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大興國小|走過桃芝,一肩擔起社區教育與避難所的小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興國小創校於民國 46 年,民國 57 年因應九年國教而正名為大興國民小學。
大興國小校門。(繪圖:Amo)
光復鄉位於花蓮正中央,北面鳳林鎮、南接瑞穗鄉、東鄰豐濱鄉、西靠萬榮鄉。日治時期以製糖業為主,1899 年便設立的光復糖廠(花蓮觀光工廠),依然是當地最著名的觀光勝地之一。光復鄉主要三大聚落,分別有歷史悠久之原住民聚集地馬太鞍與太巴塱(更多關於太巴塱的背景脈絡,可參考太巴塱國小篇唷!),以及日治時代建立的大和聚落,而我們今天要逛的大興國小,便是位於大和地區之四村落之一(大全村、大富村、大豐村、大興村,大興村甚至是整個光復鄉轄區最小的村落!)
「烏卡蓋」背後的多元故事
「烏卡蓋」為大興村舊稱,日據時期稱為「岡界」。相傳早期中央山脈兩側常有布農族人與太魯閣族人,為打獵起衝突、互相械鬥留下許多屍骨,後來搬遷至此的阿美族人看見地上滿是骨骸,便稱此地為 Okakai ,表「很多骨頭」之意;另有一說則指布農族因害怕遭太魯閣族侵擾而遷移至富源,僅剩一戶名為「澳卡蓋」(’Okakay)的人住在此地,故當阿美族搬來時,便以此名建社。
有趣的是,烏卡蓋的由來,並非全與原住民古戰場有關。據說在日治初期,有一位名為「剛介」的日本人在附近養雞賣給日軍,當地原住民便以「烏卡介」稱呼他,某日剛介先生上山採蘭花就沒有回來,久而久之「烏卡蓋」變成為部落的名稱了(一個莫名);也有一說是指在日治初期,部落裡有一位具名望的老者「烏卡蓋桑」,平時照顧居民、建設部落不遺餘力,為了紀念他的影響力,便在他去世後將部落取名為「烏卡蓋」。
大興國小校內逗趣的彩繪石頭。(攝影:Amo)
擔起避難重任
初次踏入大興國小的教室時,該班班導便迫不及待和我介紹學校教室最特別的地方:廁所與淋浴間。沒錯!每間教室都有專屬的廁所和淋浴間,而且認真可以沖澡!但,看似高規格的待遇,背後卻有著極為悲痛的故事。
民國 90 年(2001)夏天,中度颱風桃芝在秀姑巒溪口登陸花蓮,造成山區大雨。強大的雨勢促使嘉濃溪(清水溪上游)爆發土石流,下游大興村首當其衝,上百戶民房遭土石掩埋、險遭滅村,造成多人傷亡。失去家園的居民,便被安置在大興國小教室與活動中心。同年,政府規劃大興村土石流緊急避難路線,將大興國小及基督教信望愛少年學園設為避難處所,作為因應突發災難的短期收容安置所,教室內建廁所與衛浴,便是為了提供居民於避難時使用。
事發隔年,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規劃興建「大興瀑布土石流紀念公園」(後改名「大興瀑布紀念公園」),以銅構拱門為天,花崗石及洗石子地面為地,花崗石雕為人,三者一體的設計理念,表達天地人需和諧共存,互為尊重。如今,這起災難已過 20 年,前陣子(八月初)全台雨勢炸裂,就有各界學者呼籲催生「桃芝教育園區」,重新檢視氣候變遷下的避災與減災方針,強調社區自主防災之重要。
夥伴回想暑假入校時,教室課桌椅都堆疊在牆邊,並拉起封鎖線為界,以騰出避難空間。直至今日,大興國小依舊擔起避難之重責大任,守護著社區。
教室專屬的廁所與淋浴間。(攝影:Amo)
以石砌牆,兩中對望
有別於其他小學,大興國小校門沒有直接正對馬路,像是被往內摺了九十度角,與對面的房舍對望。不只校門拐彎,主要校舍亦不與校門平行,而是面向遠山,使校門與校舍之間相差約四十五度角,增加作畫的難度。對於透視感薄弱的我來說,首圖已是盡了最大的努力。
校舍為沈穩的灰石色,具以偏鄉小學來說算高的三層樓,在川堂處可見兩尊頭像望向操場,主角不疑有他就是孫中山與蔣中正,在這裡看見兩位先人同台也是難能可貴,不與他們合照幾張實在說不過去!至今我仍好奇放置銅像在出入口的用意,心中隱約想起《1984》那句「老大哥在看著你」(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但這些都只是我的幻想,也許最初的想法只是希望兩賢能守護校園吧。
大興門神。(攝影:Amo)
大興門神。(攝影:Amo)
校舍座標倚西望東,此時位於身後高山則是嘉羅蘭山。因此從三樓往遠處眺望,便能清楚看見海岸山脈群。三層樓校舍主要為行政區、圖書室與資源教室等共同教室,從校舍往東向外延伸的單層小平房則是學生教室,格局十分特別。
沿著長廊往教學區探索,原以為再往樹叢聚集處只會撞見倉庫或回收場,沒想到竟是體育室與自然教室等專科教室,以獨棟小平房隱身在教室後方!一間間繽紛建物就這麼映入眼簾,稍不留神還以為踏入世外桃源了呢!(經過體育室時看見校方同仁在打羽球,心裡又驚又喜!畢竟在偏鄉小學,並不是每間學校都能有羽球場呀!)
