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俗的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隨著串流平台的發展,不只電影,我們連看節目的習慣也改變了。已經一陣子沒有週週跟播戲劇作品的我,這次毫無壓力地照表操課,看完了《俗女養成記2》。然後又因為常常是在播出當天的半夜,在房間使用電腦額外付費收看,有時候隔天還會被作息正常的家人們,抗議笑得太過天崩地裂,進而影響其睡眠。

raw-image

俗女養成記》主角的成長軌跡,其實和我過去遇到的許多大人是重疊的,甚至我的第一位導師,便是來自台南。第一季當中對於「淑女」以及「俗女」的辯證令人印象十分深刻,除了硬是被帶去學鋼琴的小嘉玲,透過住在台北的親戚,對比生長於鄉下地方的陳嘉玲,或許潛意識裡使她以為,只要離開台南一切將會不同。直到同時遭遇情場與職場挫折,決定暫時回到故鄉,才又發現過往美麗的人、事、物依然在原處等著自己重新發現。

raw-image

過去與現在的經驗互相交織、參照與影響,小時候的天真純樸,長大後不願與現實的妥協,寫實自然地從劇中流淌而出,這些都是第一季當中最吸引人的地方。而後到了第二季,畢竟不再是原著改編,而是要就原本的人物中,再去發展出新的可能性,難度上我認為是更高的。尤其劇組非常希望能夠「全員回歸」,也就是大、小女主角都必須再次回到我們的視野。謝盈萱不太會有什麼問題,倒是吳以涵,小孩長大的速度出乎意料地快,即使中演員們時間都能夠配合,可是故事走向也必須讓現實生活中成長中不斷的小嘉玲具有說服力。

raw-image

還好,看了第一集之後,我們便可以放心。在第一季中小嘉玲十歲,第二季則是剛升上國中。吸引我持續看完的並不再只是嘉玲生命中的瑣事,而是更加精準地選擇在成長中佔有一席之地的記憶。光是第一集嘉玲媽于子育那句只有小學畢業的真摯告白脫口而出,對我而言就沒有理由不看下去,也覺得這個片段將會是明年再度角逐金鐘獎的關鍵之一。不過畢竟兒時故事在第一季時便已經算十分完整,因此第二季就已經不再是各半的比例,其中有一級甚至全部都是成年後的故事。

raw-image

第一季的整體剪輯是非常整齊的,兒時經歷通常各自為獨立事件,這點到了第二季亦是如此。可是第一季的優勢在於,陳嘉玲的人生被分成台北與台南明確的兩個階段,這樣的改變讓觀眾是更加有感的。至於第二季其實也是能被切成兩部分的,以颱風夜的爭執作為分水嶺,可是由於人與人之間的藕斷絲連,使得整個故事最終依然是綿延的。又,第一季的客串演員,大多出現於小時候的篇章,因此也多為單極是的彩蛋。到了第二季,畢竟主戰場是成年以後的事了,許多我們原先以為只是客串的角色,幾乎已經是配角的戲份,替作品增色許多,例如大表姐天心

raw-image

第一季當中,陳嘉玲最終接受自己的不成材乃是「從小註定」,以為自己一輩子就這樣庸庸碌碌又何妨?可是到了第二季,時間又過了一年,生活與身邊的人,順應這些變化,她似乎也在潛移默化當中,發覺了自己的價值。蛻變的不只是陳嘉玲,他以一個「失敗者前輩」的姿態,帶領曾經水火不容的媽媽以及勢不兩立的表姐走出陰霾,不僅坦然接受不完美,更活出了自己的生命意義。當然追求自我的這顆種子,始終埋藏在他的心中,等待著最好的時機萌芽。種下種子的人,其實是阿嬤楊麗音,是阿嬤,讓陳嘉玲看見即使身為女人,也不能活在冠予姓氏的丈夫底下。不論男人女人,都應該是獨立自主的。甚至,就連生小孩與否,以及生產方式,她們都有權替自己做主。

