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真的?從兩千年前柏拉圖「洞穴預言」看現代媒體再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次很高興能和 100談|Podcasts 人物誌|合作,一起用經典哲學作品討論媒體素養的議題😎

你在看新聞的時候,會照單全收嗎?還是會保留一絲絲懷疑呢?

就讓我們來看看千年以前的柏拉圖,對真實的看法吧!

喜歡這種議題,可以看看 Podcast 100
喜歡文學故事,可以看看 文學碎碎念
讓我們一起成為你洞穴之外的避風港吧!


每天睜開眼睛,接收來自各種不同媒體和平台的資訊,已經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動作。但是,在閱讀這些新聞的時候,你是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呢?是完全相信新聞提供的所有資訊,並且隨著媒體批判的立場同感憤慨,還是心中角落出現一個微弱的聲音,問自己說:「這些都是真的嗎?」

對你來說,新聞媒體是忠實的資訊搬運者嗎?新聞就等於真實事件的反射嗎?

如果你也有這種疑問,也許柏拉圖的寓言能夠給你一些新的想法。



raw-image

所見=所得?柏拉圖的洞穴寓言

「洞穴寓言」(Allegory of the Cave)出自柏拉圖的《理想國》(The Republic)。柏拉圖這本著作的形式跟中國的《論語》頗有點異曲同工之妙,裡頭以對話體的方式記錄了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的哲思。洞穴預言篇便是蘇格拉底與格勞孔(Glaucon)間的對談。

蘇格拉底首先提出了一個假設的(也不太人道的)情境:有一群人一直住在洞穴中,他們不僅手腳都被綁住,連脖子也被固定,因此只能被迫看著正前方,視野受到侷限。不過,這個洞穴還有些人工雕琢的痕跡:這群人的後面燒著一盆炭火,火和他們之間則有一條通道,不時會有其他沒受束縛的人搬著各式各樣的東西走過去,而他們的影子便投射在這些囚人的眼前,這些影子對這些囚人來說,就是真實存在的一切。


寓言背後的寓意

在原書裡,這個寓言是用來比喻追尋真理。那些受到層層壓迫,卻一心以為眼前所見就是真實的人,便是我們這些普通人,那個洞穴是整個世界,而火光就是真實(真理)。

只有不停追尋、打破枷鎖,才有機會真正獲知真理,但大多數的人,卻甘願繼續受到幻象蒙蔽,維持無知的狀態。


人都有立場,媒體也是:媒體再現

媒體再現是新聞媒體以社會事實為素材,產製為新聞後,呈現到閱聽人眼前的過程。

在這段過程中,從選材、鏡頭、視角到新聞價值,都會為事件注入媒體觀點並建構意義,因此才會說是「再現」,而非「重現」。

在洞穴寓言的框架裡,媒體就像是自由的人,能接觸到火光(真實事件),而他們產出的媒體內容,就像是在洞穴石壁上投射出的影子,我們則像是那群坐在黑暗中,只能看見影子的人。

雖然我們以為眼前所見的就是真實的樣貌,但其實經過其他人的解讀與立場,我們獲得的資訊,也許是片面的真實,也許帶著鮮明的立場,也或許有些資訊根本就不會被報出來,早就和真相離得很遠。

舉例來說

晚上時,你發現網路上出現了一則大家瘋狂轉傳的影片,內容是一個高中生A非常憤怒的追打著同班同學,還把他們的桌椅、書包和東西都翻倒破壞。
留言都一面倒地罵那個高中生。
但是其實,這名高中生A長久以來都受到全班的霸凌,所以最後才爆發出來。
影片和媒體並沒有揭露背後的原因,因此呈現出來的「真相」和事實並不一樣。


起風了,你感覺到了嗎?

閱讀媒體能讓我們知道許多重要的資訊,但在觀看的時候,也需要記得,每個媒體都有自己的立場,會為了點閱率或其他因素,而選擇內容與重點。

因此,當我們在閱讀任何媒體發表的資訊時,切記不要馬上就全盤相信,而應該要多方比較不同媒體的資訊,篩選較可信的資訊來源,並培養判斷是非對錯的識讀能力,才比較不容易被假新聞或資訊戰「帶風向」哦。


現代人日常中,無時無刻都會遇到許許多多的洞穴。

歡迎留言和我們討論你身邊遇到的媒體再現例子,或是下次在社群平臺發表意見前,在心裡多想一些時間,不要馬上就直接下定論,一起跨出媒體識讀的第一步!


