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為什麼要拍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余光中老師曾這麼形容拍照這件事:「一人之自戀,他人之疲倦。話雖如此,敝帚仍然值得自珍。」

疫情居家避疫期間,多出的時間難免整理一下過往的資料,其中最花時間的大概就是照片了。像我們這種年紀,也就是拍照時間橫跨底片與數位時代的樂齡族來說,也應該很能同理余光中老師的感慨:「年輕時照得太少,後來照得太多,近年照的有不少實在多餘。」

其實「多餘」的判斷應該是在一張張審視評估後的結論,但是我知道很多人現在拍完照,不管是立即上傳雲端資料庫還是存在電腦硬碟裡,往往連再看一次也都懶,因為拍照太容易了,又幾乎算是不用花錢,隨手一直拍,以致於拍完後也無暇看,跟以前要拿底片去沖洗,等一兩天拿回來,一看再看,然後仔細放入相本,差別實在太大了。

為什麼要拍照?

  這個時代,彷彿人人都是攝影大師,當手機拍照效果幾乎勝過傻瓜相機的時代,每個人一天24小時都帶著相機,隨時準備拍照,也隨時被拍。

而且照相器材不只方便,解析度、靈敏度再加上智慧的電腦程式可以毫不費力的幫我們拍出無法挑剔的相片,而且可以立刻看到成品,一張拍壞了,連拍七、八張總有一張是滿意的吧?

當攝影的技術已不再形成任何門檻的現在,專業攝影師還有存在的空間嗎?我有點好奇。當然,這是相對於還沒有數位相機的年代,一個相當直覺的問題。

現在的年輕人恐怕很難想像當年拍照是多昂貴又多困難。底片要錢,一卷才能拍三十多張,沖洗要錢,洗成相片也要錢,而且更麻煩的是,一直到洗成相片你都無法確定自己有沒有拍到,曝光量夠不夠,有沒有震動模糊,當然更令人捥腕的是當精彩畫面發生時,底片正好拍完。因此,任何值得紀念的時刻,專業的攝影師是不可或缺的,除了準備好幾台相機,助理的打光、測光,幫忙換底片,也都是不可或缺的。

年輕時也曾興致勃勃參加過一些攝影俱樂部,參加過攝影比賽,當年攝影團體也很流行邀模特兒外拍比賽,選出一些美美的所謂沙龍照。還記得有一次與大老級的評審聊天時,他不小心透露出一個心得:「比賽會得獎的,模特兒一定要漂亮!」

當時常常有攝影展,也常有攝影集出版,銷售情況也都不錯,攝影作品也像今天的繪畫雕塑藝術創作一樣,常有收藏家購買典藏,一張好照片會被廣泛傳閱與研讀。相較而言,今天的攝影作品比較像新聞,被迅速消費然後棄置。

或許以前拍照不容易,所以攝影比賽的獎金很高,是現在所望塵莫及的。不過前一陣子應邀擔任某個攝影比賽的評審,或許獎金還算高,所以參加的人很多,因為有特定主題項目,每人約有十多張相片,總計有近萬張相片要看。初審是評審各自在家上網評選,因為那幾天我很忙,在評選期限最後幾小時才匆匆流覽,幾乎每張相片只有幾秒鐘觀看時間,很擔心評出來的人選會與其他評審落差太大,幸好決選時發現,我的觀點與其他人很近似,看來判斷一張相片拍得好不好,其實大家還是有共識的。

一張普通相片只是如實介紹這個世界,而好照片是讓人體會這個世界,換句話說,要有明確的個人觀點,而且要有重點,也就是要捨得減去一些東西。比如說,看到五樣東西,一口氣把五樣通通拍出,就是普通的風景明信片,但是如果用心去體會,將感動你的部份,集中精神去表現,將五減去三,剩下的二,才是屬於你自己的風景。