raw-image

有一個角色,對我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他是宋偉恩所飾演的陳嘉明。身為比姊姊小了十歲的獨子,一直以來也都給人們與世無爭的形象,乖乖準備繼承家業。可是在第一季的最後,他在家人面前若無其事地說出自己喜歡男生一事。到了第二季,向來不希望成為壞人的他,在經過許久的掙扎以後,也總算面對了自己真實的感情。也許比起劇中的女性,陳嘉明沒有太多轟轟烈烈的故事,可是當隨遇而安的人,生活中突然有了不同的風景,能夠勇敢跨出習以為常的安全帶,其實便以敬是非常兩不起的成長了。

raw-image

至於其他男性角色,嘉玲爸陳竹昇從第一季變非常溫暖,到了第二季則有非常多驚人的情緒轉折。我喜歡他和小嘉玲在三合院中庭假裝開車兜風,也喜歡他通情達理、避免在外人面前教訓孩子,對我而言他就是個模範爸爸,希望金鐘獎這次不要再忘了他。而藍葦華飾演的蔡永森,一直以來給予我們體貼而木訥形象的他,卻在爭執時有了些出乎意料的舉動。作為陳嘉玲的伴侶,也許這個舉動讓他不再完美,可是既然選擇了一個人,我們也就必須接受他那無傷大雅的缺點,不是嗎?最後是阿公夏靖庭,他始終是過去那一輩的縮影,雖然有些大男人主義,可是應該開明的時候卻不會少。當然開明永遠是留給孫子輩,不是兒子。

raw-image

我必須說,第二季比第一季更直得宜看的,是嘉玲與媽媽不斷互換的依存需求關係。一直以來相愛相殺不斷的兩人,當小嘉玲遇到壞人,到了家門口媽媽一把將她抱進懷裡;颱風夜裡看到媽媽無助地站在家門口,大家零也是二話不說直呼「沒事,媽媽在這」;甚至在進產房時,嘉玲唯一指定陪同的人也是媽媽。血緣這件事,有時真的不得不承認他的奇妙。無論生活中如何喧鬧不止,在最徬徨脆弱的時刻,依然只會允許這樣的自己被最親密的人看見。對我而言,看到母女關係的昇華,便是第二季最棒的安排。


