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竹田國小|滿載驛站意象,實踐台日友好的小學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民國前 3(1909)年,內埔公學校「頓物分校」成立,為竹田國小之前身,於民國 5 年獨立為頓物公學校、民國 10 年改為竹田公學校、民國 30 年改稱竹田國民學校,並在民國 57 年改制為竹田國民小學。
竹田國小校門。(繪圖:Amo)
順著國道 3 號下交流道,不一會兒便能抵達竹田國小。校門口以俐落的斜面,鑲上直式的校名,校門旁的矮牆綠竹佇立,搭配扇形窗框,整體風格簡約但不失特色,從校外往內望去是操場,增添視覺上的遼闊感。抵達學校時恰好是下課時間,幾位孩子在操場邊玩著一二三木頭人,笑鬧聲四起。(搭上《魷魚遊戲》熱潮,孩子們口中唸的竟是韓文版的「一二三木頭人」,十分驚人。)
在走入校園前,不免俗地要先認識一下「竹田」的故事。
竹田國小校舍。(攝影:Amo)
米穀集散中心-「頓物」
竹田鄉是高屏六堆中,最早發展的鄉鎮,因位於屏東平原客家村較中間的位置,在六堆組織中屬於「中推」(六堆分佈詳見大成國小一文)。據竹田鄉公所介紹,六堆先民從糶糴庄開始墾荒,接著開拓出頭崙、二崙、中崙等庄頭。糶糴庄也因地利之便發展成六堆地區的米穀買賣中心。
小時候對「糶糴」二字印象很深刻,除了來自於新聞媒體的聳動標題「全台最複雜的村莊」之外,更多是來自國字的意思,糶糴分別代表「賣穀」與「買穀」,對應於國字內的「出」與「入」,對於尚在學習國字的我而言,是相當有趣的連結與發現。
糶糴庄其實就是買賣米糧的地方。早期糶糴庄所出口的米,會在庄邊龍頸溪畔的達達港裝船,並接著東港溪沿著河運送至東港,再接大船出港。然而,東港溪夏季常河水暴漲,使小船載運貨物不便,故小船必須將貨物先存放於糶糴庄附近的村莊,待洪水退去再繼續運送。而這個存放貨物的地方就被稱為「頓物」,在客語的意思是「囤積貨物的地方」,也就是今日的竹田鄉,而「頓物」也就成了竹田的舊名。(這也是頓物分校、頓物公學校之由來。)
爾後,陸域交通變得發達,以船載貨的方式也逐漸落寞,這塊地再也不需要存放貨物了,當時有人提議要更改庄名,便環顧四周,見鄉內竹林四起、水田阡陌,便將「頓物」改為「竹田」,成為現在的地名。不過,亦有文獻記載當地村民說法,表示「竹田」是源自於日本人思鄉情懷,以類似日本地名命名之,類似情形如鄰近的內埔鄉,也有以日本地名命名的「豐田」、「富田」之村名。
竹田車站模型。(攝影:Amo)
驛站-竹田意象
舊名「頓物」的竹田,是早期米穀集散之地,1919 年建造的竹田車站(頓物驛),除了揭示當地由水路轉為鐵路運輸之歷史外,該車站更是屏東境內唯一保存下來的日式木造車站,現已規劃為竹田驛站文化園區,是竹田鄉著名景點之一。
驛站彷彿成了竹田鄉的意象,在竹田國小也不例外。
校園內有大大的火車頭。(攝影:Amo)
走到校園後側,很難不被偌大的火車頭所吸引。主任告訴我,這裡是竹田國小附設幼兒園,建築設計概念,就是來自於火車站的意象。校舍間穿插的火車頭,表示月台,而幼兒園門口,便是進入火車站的剪票口。
這個設計真的非常貼近在地,而且超級 Q!一想到幼兒園的孩子們每天上、下課,都會咚咚咚的穿越剪票口,就覺得好可愛(止不住嘴角的姨母笑)!