換句話說,構圖簡潔,但是簡單中仍然蘊含變化與流動的韻律與力量,也就是有生命力,就會是感人的好相片。

記得以前拍照很昂貴的時代,每次按快門前會先思考,先去感受與體會,總是想辦法找到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之後,才按下快門,那種慎重或靜靜的注視,有點像獵豹在伏擊獵物時,全神貫注,然後一躍而起。攝影大師布烈松就這麼說:「那就是我很少讓鏡頭移動的原因,彷彿逼近一頭野獸,如果你太唐突,獵物就會逃掉。」

文學大師余光中有感慨:「攝影這門藝術,是神做一半,人做一半。光,就是神。但是要捕永恒於剎那,摛光影於恰好,還有待握持相機的高手。當奇蹟發生,你得在場,你的追光寶盒得在手邊,一掏便出,像西部神槍手那樣。」

攝影要拍得好,除了人在場,還得要有個攝影眼,那是屬於每個人獨特的觀看世界的方式。攝影大師柯特茲說:「相機是我的工具,經由它,我給予我周遭的所有事物一個理由。」

是的,當24小時隨時拍照,隨時上傳網路分享,現在的人已很習慣用相片寫日記,畢竟若用文字來記錄自己的生活與心情,實在有點麻煩,拍照輕鬆方便又一目瞭然,所謂眼見為憑。不過也因此造成相片太過泛濫,也許我們自己也不曾仔細端祥自己拍過的每一張相片。

大家已習慣將照片上傳網路或雲端的虛擬空間,逐漸不再洗出一張張的相片。因此,我想現在的年輕人恐怕也無法理解傅佩榮教授在「人生問卷」這本書裏,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假如家裏不幸發生火災,你只來得及帶走一樣東西,請問,你要帶走什麼?」

他的答案是相簿。因為他認為凡是金錢可以買到的東西,都不重要,而相片是無法重製的,相簿裏有我們與家人從小到大的各種相片,一旦相片被燒掉,永遠不可能再重新照一次。

的確,人一生最後留下的是回憶,而相片是自己記憶得以確認的重要憑藉。於是又想到,當現代人只把拍的照片存在自己的電腦或存在雲端,萬一電腦中毒或密碼忘了或失效呢?

