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費

含有「碳費」共 3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全球碳市場迎來新的發展階段,歐盟強化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中國擴大碳交易市場、臺灣自2025年起徵收碳費並規劃2026年試行ETS,以及泰國預計2025年實施碳稅等政策變革,都將深刻影響全球產業與貿易。本文分析全球碳市場趨勢、各國政策、碳價波動、學術研究及企業應對策略,提供全方位解析。
嗨,我是CCChen!這篇文章整理了臺灣碳費三子法的重點資訊,包含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及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內容涵蓋法規重點、收費計算、減量措施、影響產業及模擬試題,幫助您快速瞭解碳費制度,並準備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考試。
Thumbnail
嗨, 我是CCChen: 我是參加2024/08/24 的考試, 為第二批次考試. 結果:通過合格 觀察113年共三次考試的趨勢,發現一些現象分享給其他考生參考。當作114年的考試策略參考。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去年營建類股被炒到很多都脫離基本面 後來也是狂割韭菜,矽光子亦同 甚至10月碳權開始交易之後,你找不舉的人(?) 提早佈局的人!早就已經賺跑了 打開相關類股的線圖,只剩下這些還在多頭 其他跌的咪咪冒冒,不是只有漲多回檔而已
Thumbnail
臺灣要在2026年開始徵收碳費(每噸碳新臺幣300元,將來會分階段逐步調升),先不說我們走得有多「先進」,畢竟連美國都還沒有全國性的碳稅通過立法,歐洲各國也未能徵收統一形式的碳稅,但自從碳稅的概念被提出來,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為這是目前能減少二氧化碳污染的最佳手段。 碳稅(carbon tax
Thumbnail
付費限定
碳費法規對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設定了財務激勵與懲罰措施,促使企業改善碳排放管理。本文分析了法規中的關鍵條款,如減量額度抵扣、碳費查核及分期付款等,並提供企業在新法規下應採取的應對策略。瞭解碳費的申報、查核及補繳流程,有助於企業在新市場環境中有效管理成本,提升競爭力。
Thumbnail
碳費收取不僅影響企業財務,還驅動綠色轉型。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挑戰的加劇,碳費已成為各國推動減排的重要工具。本文深入解讀碳費法規的各項條文,探討如何幫助企業在面對碳費的同時,實現財務與環保的平衡,並提供有效的減碳激勵與保護機制。
Thumbnail
巴黎協議的第六條(Article 6)是強制性碳市場以及自願性碳市場兩大領域的整合基礎,從2015年至今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協商,已有許多進展和明朗化。本文主要介紹自願性碳市場以及強制性碳市場兩者之整合趨勢,包含詳細說明巴黎協議第六條內涵、當前整合市場趨勢與案例、遇到的困難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Thumbnail
本文整理翻譯英國氣候議題相關資訊平台 CarbonBrief 之 CBAM 的影響與成效 Q&A 文章,內容相當完整,討論面相也涵蓋正反面意見。全文介紹了CBAM來源、為何歐盟會啟用此關稅機制、如何運作、預期減量成效、發展中國家如何反應以及是否有其他國家也在推動類似機制。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彭啟明曝台積電10億碳費居冠 四年內推碳交易、明年先行者試行 10月24日。 以下隨便聊聊: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307/8314644 不同報系,交叉再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