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分中 五識身相應地 第一 P.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又即此色復有三種:謂若好顯色、若惡顯色、若俱異顯色。

因「顯色」是以我們所知的那一物於凡眼中常見的面貌,我們對此物的意識也就隨人身經歷的一時一刻隨機累積與固著,最終成為依類型概念納入我們對世界的固定印象之一。所以這種物色的顯現和我們的生命歷程可能有交集、可能承擔角色、共歷時空,承載記憶、感性,成為各人寄託經驗情感的物質。所以此色之下所分三種,隨觀察者感官經驗趨同展現。也就是說,當我們據於過往經驗累積的好惡心去觀察現象時,原先為主體所好的觀察對象展現出與觀察者的喜好一致的面象-這是若好顯色。反之,原先所厭惡的觀察對象展現出與觀察者的厭惡相映的面象-則是若惡顯色。當遭遇陌生對象、觀察過程中並不涉入主體過往經驗的好惡感受時,這些現象就依主體意識中相似經驗的聯類或比較展現自身的異同-這是俱異顯色。

似色顯現,彼助伴者,謂彼俱有相應諸心所有法。所謂,作意、觸受、想思及餘眼識,俱有相應諸心所有法。

依眼識所引導的境界而有善惡、差異的意識。所謂「助伴」,此物之所以引導此類境界,有種種因素,有些因素的作用是「助」-是引導、促成、固著、強化的作用;有些因素的作用是「伴」-是偕行、俱起的作用。「俱有相應諸心所有法」-這種種因素之所以存在、所以能產生助伴的作用,於各人的相應機轉都有其相應的原則與方法。依這些「法」而發展出各人的「模式」。

