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記得被《我們與惡的距離》驚豔的二零一九,一定要想起來有《俗女養成記》陪著又哭又笑的那年盛夏!
《俗女養成記》
改編自江鵝的同名散文,以南部女孩:陳嘉玲為主角,敘述六年級生們長大後的不易,與兒時童趣的共同記憶。
在短短十集中,集結金牌團隊的努力,將喜劇的辛酸與悲劇的抓馬融合的恰到好處,體現專屬台灣女孩的「俗女」特色。
好啦~私心介紹告一段落,接著一起看看第一季中令我發自肺腑、不停點頭的共鳴之處吧。
我是陳嘉玲,一個住在台北但永遠不是台北人的,台南女兒。
EP1#會說ABC,不會ㄅㄆㄇ 長大後的嘉玲參加前男友的婚禮,上一秒聽著:「女生就算沒工作,也要有家庭!」等無趣又陳舊的問候,下一秒就看著老同學的孩子接受最貴的教育,卻仍只會說ABC,不念ㄅㄆㄇ,更不用說道地的台語了‧‧‧‧‧‧。
是什麼時候讓人覺得英文非學不可?又是什麼時候讓我們一步一步遺忘了母語?在小時候,因家母覺得:「中文、英文是學校該教的。」為此堅持在家一定要說台語,後來上了學才發現跟大家的狀況根本不一樣,也鬧了不少笑話,因此一開場聽到那句自白,與後續婚禮上嘉玲的一切反應都讓我無比感同深受。
EP5#阿玲~妳是妳爸爸外面撿回來的噢 在爸爸無數次愛心氾濫,帶弱小生物回家後,嘉玲阿嬤也跟著失去耐心怒吼:「不要一天到晚撿東撿西,有的沒的,連小孩也一樣啦!」這時嘉玲阿公突然見縫插針,好玩地添了一句:「阿玲~妳是妳爸爸外面撿回來的噢!」
「嗐‧‧‧‧‧‧。」有過之無不及,還記得我外婆最喜歡的那套說法:「媃嫃阿~妳是媽媽那時候生小孩生不出來,在醫院樓下花圃撿到的內,唉呦哭得有夠大聲的,妳都不知道‧‧‧‧‧‧。」要我現在的智商定能馬上抓到漏洞,也不致於白白難過那麼多年,還想說養的當真大過天,也要像孤兒院那樣18歲後就離開家,真是愚昧啊愚昧。
EP10#我喜歡男人;我是同志 在最後一集,一家人一起在靈堂祭拜阿嬤,包括自視甚高又特別注視體統的姑姑,直指嘉玲才會淪落到沒老公、沒工作的地步,讓嘉玲弟忍不住跳出來公開「我喜歡男人;我是同志。」
事實上,雖然家母很能認同同性的相關事宜,卻始終覺得同志族群不該如此高調,應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就好,也才讓我知道公開其實是件很有骨氣、勇氣的事,不只是生活中的一道議題,更是需要我們每個人互相幫助、做支撐的日常。
我是王沫,有話想說
期待好久的劇啊~拖到今天才急急忙忙的想到可以打成文章,所以有好多想放的地方,卻還是只留了三個😢。不知道有人搶到首播了嗎?在這次新歌《蚵仔麵線》MV出來前,一邊跟我說說有什麼喜歡的地方,一邊陪我複習《一人一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