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中的影子與慾望的產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畢設週記|零貳 人們只願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就是他們眼裡的真實 。

「在一個黑暗的山洞裡,幾個人被綁在凳子上背對著洞口,無法動彈。在他們的後面是一堵牆,牆外有一堆火,火發出的光將一些事物的影子投射在洞底的牆壁上,而被綁著的人只能看到牆壁上的影子。他們以為事物的真實樣子就像洞壁上的影子一樣,那就是真實的世界。

直到有一天,有一個人掙脫了束縛,逃出山洞。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他看到了一棵樹,但是可能由於直面刺眼的陽光,他非常懷疑眼前的樹是不是真的!當他的眼睛慢慢適應了外面的光線,他看清楚了那棵樹,並且真實地觸碰到它。他恍然大悟。馬上跑回去告訴那些仍然被綁在凳子上的人:真實的世界在外面,這裡只有虛假,只有影子。然而當這個人將那些被綁著的人解綁之後,那些人卻惱羞成怒,他們早已習慣了接受影子的「真實」,而把別人的勸告當作毒藥,這些人就把那個人用石頭砸死了。

raw-image

在最後所有囚犯都逃離了洞穴,他們也看見了那棵樹,一開始他們也懷疑,樹和影子竟然同時出現了,到底哪一個是真的?但是他們無法否認,這棵樹才是真實的樹,可感可觸的那棵樹比它的影子要真實多了!然後,結果是,有人害怕接受這種沉重的真實,逃回洞裡去了;而幸運的是,有人留了下來,接著去探索嶄新的神奇的世界!」

(柏拉圖《理想國》洞穴理論)

依照柏拉圖《理想國》中洞穴理論來看,我們不能強求所有囚犯相信我們長久以來認識的世界。如同《楚門的世界》中製作人Christof說到:「他如果真的有野心,隨時都可以走,他如果些要查出真相,誰也阻止不了他。」但要跨出去這一步,就會需要「勇氣」了。


所要論述的真實

由於上篇留言中舒茜跟逢哥給予的建議,要來面對議題中所要談論的真實為何?

人們只願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就是他們眼裡的真實

某方面來說,真實卻並非公正客觀且中性的存在,反倒是因為「相信」而存在,即是 你相信什麼樣的事實,那就會是你眼裡認定的「真實」。你相信什麼是真實,就會有那樣的世界。

我們的世界充斥著影像,當他意識到他要被拍攝的時候,站在鏡頭的前面,他拷貝了另一個自己。重點在於另一個自己,與真實的自己是不對等的。他拷貝出來的是一個他塑造出來的形象,是他認為自己應該是這樣的形象。然而照片被拍下來又是另一回事了,怎麼說呢?則相信的真實就變成了近似真實的存在。

人類感受的世界,只是真實的一種投射,並不是真實,現代的真實就在外表(appearance)和本質(substance)出現了二元性的問題,感官感受的都是外貌呈現的,最後照片上的人像,什麼都不是,只不過是個只能讓人想像,卻不能讓人具體感受的人像。所以說一張照片讓十個人看,可以看出十個故事。因為每一個觀者都有自己不一樣的生活背景,當然會想像出不一樣的故事來。這印證了照片是死物,它無法具體告訴你什麼,那些都是你靠想像製造出來的,而你想像中所呈現的就是那樣的世界。


上周對於自己的題目做了一個提問「社群媒體時時放映著的是真實生活嗎?

不確定,沒辦法給出正確解答,如上述所言「照片是死物,它無法具體告訴你什麼,那些都是你靠想像製造出來的」,畢竟各自有所解讀,所以也很難認定何為真實生活,如同柏拉圖《洞穴理論》中外面世界的樹與在洞穴中深信已久的影,我們無法為囚犯定義正確答案。

但真實這件事給予不同人不同的感受,也給予觀者誤讀的機會,以現今的社群媒體為例,在2018的雨天中拍照,卻利用特效將雨天修飾成為晴天,並發佈限時動態記錄欺騙過後的當下,卻在2021年遺忘曾經欺騙的過程,反而相信影像中的晴天為真。