仿火車站造型之幼兒園,中間還有剪票口呢!(攝影:Amo)
穿越幼兒園「月台」,即可看見前方廣場有一棵樹。這棵八十多歲的樹,名為西印度櫻桃,據悉是竹田國小第七任校長中野義所栽種,中野校長發現學生普遍營養不足,便在校內種植櫻桃樹,藉以補充身體所需的維他命 C。主任還補充,日本校長通常很重視「專業」,早期學生也會在學校種菜,如果種不好可是會被懲罰的呢!
雖然現在西印度櫻桃已經不再肩負孩子營養攝取的重任,仍是食農教育、生命永續課程的重要夥伴。現任幼兒園主任分享,孩子們會幫忙替西印度櫻桃澆灌、摘採櫻桃,並利用這些櫻桃製成果醬,今年端午節更用來製作櫻桃粽,除了透過手作了解食物製程外,更能教導孩子珍視食材來源,學習與大自然共生共處。
幼兒園內的西印度櫻桃。(攝影:Amo)
藏在校園裡的故事-水谷雪奶奶
除了驛站意象,竹田國小還有濃濃的日本情懷,無論是寫有「友誼公園」的鳥居,還是刻有「台日友好」紀念石碑,都訴說著學校與日本間的關聯。原來,校內還有一段故事,就藏在《雪婆婆》的繪本裡。
竹田國小內的友誼公園。(攝影:Amo)
誰是雪婆婆?雪婆婆和竹田國小的關聯是什麼?
原來,雪婆婆本名水谷雪,是日本三重縣津市人。二戰期間,雪婆婆的丈夫水谷政美被徵召來台服役,當時的雪婆婆已懷有第二胎,但先生卻再也沒有回家。雪婆婆沒有改嫁,獨力扶養兩女長大,直到先生離去後的 24 年,在大女兒與女婿的協助下,才確定丈夫因瘧疾客死在竹田野戰醫院,也就是今日的竹田國小。
校園的牆上,可見雪婆婆故事。(攝影:Amo)
1981 年,雪婆婆在大女婿陪伴下,來到丈夫最後離世的地方,當天下著雨,彷彿夫妻倆的心境般,充滿著重逢淚水與不捨。隔年,雪婆婆再訪竹田,拾起一把泥土,帶著水谷先生回家。
雪婆婆的來訪,彷彿為竹田國小與日本牽上一條線,從那之後,雪婆婆幾乎每兩年就會來到竹田,在追憶亡夫的同時,捐贈學校教學設備和發展基金、搭起竹田國小與日本扶輪社的友誼橋樑,增進交流,這也是校內台日友好紀念碑的由來。而日本扶輪社所贈資的羅漢松,便種植於友誼公園內,以紀念這段難能可貴的情誼。
竹小與日本扶輪社的友好紀念碑。(攝影:Amo)
校舍二樓的展區,紀錄著雪婆婆的故事。(攝影:Amo)
後記
身為百年小學的竹田國小,不僅有豐厚的歷史見證,其教學風格更與時俱進,獨樹一幟。竹田國小為桌遊特色學校,藉由桌遊與各領域課程融合、提升孩子學習興趣,並設計具有竹田客家特色的桌遊,帶領學生透過桌遊體驗走讀家鄉。光是聽主任口頭介紹,就被課堂內容深深吸引,親眼看見「桌遊學習中心」收藏的各式桌遊,只能說竹小的孩子好幸福呀!
桌遊學習中心的桌遊們。(攝影:Amo)
這次逛校園不孤單,很感謝能有校長、主任和淯溱老師陪同導覽,引領我深入竹田國小,在漫遊百年校園之際,聽見藏在校園各個角落的故事。如果沒有人引路,我想我是沒有機會親眼見到幼兒園裡的西印度櫻桃的呀!

