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糾結:台灣文化的正名與新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多虧之前格友在留言區的提點,讓筆者想到還未從『正名』的角度去探討台灣文化。

台灣需要被正名的人事物非常之多,像是『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就需要被正譯為『中國』。有些台派可以由法理的角度理解上述,但如果涉及『台灣是否為中華文化』的議題,可能就沒辦法理直氣壯地反駁了。

筆者以為,『台灣文化』之所以常常會被混認定成『中華文化』,是因為中國創造了很多特定名詞,來矮化或囊括島上的一切人事物。許多大家以為『自古以來的說法』,其實都只有百年左右的歷史而已。許多『學術分類』,其實背後都是有意無意為之的政治架構。

台灣陷入無法定義自己的『詞窮』

例如:閩南語,這個1930 年代由中國學者趙元任提出,定義模糊混亂且極具『中國民族主義』色彩的說法,台灣就不應該繼續使用。這樣的『學術分類』以『華語』為最尊,先把『閩南語』貶低為方言,再將『台灣話』界定成更低層的次方言,來達到收編台灣語言文化的軟性統戰目的

彰化台語文創意園區。在八卦山上,歡迎免費參觀。

彰化台語文創意園區。在八卦山上,歡迎免費參觀。

名詞的不精確,造成一般大眾的意識形態混亂!台灣好歹在清治末期就已經脫離福建,獨立建省。都過了140年,現在都還能在面冊看到有人自稱『閩南人』?一些社會性問卷調查都還能看到『閩南人』等族群選項?明明如此的矛盾與不合時宜,卻反倒是一種大家都不可至否的常態。

像知名遊戲《逆統戰》,在面冊公告仙姑一角的人設,便將其族裔定義成『閩南』,但卻又講『台灣話』,彷彿人格分裂一般的人設,出自台派中算政治正確的文創,實在讓人眉頭一皺。不過後來他們在面對網友留言詢問時,也提到『閩南』一詞識別度比較高之類的說詞。

這般說詞,卻也顯示『文化台獨』存在比『法理台獨』還嚴重的意識混亂,混亂到無法精準地描述台灣多元族群的現狀。那是一種無法自己定義自己的『詞窮』,所以在不知不覺中,不斷地借用『中國民族主義』的論述名詞來使用。

台灣三大族群的正名

語言和文化、族群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筆者在剛開始接觸文化議題的時候,也先是接受所謂的四大族群分類:閩南人、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這個誤導性的分類也是後來被學術化的案例之一)。但若從正名的角度來看,個人不會再使用這樣的分類。

所謂的『本省人』和『外省人』,其實也是『一個中國』視角下對台灣人的凝視,為的是合理化中華民國持有台灣的現狀,將本該是國家的台灣貶低為中國的一個省份。透過這般錯誤的命名,把台灣人的文化認同混淆成中國人的一部份,已完成中國國共兩黨所尋求的終極統一之目的。

筆者會建議以下的重新分類:外省人修正為『中國人』,本省人則應該被正名為『台灣人』,或至少是『本島人』。『台灣人』的概念之下可以帶入三大語族,分成:『台語族』、『客語族』和『南島語族』。另外,我們並不認同『福佬』或『河洛』一詞,因為他們在意識形態上也沒有真的突破中國民族主義的框架。

語族此概念不再過分強調本外之別,消除原鄉認同,也去除各波移民先來後到的時間性(『原住民』一詞其實就帶有時間性)。語族的概念不強調先天,脫離炎黃子孫那類的納粹式種族主義和虛假親緣,可以透過後天教育或自由意志,習得該語言而達成語族的轉換。

像筆者母系那邊阿太,原本是紹安客語族,但到我外公這沿因為喬遷,被周遭的環境變成台語族,客語也說不了幾句了。外公家連日治時期的戶籍謄本都被登記為『福』而非『廣』。一些 49 中國人的後代,若學會了台語文,那他毫無疑問也能轉變為台灣台語族。

2018 年在當時高雄火車站前的東奧正名連署。只可惜最後公投的結果,台灣民意流於鄉愿,不願自己國家的名字出現在國際場合上。

2018 年在當時高雄火車站前的東奧正名連署。只可惜最後公投的結果,台灣民意流於鄉愿,不願自己國家的名字出現在國際場合上。

失去以 Taiwan 為名的權利

我們其實至今仍然不斷面對名詞和話語權被剝奪的狀況,例如:中國總是想盡辦法在各種國際場合將台灣矮化成 Chinese Taipei,讓 Taiwan 這個字盡可能在世界消音。這也是一種從外部將台灣重新命名的手段。

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的洗腦手段明明都是一脈相承的,但台派對『閩南語』、『本/外省人』的反應,卻沒有聽到 Chinese Taipei 反應來的劇烈,反而對其有種莫名的處之泰然?

