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關於創作故事的一點想法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我開始創作第二本書了。這一次要嘗試不同的表達,要用不同的方式書寫。我喜歡寫,寫作對我來說是自然的行為,我想寫下我的觀察、我的感受、我的經驗,也想寫下我的想像、我的迷惘、我的恐懼。我想寫下個人的故事,也想寫下集體的敘事。我寫作不只為了自己,我始終想透過文字去觸動他人。

畫畫於我而言,也是一種書寫。在繪畫的表面(紙、木板、牆壁......)留下顏料或顏色,是一種書寫的結果。繪畫是書寫的過程。圖畫是一種文字,也是一種語言。我不認為自己是畫家,還不是。我是透過圖畫在述說,偶爾則是透過文字。我不是在探索精神境界或是絕對美學,我試著傳達,試著溝通,用圖畫的方式。

插畫家這個工作,也許被認為是在表現文字,或視覺化文字,但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插畫家這個工作,是在表現「故事」,也就是文字世界裡,文字作為符號所承載的內容。那個內容才是重要的,而不是文字本身。文字可以被再造,可以被發明,同樣的內容可以被不同的文字詮釋,這恰恰說明了,圖畫也可以是一種文字,而圖畫和文字所轉化的是同樣內容,並非圖畫轉化文字。圖畫因而和文字是同樣的位階。文並不比圖重要,圖也不比文清高。正如同,我們不會說中文比英文好,或英文比中文優。它們只是不同的表述形式。

故事,不只是有起承轉合這樣的結構,敘述一件過去發生的事,就可以是一種故事。這個敘述可以很長,可以很短;可以是部長篇小說,也可以是一句簡單的問答。我們總是在述說已經發生過的事,因此我們的生活通通都是故事。

創作者擷取生活中的故事,並試圖讓故事在社會中發揮影響力。不過,要讓個人故事變成集體共享的經驗,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任務。而它的困難,也是它迷人之處。個人故事如何演變成集體經驗(產生共鳴)?身為創作者,我深深著迷其中。我曾以為我們缺少的是「故事」,然而,或許我們缺少的是「轉化因子」,是那個讓個人故事變成集體經驗的公式。

