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導演 Max Ophüls(1902-1957)晚年的力作,亦是他最廣為人知的 「場面調度」(mise en scène)最爐火純青呈現的一部絕妙佳片。
電影自一開始,女主人翁在櫥櫃裡找尋首飾,鏡頭連續不斷,又 pan 又 tilt 又 track,便教人盯著不放;及後女主人翁與男主角狄西加(是的,便是新寫實主義的大導演,拍《單車失竊記》的那個狄西加)在舞廳翩翩起舞,攝影機橫移拍攝,一個鏡頭連續不斷,令浮華世界與 男女兩人墜入情海不能自拔此種 19 與 20 兩個世紀之交的歐洲之淒愴卻美艷的文明主題自此涓滴流露而出。早有論者指出,Ophüls 的主題有二:女人的愛情,以及維也納。電影的發明與演進,其歷史恰好與 歐洲以維也納為中心的黃金年代(即 19 世紀末年)相載浮,故以電 影追憶維也納風韻的彼時故事,常是好幾個大導演不自禁喜歡觸及的 題材,Erich von Stroheim, Billy Wilder, Charles Vidor, Robert Siodmak 等是,而 Max Ophüls 更是此中之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