對於媒體相關的議題,可以關注100談|Podcasts 人物誌|的方格子專題 IG 帳號,而如果對於文學的各種有趣面向感到好奇,也歡迎到文學碎碎念的方格子或 IG 文學碎碎念📚有關文學的有趣大小事(每周六準時更新)看看哦!


參考資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點燃知識火炬,走出資訊洞穴
50會員
190內容數
分享閱讀、旅遊還有數位素養內容
2024/11/25
最近,密碼管理器公司 NordPass 公布了新的常見密碼名單(Top 200 Most Common Passwords)。除了全球排名,也可以切換國家常見密碼名單。
Thumbnail
2024/11/25
最近,密碼管理器公司 NordPass 公布了新的常見密碼名單(Top 200 Most Common Passwords)。除了全球排名,也可以切換國家常見密碼名單。
Thumbnail
2024/11/09
你平常查看新聞的方式為何呢?你常看的新聞來源有哪些? 根據資策會報告,截至 2023 年,網路和電視是台灣人最主要接觸新聞的方式,其中以入口網站為數位媒體的大宗,入口網站Yahoo!更是數位媒體的榜首。 依序四名ETtoday、TVBS、東森及三立皆為電視台起家。以報紙起家的自由時報位居第六。
Thumbnail
2024/11/09
你平常查看新聞的方式為何呢?你常看的新聞來源有哪些? 根據資策會報告,截至 2023 年,網路和電視是台灣人最主要接觸新聞的方式,其中以入口網站為數位媒體的大宗,入口網站Yahoo!更是數位媒體的榜首。 依序四名ETtoday、TVBS、東森及三立皆為電視台起家。以報紙起家的自由時報位居第六。
Thumbnail
2024/10/13
你有聽過「先入為主」這個成語嗎? 教育部辭典對這句成語的解釋是:「最早聽到的說法容易在心中留下深刻的主觀印象,有了成見後就難以接受其他後來的意見了。」
Thumbnail
2024/10/13
你有聽過「先入為主」這個成語嗎? 教育部辭典對這句成語的解釋是:「最早聽到的說法容易在心中留下深刻的主觀印象,有了成見後就難以接受其他後來的意見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曾經在科幻小說中提出一個叫「絕對空間」的概念,從某個程度來看,它就是真正的空間。 然後許多的電影或傳說的經典角色橫空出世,像是神探「福爾摩斯」和二郎神「楊戩」等都來幫電腦人男主角對付來自反世界的邪惡力量,這邊用到的概念就是「倒影世界」。 這個概念很多哲學家都用過,就像「柏拉圖」形容人類的處境就
Thumbnail
我曾經在科幻小說中提出一個叫「絕對空間」的概念,從某個程度來看,它就是真正的空間。 然後許多的電影或傳說的經典角色橫空出世,像是神探「福爾摩斯」和二郎神「楊戩」等都來幫電腦人男主角對付來自反世界的邪惡力量,這邊用到的概念就是「倒影世界」。 這個概念很多哲學家都用過,就像「柏拉圖」形容人類的處境就
Thumbnail
每天睜開眼睛,接收來自各種不同媒體和平台的資訊,已經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動作。但是,你會完全相信新聞提供的所有資訊,並且隨著媒體批判的立場同感憤慨嗎?還是心中角落出現一個微弱的聲音,問自己說:「這些都是真的嗎?」 如果你也有這種疑問,也許柏拉圖的「洞穴寓言」能夠給你一些新的想法。
Thumbnail
每天睜開眼睛,接收來自各種不同媒體和平台的資訊,已經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動作。但是,你會完全相信新聞提供的所有資訊,並且隨著媒體批判的立場同感憤慨嗎?還是心中角落出現一個微弱的聲音,問自己說:「這些都是真的嗎?」 如果你也有這種疑問,也許柏拉圖的「洞穴寓言」能夠給你一些新的想法。
Thumbnail