參考資料:
1. 《竹田國小創校百週年校慶紀念》書籍。
2. 《竹田鄉采風錄-頓物踏查》書籍。
3. 竹田鄉公所網頁
4. 竹田國小網站粉絲專頁
5. 愛在頓物粉絲專頁
6. 水谷雪 wiki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43內容數
國小是正規教育的起點,也是連結地區的重要媒介。 或許是因為最純粹的情感、喜惡都發生在學生時期,因此學校一直是我很喜歡的場域。 愈遠離都市,愈能看見獨具特色的校園景色,結合在地元素,打造出獨樹一幟的面貌。 在這裡,我記錄了踏訪過的那些小學,那些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moL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根據教育部資料顯示,楓林國小於 1924 年建校。該時期仍屬日據時期,在網路上可尋之資料甚少,唯「點亮明日閱讀」提及該校前身為「外麻里巴社教育所」,後隨麻里巴社移居至現址,稱為「楓教育所」。於民國 35 年改稱楓林國民學校、民國 57 年改為楓林國民小學。
丹路國小成立於民國 57 (1968 )年,並在民國 107 年轉型為實驗小學。
石門國小前身為蕃童教育所,於 1917 年設於牡丹與四林。光復後(民 34 年)則改為高雄縣立石門國民學校,民國 49 年因應行政區域調整,改為屏東縣牡丹鄉石門國民學校,至民國 57 年改為石門國小。
民國 41 年,龍泉國民學校大光分班成立,隔年升格為大光分校,直至民國 49 年奉准獨立設校為大光國民學校,並於民國 57 年奉令改制為大光國民小學。
民國前十年(1901 年)車城公學校成立,民國 30 年改為車城國民學校,民國 57 年再更名為車城國民小學。期間歷經溫泉、保力、射寮分校成立,其後分別獨立設校,後因人口外移、生育率降低,三所學校又再度併為分校,保力分校併入本校,成為車城鄉內唯一小學。
新埤公學校餉潭分教場創校於民國 12 年,民國 30 年改名為新埤國民學校餉潭分教場,民國 32 年獨立為餉潭國民學校,並於民國 57 年改為餉潭國民小學。民國 107 年,餉潭國小改制為公辦民營實驗小學,由屏東縣慧光圓通普賢文教基金會承辦。
根據教育部資料顯示,楓林國小於 1924 年建校。該時期仍屬日據時期,在網路上可尋之資料甚少,唯「點亮明日閱讀」提及該校前身為「外麻里巴社教育所」,後隨麻里巴社移居至現址,稱為「楓教育所」。於民國 35 年改稱楓林國民學校、民國 57 年改為楓林國民小學。
丹路國小成立於民國 57 (1968 )年,並在民國 107 年轉型為實驗小學。
石門國小前身為蕃童教育所,於 1917 年設於牡丹與四林。光復後(民 34 年)則改為高雄縣立石門國民學校,民國 49 年因應行政區域調整,改為屏東縣牡丹鄉石門國民學校,至民國 57 年改為石門國小。
民國 41 年,龍泉國民學校大光分班成立,隔年升格為大光分校,直至民國 49 年奉准獨立設校為大光國民學校,並於民國 57 年奉令改制為大光國民小學。
民國前十年(1901 年)車城公學校成立,民國 30 年改為車城國民學校,民國 57 年再更名為車城國民小學。期間歷經溫泉、保力、射寮分校成立,其後分別獨立設校,後因人口外移、生育率降低,三所學校又再度併為分校,保力分校併入本校,成為車城鄉內唯一小學。
