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暗黑心理學(三):容易被催眠的人,小腦某些協調功能可能較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看到一段傳神的敘述:四百多年前伽利略用陽春的望遠鏡看到土星環,讓人類確認那邊可能有什麼東西,但要三百七十年後,人類才有能力射出航空器到土星近距離觀察土星環。

在台灣,知道「『可催眠性』是一種大腦特質,形成一道由濃到淡的光譜」的人並不多。是怎樣的神經構造,造成人類的「可催眠性」?人類還在摸索。就像四百年前的伽利略知道土星旁邊有個什麼東西一樣,人類科學對催眠的理解還很有限,但說不定再過幾十年,我們就可以藉由儀器偵測,從小判定一個小孩的「可催眠性」如何。

raw-image

對未知充滿好奇的科學家,這十幾年來漸漸發現,那些「可催眠性」高的人,在一些小腦感覺動作整合的能力普遍較差。這些人眨眼的頻率較高,動作協調的能力與其他人有細微差異,容易將注意力固定在一個地方通常也就表示把注意力轉移開的能力較差,在某些大腦結構有更強的連結,通常也就代表著在其他腦神經系統犧牲了什麼。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5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陳豐偉編譯社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6K會員
579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韓國、英國、澳洲、紐西蘭的報導,清楚呈現來自學生與家長的霸凌,讓老師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應對方式之一是「放棄專業」,隨他們去了,應對方式之二就是選擇離職,不做最大。
Thumbnail
2025/04/30
韓國、英國、澳洲、紐西蘭的報導,清楚呈現來自學生與家長的霸凌,讓老師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應對方式之一是「放棄專業」,隨他們去了,應對方式之二就是選擇離職,不做最大。
Thumbnail
2025/04/26
你的部門、公司、參加的團體裡的領導者,是否有高度自戀的人呢?對這樣的人,或許你一開始會有些喜歡或佩服,但最後可能會有點討厭或想要避開。企業領導者與政治人物,又有多少是高度自戀的人?
Thumbnail
2025/04/26
你的部門、公司、參加的團體裡的領導者,是否有高度自戀的人呢?對這樣的人,或許你一開始會有些喜歡或佩服,但最後可能會有點討厭或想要避開。企業領導者與政治人物,又有多少是高度自戀的人?
Thumbnail
2025/04/24
正規的答案,當然是「不可以」。不過,當專業的薪資越來越難負擔「中產生活」,也就不斷會有人挑戰專業倫理。然後現在有一種聲音出現,認為護理人員並不是「有公眾形象、常對社會大眾發言」的人,如果匿名拍攝OnlyFans,沒有理由接受公眾檢視。
Thumbnail
2025/04/24
正規的答案,當然是「不可以」。不過,當專業的薪資越來越難負擔「中產生活」,也就不斷會有人挑戰專業倫理。然後現在有一種聲音出現,認為護理人員並不是「有公眾形象、常對社會大眾發言」的人,如果匿名拍攝OnlyFans,沒有理由接受公眾檢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外在的知覺很多時候,是很不可靠的,理性思考就是為了避免感官知覺造成的謬誤,前提是,必須先察覺謬誤 內容簡單好懂,前半段偏心理學入門,講我們的認知如何形成,以及大腦會自動解讀的一些認知謬誤。 後半段則是, 藉由對大腦更多的了解,研發出更多的新科技,以及說明大腦的可塑性。 前半段因為之前學過心理
Thumbnail
外在的知覺很多時候,是很不可靠的,理性思考就是為了避免感官知覺造成的謬誤,前提是,必須先察覺謬誤 內容簡單好懂,前半段偏心理學入門,講我們的認知如何形成,以及大腦會自動解讀的一些認知謬誤。 後半段則是, 藉由對大腦更多的了解,研發出更多的新科技,以及說明大腦的可塑性。 前半段因為之前學過心理
Thumbnail
