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道研究:研究倫理與學術價值是否掛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讀書會

引子

在二戰期間,許多國家嘗試了非人道實驗,這些實驗無一不違反了研究倫理,理應被譴責。然而,有些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例如納粹德國在戰爭期間,將處死的政治犯、猶太人、吉普賽人等等,送進實驗室,最後產出了數一數二精良的解剖學圖集。這樣的情況就顯得有些尷尬了,究竟在現在,知曉了這本圖集背後的血腥,我們該肯定他的學術價值嗎?


研究倫理是什麼?又為何重要?

  研究倫理所包含的面向廣泛,規範了做研究時那些該做哪些不能做,而本討論主要聚焦於「受測者」。在研究中應該充分保護受測者,包含要事前告知實驗內容並取得同意,過程中尊重受測者等等,簡而言之即尊重受測者的「人權」。這樣的規範乃要避免任何人在實驗過程中受到傷害,避免非人道作為的產生,這也是研究倫理對於研究重要的其中一個因素。也因此只要是違反研究倫理的研究,無論最後的成功與否或是否具價值,研究者都會被認為是有「罪」的,也應被譴責。

  了解研究倫理與其重要性,接下來是研究倫理與學術倫理的關係。以下以兩種論述說明。


研究倫理與學術價值不可脫鉤

:違反研究倫理的研究不能具備學術價值

學術價值是正面評價

在這樣的論述中,肯定一份研究的學術價值即是肯定此研究的貢獻。這樣的評價背後可能隱含的是,因為肯定不正義的手段所取得的成果,默許(或間接的肯定)了手段的評價。

毒樹果實理論

這個理論中,在手段是"非法"的情形下,其取得的"證據"應該不被採用。以此為喻,我們譴責研究的過程因為沒有遵守研究倫理而不正義,那其成果的價值就不應該被我們所肯定。而向下延伸,他所達成的實用價值(如前言提及的圖集)就不應被我們所採用。

總結而言,在這個論述中,手段與成果視作一個整體,或者成果被視為手段的延伸,在學術價值是正向評價的前提下,給予成果一個學術價值是不可行的,因為會間接給予手段評價,與研究倫理的評價系統產生矛盾。


研究倫理與學術價值可獨立判斷

:違反研究倫理的研究可能具備學術價值

學術價值是客觀狀態

一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正確即是正確、錯誤即是錯誤,其價值的產生並非評價而是事實狀態。以開頭所述的解剖集為例,醫學上仍然會使用他,他這樣的實用價值就是對價值的一個體現。換言之,如果一個研究成果是正確的,那就應認定他是具有學術價值的,因為如此才是符合事實的敘述。

歷史已經發生

在違反研究倫理的實驗已經發生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成果也已經產生,我們不可能故意去拋棄這個成果,叫所有人忘記這份"知識"。向下延伸即是肯定它的實用價值,讓實驗成果能續存於世,提供幫助。但這份論述下我們仍需銘記得到這份成果所經歷不正義的過程,而研究者所背負的責任與其評價並不會因為學術價值的賦予而改變。


我的觀點

在一開始接觸到這個議題時,我為了與對面討論而故意站到否定價值的一方,不過也在過程中發現到這樣的主張似乎也有意義,因為探討了手段與成果之間的關係,並處理了研究倫理與學術價值可能的評價牴觸,讓研究倫理繼續有存在的必要(畢竟牴觸的話就不用遵守了八)。但實務上我們不可能真正否定掉一個"價值",因為研究的成果確實存在,所以將學術價值更單純的視為一個對事實狀態的敘述,也在另一個方面避免了與研究倫理的衝突。無論如何,現實中都是一個「口嫌體正直」(註1)的狀態,研究者有「罪」,過程的確「不正義」,但研究的成果還是會拿取。

但或許我們都能同意的,是銘記過去的錯誤,並以此為戒,防範悲劇的再發生。



參考資料

註1:(鄭兆佑,2021/5/23)

「最精緻」人體解剖圖集背後的納粹陰影和血腥來歷:BBC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9397470