 多數台灣人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手上是有『文化詮釋權(文化話語權/文化自我命名權)』的,意即台灣人有最高的權力,可以為自己的語言、民族、建築、宗教……等等,做出合情合理的定義。而非老是將歐美或中國等島外他者的『意見』,當成是自己的意見,甚至奉為一切現象的正確答案。通篇所說的『正名』,其實就是一種文化意識形態上的『脫殖(解殖)』。

回到台灣最需要正名的例子,就是我們在沙龍一直反覆倒彈的『中華文化』,在台灣皆必須正名為『台灣文化』,就像我們從來不會直接說日本是唐國文化、南韓是明國文化一樣。

我們也不止一次舉多實例說明(請翻我們的舊文),台灣在許多文化面向百年前就已經出現中國沒有的質變。加上,中國經歷過文革,從各個東亞大陸古典帝國繼承而來的文化資產多已不付存在。獨裁統治下,壓制人民的思考和創造,文化更低落也是必然的。

台灣新的文化資產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不只珍珠奶茶,像是附圖的鳳梨蝦球也是其中之一。這些一飲一食,若無台灣的歷史際遇和地理環境,是無法被塑造出來的。當上述的具體差異被以模糊、膚淺、不合時宜的名詞抹消的時候,人們自然在文化認同上無法區分中國和台灣


為原有的事物或現象『正名』或『創造新名詞』,是台灣文化開始劃清和中華文化界限的第一步。我們不需要破壞什麼,就僅僅是改變看待事物的切入點,而非去探究中國預設的偽命題,就能看到許多彼此在物質、精神層面上的實質差異。

文化話語權的爭奪一直都在

 另外,也呼籲台派,幫忙多做一些文化的論述吧。你覺得不需要多做辯解的事情,島內外許多中國人都勤快地做。你可能不受影響,但不代表年輕一輩接觸到這樣的資訊會認同混亂。這幾個月觀察到,臉書某幾個老照片社團粉專,總是有人系統性地在傳遞一些抹烏扭曲台灣歷史的論述(事件1事件2)。

 標榜台灣廟宇建築的社團,有版主一直在分享明顯是來自中國的統戰粉專貼文(湄洲祖廟),也不知意欲為何?還有最近舊曆新年的桃園漢服事件,也招來一寡 IP 佇 leh 中國的胡蠅來譬相台灣服(粉專:漢服歸來),在筆者看來那都是在奪取『台灣文化話語權』的動作。望大家注意!

