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歸「女性」,揮揮手,換邊走:性別權力結構的課責與義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協力創作

動機

  在Sarah Everard一案過去後,有些女權團體提出了一些訴求。看到換日線 Crossing:【給男生的 6 大建議】#免於恐懼的自由 臉書貼文,他們提出一些措施,希望男性在夜晚路上遇到女性時,能夠配合以減輕單獨夜歸女性的懼怕感等等。而文章也提及不要在遇到這類事件時只宣導女性注意自己安全,女性應有安全夜歸的權利,應該要從教育男孩開始。但在懶人包的回應中,可以看到許多人並不買單,認為他們提出的作法不僅沒有實際效力,也過於女性本位。藉由這樣的一個討論,我想延伸出一個問題:因過往的不平等造成現況下性別權力分配的不對等,是否須對強勢方加以課與義務、或與弱勢方相對好處、抑或應不以性別為標籤施加道德枷鎖。

A.結果面:現況下的分布不公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所公布3.2.2 性侵害事件通報被害及嫌疑人概況,現況下女性面臨性暴力的可能性較高,而延伸到夜歸道路這個場域,統計數據上女性亦較可能遭遇性相關的擄人抑或傷害等事件。而從精神層面出發,社會現況下女性單獨夜歸的不安全感較高,而如身後剛好有男性,則會讓恐懼感增加。綜合上述,因為過去到現在,社會中女性處於較弱勢的一方,因此需要課與男性(或強勢方)義務,在夜歸這個場域中男性就有義務透過那些方法,減輕女性夜歸的不安全感。

B.程序面:不以性別為標籤方為公正

  從另外一個視角看這個議題,很快就會聯想到:夜歸的用路安全並不限定在單一性別,如果只因為大副分所顯現的特性就課與全體義務,這樣容易落入「偶例謬誤accident (fallacy)」的窠臼,或是「合成謬誤Fallacy of composition」的推論狀況,並不是男性的性犯罪率較高就代表男性比較危險,也不代表所有罪犯都是男性。更向下延伸,性別平權所要做的應該是以一樣的道德規範賦予所有人,而不是將單一性別提出賦予權力或課與義務,否則都將構成相對歧視。因此到夜歸這個場域,無論是叫男性配合那些方法,或叫女性保護好自己的安全,都是以性別為標籤,這個議題在個案中或許會跟性有關,但整體的本質不一定與性有關,因此不應以性別為標籤課責,而是所有人同時依循同一套規則。

歷史的不正義與積極平權

  綜合兩種切入觀點,我認為雙方左在意的焦點不太一樣。就如標題言,一方認為過去的性別不平等的餘孽延續到了現代,因此需要回復權力的天平,課與男性義務,讓女性不會害怕;但另一方觀察的是議題本質是否有權利不平衡的結構,而夜歸這個議題如果沒有限定在單一性別。就不應再以性別為標準,而是以所有用路人視為整體想出一套規範或方法。

beastar獅子的獠牙與鹿的槍

  以這部劇作為例,其很好的體現了相對強勢與相對弱勢共存所遭遇的問題。針對A.的切入視角,社會中已經有不對等的權力結構,因此需要對強勢方做出抑制,並喚起弱勢方的意識,讓他們不屈服於被保護的狀態。就如同獅子要與草食動物共存,拔掉了自己的獠牙,而鹿在持槍時,站上了對等(甚至強勢)的位子。
  反過來說,從B.的切入視角而言,因為這個議題在這個視角中,並不存在既定的強勢與弱勢,在所有人都可能被咬殺,也都有可能被槍殺的情形下,草食或肉食作為標籤就不是如此重要,在條件相同時,仍賦予不同的權利義務,代表著早已預設其中一方是弱者,因此應跨越標籤,制定出雙方都必須遵守的相同規範。

我的觀點

期待性道德與比例原則

  我最傾向的解釋方向,還是回歸期待性道德。相對於義務性道德,期待性道德更像一種指南,如果這麼做會更好,但做不到也沒關係,也就是所謂的「鼓勵但不課責」。在夜歸這個情境中,如果小小的舉動就可以減輕對方的恐懼,也能減低被誤會的可能,那無論是從機會成本或比例原則的角度衡量,都是一個值得鼓勵被施行的作法(前提當然是這個做法存在w),但從課責的角度來看,我認為萍水相逢的兩人在道德上並不相欠,我不喜歡用共犯結構將社會的問題上綱到每個人,因此我認為在這個情境中,沒有一方負有義務。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我沒有在權力結構中相對危險的處境,或對夜歸過度樂觀,這點也是我在協力過程中才認知到的。
  最後就以貼文中提及的一個做法_換到人行道另一邊為例,我認為這是個很好體現義務課責的模型,因為雙方不管是哪一方移動,都能達到兩人在不同人行道的結果,因此誰需要移動就是道德規範了。在我的觀點中,沒有人有義務移動,但與此同時,如果移動所給予的結果對雙方都好,那何樂而不為呢?或許會變成納許均衡,但這不是今天的命題。
前提依然是移動對議題有效力就是了。
  另外,在撰寫這篇週記時,原先很想以「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與「基進主義女性主義」對於性別議題不同的觀點切入,上述提及的兩個切入點也與之相似,惟因害怕本人理解能力不足,曲解了兩個派別的見解,因此下標時沒有以女性主義為子標,有興趣者可以加以對照。

