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傳奇:更始崩壞】

【光武傳奇:更始崩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後漢書》記載了一個草包無能皇帝劉聖公。
但始於東漢編撰的《東觀漢記》裡,並不是這樣的。

前面我們採的,主要是《後漢書》視角。

劉聖公早年為俠義道,後犯事遠遁,落草為寇。
綠林軍中的新市、平林軍士都十分愛戴他。

當綠林與舂陵劉氏合流之後,劉聖公的威名,更在劉縯之上。

造反的群眾不敢隨便自立天子,便推舉劉聖公為更始將軍。
但劉縯屢建戰功,聲勢直逼劉玄。

綠林軍眾人才想辦法讓劉聖公名正言順的爬到劉縯到不了的地方:天子。

關於劉聖公在大會上手足無措的描述,《東觀漢記》也是沒有的。

劉聖公是一個敬重他人,有威嚴,能謀善戰的將軍。
但也因為他太過相信下屬,讓奸人有機可趁。

更始政權,就是這樣落入了外戚趙萌手中。
劉玄自己,則是整日沉浸在醇酒美人鄉裡。

剛開始,將帥們還是把劉玄當老大。
但有幾次劉玄喝得醉到不行,就躲在帷幕後面,讓自己的侍中代表發言。

有跟劉聖公熟悉的人,聽得分明此人並非劉玄,卻自稱天子,那可是心兒都碎了。

這也是為何更始元年底初,當劉秀出發前往河北的同時,更始將領們一個個紛紛出走的緣故。

而這位不記名的侍中同學,自己覺得了不起了,還跟趙萌槓上。
結果在劉玄面前,還是趙萌略勝一籌。

話又說回來,若諸將叛離,劉玄不過一空頭天子,趙萌能掌什麼狗屁大權?
最關鍵的是兩支部隊。

天水隗囂始終對更始帝抱著美好期待。
隗囂沒有涉入關東與河北戰爭,他們非常務實的派兵繼續掃蕩雍涼,幫更始政權取下了直達敦煌的廣大領土。

而另一支則是原新朝的部隊,由新將竇融所領。

竇融是王莽提拔起來的將領,從翟義叛亂開始,就東征北討。
後來妹妹又嫁給了王邑做小妾,也是一個跟著水漲船高。

王邑領軍的昆陽大戰中,竇融也有一支部隊。

雖遭劉秀大敗,但王邑又升大司馬,竇融也未被治罪,領軍鎮守長安東面。
但當時叛軍主力在京師倉屯駐(後來的潼關一帶),另派偏師繞過了竇融。

等竇融發現的時候,更始軍已入武關,王莽也敗亡了。

竇融反應過來,連忙找了個更始大官求降。
而他投降的對象,正是趙萌。

說穿了,趙萌手上是有這麼一支屬於自己的武力,所以儘管諸將叛離,要鎮住長安一帶作威作福,倒也不難。

可趙萌也不算太傻,那些新朝兵聽命的對象,終究是竇融。
於是趙萌便推薦竇融前往河北,擔任鉅鹿太守……在邯鄲造反之前,河北可是肥缺。

由於很肥,所以長安官員幾乎都跟孤身上任沒兩樣。

竇融久經官場,自也明白老大要拔他兵權。
就地叛變?
別的不說,旁邊隗囂還賣更始帝面子,竇融要是叛亂,肯定被打得找不著北。

單身赴任?竇融覺得太危險。
他可不是像劉秀等沒什麼底子的人,他還有自己的宗族。

竇融家族曾長期在河西經營,近日剛被隗囂收歸更始版圖,不然,來個大風吹?