筆者這樣觀察下來,台灣人在文化話語權爭奪的這一仗,已經可以說在很早期就已經節節敗退。過於屈就所謂的族群撕裂,熱臉貼那些中國流亡獨裁親貴的冷屁股,最後就淪為把『自由民主』這種理所當然的普世價值,當成是台灣國族文化的唯一指標。在國名、文化都還沒有完成脫殖之前,外部又有中國介入民主程序,台灣根本沒有餘裕去信奉什麼『公民民族主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故鄉留學生
47會員
54內容數
關於台灣文化,我們一直認為:『台灣保留博大精深的傳統中華文化精隨』、『只有原住民文化能代表台灣』、『台灣沒有文化』等等,真的是這樣嗎?面對中國不間斷地文化統戰,許多台派並不是特別關心文化這一塊;或是就算關心了,也鮮少有人能提出『跳脫中華』的論述系統。這裡希望能拋磚引玉,提供台派一個思考自身文化窗口。
故鄉留學生的其他內容
2024/08/09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2024/08/09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2023/07/02
新中國的文化統戰,和舊中國半個世紀以上的黨國教育,灌輸給台灣人最毒的三概念分別是:中華文化、華人和閩南語。近來台派最喜歡的『神主牌』,是基於理性與法制的認知,是無法處理台灣人內建許久的中華文化情感。而這樣非理性的情感,也曾造成二二八台灣菁英和社會對中國的誤判。希望這代可以好好處理台灣文化認同的議題。
Thumbnail
2023/07/02
新中國的文化統戰,和舊中國半個世紀以上的黨國教育,灌輸給台灣人最毒的三概念分別是:中華文化、華人和閩南語。近來台派最喜歡的『神主牌』,是基於理性與法制的認知,是無法處理台灣人內建許久的中華文化情感。而這樣非理性的情感,也曾造成二二八台灣菁英和社會對中國的誤判。希望這代可以好好處理台灣文化認同的議題。
Thumbnail
2022/12/19
因為近年中國武力威脅的步步進逼,讓許多台灣人也意識到我們這一輩所得的的民主自由有多麼的不容易。執政黨在凝聚本土派共識時,也每每將民主自由當作台灣共識。然而,僅只是主張自由民主,就能持為臺灣人嗎?如果哪天中國民主化了,臺灣難道就沒有反對的理由了嗎?都是民主國家,為什麼法國人還是法國人,德國人還是德國人
Thumbnail
2022/12/19
因為近年中國武力威脅的步步進逼,讓許多台灣人也意識到我們這一輩所得的的民主自由有多麼的不容易。執政黨在凝聚本土派共識時,也每每將民主自由當作台灣共識。然而,僅只是主張自由民主,就能持為臺灣人嗎?如果哪天中國民主化了,臺灣難道就沒有反對的理由了嗎?都是民主國家,為什麼法國人還是法國人,德國人還是德國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臺灣歷經多種文化的影響,包括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明鄭時期、清朝文化、日本文化及中華民國文化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不同文化的交融帶來多元性,未來或許會出現一種新文化,秉持自由、民主、和平與友善的價值,對全球產生正面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
Thumbnail
臺灣歷經多種文化的影響,包括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明鄭時期、清朝文化、日本文化及中華民國文化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不同文化的交融帶來多元性,未來或許會出現一種新文化,秉持自由、民主、和平與友善的價值,對全球產生正面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
Thumbnail
有些人可能會問,明明隊名上寫的是Chinese Taipei,但是主播卻喊的是臺灣隊。不過類似的情況也不少見,只要選手出國比賽,往往都要考慮,要用是「ROC」、「Chinese Taipei」還是「Taiwan」。 先不論你是支持哪一個,讓我們先從歷史的脈絡來了解一下,到底每個名詞,又是在什麼
Thumbnail
有些人可能會問,明明隊名上寫的是Chinese Taipei,但是主播卻喊的是臺灣隊。不過類似的情況也不少見,只要選手出國比賽,往往都要考慮,要用是「ROC」、「Chinese Taipei」還是「Taiwan」。 先不論你是支持哪一個,讓我們先從歷史的脈絡來了解一下,到底每個名詞,又是在什麼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阿牛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討論到現在中華民國的處境,在名詞上可能會看到,中華民國在臺灣、中華民國是臺灣,又或是之前像是前總統蔡英文,現任總統賴清德提的「中華民國臺灣」,但他有什麼差別呢?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而有這個「在」字的差別,到底大不大呢? 我知道有人可能會說,這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阿牛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討論到現在中華民國的處境,在名詞上可能會看到,中華民國在臺灣、中華民國是臺灣,又或是之前像是前總統蔡英文,現任總統賴清德提的「中華民國臺灣」,但他有什麼差別呢?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而有這個「在」字的差別,到底大不大呢? 我知道有人可能會說,這
Thumbnail
AI Gemini: 台灣文化面臨的挑戰 台灣與中國在文化上的淵源深厚,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有著共同的文化血脈。然而,近百年來,由於政治和歷史的原因,兩岸文化交流受到阻礙,兩岸文化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近年來,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頻繁,兩岸文化逐漸走向融合。許多台灣民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不斷增
Thumbnail
AI Gemini: 台灣文化面臨的挑戰 台灣與中國在文化上的淵源深厚,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有著共同的文化血脈。然而,近百年來,由於政治和歷史的原因,兩岸文化交流受到阻礙,兩岸文化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近年來,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頻繁,兩岸文化逐漸走向融合。許多台灣民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不斷增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在外流浪最常被問及來自哪裡,在紐期間我最常收到的反應是點點頭、複誦島嶼的名字「Ah~Taiwan」,就像其他常聽到的國家一樣;也有人會露出了一切了然於心的表情,讓我不禁疑惑他所知道的台灣是什麼樣的台灣!
Thumbnail
在外流浪最常被問及來自哪裡,在紐期間我最常收到的反應是點點頭、複誦島嶼的名字「Ah~Taiwan」,就像其他常聽到的國家一樣;也有人會露出了一切了然於心的表情,讓我不禁疑惑他所知道的台灣是什麼樣的台灣!
Thumbnail
台灣,作為一個充滿活力和多元文化的地方,一直以來都在國際文化產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台胞證,作為台灣居民前往中國大陸的證件,也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將探討台胞證對台灣在國際文化產業中的地位和影響。
Thumbnail
台灣,作為一個充滿活力和多元文化的地方,一直以來都在國際文化產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台胞證,作為台灣居民前往中國大陸的證件,也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將探討台胞證對台灣在國際文化產業中的地位和影響。
Thumbnail
台灣是台灣,韓國是韓國,日本是日本,越南是越南,有過所謂三節等 ia̍h 用箸用過漢字、漢文(無語言書面文),事實是各自主體發展,東亞舊/農曆文化箍,古早無中国一國 in 國 kài chē,這詞各國會用意思是國內,日本有一區叫中國,in 有中國xx公司。中國有百萬朝鮮族,韓語接近朝鮮...
Thumbnail
台灣是台灣,韓國是韓國,日本是日本,越南是越南,有過所謂三節等 ia̍h 用箸用過漢字、漢文(無語言書面文),事實是各自主體發展,東亞舊/農曆文化箍,古早無中国一國 in 國 kài chē,這詞各國會用意思是國內,日本有一區叫中國,in 有中國xx公司。中國有百萬朝鮮族,韓語接近朝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