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想畫出有故事的圖畫?一條線接著一條線地畫吧!

8月2日:想畫出有故事的圖畫?一條線接著一條線地畫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園丁與花定期會議

每週一是「園丁與花」定期開會的日子,能為一件固定會發生的事情付出,很令人心安。在今天的會議中,我們接續討論上週的事項,更深入地交流彼此對於「園丁與花」的看法,以及之後即將進行的計畫。雖然我們三個人都是獨立的創作者,勢必會花時間在各自的工作上;但由於相同的理念和目標,我們也都願意在行事曆上排出空檔,一起創造一座能讓各類創作者感到快樂的「花園」。即使短期內結果可能不如預期,但我們相信這是值得投入的事。因為,我們都曾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有過類似的經歷。事實上,光是想像「園丁與花」日後的運作,就足以令我們興奮,也希望有人跟我們一樣,滿心期待「園丁與花」正式登場。

raw-image

接著,要分享的是速寫本內頁。假如有人好奇,在沒有任何想法的情況下,要如何畫出有故事的圖畫,也許今天的速寫本內頁可以提供一些想法。

一條線接著一條線

(速寫本內頁格子的閱讀順序是左到右、上到下。)
在這頁中,可以看到左上角的格子裡,畫了一個圓圈(為了方便辨別,我將這個圓圈及其後的衍伸都塗上了紅色)。這個圓圈,其實是一條起點與終點相同的線。接著,在右上角的格子,我重複了第一格的內容,並畫下了第二條線。此時,第二個格子產生了和第一個格子不同的意義。

在第三個格子,我加上了四條線,出現了一個類似「火柴人」的造型(但它是否是火柴人呢?這需要透過其他的定義。)。現在,假如我們認為,從第一個格子到第三個格子是一個繪畫的步驟,那麼,第一個格子的圓圈,就很有可能是類似「火柴人的頭部」(在此之前,它可以是任何類似圓形的東西,像是星球、桌球、魚卵......)。

假設我們都同意第三個格子是一個火柴人,他會有什麼故事呢?於是,我在第四個格子中,畫了另外一個火柴人。當然,也可以畫上其他任何的東西,比如說,你可以畫類似雨滴的斜線,也可以畫一個太陽。而我,畫了第二個火柴人。這時候,兩個火柴人在同一個格子裡,可能代表著他們在路上相遇,也可能代表他們一起躺在地上。為了更好的述說故事,我必須給予更清楚的定義。

在第五個格子中,我多加了一條線。這條線,是很重要的「水平線」,因為它將背景區分成上和下兩個部分,也讓兩位火柴人有立足的地方。不過,我認為這樣還不夠明確。在第五格的圖裡,兩位火柴人可能站在地上,也可能泡在水裡、插在土裡;或是躺在沙灘上,任憑冰涼的海水觸碰他們的雙腳。究竟,兩位火柴人在哪?他們正在做什麼?他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為了解答疑惑,從第六格到第十格,我發展了不同的可能性。這些可能性,都是奠基於第五格的那條水平線。

  • 第六格:他們在路旁有種樹的地方,可能是同方向,也可能各自向左向右走。
  • 第七格:他們在鄉間道路上,旁邊有田,遠處有山。
  • 第八格:他們在城鎮的人行道。
  • 第九格:他們在海邊的圍欄旁。
  • 第十格:他們在美術館看畫。

解答疑惑的同時,一條線接著一條線地畫,故事慢慢成形。畫圖的時候,可以加上臉部表情、衣著、光線......也可以隨時換筆和顏色,直到「說」完了想說的故事。不過,一切都必須開始於第一條線。如果沒有第一條線(第一個字、第一句話、第一個念頭......),就不會有後續的故事了。

所以,如果正在閱讀的你,想畫出有故事的圖畫、想說出自己的故事,我想,你知道該做什麼了。若想要培養畫圖的興趣和學習繪本製作,歡迎與我諮詢家教課程!

一條線接著一條線地畫。

一條線接著一條線地畫。

好了,晚安。


Boris Lee Illustration | 繪本創作者

如果喜歡我的工作日誌,歡迎追蹤、贊助我,或是幫我拍拍手。


avatar-img
Boris 李晨豪的沙龍
64會員
201內容數
在這個專題裡,我會分享每一天的靈感和想法、繪本創作過程、工作紀錄和速寫本內頁。此外,我也會分享插畫學習心得、我喜歡的書籍,以及一些插畫的教學內容。如果你喜歡繪本、插畫或是畫圖,也許這些文章能讓你感興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oris 李晨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正如同傳統理容院的「慢」在理容師傅與客人之間搭起了交流的橋樑,畫圖的「慢」在創作者與模特兒之間也產生了羈絆。創作者因創作而執行的注視,有時傳達了「從此刻起,你不再是個陌生人」的含義。因此我畫人,總不只是單單畫人,更想畫出一些其他的什麼。
你還記得上一次踏進傳統的理容院或家庭理髮廳的日子嗎?為了體驗「理容院城市旅行」,我硬著頭皮踏入了「東山理髮廳」,對著阿婆大聲說:「您好!我要剪頭髮!」
之前新書分享會的時候,有人問我:「粉蠟筆要怎麼畫,才能畫得平整,不會粗糙或透出底下紙張的顏色?」
正如同傳統理容院的「慢」在理容師傅與客人之間搭起了交流的橋樑,畫圖的「慢」在創作者與模特兒之間也產生了羈絆。創作者因創作而執行的注視,有時傳達了「從此刻起,你不再是個陌生人」的含義。因此我畫人,總不只是單單畫人,更想畫出一些其他的什麼。
你還記得上一次踏進傳統的理容院或家庭理髮廳的日子嗎?為了體驗「理容院城市旅行」,我硬著頭皮踏入了「東山理髮廳」,對著阿婆大聲說:「您好!我要剪頭髮!」
之前新書分享會的時候,有人問我:「粉蠟筆要怎麼畫,才能畫得平整,不會粗糙或透出底下紙張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