「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殷富,帶河為固,張掖屬國精兵萬騎,一旦緩急,杜絕河津,足以自守,此遺種處也。」

竇融與兄弟們計議已定,隨即前往拜訪趙萌,表示自己願意前往張掖。
這是一個大好的買賣。

對趙萌而言,能取得竇融的兵力。
對竇融而言,能取得西涼的故地。
對隗囂而言,正好對更始獻上忠誠。
對劉玄而言,西涼掌握在隗囂手中,也不是一件好事。

一拍即合。

就只有隗囂的軍師,方望先生不爽。

更始二年,隗囂帶著叔伯,前往長安接受封賞。
方望見勸阻無效,辭去了軍師一職離開。

隗囂本無力組織大軍,全憑方望為他處理派系中的平衡。
而一入長安,趙萌也看穿天水軍的弱點,只封隗囂一人為右將軍。

隗囂的叔叔伯伯就不爽啦,待個幾天,明白更始諸將早已盡皆反出,更覺得此行不妥,不如召入大軍,滅了更始自立才是。

一開始,隗囂跟劉秀一樣,是個守法重紀又怕事的領袖。
劉秀經歷種種變故,心態逐漸起了轉變。

但隗囂沒有。

害怕被叔伯牽連的隗囂,告發了叛亂陰謀。
更始帝為了嘉獎隗囂,加封他為御史大夫。

隗囂的忠誠加盟,令原本搖搖欲墜的更始政權迴光返照。
也因此劉秀在河北被通緝時,像個死人一樣毫無反應的更始帝,到了三月又派出使者跟劉秀聯繫。
更在劉秀攻下邯鄲之後,封劉秀為王,並要求他交出兵權。

劉秀一口回絕。

在河北奔波的劉秀,除了掌握當地情況,更是對於赤眉軍的動向特別關注。
雖然更始帝得了隗囂之助,但同樣前來受封的赤眉諸寇之中,可沒有出了這樣一個叛徒。

赤眉諸寇順利回到自己的陣地,召集大軍分頭向長安前進。

劉秀早與赤眉談妥,「你們不來河北,我們不幫更始。」
不用煩惱河北,赤眉諸寇也樂得輕鬆。

兵分兩路,一進潁川,一入南陽,先入關中者,為王!

乍看之下,更始政權領有關中、河南、河北、雍涼、荊襄,實力雄厚無以倫比。
但事實上,關中之外的諸將,早已不聽指揮。

包括劉秀在內,各自憑藉優勢武力制伏郡縣,安排官員,徵收軍資軍用。

有些人跟劉秀一樣,選擇與赤眉私訂盟約。
有些人則是由不得他選。

遠者交,近者攻。
你的領地如果就在赤眉進軍路線上,就算開城投降,也只有被洗劫一空的份。

該抵擋的,還是少不了。

赤眉軍本來在青徐威風八面,但出了地頭,戰無必勝。
說到底,真正有野心入主中原的,也就那幾個頭子。

於是,赤眉發生了大規模的內亂。

城頭子路爰曾,力子都等名震一時的賊帥,紛紛為部眾所殺。
不止削弱了赤眉西進關中的力道,也讓這支原本全國第一的大盜匪集團,開始四處流散。

劉秀等人之前的協議,自然也是不管用了。

光武帝紀曰:「是時長安政亂,四方背叛。梁王劉永擅命睢陽,公孫述稱王巴蜀,李憲自立為淮南王,秦豐自號楚黎王,張步起琅邪,董憲起東海,延岑起漢中,田戎起夷陵,並置將帥,侵略郡縣。又別號諸賊銅馬、大肜、高湖、重連、鐵脛、大搶、尤來、上江、青犢、五校、檀鄉、五幡、五樓、富平、獲索等,各領部曲,眾合數百萬人,所在寇掠。」