raw-image


真要說的話,我覺得第二季的故事稍微破碎了一些。可能想要說的東西太多,因此造成有些角色戲份被削弱。我覺得故事停留在此很不錯,但下一季的可能性,以劇情走向而言似乎依然有可能性。無論未來是否能夠再參與陳嘉玲的人生,謝謝嚴藝文陳長綸帶給我們一齣好戲,謝謝旺福替這齣戲增色許多的好音樂。看看嘉玲,想到自己,可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但是不該就這樣認命一輩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蕭葉拾光的沙龍
4會員
25內容數
蕭葉拾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04
《戀愛修課》改編自漫畫作品,這樣的中譯片名不僅產生與原名Heartstopper 相呼應的諧音雙關,也體現了求學時期課堂上沒有教的「愛情學分」這樣的說法。劇中許多主演並非專業出身,主要角色中甚至不只一人是從社群媒體上被發覺的。然而我們並不會感到他們有太多生澀之處,我想一切要歸功於成功的選角。
Thumbnail
2022/05/04
《戀愛修課》改編自漫畫作品,這樣的中譯片名不僅產生與原名Heartstopper 相呼應的諧音雙關,也體現了求學時期課堂上沒有教的「愛情學分」這樣的說法。劇中許多主演並非專業出身,主要角色中甚至不只一人是從社群媒體上被發覺的。然而我們並不會感到他們有太多生澀之處,我想一切要歸功於成功的選角。
Thumbnail
2021/12/01
《偶然與想像》是由三個獨立事件組成的一部作品,人物之間雖然沒有相關,然而它們的共同點,就是如我們所見片名的「偶然」以及「想像」。在濱口竜介的電影中,看似平凡不過的日常,卻因為者兩個神奇的元素,像施法一般把故事變得魔幻,如同大廚在製作美食最後步驟的神來之筆。這些緊扣著主題的三個篇章,令人目不轉睛。
Thumbnail
2021/12/01
《偶然與想像》是由三個獨立事件組成的一部作品,人物之間雖然沒有相關,然而它們的共同點,就是如我們所見片名的「偶然」以及「想像」。在濱口竜介的電影中,看似平凡不過的日常,卻因為者兩個神奇的元素,像施法一般把故事變得魔幻,如同大廚在製作美食最後步驟的神來之筆。這些緊扣著主題的三個篇章,令人目不轉睛。
Thumbnail
2021/11/30
經歷了許多事件以後,在梁龍鍥而不捨追求之下,兩人的關係終於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某天他們日常一般地外出時,梁飛發現正在街頭賣唱的人,是當年為了自己而斷腿的、如今已有了妻小的曉來。在過去深愛過的,以及此刻正相處的,梁飛並不希望在他們之間,做出任何選擇......
Thumbnail
2021/11/30
經歷了許多事件以後,在梁龍鍥而不捨追求之下,兩人的關係終於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某天他們日常一般地外出時,梁飛發現正在街頭賣唱的人,是當年為了自己而斷腿的、如今已有了妻小的曉來。在過去深愛過的,以及此刻正相處的,梁飛並不希望在他們之間,做出任何選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關於「俗」? 記得2019年看完第一季時(還是男生朋友推薦我看的,大概覺得我很像俗女),就一直想陳嘉玲的穿著打扮、外貌身材和價值觀,一點都不「俗」,甚至還有點「潮」。就只是個說話和動作比較接地氣點,不像一般傳統父權主義認為女性該有的「溫柔端莊」(淑女)的行為。 關於「生長環境」? 關於「女性」?
Thumbnail
關於「俗」? 記得2019年看完第一季時(還是男生朋友推薦我看的,大概覺得我很像俗女),就一直想陳嘉玲的穿著打扮、外貌身材和價值觀,一點都不「俗」,甚至還有點「潮」。就只是個說話和動作比較接地氣點,不像一般傳統父權主義認為女性該有的「溫柔端莊」(淑女)的行為。 關於「生長環境」? 關於「女性」?
Thumbnail
近年最喜歡的台劇。 用很輕鬆喧鬧的方式帶出很多女人成長面臨的問題, 看見很多平常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背後的樣貌, 雖然是從一個女人的角度出發, 可是從她自己,加上媽媽、奶奶,以及全家人, 兩季跨越了三四十年的時間, 也很驚訝台灣這段時間以來觀念轉換速度之快, 一轉眼已經看到大嘉玲說著我想如何如何了。
Thumbnail
近年最喜歡的台劇。 用很輕鬆喧鬧的方式帶出很多女人成長面臨的問題, 看見很多平常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背後的樣貌, 雖然是從一個女人的角度出發, 可是從她自己,加上媽媽、奶奶,以及全家人, 兩季跨越了三四十年的時間, 也很驚訝台灣這段時間以來觀念轉換速度之快, 一轉眼已經看到大嘉玲說著我想如何如何了。
Thumbnail
今天要來推的不是美劇,而是六七年級一定很有感的俗女養成記
Thumbnail
