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者症候群
含有「冒牌者症候群」共 9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2025/08/26
EP78:《停止內耗,才有力氣走向真正想要的人生》
當成就成為枷鎖,當努力換來的只是更多質疑,我們該如何停止與自己的拉扯?這是一場關於「內耗」的深度對話。透過敏迪與周慕姿的真實故事,我們看見了內耗的根源,也學會了轉化的可能。讀完這篇文章,你或許會發現──原來我們都可以在自我懷疑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光。
#
內耗
#
冒牌者症候群
#
周慕姿
喜歡
留言
冒牌者的樹洞
2025/08/26
冒牌者的樹洞|執行任務vs察覺感受,哪個更重要?
在自由工作者的生活裡,我常會陷入一個問題:到底該先處理感受,還是先行動?該努力追求目標,還是允許自己放鬆?這篇文章記錄了我裸辭後的自問自答,以及在「行動」與「察覺感受」之間找到力量和平衡的過程。
#
辭職
#
裸辭
#
人生
1
留言
冒牌者的樹洞
2025/08/14
冒牌者的樹洞|裸辭後,用「關注擁有」的4步練習,擺脫年齡焦慮與比較心
裸辭後的第54天,我發現很多焦慮,其實只是因為我把「社會的期待」當成了「真實的責任」。 當我開始關注自己已經擁有的自由與幸福,生活的步調、情緒,甚至認為值得被羨慕的定義都悄悄改變了。 《照見希望》這本書,更讓我能具體的練習,如何轉向自己的擁有,而非關注缺失。
#
方格新手
#
裸辭
#
樹洞
1
留言
冒牌者的樹洞
2025/08/06
冒牌者的樹洞|裸辭第2天,原來不工作的生活,比要工作更需要練習
離職後看似獲得自由,內心卻比上班時更焦慮。不工作的生活,遠比要工作的生活更需要練習。過去總習慣被外在期待推著走,裸辭後才發現,這是一段找到「自己期待自己成為什麼」的練習。
#
方格新手
#
裸辭
#
樹洞
1
留言
冒牌者的樹洞
2025/07/23
冒牌者的樹洞|裸辭第35天,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
👋 這是我裸辭職後第35天的紀錄。 一場沒拔成的牙,讓我發現我其實不是在生氣別人,而是在懷疑自己。 從上班族到自由工作者,比想像中令我不安,但也讓我體悟到——我有多懷疑自己,我就可以有多強大。
#
自我成長
#
冒牌者症候群
#
方格新手
1
留言
W的筆記間
2025/07/20
你不知道你不知道:達克現象
我很早前就注意到有很多人總是具有一種我無法理解的超級無敵自信, 常見的例子還有在職場,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是,缺乏經驗的員工可能自信滿滿地提出無效卻自以為很棒的方案。在生活上,我們會發現一知半解的人更常激烈辯駁,極力
#
你不知道你不知道
#
達克效應
#
自信
3
留言
外商採購愛零售
2025/07/18
「善用情緒也能幫助談判?揭開10大談判盲點,打開職場溝通新局」
常見的談判卡點 1.「夠了就好」的心態:源自不配得感,讓你在談判中不敢爭取。 2. 害怕衝突與被拒絕:導致默默接受不合理條件。 3. 假裝成另一種人格談判:扮演不是自己的角色反而無效。 4. 無法安靜等待:急於開口讓自己失去準備空間。 5. 討好型人格:忽略自己需求,過度在意他人反應。
5/5
華頓商學院的情緒談判課
#
衝突
#
談判
#
職場
6
1
謝小竹
2025/07/19
2
很用心的分享❤️
2
暖時燈塔工作坊
2025/07/18
米雅書單-隱性潛能
釋放隱性潛能,別讓完美主義綁架你的人生。此書以科學實驗和實事分析,探討完美主義、過度努力、冒牌者症候群、自我譴責等議題,並提出調適心態、改變言行的建議,以有效發揮潛能。 真正的完美並非面面俱到,而是專注於重要事項的盡善盡美。也強調放鬆休息的重要性,並指出健康、活力和餘裕是發揮潛能的關鍵。
5/5
隱性潛能: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教授,突破天賦極限的實證科學
#
暖時燈塔
#
米雅書單
#
閱讀書評
6
留言
冒牌者的樹洞
2025/07/17
冒牌者的樹洞|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對想要藏起來的驢耳朵
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對驢耳朵—那些我們不願被看見的脆弱、不完美與懷疑。你可能聽過「冒牌者症候群」,但我想談的不只是對成就的質疑,而是對真實自我的恐懼。從童話《國王的驢耳朵》出發,書寫為我打造了一個樹洞,如果你也總是努力藏起那些覺得不該讓人看見的部分,這裡,也許能有緣成為你安心說話的樹洞。
#
方格新手
#
樹洞
#
冒牌者症候群
1
留言
翻頁之間 Between the Pages
2025/07/15
不假裝也能閃閃發光-與「冒冒」一起共存
這本書適合誰 「我覺得自己不夠好」 「我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 「我在這只是幸運吧!」 如果常常有以上的想法冒出來,那你可能也是「冒牌者症候群」,但也別太擔心,連前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在自己的書中提到自己有冒牌者經驗,所以這不是一個少數的現象。
5/5
不假裝,也能閃閃發光
#
冒牌者症候群
#
不假裝也能閃閃發光
#
經驗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