將免抽成,並投資10億美金在FB和IG的創作者。

蘋果 (AAPL)

蘋果第Q2財報開出,營收成長36%,每個產品線都出現強勁成長。iPhone收入年增49.78%。服務營收年增33%。蘋果沒有給下一季的財測,但CFO預計Q3也會出現雙位數同比成長,但由於匯率、服務營收成長放緩和iPhone、iPad半導體供應鏈的限制,預計Q3成長會低於36%。
大中華地區年增58%,美洲營收成長33%,去年疫情造就的相對低基期是主要原因。一般來說Q2是蘋果銷售最淡的季度。但是在家工作與遠端教育推升了蘋果Macbook的需求。蘋果認為Service業務的長期投資戰略正在取得成功,從Apple Music、Apple TV+、廣告業務到支付都創紀錄。蘋果目前已經有7億的付費用戶,比去年同期成長1.5億。同時在Q2回購了290億的股票,近年來累積已經回購了4500億的股票。
下面這張Macrotrends的圖可以看到蘋果在外流通股數的變化,滿手現金的蘋果持續大手筆買回自家股票,減少在外流通股數也會讓EPS越墊越高。

微軟 (MSFT)

微軟Q2的營收年增21%和EPS成長48%都超越市場預期。雲端Azure業務成長51%。微軟預估Q3的Commercial cloud業務會成長36%,毛利會增加4%到70%。不過隨著量體變大,Azure的增速確實在持續放緩。下面是去除掉匯率因素的Azure年成長。
微軟Productivity部門,Office 365訂閱成長17%,Teams的MAU月活躍用戶來到了2.5億,今年Q1還只有1.45億,是個巨大的成長。包含Windows,Surface和Xbox的Personal Computing部門,賣給PC製造商的Windows下降了3%,這反映的是去年因疫情在家工作學習大增的筆電需求墊高了基期,以及PC製造商同樣也遭遇了零組件短缺出貨不順的影響。
遊戲業務的銷售成長11%,來自於Xbox新主機硬體銷售成長172%,是微軟銷售最快的主機,需求持續高於供給。但是Xbox遊戲內容的部分則下降了4%,也是去年因疫情成長65%墊高的基期。Surface銷售則下降了20%,原因則主要是零組件尤其晶片供應短缺所致。
搜索廣告市場同樣因為經濟重啟復甦讓微軟Bing的營收高速成長了53%,微軟在2016年收購的LinkedIn業務成長成為第三個百億年收等級的業務,受惠於經濟重啟就業市場的復甦以及疫情時低基期,更多企業增加招聘,讓營收年成長46%。預計Q3也能成長30%以上。