今天要來推的不是美劇,而是六七年級一定很有感的俗女養成記
Thumbnail
「也許我們從來都沒有長大,只是學會了怎麼扮演一個大人。」看【俗女養成記】又哭又笑的戲劇段落,最珍貴的就是感同身受。第一季主打「四十歲才開始」的女性生存焦慮,到第二季描繪的「家與家人」的生活與愛的羈絆…
Thumbnail
「也許我們從來都沒有長大,只是學會了怎麼扮演一個大人。」看【俗女養成記】又哭又笑的戲劇段落,最珍貴的就是感同身受。第一季主打「四十歲才開始」的女性生存焦慮,到第二季描繪的「家與家人」的生活與愛的羈絆…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第一季當中對於「淑女」以及「俗女」的辯證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生長於鄉下地方的陳嘉玲,或許潛意識裡使她以為,只要離開台南一切將會不同。直到同時遭遇情場與職場在。第一季中小嘉玲十歲,第二季則是剛升上國中。吸引我持續看完的並不只是嘉玲生命中的瑣事,而是更加精準地選擇在成長中佔有一席之地的記憶。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第一季當中對於「淑女」以及「俗女」的辯證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生長於鄉下地方的陳嘉玲,或許潛意識裡使她以為,只要離開台南一切將會不同。直到同時遭遇情場與職場在。第一季中小嘉玲十歲,第二季則是剛升上國中。吸引我持續看完的並不只是嘉玲生命中的瑣事,而是更加精準地選擇在成長中佔有一席之地的記憶。
Thumbnail
我是俗女的忠實觀眾,雖然說第一季我是等他播畢又過一段時間後才看的, 不過第一季看完,除了每個角色個性都很鮮明以及每個畫面都充滿情感外,深深感受到自己曾經也是「陳嘉玲」,可能40歲那段我還沒辦法體會(本人剛23),但是在感情、家庭方面都是非常貼近事實。   俗女養成記迷人的點就是,其中某個畫面某句台
Thumbnail
我是俗女的忠實觀眾,雖然說第一季我是等他播畢又過一段時間後才看的, 不過第一季看完,除了每個角色個性都很鮮明以及每個畫面都充滿情感外,深深感受到自己曾經也是「陳嘉玲」,可能40歲那段我還沒辦法體會(本人剛23),但是在感情、家庭方面都是非常貼近事實。   俗女養成記迷人的點就是,其中某個畫面某句台
Thumbnail
近期開播第二季的劇集《俗女養成記》,不僅原班人馬回歸,更加入了許多令人期待的演員卡司,2019年播出的第一季,無論是當年的金鐘成績又或口碑聲量都有非常好的回饋。或許我們都曾像故事中的陳嘉玲,以為拿到的劇本定會成為社會審美中的「淑女」,不料,卻走啊走成了進退兩難的「俗女」。
Thumbnail
近期開播第二季的劇集《俗女養成記》,不僅原班人馬回歸,更加入了許多令人期待的演員卡司,2019年播出的第一季,無論是當年的金鐘成績又或口碑聲量都有非常好的回饋。或許我們都曾像故事中的陳嘉玲,以為拿到的劇本定會成為社會審美中的「淑女」,不料,卻走啊走成了進退兩難的「俗女」。
Thumbnail
如果你還記得被《我們與惡的距離》驚豔的二零一九,一定要想起來有《俗女養成記》陪著又哭又笑的那年盛夏!
Thumbnail
如果你還記得被《我們與惡的距離》驚豔的二零一九,一定要想起來有《俗女養成記》陪著又哭又笑的那年盛夏!
Thumbnail
今晚,你想來點......更多不一樣的「俗女」養成秘方嗎?入圍八項,得獎三項的《俗女養成記》,原著裡的俗,是普通與平凡,召喚每個人的童年家族記憶;電視劇中的「俗」,則是上下引號的粗俗,追求那麼不一樣的女子。今天讓我們從強悍的陳嘉玲,看看《俗女》原著的「俗女」究竟是如何煉成的吧!
Thumbnail
今晚,你想來點......更多不一樣的「俗女」養成秘方嗎?入圍八項,得獎三項的《俗女養成記》,原著裡的俗,是普通與平凡,召喚每個人的童年家族記憶;電視劇中的「俗」,則是上下引號的粗俗,追求那麼不一樣的女子。今天讓我們從強悍的陳嘉玲,看看《俗女》原著的「俗女」究竟是如何煉成的吧!
Thumbnail
這部戲的卡司真的是有夠強 也不負請到了這些好演員👍 整齣戲都非常的有韻味 而演員的表現又更為劇本加分! 俗女or淑女 其實做自己想要的樣子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一開始對於大小嘉玲穿插的手法還不太能適應 覺得有點像單元劇 但大嘉玲的故事太零碎.片段了 可是看到後來就很喜歡這個手法 每一集回想的小嘉玲都隱
Thumbnail
這部戲的卡司真的是有夠強 也不負請到了這些好演員👍 整齣戲都非常的有韻味 而演員的表現又更為劇本加分! 俗女or淑女 其實做自己想要的樣子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一開始對於大小嘉玲穿插的手法還不太能適應 覺得有點像單元劇 但大嘉玲的故事太零碎.片段了 可是看到後來就很喜歡這個手法 每一集回想的小嘉玲都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