ˋ從三樓望去的海岸山脈與教室。(攝影:Amo)
孓然一身的自然教室。(攝影:Amo)
謝謝夥伴,讓我有機會踏訪大興國小,從套房規模的教室配置空間,認識這塊土地曾被風雨無情摧殘後所留下的傷。教育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現實的碰撞一次次扭曲理想的畫面,難免會受傷、受氣,但或許這麼跌跌撞撞的走著,即便搖晃,仍是走在自己想要的道路上吧!新的學期因年級或身份的轉變,感覺有更多挑戰了!不過我想,教室外那片操場、那只籃筐,都是紓壓與釋放的場域呀!
跑起來!(攝影:Amo)
夥伴的愛心早餐。以馬內利意為「上帝與我們同在」(攝影:Amo)

參考資料:
1. 大興國小網頁
2. 光復鄉 wiki、大興村土石流掩埋事件 wiki
3. 光復鄉公所網頁
4. 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烏卡蓋部落網頁
5. 典藏臺灣-烏卡蓋部落聚會所網頁
6. 花蓮縣光復鄉大興社區發展協會-街坊佈告欄
7. 聯合新聞網-重創南投桃芝颱風20周年 各界催生桃芝教育園區報導
8. 花蓮在地文化記憶庫-光復大興瀑布吊橋景觀網頁
9. 跨年級教學-遇見最美的風景_花蓮縣大興國小大興國小影片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43內容數
國小是正規教育的起點,也是連結地區的重要媒介。 或許是因為最純粹的情感、喜惡都發生在學生時期,因此學校一直是我很喜歡的場域。 愈遠離都市,愈能看見獨具特色的校園景色,結合在地元素,打造出獨樹一幟的面貌。 在這裡,我記錄了踏訪過的那些小學,那些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moL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於 1900 年(民國前 12 年)建立之「台東國語傳習所太巴塱分教場」,歷經多次重要更名,如「太巴塱公學校」、「富田公學校」、「富田國民學校」、「北富國民學校」、「北富國民小學」,直至 1994 年(民 83 年)奉准以原住民傳統地名 Tafalong 為校名,還名為現今的「太巴塱國小」。
民國 40 年春,瑞穗國民學校成立舞鶴分班,於同年秋天改為舞鶴分校。民國 43 年獨立為舞鶴國民學校,並於民國 57 年奉命改制為「舞鶴國民小學」。
民國 50 年,觀音國民學校高寮分校成立,三年後獨立為「高寮國民學校」,並在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民 57)正名為「高寮國民小學」。
民國 32 年,玉里旭民國民學校長良分校成立,兩年後(民 34 年)分校獨立為長良國民學校,於民國 57 年改名為「長良國民小學」。
樂合國小前身為「台灣總督府台東國語講習所璞石閣分校場」,設址於今玉里國中處,經「璞石閣蕃人公學校(1905 年)」、「玉里第二公學校(民國九年)」、「玉里雙葉國民學校(民 30)」。光復後(民 34)便與落合國民學校合併為「第一里國民學校」,隔兩年(民 36)便遷校至今日地址並改名「樂合國民學校」。
民國 35 年,玉里國民學校光復分校成立,於民國 40 年獨立設校為大禹國民學校,同樣於民國 57 年政府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後,更名為大禹國民小學。
於 1900 年(民國前 12 年)建立之「台東國語傳習所太巴塱分教場」,歷經多次重要更名,如「太巴塱公學校」、「富田公學校」、「富田國民學校」、「北富國民學校」、「北富國民小學」,直至 1994 年(民 83 年)奉准以原住民傳統地名 Tafalong 為校名,還名為現今的「太巴塱國小」。
民國 40 年春,瑞穗國民學校成立舞鶴分班,於同年秋天改為舞鶴分校。民國 43 年獨立為舞鶴國民學校,並於民國 57 年奉命改制為「舞鶴國民小學」。
民國 50 年,觀音國民學校高寮分校成立,三年後獨立為「高寮國民學校」,並在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民 57)正名為「高寮國民小學」。
民國 32 年,玉里旭民國民學校長良分校成立,兩年後(民 34 年)分校獨立為長良國民學校,於民國 57 年改名為「長良國民小學」。
樂合國小前身為「台灣總督府台東國語講習所璞石閣分校場」,設址於今玉里國中處,經「璞石閣蕃人公學校(1905 年)」、「玉里第二公學校(民國九年)」、「玉里雙葉國民學校(民 30)」。光復後(民 34)便與落合國民學校合併為「第一里國民學校」,隔兩年(民 36)便遷校至今日地址並改名「樂合國民學校」。