我們從來就不缺故事,我們只是不在乎大部分的故事而已。

raw-image

好了,晚安。

──《Remember》──

Boris 李晨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oris 李晨豪的沙龍
64會員
201內容數
在這個專題裡,我會分享每一天的靈感和想法、繪本創作過程、工作紀錄和速寫本內頁。此外,我也會分享插畫學習心得、我喜歡的書籍,以及一些插畫的教學內容。如果你喜歡繪本、插畫或是畫圖,也許這些文章能讓你感興趣。
2022/08/10
正如同傳統理容院的「慢」在理容師傅與客人之間搭起了交流的橋樑,畫圖的「慢」在創作者與模特兒之間也產生了羈絆。創作者因創作而執行的注視,有時傳達了「從此刻起,你不再是個陌生人」的含義。因此我畫人,總不只是單單畫人,更想畫出一些其他的什麼。
Thumbnail
2022/08/10
正如同傳統理容院的「慢」在理容師傅與客人之間搭起了交流的橋樑,畫圖的「慢」在創作者與模特兒之間也產生了羈絆。創作者因創作而執行的注視,有時傳達了「從此刻起,你不再是個陌生人」的含義。因此我畫人,總不只是單單畫人,更想畫出一些其他的什麼。
Thumbnail
2022/08/08
你還記得上一次踏進傳統的理容院或家庭理髮廳的日子嗎?為了體驗「理容院城市旅行」,我硬著頭皮踏入了「東山理髮廳」,對著阿婆大聲說:「您好!我要剪頭髮!」
Thumbnail
2022/08/08
你還記得上一次踏進傳統的理容院或家庭理髮廳的日子嗎?為了體驗「理容院城市旅行」,我硬著頭皮踏入了「東山理髮廳」,對著阿婆大聲說:「您好!我要剪頭髮!」
Thumbnail
2022/05/09
之前新書分享會的時候,有人問我:「粉蠟筆要怎麼畫,才能畫得平整,不會粗糙或透出底下紙張的顏色?」
Thumbnail
2022/05/09
之前新書分享會的時候,有人問我:「粉蠟筆要怎麼畫,才能畫得平整,不會粗糙或透出底下紙張的顏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插畫家這個工作,也許被認為是在表現文字,或視覺化文字,但我不這麼認為。
Thumbnail
插畫家這個工作,也許被認為是在表現文字,或視覺化文字,但我不這麼認為。
Thumbnail
最近忽然有個疑問:「我為什麼畫畫呢?」
Thumbnail
最近忽然有個疑問:「我為什麼畫畫呢?」
Thumbnail
最近 Netflix 上有一部影集《女傭浮生錄》,故事很吸引人,其中有幾個角色塑造得很好,主角的遭遇以及所面臨的困境令人同情。整部劇我印象最深刻的部份,是主角「寫作」的情節。在這部劇裡,寫作扮演了主角人生中的重要角色,既可以是救贖,也可以是活著的證據。
Thumbnail
最近 Netflix 上有一部影集《女傭浮生錄》,故事很吸引人,其中有幾個角色塑造得很好,主角的遭遇以及所面臨的困境令人同情。整部劇我印象最深刻的部份,是主角「寫作」的情節。在這部劇裡,寫作扮演了主角人生中的重要角色,既可以是救贖,也可以是活著的證據。
Thumbnail
今天我在思考媒材與個性的關係,最近使用的新速寫本正好是我進行實驗的場域。創作者在作品中透露的個性,是否會因為媒材而改變呢?使用色鉛筆與使用蠟筆的我,跟使用水彩的我,會畫出有相同個性的圖嗎?
Thumbnail
今天我在思考媒材與個性的關係,最近使用的新速寫本正好是我進行實驗的場域。創作者在作品中透露的個性,是否會因為媒材而改變呢?使用色鉛筆與使用蠟筆的我,跟使用水彩的我,會畫出有相同個性的圖嗎?
Thumbnail
今天為了新的案子,蒐集了一整天的資料。
Thumbnail
今天為了新的案子,蒐集了一整天的資料。
Thumbnail
今天下午會議結束後,我寫了晚上更新的專欄〈【特輯】五個突破創作困境的方法〉。這一次的文章內容,聚焦在我如何面對創作困境。這一篇工作日誌裡除了會寫專欄撰寫的背後動機,也曝光了今天開會時畫的圖(別看這樣,我很認真開會的)。
Thumbnail
今天下午會議結束後,我寫了晚上更新的專欄〈【特輯】五個突破創作困境的方法〉。這一次的文章內容,聚焦在我如何面對創作困境。這一篇工作日誌裡除了會寫專欄撰寫的背後動機,也曝光了今天開會時畫的圖(別看這樣,我很認真開會的)。
Thumbnail
這陣子在進行的作品計畫,跟我的個人經驗有很強烈的關係。於是,在圖像表達上,都是與「我」相關、由「我」出發。雖然這樣作品的自傳風格較強,但也有一些隱憂。比如說,草圖可能因為過於自我,而失去了與讀者對話的可能性。今天,我要分享我如何發展繪本的草圖,以及為什麼草圖被否決可以是件好事。
Thumbnail
這陣子在進行的作品計畫,跟我的個人經驗有很強烈的關係。於是,在圖像表達上,都是與「我」相關、由「我」出發。雖然這樣作品的自傳風格較強,但也有一些隱憂。比如說,草圖可能因為過於自我,而失去了與讀者對話的可能性。今天,我要分享我如何發展繪本的草圖,以及為什麼草圖被否決可以是件好事。
Thumbnail
「我想一直做繪本。」這個專題,就是以達成這個目標為前提開始撰寫的。一路走來,發生了很多事,也受到很多鼓勵。現在我想藉由分享自身經驗告訴你,「雖然我沒有很厲害,但我很開心的創作著。」
Thumbnail
「我想一直做繪本。」這個專題,就是以達成這個目標為前提開始撰寫的。一路走來,發生了很多事,也受到很多鼓勵。現在我想藉由分享自身經驗告訴你,「雖然我沒有很厲害,但我很開心的創作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