Google (GOOG)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的Q2營收也超越市場預期,隨著經濟重啟廣告市場復甦,Google的Youtube廣告營收比去年成長83%來到70億美金,零售業是廣告成長最大貢獻者,金融服務、媒體和娛樂行業也在成長。連網電視CTV是Google成長最快的平台,有超過1.2億人在電視上看Youtube。抄Tiktok的短影片Youtube Shorts日瀏覽量破150億,比Q1的65億次翻了2.5倍。流量獲取成本TAC(給與合作夥伴的分成)來到了109.3億,比預期的97.4億更高。
Google Cloud業務成長54%來到了46億美金,比市場預期的44億來得更高。雲端業務虧損5.91億則比去年14.3億大幅縮窄。部分原因是會計認列改變,將伺服器使用壽命從三年調整成四年,折舊費用減少。不過比起Amazon AWS 41%以及微軟Azure 20%的市佔,Google Cloud截至2020年只有6%的市場份額,但成長速度卻不比第二名的微軟快多少。
未來業務成長方面,Google加強了與Shopify、WooComerce和Square等合作消除了與電商系統集成整合的障礙,打造一個開放的電商生態系統,將電子商務作為未來主要成長的動力。現在商家可以免費加入並在Google上直接展示他們的商品。目前已經有超過240億個商品listing。
提到自動駕駛業務,Waymo則在2020年10月在鳳凰城推出Robotaxi全自動無人計程車服務以來,已經安全服務了數以萬計的乘車次數,分析師問說要如何將這個業務擴大到百萬等級以及時程,是否面臨到監管障礙還是技術問題。Google CEO回覆說他們非常注重安全,並在行業中保持領先,比較模糊的提到他們正在取得進展,希望在2022年擴大規模。
Google 預計短期來看第三季的收入會比較溫和成長,但因為疫情沒有給出未來的財測。如今Google面臨的疑慮可能來自各國不友善的反托拉斯監管環境,他的搜尋引擎市佔92%,Google Map市佔89%,以及Android最大的Google Play應用商店,基本上是蠻明確的被監管目標。
未完待續.....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每天閱讀大量資訊的 IEObserve 國際經濟觀察,為你介紹最新的國際財經、政治與科技趨勢潮流和商業分析,從資本市場國際股市切入,介紹與分析影響世界的巨無霸公司,以及哪些成長飛速的新創與高成長公司,正在悄悄改變世界。適合想獲取最新世界不同產業趨勢與經濟變化相關資訊的好學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市場上其實一直都有各種不同的投資流派,但什麼流派才是「正確」和適合自己的,你有沒有自己的投資交易邏輯與系統一以貫之,是你能不能長久持續累積財富不當韭菜的關鍵。
經過了去年在選舉輿論風口上的社群巨頭,受惠疫情大部分時間待在家中,美國人的交流更需倚靠不同的Social Media,如今第一季成績繳出,我們可以順勢來看各大美國上市的社群媒體公司們各自營運的狀況,影響力幾何、特色與針對的受眾是誰、獲利與營運模式的差異,以及成長性多高。
GDPR和CCPA等法規以及市場環境對隱私敏感程度的變化,持續加強了網路公司對用戶隱私保護的措施,這已經是一個改變數位廣告行業的重大趨勢,Google宣布市佔超過60%的Chrome瀏覽器將取消支援第三方Cookie的追蹤後,許多廣告公司都在尋找替代方案...
13F是每一季大型機構投資人要每個季度結束45天內申報給美國SEC的季度買賣進出報告,所有資產超過一億美金的機構投資者(像是波克夏和橋水)都要繳交,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這些知名的投資人管理的資金實際在進出哪些股票,這邊也推薦大家一些網站可以追蹤13F報告,像是 WhaleWisdom 和 Rocket
訂閱制的新聞媒體未來,基本上就是服務一個個自我認同加強的小圈圈,因為相對中立的言論市場不足以激勵讀者掏錢付費,大部分願意掏錢訂閱的人,一是認同,二是有利可圖(財經媒體訂閱偏好更高的原因),而大部分非財經為主的媒體,要獲取群眾認同到願意付錢,就是給他們符合他們價值觀的東西。
2020的關鍵字是:信仰。相信我就對了,從Tesla、比特幣再到SPAC IPO,滿滿的都是信仰的故事。資本市場在疫情熔斷崩潰後美國聯準會天量寬鬆灌注流動性,和政府援助刺激撒錢Robinhood散戶進場的情形下大熱,出現的現象,是一波又一波創紀錄的IPO新股上市,和空白支票公司SPAC持續受到追捧。
市場上其實一直都有各種不同的投資流派,但什麼流派才是「正確」和適合自己的,你有沒有自己的投資交易邏輯與系統一以貫之,是你能不能長久持續累積財富不當韭菜的關鍵。
經過了去年在選舉輿論風口上的社群巨頭,受惠疫情大部分時間待在家中,美國人的交流更需倚靠不同的Social Media,如今第一季成績繳出,我們可以順勢來看各大美國上市的社群媒體公司們各自營運的狀況,影響力幾何、特色與針對的受眾是誰、獲利與營運模式的差異,以及成長性多高。
GDPR和CCPA等法規以及市場環境對隱私敏感程度的變化,持續加強了網路公司對用戶隱私保護的措施,這已經是一個改變數位廣告行業的重大趨勢,Google宣布市佔超過60%的Chrome瀏覽器將取消支援第三方Cookie的追蹤後,許多廣告公司都在尋找替代方案...
13F是每一季大型機構投資人要每個季度結束45天內申報給美國SEC的季度買賣進出報告,所有資產超過一億美金的機構投資者(像是波克夏和橋水)都要繳交,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這些知名的投資人管理的資金實際在進出哪些股票,這邊也推薦大家一些網站可以追蹤13F報告,像是 WhaleWisdom 和 Rocket
訂閱制的新聞媒體未來,基本上就是服務一個個自我認同加強的小圈圈,因為相對中立的言論市場不足以激勵讀者掏錢付費,大部分願意掏錢訂閱的人,一是認同,二是有利可圖(財經媒體訂閱偏好更高的原因),而大部分非財經為主的媒體,要獲取群眾認同到願意付錢,就是給他們符合他們價值觀的東西。