前言|媒體訊息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媒體已經成為塑造我們世界觀的關鍵力量。但是,當媒體本身變成金字塔頂端的思想控制工具,我們必須重新檢視它們的角色和影響。 這則故事將引領你穿越一個虛構的世界,揭示了媒體如何逐步掌控了大眾的思想,以及為什麼我們需要更多的思想多樣性。 媒體的崛起 艾莉斯,
Thumbnail
前言|媒體訊息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媒體已經成為塑造我們世界觀的關鍵力量。但是,當媒體本身變成金字塔頂端的思想控制工具,我們必須重新檢視它們的角色和影響。 這則故事將引領你穿越一個虛構的世界,揭示了媒體如何逐步掌控了大眾的思想,以及為什麼我們需要更多的思想多樣性。 媒體的崛起 艾莉斯,
Thumbnail
柏拉圖主張我們所能觀察的世界和我們自己,都只不過是在這個世界裡真實存在的物體和事件的影子而已。 這意謂我們仍然無法知覺並認知這個真實的世界,因為它獨立存在於我們的認知以及這個世界的真實物體與事件的影子之外。
Thumbnail
柏拉圖主張我們所能觀察的世界和我們自己,都只不過是在這個世界裡真實存在的物體和事件的影子而已。 這意謂我們仍然無法知覺並認知這個真實的世界,因為它獨立存在於我們的認知以及這個世界的真實物體與事件的影子之外。
Thumbnail
-ㄧ感謝 皇冠文化集團 邀請分享《末世三部曲 首部曲 #大圍牆記》 大學我曾修過一趟哲學課,當時就被柏拉圖在《理想國》對話集中,提出的「洞穴比喻」深深吸引。
Thumbnail
-ㄧ感謝 皇冠文化集團 邀請分享《末世三部曲 首部曲 #大圍牆記》 大學我曾修過一趟哲學課,當時就被柏拉圖在《理想國》對話集中,提出的「洞穴比喻」深深吸引。
Thumbnail
最終反璞歸真的思考媒體是什麼? 上次我有說與一個人的認知或人格靈魂是由記憶與時間軌跡構成的,進而說到了媒體識讀不能的問題,那麼媒體識讀中的媒體又是什麼? 如果無形的訊息與資訊是看不到又存在的描述也就是軟體,那麼媒體如果從字面描述,就是搭載訊息資訊的媒介物體與實體,因此可以從此訊息推導出來媒體其實就是
Thumbnail
最終反璞歸真的思考媒體是什麼? 上次我有說與一個人的認知或人格靈魂是由記憶與時間軌跡構成的,進而說到了媒體識讀不能的問題,那麼媒體識讀中的媒體又是什麼? 如果無形的訊息與資訊是看不到又存在的描述也就是軟體,那麼媒體如果從字面描述,就是搭載訊息資訊的媒介物體與實體,因此可以從此訊息推導出來媒體其實就是
Thumbnail
畢設週記|壹拾  畢業設計計畫書
Thumbnail
畢設週記|壹拾  畢業設計計畫書
Thumbnail
畢設週記|零貳   人們只願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就是他們眼裡的真實。
Thumbnail
畢設週記|零貳   人們只願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就是他們眼裡的真實。
Thumbnail
「小時候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坦白說,不只是媒體業者,我們哪個人不是讓資訊流通、經過的介質呢?如何在「鏡子」裡找到真相,是否就像在森林裡找尋一片落葉一般困難⋯⋯或著,每一片落葉都是真相?
Thumbnail
「小時候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坦白說,不只是媒體業者,我們哪個人不是讓資訊流通、經過的介質呢?如何在「鏡子」裡找到真相,是否就像在森林裡找尋一片落葉一般困難⋯⋯或著,每一片落葉都是真相?
Thumbnail
時事有感,「假新聞」、「標題黨」、「內容農場」以及在網路上流傳的一首改編歌曲《窮到發慌》。這篇文與這本書會讓大家打開認知感官的竅門,能更加貼近事實真相及世界實相。
Thumbnail
時事有感,「假新聞」、「標題黨」、「內容農場」以及在網路上流傳的一首改編歌曲《窮到發慌》。這篇文與這本書會讓大家打開認知感官的竅門,能更加貼近事實真相及世界實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