參考資料

https://dep.mohw.gov.tw/DOS/cp-2982-14068-113.html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3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水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說      此次題材來自一堂法律相關課程,課堂要求我們準備一場模擬民事訴訟,我所分配到的案件是:原告向報社與搜尋引擎業者提起訴訟,主張撤銷其於過去曾有通姦紀錄的報導,並請求刪除關鍵字與報導的連結。   我此訴訟中擔任搜尋引擎業者之訴訟代理人。雖然盡可能準備各方的資料,也在交互詰辯後統整了原告的觀
 前言   進入暑假後,開始有意識的看起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算是追尋逝去的童年?),本周的作品是——魔女宅急便。相對於上回的神隱少女,因為名氣等等外在因素,一開始沒有特別抱有期待。出乎我所意料的是,或許是因為裡頭所係的故事、所遇到問題、所探討的事物,離我相對接近的緣故,有感而發,於是有了今天的週記。
#讀書會  引子 在二戰期間,許多國家嘗試了非人道實驗,這些實驗無一不違反了研究倫理,理應被譴責。然而,有些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例如納粹德國在戰爭期間,將處死的政治犯、猶太人、吉普賽人等等,送進實驗室,最後產出了數一數二精良的解剖學圖集。這樣的情況就顯得有些尷尬了,究竟在現在,知曉了這本圖集背後的
駐足在車站,快步中不該停留的捷運出入口。一抹微光拉住了腳步——儘管它僅僅是靜靜的照映在淺灰色的一角——發散出的彩與虹靜靜地流淌在地上。似乎無意炫耀,卻又引人注目。  略顯沉重的書包提醒著身為學生的責任,壓著肩膀,推向著理應該前行的地方——深邃而晦暗的地下入口——踱步前進。行人擦肩而過,紛湧如江水而過
 #海島演劇 #那就唱歌吧 #轉型正義 #心得向 文中較多個人觀點 #爭議性 觀看前請保持和平包容友善   接續上文所談到台灣自身的轉型正義問題,現在主流討論圍繞著兩個主軸,分別是國民黨版本的民主轉型已完成論調,與民進黨的過去錯誤未彌補主張。   以下所述的「現行的轉型正義」將以「促進轉型正義
 動機 最近看過無職轉生第6集後看到了一些有趣的討論,其中的一個橋段男主角有些變態的行徑,有人認為此段觀感上令人較為不適,認為這樣的描寫不甚恰當,在思考片刻後我發現這個問題可以擴展到如標題所述的問題,並與先前國文課折騰許久的朱光潛的《談美》有所連結,因此決定小小的寫一下這個題目。因為覺得是個挺有趣的
前說      此次題材來自一堂法律相關課程,課堂要求我們準備一場模擬民事訴訟,我所分配到的案件是:原告向報社與搜尋引擎業者提起訴訟,主張撤銷其於過去曾有通姦紀錄的報導,並請求刪除關鍵字與報導的連結。   我此訴訟中擔任搜尋引擎業者之訴訟代理人。雖然盡可能準備各方的資料,也在交互詰辯後統整了原告的觀
 前言   進入暑假後,開始有意識的看起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算是追尋逝去的童年?),本周的作品是——魔女宅急便。相對於上回的神隱少女,因為名氣等等外在因素,一開始沒有特別抱有期待。出乎我所意料的是,或許是因為裡頭所係的故事、所遇到問題、所探討的事物,離我相對接近的緣故,有感而發,於是有了今天的週記。
#讀書會  引子 在二戰期間,許多國家嘗試了非人道實驗,這些實驗無一不違反了研究倫理,理應被譴責。然而,有些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例如納粹德國在戰爭期間,將處死的政治犯、猶太人、吉普賽人等等,送進實驗室,最後產出了數一數二精良的解剖學圖集。這樣的情況就顯得有些尷尬了,究竟在現在,知曉了這本圖集背後的
駐足在車站,快步中不該停留的捷運出入口。一抹微光拉住了腳步——儘管它僅僅是靜靜的照映在淺灰色的一角——發散出的彩與虹靜靜地流淌在地上。似乎無意炫耀,卻又引人注目。  略顯沉重的書包提醒著身為學生的責任,壓著肩膀,推向著理應該前行的地方——深邃而晦暗的地下入口——踱步前進。行人擦肩而過,紛湧如江水而過
 #海島演劇 #那就唱歌吧 #轉型正義 #心得向 文中較多個人觀點 #爭議性 觀看前請保持和平包容友善   接續上文所談到台灣自身的轉型正義問題,現在主流討論圍繞著兩個主軸,分別是國民黨版本的民主轉型已完成論調,與民進黨的過去錯誤未彌補主張。   以下所述的「現行的轉型正義」將以「促進轉型正義