2020的關鍵字是:信仰。相信我就對了,從Tesla、比特幣再到SPAC IPO,滿滿的都是信仰的故事。資本市場在疫情熔斷崩潰後美國聯準會天量寬鬆灌注流動性,和政府援助刺激撒錢Robinhood散戶進場的情形下大熱,出現的現象,是一波又一波創紀錄的IPO新股上市,和空白支票公司SPAC持續受到追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AMZN 公布 2Q24 財報,營收報 1479.8 億美元,YoY +10%,低於我 Model 預期的 1515.5 億美元,也低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1490.5 億美元,主要是受到電商部門營收放緩所導致,一部分反映中國電商 Temu 與 Shein 的競爭,但另一部分也可能反映
Thumbnail
你聽說了嗎?亞馬遜的 Prime Day 2024 再次刷新了銷售紀錄!這不僅僅是數字的遊戲,更反映了消費者行為的重大轉變。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這次活動的亮點,看看它對電子商務的未來意味著什麼
Thumbnail
科技七雄之一的亞馬遜Amazon,我們來解析一些數據與圖表來解析看看這家公司還能不能進場與繼續持有。
Thumbnail
電子商務與雲服務巨頭亞馬遜 AMZN,於上個月底發布了今年 2024 第一季的財報,交出了非常亮眼的成績單,無論是營收與獲利都超過市場預期。當然,市場最關心的點,莫過於在 AI 大戰中似乎稍微落後的亞馬遜,能否開始趕上競爭對手。所以,接下來就讓本期的科技巨頭解碼,來深入閱讀本次亞馬遜的財報.....
Thumbnail
為何很多公司很怕Amazon? 亞馬遜有大筆資金可以侵入其它公司的專業領域 擁有電商平台、Alexa助理,進而可以搶走Google search或其他網站上搜索流量然後掌握顧客數據 亞馬遜本質上不是一家電商或科技公司,他是一家基礎設施(雲端計算、物流)公司所以具有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Amazo
Thumbnail
AMZN 1Q24 繳出亮眼財報,其中 AWS 成長超預期,跟上 Azure、Google Cloud 等出現強勁的 YoY 復甦,這顯示了企業在雲端上的成本優化 (Cost Optimization) 歷經了 2022、2023 這二年之後,已經見到了放鬆的跡象。 AMZN 1Q24 財報表
Thumbnail
本文原於2023年8月7日發布於我的部落格,現今我將其轉移至我的方格子沙龍【理財人妻聊美股】,並開放為免費試閱文章。 亞馬遜Q2營收小幅好於預期,而利潤則是大爆「盈喜」surprise!管理層給的Q3業績指引也很不錯,亞馬遜將持續這樣的營收增長,並且繼續修復盈利能力。看起來亞馬遜是要走出至暗時
Thumbnail
跨境電商交易主要依賴於第三方平台,其中國際上的主要電商平台包括Amazon、eBay、Rakuten和Walmart等,這些都深受人們喜愛。本文將深入探討其中的佼佼者——亞馬遜。
Thumbnail
電商與雲服務巨頭亞馬遜 Amazon,在上個月底正式發表了其去年第四季的財報,交出了非常優異的成績單 – 無論是營收或者是獲利,都超越了市場上的預期。在走過艱辛的 2022 之後,亞馬遜似乎已經正式站起,並且重新啟動了往前衝刺的引擎。究竟 Amazon 本季成績單該如何解讀,未來的展望又是如何?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AMZN 公布 2Q24 財報,營收報 1479.8 億美元,YoY +10%,低於我 Model 預期的 1515.5 億美元,也低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1490.5 億美元,主要是受到電商部門營收放緩所導致,一部分反映中國電商 Temu 與 Shein 的競爭,但另一部分也可能反映
Thumbnail
你聽說了嗎?亞馬遜的 Prime Day 2024 再次刷新了銷售紀錄!這不僅僅是數字的遊戲,更反映了消費者行為的重大轉變。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這次活動的亮點,看看它對電子商務的未來意味著什麼
Thumbnail
科技七雄之一的亞馬遜Amazon,我們來解析一些數據與圖表來解析看看這家公司還能不能進場與繼續持有。
Thumbnail
電子商務與雲服務巨頭亞馬遜 AMZN,於上個月底發布了今年 2024 第一季的財報,交出了非常亮眼的成績單,無論是營收與獲利都超過市場預期。當然,市場最關心的點,莫過於在 AI 大戰中似乎稍微落後的亞馬遜,能否開始趕上競爭對手。所以,接下來就讓本期的科技巨頭解碼,來深入閱讀本次亞馬遜的財報.....
Thumbnail
為何很多公司很怕Amazon? 亞馬遜有大筆資金可以侵入其它公司的專業領域 擁有電商平台、Alexa助理,進而可以搶走Google search或其他網站上搜索流量然後掌握顧客數據 亞馬遜本質上不是一家電商或科技公司,他是一家基礎設施(雲端計算、物流)公司所以具有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Amazo
Thumbnail
AMZN 1Q24 繳出亮眼財報,其中 AWS 成長超預期,跟上 Azure、Google Cloud 等出現強勁的 YoY 復甦,這顯示了企業在雲端上的成本優化 (Cost Optimization) 歷經了 2022、2023 這二年之後,已經見到了放鬆的跡象。 AMZN 1Q24 財報表
Thumbnail
本文原於2023年8月7日發布於我的部落格,現今我將其轉移至我的方格子沙龍【理財人妻聊美股】,並開放為免費試閱文章。 亞馬遜Q2營收小幅好於預期,而利潤則是大爆「盈喜」surprise!管理層給的Q3業績指引也很不錯,亞馬遜將持續這樣的營收增長,並且繼續修復盈利能力。看起來亞馬遜是要走出至暗時
Thumbnail
跨境電商交易主要依賴於第三方平台,其中國際上的主要電商平台包括Amazon、eBay、Rakuten和Walmart等,這些都深受人們喜愛。本文將深入探討其中的佼佼者——亞馬遜。
Thumbnail
電商與雲服務巨頭亞馬遜 Amazon,在上個月底正式發表了其去年第四季的財報,交出了非常優異的成績單 – 無論是營收或者是獲利,都超越了市場上的預期。在走過艱辛的 2022 之後,亞馬遜似乎已經正式站起,並且重新啟動了往前衝刺的引擎。究竟 Amazon 本季成績單該如何解讀,未來的展望又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