新埤公學校餉潭分教場創校於民國 12 年,民國 30 年改名為新埤國民學校餉潭分教場,民國 32 年獨立為餉潭國民學校,並於民國 57 年改為餉潭國民小學。民國 107 年,餉潭國小改制為公辦民營實驗小學,由屏東縣慧光圓通普賢文教基金會承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浪漫台3線來到土城,發現學校就在附近,二話不說轉過去。 一開始找到的是金城路的門,拍照時怎麼看都覺得眼前這雙水泥柱門不似「人君」,攔了從門奔出的路人甲得知要繞到另一邊的興城路才是正門。一字之差,馬涼馮京,亂是可惱可笑。 學校很大,有3.2公頃,是土城七小最大校地面積者,娃口不少,兩千多娃84
Thumbnail
竹塘真的是望眼一片鄉村風情,出了竹塘村奔台19,又訪問土庫國小,在見到東陽路(152縣道)後,看地圖上還有一所學校,遂前行奔長安國小。 學校0.85公頃,校門雙柱,乍見這門,我是悶頭 deja vu呢,可不是,眼前這柱、這牆,像是時光退了40年回到黑白電視的時代不是? 我呆在門口許久
Thumbnail
從溪湖跑台19線往南,過埤頭時會發現這路自然的繞過埤頭市區走外環,挺奇異的,一般不都是直通過市區?繼續望南走會到竹塘。 竹塘和彰化許多農村型的村鎮相似,就是在一大片的農田中,會出現一個聚落集村。竹塘是濁水溪北岸的農村集鎮,竹塘小就在這最大的聚落之中。 學校設立餘1920年,是彰化的百年小學之
Thumbnail
雖然學校地址是大明路,其實這門口大馬路就是台3線。而附近的道路都是大字開頭,大明、大忠、大勇、大禮、大仁等等,相當有趣。 校門三柱二進,兩矮柱為右、中柱,左柱是高柱,都是貼暗紅大理石砌面;高柱上有嵌金字校名,字形優雅楷書,雙面嵌鑄。 入門後就是三樓的校舍,山牆呈「門」字,有紅瓦裝飾簷,門楣上
Thumbnail
學校在濱海公路台15線旁,對面是這兩年赫赫有名,且議題躍上2021年第20號公投案的大潭電廠和藻礁保護區。 學校其實沒有緊貼大馬路,是一條十餘公尺的巷子上坡後才看到真正校門,不過在北上同邊側牆上有標示學校名銜。巷子一邊是牆,一邊則是竹子。 上坡後,大門呈現「ㄇ字」狀,四柱三進,大門配兩小門的
Thumbnail
總是覺得走起路來怪怪的 成長的地方-麟洛田中村,田中村分為上竹架和下竹架,日據時代與上竹架、下竹架、田心、田道稱為下四庄。外祖父在田中村的重要據點三叉路口,開了《潤財雜貨店》,倚著外祖父的店,母親開了一家裁縫店
Thumbnail
竹山竹青庭位於南投竹山,以文化藝術融入在地菜餚打造地方創生場域,從產地到餐桌呈現出在地風味的家鄉私房菜料理,提供多款風味美食及綠意飲品,並展示著土地孕育了一方風味料理的深度意義。
Thumbnail
  「桃園車站遺址」為清領時期台灣巡撫劉銘傳籌建的第1代車站「桃仔園火車碼頭」(1891)之卵石軌跡,與日治時期西移(桃園車站座像朝北,東往台北、西往新竹)的第2代車站「桃仔園停車場」(1898),及因1908年縱貫線通知後,改為「唐博風」造型(用為阻擋因下雨屋頂留下的污水)的第3代車站「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屏東竹田地區的景點,包括頓物堂、老夫子彩繪牆和惜緣亭等,並展示了這些地方的特色和吸引力。
Thumbnail