 動機 最近看過無職轉生第6集後看到了一些有趣的討論,其中的一個橋段男主角有些變態的行徑,有人認為此段觀感上令人較為不適,認為這樣的描寫不甚恰當,在思考片刻後我發現這個問題可以擴展到如標題所述的問題,並與先前國文課折騰許久的朱光潛的《談美》有所連結,因此決定小小的寫一下這個題目。因為覺得是個挺有趣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當代性自由運動宣揚積極性實踐才能獲得性自主,但這樣的概念是否不適用於所有人?我以無性取向的視角,反思社會對女性性別角色的期待,並展望我對性解放的理想,期盼在世界上能夠適當地被尊重。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對一些「鋼鐵直男」而言,去判斷這些距離可能太幽微。隨著社會對性騷擾與令人不適的追求之探討,的確使得一些人開始覺得自己本來好像可以做的事情漸漸要變得不能做了。但這不意味著你被剝奪了什麼,而是從現在起,你應該要開始練習你一直沒有好好培養的人際敏感度。
男人與熊。 “當妳(詢問對象為女性)獨自走在森林裡,希望遇到的是陌生男人還是一頭熊?” 這陣子是脆上熱烈討論話題“男人與熊”,假設是男人與熊有同等暴力行為,多數女性都是選熊,寧可被熊咬死也不要被性侵,若倖存,身心傷害是一輩子的,重點著重於“暴力”甚至“性暴力”。 我認為問題本身不夠精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性解放和女性主義的內心糾結。「性解放」應該被看作是一個個體化的選擇和可能的道路,而不是一個唯一的正確答案。本文探討了現代女性的內心糾結,探索女性主義、性解放、約砲以及性解放的培力經驗。香水百合提出了思考方向與執行之間的矛盾,希望女性能夠有自己的態度,並且分享了關於愛與性之間的感情故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此專題適合異性戀,會談論關於男女身份的諸多討論,建議認同自己為女性身份的讀者觀看。
Thumbnail
從前封建父權時代男性要面對的挑戰與嘲笑幾乎都來自男性,現代女性話語權解放後譏笑男性的人成了雙倍,男人的心理壓力也成了雙倍。 男兒身的我雖備感壓力,但也不想倒回至父權時代,因為那確實有很多對女性的壓迫。 女權即便在較開發的國家裡都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更別說在台灣這個只有30幾年的年輕民主政體,首要的
Thumbnail
最近我跟朋友聊天,他認為女生被父權社會蠹惑,對壞男人的崇拜是常態,卻忽略謹守本分的好男人。我告訴他這些壞男人背後的風險和問題,建議他應該專注於自己的優勢,而非執著於那些無賴之徒。最後,我們一同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當代性自由運動宣揚積極性實踐才能獲得性自主,但這樣的概念是否不適用於所有人?我以無性取向的視角,反思社會對女性性別角色的期待,並展望我對性解放的理想,期盼在世界上能夠適當地被尊重。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對一些「鋼鐵直男」而言,去判斷這些距離可能太幽微。隨著社會對性騷擾與令人不適的追求之探討,的確使得一些人開始覺得自己本來好像可以做的事情漸漸要變得不能做了。但這不意味著你被剝奪了什麼,而是從現在起,你應該要開始練習你一直沒有好好培養的人際敏感度。
男人與熊。 “當妳(詢問對象為女性)獨自走在森林裡,希望遇到的是陌生男人還是一頭熊?” 這陣子是脆上熱烈討論話題“男人與熊”,假設是男人與熊有同等暴力行為,多數女性都是選熊,寧可被熊咬死也不要被性侵,若倖存,身心傷害是一輩子的,重點著重於“暴力”甚至“性暴力”。 我認為問題本身不夠精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性解放和女性主義的內心糾結。「性解放」應該被看作是一個個體化的選擇和可能的道路,而不是一個唯一的正確答案。本文探討了現代女性的內心糾結,探索女性主義、性解放、約砲以及性解放的培力經驗。香水百合提出了思考方向與執行之間的矛盾,希望女性能夠有自己的態度,並且分享了關於愛與性之間的感情故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此專題適合異性戀,會談論關於男女身份的諸多討論,建議認同自己為女性身份的讀者觀看。
Thumbnail
從前封建父權時代男性要面對的挑戰與嘲笑幾乎都來自男性,現代女性話語權解放後譏笑男性的人成了雙倍,男人的心理壓力也成了雙倍。 男兒身的我雖備感壓力,但也不想倒回至父權時代,因為那確實有很多對女性的壓迫。 女權即便在較開發的國家裡都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更別說在台灣這個只有30幾年的年輕民主政體,首要的
Thumbnail
最近我跟朋友聊天,他認為女生被父權社會蠹惑,對壞男人的崇拜是常態,卻忽略謹守本分的好男人。我告訴他這些壞男人背後的風險和問題,建議他應該專注於自己的優勢,而非執著於那些無賴之徒。最後,我們一同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