民國 35 年,玉里國民學校光復分校成立,於民國 40 年獨立設校為大禹國民學校,同樣於民國 57 年政府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後,更名為大禹國民小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磺溪書院」俗稱「文昌廟」,位於台中市大肚區距離火車站不遠,騎單車過去才五分鐘就到了,它是該地至今留存最古老的建築,也是臺中市現存唯一的書院,供奉文昌帝君等「五文昌」,書院的前身為「西雝社」亦稱「文昌會」,創建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是當時文人士子的結集之所!
Thumbnail
從大豹溪走台7乙接台3回北,這匯入銜接前500米左側就看到學校。這邊是上坡路,一層樓高的駁崁上遠遠就看到數株大王椰子在招搖著,我心底歡喜道: 「又有小學了!」 古樸的水泥框白瓶干的圍牆,一路延伸往前,紅磚校舍漸次在樹稍縫隙間分明起來。再前就看到階梯上的校門,雙柱單進,雙柱上有半圓虹桿,桿上鐵
Thumbnail
其實是想去看看古蹟。這學校開門的兩扇門,還有進門的紅瓦建築就是認證的古蹟。 學校雖然在1899就建校,但是這古蹟的校舍要到1934年才全部竣工,算不得百年,但是正門採古典多立克柱式建築就有特色。 從康樂街走來,圍牆後就是高高的大王椰子,真得吾心,十數米後地一個大門出現:雙抱牆四柱三進門,不論
2024.04.24 台中市政府 有百年以上校史的台中市神岡區岸裡國小,校內歷史建築岸裡公學校校舍須整體修復,市府教育局規劃修復暨再利用工程,今(24)日秘書長黃崇典出席動土典禮表示,校舍修復不但保存了難得的文化資產,也使校舍更加安全穩固,優化學習環境。 黃秘書長表示,岸裡國小校史超過百年,是台
Thumbnail
​根據教育部一份資料指出:至一百一十二 學年度,全國計有四百所國小具有百年老校校史,占全部校數之百分之十五。其中建校時間以在西元一八九八年時期一共有五十六所。這篇介紹新北市汐止區汐止國小就是一個例子。 水返腳公學校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汐止區和平路100巷 ​電話: 02  264
Thumbnail
人間有情却無情,野草無情似有情。許仙背負的情債,青蛇就由她和好友龜殼花聯手索還。有人慘死的房子沒人敢住,這是常識。於是很長一段時間這間房子閒置著。
這次遊學我們要去到台中的大甲、清水、梧棲,進行四天三夜的學習,首先我們要對這三個地點有一些認識 首先是大甲區,舊地名是「大甲社」,前身「大甲鎮」,位於臺灣臺中市西北角區域,大甲區主要的地形是一個扇狀平原,土壤為紅棕壤,內含紅土、礫石、沙及粉沙等成分,氣候是屬於亞熱帶季風。大甲區最有名的應該就是芋頭
Thumbnail
在濂洞國小散策時,學校圍牆邊一座古老的洗手臺,古樸水泥透出內裡的紅磚,他和其他的遊客一樣,路過、走過、就放過,直接到邊邊欣賞水湳洞的C字海灣,但是對我來說,那就是直接提取國小的洗手臺的印記,讓我相當興奮。 學校在洗手臺上方面貼了一張說明,文字描述那是「長仁分班洗手臺」,底下有非常小的文字寫著「長仁
Thumbnail
雖然處在北投區邊緣的山腳下,學校規模卻是非常的大,近千四的娃,59班,在北投諸小中排行老三,但校地只有1.7公頃多,有點擁擠,不過這又比老二的文化國小好多了,文小只有1公頃大啊。.根據校史記載,成立初只是北投公學校分離教室,設址靈山宮,這和台灣許多小學的起源類似--先成立、設校再建築校舍,校舍未成之
Thumbnail
大溪是一個位於桃園市的小鎮,曾經是清朝時期的重要港口,日治時期的木材集散地,這邊也成為木藝工廠的聚落讓木藝產業在此蓬勃發展。然而這些日式建築群,便是由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經過整修轉型為桃園第一座市立博物館「木藝生態博物館」也是台灣第一座無圍牆的博物館,更是全台灣第一座無圍牆博物館。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磺溪書院」俗稱「文昌廟」,位於台中市大肚區距離火車站不遠,騎單車過去才五分鐘就到了,它是該地至今留存最古老的建築,也是臺中市現存唯一的書院,供奉文昌帝君等「五文昌」,書院的前身為「西雝社」亦稱「文昌會」,創建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是當時文人士子的結集之所!