在這一連串的過程中,真實發生過的事件確實會因爲被重新詮釋後的照片改變,不只是在空間維度更是時間維度上給予多重面向的詮釋。

raw-image

但會產生社群媒體誤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新時代下產生的慾望

瑪瑙和綠石髓,你的勞動是在賦予慾望形式,可是勞動本身卻由慾望那兒獲得形式,而且當你樂在其中時,你只不過是它的奴隸。

( 伊塔羅‧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

一個新時代下,慾望不停的在驅使著人在這個城市中不停的勞動,或著是說將慾望投射在空間化、生活化的形式之中。為了因應所有興起的慾望,城市也不得不隨欲賦形,與時俱變。從暗箱(照相機的雛形)攝影術被發明以來,我們就一直在積極讓一個所謂「真實再現」;產生一個新的慾望「擬像」,以尚‧布希亞曾經提及的說法,到了擬像的年代,已經沒有再現與被再現的對象之間是否符應的問題,因為擬像取代了真實,擬像之外沒有真實, 只會有所謂的「過度真實」。

這對話說明了真實與擬像之間的界線是已慢慢的模糊。到了科技發達的快速時代「真實與擬像」的界線已被打破,「慾望」不斷的將之間的感知、理解、觸摸打破,使之斷裂並不完整。城市慾望快速變化與疊加後,所傳達的資訊早已變的不同,所有的事物在快速文化驅使之之下,所謂的「真實與虛構」之間變的難以區分。

這件事(不完整的真實)或許能用空間舉例說明,水族館與背後隱藏的跳水台,由觀者而言他只能理解,以為這是嬉鬧意外掉入眼前的魚缸(虛構),並不了解背後是一座跳水台(真實),這個空間組構中產生了觀者與被觀者理解上的斷裂與不完整。


raw-image

我想紀錄下這個快速時代帶來的變革,充斥更多關於真實與擬像的議題,從這座失真的城市中找尋更多真實的詮釋,拼湊出「多重面向與不完整的真實」,而每個人所看見與理解的都並非相同的,期望能在不斷辯證中重構出能述說真實的空間。這已經不是一種可以用界線來區分二元上的差異,而是一種二元以上同時存在一個空間甚至是場所。