人名地名太多,我們先記得梁王劉永跟巴蜀王公孫述就好。

公孫述本是扶風茂陵人,在西漢末年,就跟著老爸公孫仁四處當官。
剛開始老爹覺得他年輕不經事,派了個副官給他。

沒想到一個多月後,副官表示老子不幹了:「這孩子不用人教,他什麼都會。」
這個天賦奇才的公孫少年,就是東漢初年群雄中,堅持到最後的一位。

白帝,公孫述。

後來,王莽篡位,公孫述被派到成都附近的臨邛當官,甚得民心。
叛亂蜂起之後,公孫述聽聞有一位「虎牙將軍」打進了漢中。

虎牙將軍旗下也有數萬人手,公孫述就派人去聯絡了這位將軍,請入成都。

為啥找上這個小虎牙?
公孫述是個有野心的男人。

虎牙將軍的部隊一到成都,公孫述就召集了地方豪強,說明虎牙部隊一路虜掠暴橫,巴蜀人民應該站起來反抗!
得到眾人響應,公孫述集結了軍隊,假稱得到更始帝使者授予的將軍印與太守州牧官職,偷襲虎牙將軍,並買通其副將刺殺我們小虎牙。

保住巴蜀和平的公孫述,對內假稱已是更始集團下一員,但紙是包不住火的。
隨著更始帝進入長安,派人前往山東河北招安,更有天水軍征伐西涼,巴蜀難道不會派人來嗎?

公孫述只好重施故技,在綿竹關擊破更始帝派來的使者與部隊。
從俘虜中,公孫述更得知了更始政權名存實亡,諸將紛紛自立。

打蛇隨棍上,公孫述立刻對巴蜀宣布,更始帝無道,咱們也要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平安而戰!

從來沒加入過更始集團的公孫述,就這麼搭上爭霸天下的順風車。

同時,我們的蕭王劉秀,仍是舉著更始集團的大旗,準備迎接他人生中又一次的惡戰……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78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光武傳奇】的演義篇章,就到這裡結束了。 四十五回,十六萬字。 突然的完結。 我想要不透過我的文字,來呈現出「統一天下」這件事的荒謬感。 犧牲,屠殺,空虛。 一切都沒有變得比較好,從來不會比較好。 不管統一的是秦始皇,劉秀,或是晉武帝司馬炎。 希望有興趣的你,能陪著我一起繼續往未來前進。
來到歷史之壁的面前,不需要太多裝飾。 即使我們每次都希望關羽能夠逃出生天,希望茱麗葉不要錯過羅密歐。 劉秀終將一統天下。 最後要留給大家的,只是一個問題:劉秀成功了,他會是一個好皇帝嗎? 好或不好的定義是什麼呢?一個皇帝能做的又是什麼呢? 當我們總是把功過歸於領袖,那麼歷史將永遠不會讓我們學到教訓。
前進!前進! 天下一統,只餘成蜀。 可惜,此時能出征的大將,已經屈指可數。 除了先逝的,更多人需要擔負起鎮守地方之責。 創業維艱,守成更是不易。 蛇無頭不行,擒賊,自是要先擒王! 漢軍兵分兩路,直指成都,但不幸的是,對方,更了解這句話的真意……
【光武傳奇】的演義篇章,就到這裡結束了。 四十五回,十六萬字。 突然的完結。 我想要不透過我的文字,來呈現出「統一天下」這件事的荒謬感。 犧牲,屠殺,空虛。 一切都沒有變得比較好,從來不會比較好。 不管統一的是秦始皇,劉秀,或是晉武帝司馬炎。 希望有興趣的你,能陪著我一起繼續往未來前進。
來到歷史之壁的面前,不需要太多裝飾。 即使我們每次都希望關羽能夠逃出生天,希望茱麗葉不要錯過羅密歐。 劉秀終將一統天下。 最後要留給大家的,只是一個問題:劉秀成功了,他會是一個好皇帝嗎? 好或不好的定義是什麼呢?一個皇帝能做的又是什麼呢? 當我們總是把功過歸於領袖,那麼歷史將永遠不會讓我們學到教訓。
前進!前進! 天下一統,只餘成蜀。 可惜,此時能出征的大將,已經屈指可數。 除了先逝的,更多人需要擔負起鎮守地方之責。 創業維艱,守成更是不易。 蛇無頭不行,擒賊,自是要先擒王! 漢軍兵分兩路,直指成都,但不幸的是,對方,更了解這句話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