「作意」-接觸或認識的動機。

「觸受」-接觸時的感知能力與感知途徑、「想思」-觸受之後在意識中所引發的意識活動、「餘眼識」-以及其他的影響因素。

這類影響因素⋯⋯因於當下客觀環境及主觀心理因素之不同,對接觸經驗所產生的影響。例如,當下的客觀環境使觀察者必需處於戒懼狀態和認知當下的客觀環境使觀察者處於身心安然、警戒鬆馳的狀態下,雖本於同一作意、同一感官條件及感知途徑、同樣的意識主體、再加上同樣的對象物,其經驗結果必然不同。之所以歸為「餘」,因為這種影響因素不源自物我兩端,而源於兩者之間產生關係的狀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胡兒的沙龍
10會員
327內容數
自2020年初,我們被動地進入了一場漫長的生存戰疫,面對的,本是看不見的天敵,然因緣所會,人事交織,各有所私,天災,便有了人禍的特質,於大事件中的個人,所有無力、未知、種種驅力趨生避死,感蕩心靈,故有此集。
胡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16
「唯此 」指相對於「多曾習力最強者」的「其餘皆忘者」,無論自憶或他令憶者,最終的意識中只剩下這些他平時最眷戀的人事物。
Thumbnail
2021/10/16
「唯此 」指相對於「多曾習力最強者」的「其餘皆忘者」,無論自憶或他令憶者,最終的意識中只剩下這些他平時最眷戀的人事物。
Thumbnail
2021/10/10
我感興趣的就是理性的認識論這些,而對於信仰⋯⋯我還是要根據理性的認識論,例如說某人欲信仰「無我」、「空性」,那麼他是不是要先知道個理性方法、依一個客觀的角度去認識這個「我」、認識這個「性」,才能掌握如何超越自性的方法,使之「空無」? 所以,是不是先去讀「地論」是正確的?然後其人才能夠依對自性、對自我
Thumbnail
2021/10/10
我感興趣的就是理性的認識論這些,而對於信仰⋯⋯我還是要根據理性的認識論,例如說某人欲信仰「無我」、「空性」,那麼他是不是要先知道個理性方法、依一個客觀的角度去認識這個「我」、認識這個「性」,才能掌握如何超越自性的方法,使之「空無」? 所以,是不是先去讀「地論」是正確的?然後其人才能夠依對自性、對自我
Thumbnail
2021/10/03
這就是前述無記時的狀態,接下來的應該很容易理解了。
Thumbnail
2021/10/03
這就是前述無記時的狀態,接下來的應該很容易理解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見色彩的存在。然而,色彩不僅僅與藝術美感相關,它還能影響和反映出我們的心理情緒和生理狀態,並因文化差異而產生不同的聯想。色彩理論、色彩意義和色彩模式的研究領域,幫助我們為作品選擇最合適的配色方案。因此,在廣告設計、室內裝潢等領域,色彩的選擇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背後蘊含著色彩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見色彩的存在。然而,色彩不僅僅與藝術美感相關,它還能影響和反映出我們的心理情緒和生理狀態,並因文化差異而產生不同的聯想。色彩理論、色彩意義和色彩模式的研究領域,幫助我們為作品選擇最合適的配色方案。因此,在廣告設計、室內裝潢等領域,色彩的選擇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背後蘊含著色彩
Thumbnail
當涉及到能夠辨別時,情緒化的Projector可能是所有Projector中最有優勢的。因為他們的情感系統和他們的感受,他們往往有能力真正讀懂事情。
Thumbnail
當涉及到能夠辨別時,情緒化的Projector可能是所有Projector中最有優勢的。因為他們的情感系統和他們的感受,他們往往有能力真正讀懂事情。
Thumbnail
什麼是「偏見」?偏見就是人們以不正確或不充分的資訊為依據,而形成的對其他人、群體或者事件的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看法。除了我們熟知的小說《傲慢與偏見》之外,還有四本書在討論偏見跟我們的關係。
Thumbnail
什麼是「偏見」?偏見就是人們以不正確或不充分的資訊為依據,而形成的對其他人、群體或者事件的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看法。除了我們熟知的小說《傲慢與偏見》之外,還有四本書在討論偏見跟我們的關係。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樣的感覺?在色彩書籍上看到一些對於色彩的描述,尤其是對色彩感受的描述,會覺得制式、俗套,認為這些敘述都是將色彩貼上標籤,是在形塑對色彩的刻板印象。其中,有些可能認同,但覺得是陳腔濫調,有些不認同的,則是不以為然,認為對色彩不應該有那麼多的成見。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樣的感覺?在色彩書籍上看到一些對於色彩的描述,尤其是對色彩感受的描述,會覺得制式、俗套,認為這些敘述都是將色彩貼上標籤,是在形塑對色彩的刻板印象。其中,有些可能認同,但覺得是陳腔濫調,有些不認同的,則是不以為然,認為對色彩不應該有那麼多的成見。
Thumbnail
肢體語言中,有許多是對抗地心引力的行為 代表的是心中有正向的情緒 臉部表情也是如此 臉部有著豐富的表情,能夠傳達出許多的喜,怒,哀,樂 演員之所以可以演戲,就是因為有許多誇大的臉部表情 我們時常聽說,要看臉色說話,看臉色作事,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臉部表情是我們表現情緒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Thumbnail
肢體語言中,有許多是對抗地心引力的行為 代表的是心中有正向的情緒 臉部表情也是如此 臉部有著豐富的表情,能夠傳達出許多的喜,怒,哀,樂 演員之所以可以演戲,就是因為有許多誇大的臉部表情 我們時常聽說,要看臉色說話,看臉色作事,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臉部表情是我們表現情緒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Thumbnail
曾有研究指出,從顏色喜好能看出你性格,對顏色直覺更能透露你的真實狀態,日前韓網瘋傳一個色彩心理測驗,憑直覺看色卡,你看出的顏色能暴露你的現況。 Q:你覺得這張圖片是什麼顏色呢? A.綠色 B.藍色 C.灰色 選擇A 綠色的你 現在樂觀正面 選擇B藍色的你 最近感覺力不從心 百家樂教學
Thumbnail
曾有研究指出,從顏色喜好能看出你性格,對顏色直覺更能透露你的真實狀態,日前韓網瘋傳一個色彩心理測驗,憑直覺看色卡,你看出的顏色能暴露你的現況。 Q:你覺得這張圖片是什麼顏色呢? A.綠色 B.藍色 C.灰色 選擇A 綠色的你 現在樂觀正面 選擇B藍色的你 最近感覺力不從心 百家樂教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