因此,我會把喜歡或重要的數位照片洗成一張張的實體相片整理成相本,也會把從前用底片拍的相片,掃描成數位檔另外儲存起來。

我也會抽空檔重新流覽過往拍的相片,不是懷舊,而是審視自己觀看世界,體會世界的方式。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3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人人都有不同的拍照動機,大部分是為了紀錄、分享或創作。至於修圖的理由又是什麼呢?虛榮?仔細思考,找尋更深層的意義,而後正確追求,生活更加自在快活。
Thumbnail
人人都有不同的拍照動機,大部分是為了紀錄、分享或創作。至於修圖的理由又是什麼呢?虛榮?仔細思考,找尋更深層的意義,而後正確追求,生活更加自在快活。
Thumbnail
攝影於我是興趣,爾後衍生為賺錢的工具。我始終樂此不疲,不曾因工作而倦怠。 我喜歡拍照,喜歡每天帶著相機出門遠近探訪,拍日常,也拍心情。攝影是一條橋,我透過它接觸這世界。我站在觀景窗之後,心在觀景窗裡面。我在拍照,何妨不是萬物眾生在觀我?
Thumbnail
攝影於我是興趣,爾後衍生為賺錢的工具。我始終樂此不疲,不曾因工作而倦怠。 我喜歡拍照,喜歡每天帶著相機出門遠近探訪,拍日常,也拍心情。攝影是一條橋,我透過它接觸這世界。我站在觀景窗之後,心在觀景窗裡面。我在拍照,何妨不是萬物眾生在觀我?
Thumbnail
看過那些美麗的風景,不代表你是更好的人。 我過份討論了拍照這件事,完全沒有發現自己使用的平台並不鼓勵太多的文字,但是根據平台的法則,附上圖片的文字觸及率會更高,我也就著功利的心態放了一張。可是我懷疑,你會因此記住它嗎?
Thumbnail
看過那些美麗的風景,不代表你是更好的人。 我過份討論了拍照這件事,完全沒有發現自己使用的平台並不鼓勵太多的文字,但是根據平台的法則,附上圖片的文字觸及率會更高,我也就著功利的心態放了一張。可是我懷疑,你會因此記住它嗎?
Thumbnail
家庭聚會,除了聊天,我覺得還可以多做一點事,尤其家裡如果還有老人家的話,可以趁著聚會錄些影像,反正現在用手機或相機錄影很方便,又幾乎沒有成本,錄些大家聊天說笑的影片,過幾年再回頭看,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為什麼要拍照?
Thumbnail
家庭聚會,除了聊天,我覺得還可以多做一點事,尤其家裡如果還有老人家的話,可以趁著聚會錄些影像,反正現在用手機或相機錄影很方便,又幾乎沒有成本,錄些大家聊天說笑的影片,過幾年再回頭看,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為什麼要拍照?
Thumbnail
 余光中老師曾這麼形容拍照這件事:「一人之自戀,他人之疲倦。話雖如此,敝帚仍然值得自珍。」  疫情居家避疫期間,多出的時間難免整理一下過往的資料,其中最花時間的大概就是照片了。像我們這種年紀,也就是拍照時間橫跨底片與數位時代的樂齡族來說,也應該很能同理余光中老師的感慨:「年輕時照得太少,後來照得太多
Thumbnail
 余光中老師曾這麼形容拍照這件事:「一人之自戀,他人之疲倦。話雖如此,敝帚仍然值得自珍。」  疫情居家避疫期間,多出的時間難免整理一下過往的資料,其中最花時間的大概就是照片了。像我們這種年紀,也就是拍照時間橫跨底片與數位時代的樂齡族來說,也應該很能同理余光中老師的感慨:「年輕時照得太少,後來照得太多
Thumbnail
我曾經思考過,攝影對我是甚麼?短暫拿來逃離世界的紛擾?另外一個興趣或是留下你我的回憶?看著留下又離開的那些親朋好友們。重新翻起相片,裡面除了畫面以外,純真。 小時候家中有一台底片相機,在那個拍一張就少一張照片的時代,太小的我還沒有意識到,所謂的拍一張少一張,說的不只是底片實體的捲數,也代表時間流逝。
Thumbnail
我曾經思考過,攝影對我是甚麼?短暫拿來逃離世界的紛擾?另外一個興趣或是留下你我的回憶?看著留下又離開的那些親朋好友們。重新翻起相片,裡面除了畫面以外,純真。 小時候家中有一台底片相機,在那個拍一張就少一張照片的時代,太小的我還沒有意識到,所謂的拍一張少一張,說的不只是底片實體的捲數,也代表時間流逝。
Thumbnail
還記得剛拿到相機時,就算只是走去路口便利商店也要帶著的那個心情嗎? 還記得好不容易買了新鏡頭,拆開試拍時那種興奮與開心的心情嗎? 還記得那個拿起相機,說走就走,沒有目的地的的旅行嗎?
Thumbnail
還記得剛拿到相機時,就算只是走去路口便利商店也要帶著的那個心情嗎? 還記得好不容易買了新鏡頭,拆開試拍時那種興奮與開心的心情嗎? 還記得那個拿起相機,說走就走,沒有目的地的的旅行嗎?
Thumbnail
    我是一名攝影師,是一個總是穿梭於都市與都市間,妄想拍下城市間所有美好時刻的傢伙。「你那幾張照片能賺幾個破錢?」「你要攝影師喔?那你要加油喔!」「我覺得你照片挺好看的,但要靠這個賺錢……」「現在那麼多攝影師,你還要去做喔?以後別找我借錢喔!」父親、前女友、兄弟、朋友,幾乎身旁的所有人都對我的職
Thumbnail
    我是一名攝影師,是一個總是穿梭於都市與都市間,妄想拍下城市間所有美好時刻的傢伙。「你那幾張照片能賺幾個破錢?」「你要攝影師喔?那你要加油喔!」「我覺得你照片挺好看的,但要靠這個賺錢……」「現在那麼多攝影師,你還要去做喔?以後別找我借錢喔!」父親、前女友、兄弟、朋友,幾乎身旁的所有人都對我的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