Thumbnail
從大豹溪走台7乙接台3回北,這匯入銜接前500米左側就看到學校。這邊是上坡路,一層樓高的駁崁上遠遠就看到數株大王椰子在招搖著,我心底歡喜道: 「又有小學了!」 古樸的水泥框白瓶干的圍牆,一路延伸往前,紅磚校舍漸次在樹稍縫隙間分明起來。再前就看到階梯上的校門,雙柱單進,雙柱上有半圓虹桿,桿上鐵
Thumbnail
其實是想去看看古蹟。這學校開門的兩扇門,還有進門的紅瓦建築就是認證的古蹟。 學校雖然在1899就建校,但是這古蹟的校舍要到1934年才全部竣工,算不得百年,但是正門採古典多立克柱式建築就有特色。 從康樂街走來,圍牆後就是高高的大王椰子,真得吾心,十數米後地一個大門出現:雙抱牆四柱三進門,不論
2024.04.24 台中市政府 有百年以上校史的台中市神岡區岸裡國小,校內歷史建築岸裡公學校校舍須整體修復,市府教育局規劃修復暨再利用工程,今(24)日秘書長黃崇典出席動土典禮表示,校舍修復不但保存了難得的文化資產,也使校舍更加安全穩固,優化學習環境。 黃秘書長表示,岸裡國小校史超過百年,是台
Thumbnail
​根據教育部一份資料指出:至一百一十二 學年度,全國計有四百所國小具有百年老校校史,占全部校數之百分之十五。其中建校時間以在西元一八九八年時期一共有五十六所。這篇介紹新北市汐止區汐止國小就是一個例子。 水返腳公學校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汐止區和平路100巷 ​電話: 02  264
Thumbnail
人間有情却無情,野草無情似有情。許仙背負的情債,青蛇就由她和好友龜殼花聯手索還。有人慘死的房子沒人敢住,這是常識。於是很長一段時間這間房子閒置著。
這次遊學我們要去到台中的大甲、清水、梧棲,進行四天三夜的學習,首先我們要對這三個地點有一些認識 首先是大甲區,舊地名是「大甲社」,前身「大甲鎮」,位於臺灣臺中市西北角區域,大甲區主要的地形是一個扇狀平原,土壤為紅棕壤,內含紅土、礫石、沙及粉沙等成分,氣候是屬於亞熱帶季風。大甲區最有名的應該就是芋頭
Thumbnail
在濂洞國小散策時,學校圍牆邊一座古老的洗手臺,古樸水泥透出內裡的紅磚,他和其他的遊客一樣,路過、走過、就放過,直接到邊邊欣賞水湳洞的C字海灣,但是對我來說,那就是直接提取國小的洗手臺的印記,讓我相當興奮。 學校在洗手臺上方面貼了一張說明,文字描述那是「長仁分班洗手臺」,底下有非常小的文字寫著「長仁
Thumbnail
雖然處在北投區邊緣的山腳下,學校規模卻是非常的大,近千四的娃,59班,在北投諸小中排行老三,但校地只有1.7公頃多,有點擁擠,不過這又比老二的文化國小好多了,文小只有1公頃大啊。.根據校史記載,成立初只是北投公學校分離教室,設址靈山宮,這和台灣許多小學的起源類似--先成立、設校再建築校舍,校舍未成之
Thumbnail
大溪是一個位於桃園市的小鎮,曾經是清朝時期的重要港口,日治時期的木材集散地,這邊也成為木藝工廠的聚落讓木藝產業在此蓬勃發展。然而這些日式建築群,便是由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經過整修轉型為桃園第一座市立博物館「木藝生態博物館」也是台灣第一座無圍牆的博物館,更是全台灣第一座無圍牆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