總結上述,我想提問社群媒體產生多重面向與不完整的真實是否可以形塑成空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張譽瀚-avatar-img
2021/08/22
建立在認知差異下的真實在上述的文章可以讀出兩件事 1.對於時間維度上的真實-不同人在不同時間上對於某特定事物產生變化而衍生出不同認知真實的意義 2.對於空間維度上的真實-《看不見的城市中》馬可波羅透過自己的認知描述空間給忽必烈,而忽必烈以自身的經驗認知感受其他空間的真實 人對於差異認知下為將自我認知的真實能被有效的形成事實真實(說服差異認知的人)而形成的「慾望」也是現今社會接受真實的方法之一,猶如你所認知一切的真實都是他人建立或擬像的過程。 「多重面向與不完整的真實」意味著你不全然相信他人擬像的真實,是時間維度或空間維度或探討人行為上的「破綻」?找出這個破綻而形塑出空間的意義對於設計者或使用者的核心價值會是甚麼呢?我覺得好像可以試著回答
avatar-img
金大建築全體
154會員
696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金大建築全體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又名:讓我爸媽花得錢有點水花
Thumbnail
2025/04/16
又名:讓我爸媽花得錢有點水花
Thumbnail
2025/04/06
2022年10月中為了觀賞同屆同學製作的音樂劇,特地回趟金門。那不是我第一次進劇場,也不是我第一次欣賞音樂劇,它不是經典大作卻讓台下的我感受到一種與在地連結,身歷其境在某段集體記憶下的感動,這個感動促使我後來關注、欣賞台灣本土音樂劇,尤其是歷史類型的題材。最近覺得累積了許多,似乎可以寫一篇綜合分享。
Thumbnail
2025/04/06
2022年10月中為了觀賞同屆同學製作的音樂劇,特地回趟金門。那不是我第一次進劇場,也不是我第一次欣賞音樂劇,它不是經典大作卻讓台下的我感受到一種與在地連結,身歷其境在某段集體記憶下的感動,這個感動促使我後來關注、欣賞台灣本土音樂劇,尤其是歷史類型的題材。最近覺得累積了許多,似乎可以寫一篇綜合分享。
Thumbnail
2025/01/04
紀錄一下自我提問,我一直在思索,建築已然成為我生活的部分,然而卻很難分享,什麼是建築,什麼又空間。
2025/01/04
紀錄一下自我提問,我一直在思索,建築已然成為我生活的部分,然而卻很難分享,什麼是建築,什麼又空間。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曾經在科幻小說中提出一個叫「絕對空間」的概念,從某個程度來看,它就是真正的空間。 然後許多的電影或傳說的經典角色橫空出世,像是神探「福爾摩斯」和二郎神「楊戩」等都來幫電腦人男主角對付來自反世界的邪惡力量,這邊用到的概念就是「倒影世界」。 這個概念很多哲學家都用過,就像「柏拉圖」形容人類的處境就
Thumbnail
我曾經在科幻小說中提出一個叫「絕對空間」的概念,從某個程度來看,它就是真正的空間。 然後許多的電影或傳說的經典角色橫空出世,像是神探「福爾摩斯」和二郎神「楊戩」等都來幫電腦人男主角對付來自反世界的邪惡力量,這邊用到的概念就是「倒影世界」。 這個概念很多哲學家都用過,就像「柏拉圖」形容人類的處境就
Thumbnail
每天睜開眼睛,接收來自各種不同媒體和平台的資訊,已經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動作。但是,你會完全相信新聞提供的所有資訊,並且隨著媒體批判的立場同感憤慨嗎?還是心中角落出現一個微弱的聲音,問自己說:「這些都是真的嗎?」 如果你也有這種疑問,也許柏拉圖的「洞穴寓言」能夠給你一些新的想法。
Thumbnail
每天睜開眼睛,接收來自各種不同媒體和平台的資訊,已經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動作。但是,你會完全相信新聞提供的所有資訊,並且隨著媒體批判的立場同感憤慨嗎?還是心中角落出現一個微弱的聲音,問自己說:「這些都是真的嗎?」 如果你也有這種疑問,也許柏拉圖的「洞穴寓言」能夠給你一些新的想法。
Thumbnail
柏拉圖主張我們所能觀察的世界和我們自己,都只不過是在這個世界裡真實存在的物體和事件的影子而已。 這意謂我們仍然無法知覺並認知這個真實的世界,因為它獨立存在於我們的認知以及這個世界的真實物體與事件的影子之外。
Thumbnail
柏拉圖主張我們所能觀察的世界和我們自己,都只不過是在這個世界裡真實存在的物體和事件的影子而已。 這意謂我們仍然無法知覺並認知這個真實的世界,因為它獨立存在於我們的認知以及這個世界的真實物體與事件的影子之外。
Thumbnail
每個人的真實都是獨特的,感官體驗,生活經驗,認知體系的差異造就了每一個獨特的真實。
Thumbnail
每個人的真實都是獨特的,感官體驗,生活經驗,認知體系的差異造就了每一個獨特的真實。
Thumbnail
畢設週記|壹拾  畢業設計計畫書
Thumbnail
畢設週記|壹拾  畢業設計計畫書
Thumbnail
畢設週記|零陸   畢業論文案例分析。
Thumbnail
畢設週記|零陸   畢業論文案例分析。
Thumbnail
畢設週記|零参  「動態影像」之於真實的關係,而非真實的本質。
Thumbnail
畢設週記|零参  「動態影像」之於真實的關係,而非真實的本質。
Thumbnail
畢設週記|零貳   人們只願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就是他們眼裡的真實。
Thumbnail
畢設週記|零貳   人們只願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就是他們眼裡的真實。
Thumbnail
我們願意相信自己所看見的是真實的世界,願意接納那些隱晦又太過艱深的不確定性,我們憑藉著同樣的頻率、用同樣的方式在欺騙你我。
Thumbnail
我們願意相信自己所看見的是真實的世界,願意接納那些隱晦又太過艱深的不確定性,我們憑藉著同樣的頻率、用同樣的方式在欺騙你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