頭腦明明不懂卻愛裝懂,就容易產生幻想,又容易被蠱惑也蠱惑人。但若脫離頭腦有限的思維,跟隨內心的直覺,就能緊握自身理想,在此,將有機會窺見伊甸之光。
Thumbnail
頭腦明明不懂卻愛裝懂,就容易產生幻想,又容易被蠱惑也蠱惑人。但若脫離頭腦有限的思維,跟隨內心的直覺,就能緊握自身理想,在此,將有機會窺見伊甸之光。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對催眠的認知是,控制別人做出很奇怪的動作,這些都是舞台秀上面以表演為目的的效果。 那什麼是真正的催眠呢? 你聽過洗腦吧?這是我對催眠用最簡單的名詞來做解釋! 最早催眠被用來做心理治療,後來心理學家漸漸發現,催眠不只可以用來做心理治療,還可以用來激發潛能,更常用於在學生考試或者人生需要做出重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對催眠的認知是,控制別人做出很奇怪的動作,這些都是舞台秀上面以表演為目的的效果。 那什麼是真正的催眠呢? 你聽過洗腦吧?這是我對催眠用最簡單的名詞來做解釋! 最早催眠被用來做心理治療,後來心理學家漸漸發現,催眠不只可以用來做心理治療,還可以用來激發潛能,更常用於在學生考試或者人生需要做出重
Thumbnail
「讀心」、「測謊」這種能力,聽起來比較像是什麼CIA、FBI審問犯人才需要的技能。NLP催眠師為什麼要具備呢? 其實這就來自於一般人對於催眠的誤解了。 大家會覺得,「催眠」似乎是說出一套關鍵的制式咒語,讓人進入恍惚狀態。 這對、也不對。
Thumbnail
「讀心」、「測謊」這種能力,聽起來比較像是什麼CIA、FBI審問犯人才需要的技能。NLP催眠師為什麼要具備呢? 其實這就來自於一般人對於催眠的誤解了。 大家會覺得,「催眠」似乎是說出一套關鍵的制式咒語,讓人進入恍惚狀態。 這對、也不對。
Thumbnail
這些科學發現,對「想比較多」的人來說,是會讓人不寒而慄。原來催眠、被催眠的能力,已經寫在我們的基因裡面。當我們「被啟動」,進入「容易接受暗示」狀態,我們的腦神經活動也會變得不一樣。但這些能力畢竟是經由演化而來,在有限的大腦資源底下,發展一種能力往往也就代表犧牲另一種能力。
Thumbnail
這些科學發現,對「想比較多」的人來說,是會讓人不寒而慄。原來催眠、被催眠的能力,已經寫在我們的基因裡面。當我們「被啟動」,進入「容易接受暗示」狀態,我們的腦神經活動也會變得不一樣。但這些能力畢竟是經由演化而來,在有限的大腦資源底下,發展一種能力往往也就代表犧牲另一種能力。
Thumbnail
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如果善用催眠與暗示的技巧,可以減少疼痛、噁心、焦慮與其他身體不適,改善認知功能。有三分之二的人被歸為「可催眠的」,這種大腦特質會長期存在、不易改變、但有時可以透過一些方法臨時增加「可催眠性」。而催眠狀態的大腦,運作的方式跟平時不太一樣,自我意識會減弱,可暗示性會被強化。
Thumbnail
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如果善用催眠與暗示的技巧,可以減少疼痛、噁心、焦慮與其他身體不適,改善認知功能。有三分之二的人被歸為「可催眠的」,這種大腦特質會長期存在、不易改變、但有時可以透過一些方法臨時增加「可催眠性」。而催眠狀態的大腦,運作的方式跟平時不太一樣,自我意識會減弱,可暗示性會被強化。
Thumbnail
天才們很會善用自己的專長,你腦力開發28%了嗎?
Thumbnail
天才們很會善用自己的專長,你腦力開發28%了嗎?
Thumbnail
我們天上的閃光是甚麼? 第八章 一堂關於近代史的課程 這些『回憶起』科學知識的人,早在被送往地球之前就已經掌握那些了。通常,沒人可以在一生中觀測或發現如此多的自然科學和數學的知識,甚至經歷幾百次生命輪迴的時間也做不到。這些學科已經花費了那些文明社會數十億年的時間才得以建立。 在地球上的『現在–成為者
Thumbnail
我們天上的閃光是甚麼? 第八章 一堂關於近代史的課程 這些『回憶起』科學知識的人,早在被送往地球之前就已經掌握那些了。通常,沒人可以在一生中觀測或發現如此多的自然科學和數學的知識,甚至經歷幾百次生命輪迴的時間也做不到。這些學科已經花費了那些文明社會數十億年的時間才得以建立。 在地球上的『現在–成為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