這土庫不是我原先認為的土庫,原先我以為的土庫在雲林,兩者相差了20多公里。事實上,打開地圖一查,會有四個土庫國小,分別是彰化竹塘、雲林土庫、台南新營、屏東里港等四所。 從大城離開後,續東行152縣道往竹塘,想去濁水溪北岸的木棉花道瞧瞧。這邊的風景和大城沒差多少,就是一大片平原上,遠遠就會有一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浪漫台3線來到土城,發現學校就在附近,二話不說轉過去。 一開始找到的是金城路的門,拍照時怎麼看都覺得眼前這雙水泥柱門不似「人君」,攔了從門奔出的路人甲得知要繞到另一邊的興城路才是正門。一字之差,馬涼馮京,亂是可惱可笑。 學校很大,有3.2公頃,是土城七小最大校地面積者,娃口不少,兩千多娃84
Thumbnail
竹塘真的是望眼一片鄉村風情,出了竹塘村奔台19,又訪問土庫國小,在見到東陽路(152縣道)後,看地圖上還有一所學校,遂前行奔長安國小。 學校0.85公頃,校門雙柱,乍見這門,我是悶頭 deja vu呢,可不是,眼前這柱、這牆,像是時光退了40年回到黑白電視的時代不是? 我呆在門口許久
Thumbnail
從溪湖跑台19線往南,過埤頭時會發現這路自然的繞過埤頭市區走外環,挺奇異的,一般不都是直通過市區?繼續望南走會到竹塘。 竹塘和彰化許多農村型的村鎮相似,就是在一大片的農田中,會出現一個聚落集村。竹塘是濁水溪北岸的農村集鎮,竹塘小就在這最大的聚落之中。 學校設立餘1920年,是彰化的百年小學之
Thumbnail
雖然學校地址是大明路,其實這門口大馬路就是台3線。而附近的道路都是大字開頭,大明、大忠、大勇、大禮、大仁等等,相當有趣。 校門三柱二進,兩矮柱為右、中柱,左柱是高柱,都是貼暗紅大理石砌面;高柱上有嵌金字校名,字形優雅楷書,雙面嵌鑄。 入門後就是三樓的校舍,山牆呈「門」字,有紅瓦裝飾簷,門楣上
Thumbnail
學校在濱海公路台15線旁,對面是這兩年赫赫有名,且議題躍上2021年第20號公投案的大潭電廠和藻礁保護區。 學校其實沒有緊貼大馬路,是一條十餘公尺的巷子上坡後才看到真正校門,不過在北上同邊側牆上有標示學校名銜。巷子一邊是牆,一邊則是竹子。 上坡後,大門呈現「ㄇ字」狀,四柱三進,大門配兩小門的
Thumbnail
總是覺得走起路來怪怪的 成長的地方-麟洛田中村,田中村分為上竹架和下竹架,日據時代與上竹架、下竹架、田心、田道稱為下四庄。外祖父在田中村的重要據點三叉路口,開了《潤財雜貨店》,倚著外祖父的店,母親開了一家裁縫店
Thumbnail
竹山竹青庭位於南投竹山,以文化藝術融入在地菜餚打造地方創生場域,從產地到餐桌呈現出在地風味的家鄉私房菜料理,提供多款風味美食及綠意飲品,並展示著土地孕育了一方風味料理的深度意義。
Thumbnail
  「桃園車站遺址」為清領時期台灣巡撫劉銘傳籌建的第1代車站「桃仔園火車碼頭」(1891)之卵石軌跡,與日治時期西移(桃園車站座像朝北,東往台北、西往新竹)的第2代車站「桃仔園停車場」(1898),及因1908年縱貫線通知後,改為「唐博風」造型(用為阻擋因下雨屋頂留下的污水)的第3代車站「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屏東竹田地區的景點,包括頓物堂、老夫子彩繪牆和惜緣亭等,並展示了這些地方的特色和吸引力。
Thumbnail
這土庫不是我原先認為的土庫,原先我以為的土庫在雲林,兩者相差了20多公里。事實上,打開地圖一查,會有四個土庫國小,分別是彰化竹塘、雲林土庫、台南新營、屏東里港等四所。 從大城離開後,續東行152縣道往竹塘,想去濁水溪北岸的木棉花道瞧瞧。這邊的風景和大城沒差多少,就是一大片平原上,遠遠就會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