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
最近看過無職轉生第6集後看到了一些有趣的討論,其中的一個橋段男主角有些變態的行徑,有人認為此段觀感上令人較為不適,認為這樣的描寫不甚恰當,在思考片刻後我發現這個問題可以擴展到如標題所述的問題,並與先前國文課折騰許久的朱光潛的《談美》有所連結,因此決定小小的寫一下這個題目。因為覺得是個挺有趣的討論面向,應該也不會太難入口,所以就決定久違的放上ig。
討論範疇
首先得要把討論的作品先劃分出來。綜觀所有作品,包含任何媒介(諸如圖像、雕刻、影音...),有些作品本來就以色情或暴力為主要賣點,甚至他的受眾就是為此而來,例如絕大多數的A片就是這種形式;或者它本身並不是以上述元素作為主旨,但有提供足夠資訊讓受眾在觀看作品前就有預期會出現相關元素(例如回復術士)。我想應該不會有人會主張應該拔除A片中的色情元素以利觀感,這部分的創作相對就不會有題目所述的問題,因為受眾已經有預期作品大致會呈現的內容,創作者也事前明確說明並確立分級制度,那部分的可能相關討論會比較偏向偏激/煽動暴力的言論自由或報復式色情等等議題,不納入今天的相關討論。
所以今天要討論的範疇就是,觀眾在觀看前沒有明確認知作品中會出現暴力或色情相關元素的創作,但作品中仍有對其一定程度的描寫,此時觀眾產生反感,觀眾是否能依此進行批判?
美學上
先將何謂美學上對作品有益的定義說清楚:作品加入相關元素的描寫是否有利美感經驗的形成,像是可以加強對作品的移情作用,或對劇情的建構有所幫助等等。
我在此就先簡單粗暴地分為三類:有益、無益、有害
先舉加入此類元素對美感經驗的形成有所幫助,甚至有其必要者:
辛德勒名單:木箱上的男孩是描寫納粹德國時期猶太人經歷的書,其中不乏有許多軍官對集中營人們的暴力描寫,而觀看時也會有不適感的產生,但在此處就不該將這類情節刪減,因為這樣的情節是描繪主角處境的必要要素,對於作品背景的深化有其存在意義,此時批判作品出現暴力元素就顯得不必要且阻礙作品的建構,我認為是對情節作用的不了解才會出現這類批判。
從談美的觀點來看,這樣的批判就是觀看時沒有從實用的態度切換到藝術的態度,就跟那些指責大衛像應該穿上褲子的大媽一樣。
接下來是加入元素後對於美感經驗的形成沒有直接助益,但也不至於傷害作品者:
早期動漫中常出現的幸運色狼我認為就可以歸為此類,雖然可以一定程度的增加作品的趣味性,但對於角色形塑等長期的影響沒有甚麼助益。但這分類很大程度取決於個人因素,有些人就認為靜香洗澡被撞見的橋段應該拔除,有些人則反之(可參考:《哆啦A夢》也被要求應該政治正確?大雄偷窺靜香洗澡,會教壞小孩嗎?|志祺七七),雖然這類這類作品中加入元素對美感上沒什麼直接助益,但對於為休閒等目的而非美學而來的受眾來說,這類元素某種程度上可以滿足受眾的需求,可以為受眾帶來趣味或是其他正向心理循環之類的,所以我也不想全然否定其對觀賞體驗的助益,但幸運色狼實在太智○了。
最後就是加入元素後反而對作品有害者。這裡需要先說明我的定義:作品主體標籤因為加入元素而崩壞,白話一點說,作品加入了不該在這個作品出現的東西:
這裡我想舉刀劍神域中觸手PLAY此一橋段為例,加入此橋段對於劇情推進或角色塑造沒有助益外,對先前劇情及人物架構產生矛盾,最重要的是觀眾沒有預期也不會想要在這裡看到這類元素,不符合受眾對作品的期待使主體標籤產生崩壞,變得像作者的惡趣味。對此的批判我覺得就相對合理,他可以反映出受眾對作品美感上的損傷之反饋,如果能夠進一步促成改變那對作者或觀眾都有不是件壞事。
我的觀點
回到無職轉生的討論,我個人在看到這個橋段時也覺得有些反感,後經其他觀眾補充才了解這個橋段對角色塑造的意義,所以不會特別為此批判作品,但能同理有些人批判的原因。因此我認為對於題目可以下的幾個結論是:
1.在產生不適或反感時,可以先試圖了解造成反感的原因並歸因出它的元素,並嘗試理解這個元素在作品中的意義,如果能夠理解它的作用與意義,那就相對不會為此反感。
2.有時理解後仍會感到不適,或理解但仍不苟同,此時期時就回歸論戰中常出現的那句話:不要看就好了。人生何長,其實沒有必要為一個令自己不悅或不適的東西消耗生命,實在無法承受簡單地跳過就好了。
3.在上述提到對作品相對合理批判的情境,充其量只是美學上的批判,就如同認為某幅畫很醜一樣,雖然批判有其原因,但仍然不是普世通行的準則,只是個人對作品的評價,而不是作品絕對的善惡,因此我認為不需要為此憤恨不平或認為每一觀點就是絕對真理。
最後小小的提醒一下,美學的觀點雖然有參考談美一書,但觀點與書中並不完全相同,甚至有許多超譯與相異的部分,還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