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分中 五識身相應地 第一 P.1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這一段的關鍵應先界定「正」與「不正」,認識論裡「正與不正」「善與不善」的判定標準不依據道德定義。也就是說,「正」不代表道德;「不正」也不代表不道德。因為道德標準因時因地因人置宜,可能修改廢棄,道德定義本身就不是客觀普遍的定義。此處「正」與「不正」的二分依據既不依於世俗道德定義,那麼到底依於什麼呢?這個問題我認為可以暫時懸置,稍後我們認識「三心」時,自能有所領會。

所以,「雖眼不壞,色現在前,能生作意」-雖然自體的感官機能是正常的,各種現象在眼前展現時,其人能夠因緣攝受。「能生作意」-能夠對於所受產生反應。「若不正起,所生眼識必不得生」-但如果在這個攝受的當下「不正起」-我個人認為這個「起」指涉觀看的動機,如果這個動機「不正」,那麼其人本應能從「眼界」中所得的「識界」必不得產生。此處落差,在於其人依正常官能所能見的,有一部份不能為意所識別,是「相見不相識」的意思,我看見,但我無法區辨或完全認識我看見的是什麼。

換個相對角度說,「要眼不壞,色現在前,能生作意,正復現起,所生眼識,方乃得生。」所以相應前述「眼所行,眼境界;眼識所行,眼識境界;眼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其人的感官機能是正常的,色現在前,他便都能看見,這是「眼境界」。據此界因緣攝受,能作生意-能夠對於所受產生意識、意見,「正復現起」-又有正心意詮釋所受,如此眼識-依眼見所得以區辨、歸納的「眼識」方才得以產生。這樣的認識產生之後,才能召喚連結切身的歷時經歷,以全身心與所受相應。

事實上⋯⋯它有可能,但不必然。也就是說-我其實不太贊成這個結論。我認為其人在虛偽、片面、偏頗、不自由的認識條件帶領自性狀態去發展對物象的認識,他不見得會得到虛假的結果;其人不帶好奇心主動追尋,乍然與真相面對時,不見得一無所獲;其人抱持著偏見發展對於世界的認識,他意識也不見得就不受感發、也不見得就不能擁有決斷能力、而他所做的判斷、更不見得就是不正確的。關於這個觀點,我有把握可以發展理性論證。

有趣的是,如果這一次,正好由機率決定結果,經由「客觀本然」途徑與經由「主觀偏狹」途徑的雙方都幸運地獲得對於此物或此象真正的判斷-延用前述的說法,他們都很幸運地順利抵達「我所看見的那個”什麼”」,那麼我們就可以稍稍探究,經由五感如實認識帶領抵達的判斷,和由滲入主觀好惡的認識帶領所抵達的判斷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兩者所得的認識,一個會比另外一個更怎麼樣或更不怎麼樣?

再換句話說,我不太贊成以上這個結論,但我贊同這兩者之間所得的認識和對判斷所產生的影響是有差別的。這個呢⋯⋯我覺得我也有能力試著發展理性論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胡兒的沙龍
10會員
327內容數
自2020年初,我們被動地進入了一場漫長的生存戰疫,面對的,本是看不見的天敵,然因緣所會,人事交織,各有所私,天災,便有了人禍的特質,於大事件中的個人,所有無力、未知、種種驅力趨生避死,感蕩心靈,故有此集。
胡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16
「唯此 」指相對於「多曾習力最強者」的「其餘皆忘者」,無論自憶或他令憶者,最終的意識中只剩下這些他平時最眷戀的人事物。
Thumbnail
2021/10/16
「唯此 」指相對於「多曾習力最強者」的「其餘皆忘者」,無論自憶或他令憶者,最終的意識中只剩下這些他平時最眷戀的人事物。
Thumbnail
2021/10/10
我感興趣的就是理性的認識論這些,而對於信仰⋯⋯我還是要根據理性的認識論,例如說某人欲信仰「無我」、「空性」,那麼他是不是要先知道個理性方法、依一個客觀的角度去認識這個「我」、認識這個「性」,才能掌握如何超越自性的方法,使之「空無」? 所以,是不是先去讀「地論」是正確的?然後其人才能夠依對自性、對自我
Thumbnail
2021/10/10
我感興趣的就是理性的認識論這些,而對於信仰⋯⋯我還是要根據理性的認識論,例如說某人欲信仰「無我」、「空性」,那麼他是不是要先知道個理性方法、依一個客觀的角度去認識這個「我」、認識這個「性」,才能掌握如何超越自性的方法,使之「空無」? 所以,是不是先去讀「地論」是正確的?然後其人才能夠依對自性、對自我
Thumbnail
2021/10/03
這就是前述無記時的狀態,接下來的應該很容易理解了。
Thumbnail
2021/10/03
這就是前述無記時的狀態,接下來的應該很容易理解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審慮所緣」這個智性狀態所能夠知見、審慮的因緣,除了依理性為原則運作的因緣之外,還包括其他三種依非理性為原則運作的因緣。
Thumbnail
「審慮所緣」這個智性狀態所能夠知見、審慮的因緣,除了依理性為原則運作的因緣之外,還包括其他三種依非理性為原則運作的因緣。
Thumbnail
這些意識活動所能作的「業」,於最基本、最初,能令人「了別自境所緣」
Thumbnail
這些意識活動所能作的「業」,於最基本、最初,能令人「了別自境所緣」
Thumbnail
識-意識(第六識) 「識」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彼所依者,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如前說一切種子阿賴耶識彼所緣者,謂一切法如其所應。若不共者所緣,即受想行蘊無為,無見無對色,六內處及一切種子。
Thumbnail
識-意識(第六識) 「識」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彼所依者,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如前說一切種子阿賴耶識彼所緣者,謂一切法如其所應。若不共者所緣,即受想行蘊無為,無見無對色,六內處及一切種子。
Thumbnail
若於認識階段任由主觀涉入,很妙的是⋯⋯有些明擺著的客觀特質你就是會無視無感
Thumbnail
若於認識階段任由主觀涉入,很妙的是⋯⋯有些明擺著的客觀特質你就是會無視無感
Thumbnail
又即此色復有三種:謂若好顯色、若惡顯色、若俱異顯色。
Thumbnail
又即此色復有三種:謂若好顯色、若惡顯色、若俱異顯色。
Thumbnail
又顯色者,謂光明等差別。形色者,謂長短等積集差別。表色者,謂業用為依轉動差別。
Thumbnail
又顯色者,謂光明等差別。形色者,謂長短等積集差別。表色者,謂業用為依轉動差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