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人類研究倫理守則:https://rrec.cmu.edu.tw/sites/default/files/20130429105556_manageme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水星的沙龍
6會員
39內容數
王水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18
連續兩周的周記都是遊記的我,是混蛋嗎? -     六月是奔跑的伏月,從10科的鬼畜期末爬出來,就直奔幾乎不間斷的旅行計畫。笑稱著期末後的幾個星期,就把從大學到國中的朋友圈通通揪出來玩了一輪。六月是需要灌溉的水無月,似乎是把整個學期玩樂的份量都塞進了這個小小的區間,而蘭嶼這個小島,也算是作為這樣
Thumbnail
2023/07/18
連續兩周的周記都是遊記的我,是混蛋嗎? -     六月是奔跑的伏月,從10科的鬼畜期末爬出來,就直奔幾乎不間斷的旅行計畫。笑稱著期末後的幾個星期,就把從大學到國中的朋友圈通通揪出來玩了一輪。六月是需要灌溉的水無月,似乎是把整個學期玩樂的份量都塞進了這個小小的區間,而蘭嶼這個小島,也算是作為這樣
Thumbnail
2023/06/26
「喀擦::」 前一晚仍悠閒地趴在士林舅公家的地板。做為填充時針之間空白的聲音,電腦裡隨意地撥放著環法紀錄片,手機的通知零散的跳著。 泓:「找到夜宿桃機的地方了」 C:「測試賴壬沁有沒有起床」 「我沒睡」 泓:「記得拔充電線🤣」 我繼續剝著葡萄。不知道打哪來的自信,明明是第一次自己的國外旅行,出行前
Thumbnail
2023/06/26
「喀擦::」 前一晚仍悠閒地趴在士林舅公家的地板。做為填充時針之間空白的聲音,電腦裡隨意地撥放著環法紀錄片,手機的通知零散的跳著。 泓:「找到夜宿桃機的地方了」 C:「測試賴壬沁有沒有起床」 「我沒睡」 泓:「記得拔充電線🤣」 我繼續剝著葡萄。不知道打哪來的自信,明明是第一次自己的國外旅行,出行前
Thumbnail
2022/09/25
一個關於英文課的小作業
2022/09/25
一個關於英文課的小作業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台大國發所抄襲案透露人文社會研究成果不能過度類似,與自然科學研究期待結果雷同相反。本文就此討論“人文事實”與“物理事實”的差別。文中亦介紹今日的“後真相時代”,時代精神本身沒錯,卻為政治騙子提供了靈感與理論根據。
Thumbnail
台大國發所抄襲案透露人文社會研究成果不能過度類似,與自然科學研究期待結果雷同相反。本文就此討論“人文事實”與“物理事實”的差別。文中亦介紹今日的“後真相時代”,時代精神本身沒錯,卻為政治騙子提供了靈感與理論根據。
Thumbnail
作為個偏性善論價值的讀者,這本去年十分風靡,又是讀書會選書的暢銷作品,理應很快的看完,但實際上卻拖拖拉拉,差點棄坑。
Thumbnail
作為個偏性善論價值的讀者,這本去年十分風靡,又是讀書會選書的暢銷作品,理應很快的看完,但實際上卻拖拖拉拉,差點棄坑。
Thumbnail
遠看是人類展現良善的編年演化史,近看則會發現乃作者逆著學術界的風頭,在主流立論中逆行的堅定著作。
Thumbnail
遠看是人類展現良善的編年演化史,近看則會發現乃作者逆著學術界的風頭,在主流立論中逆行的堅定著作。
Thumbnail
坊間有許多書籍,網路也有許多資訊,估且不論其資料正確性,如果當你看到文字的論述感到困惑或懷疑,那麼對你而言是好的,畢竟閱讀自己的「人類圖」資訊本身也是一種覺察進行式,當你理解並觀察自己是否如文字所描述的狀態時,這也是療癒的一環。
Thumbnail
坊間有許多書籍,網路也有許多資訊,估且不論其資料正確性,如果當你看到文字的論述感到困惑或懷疑,那麼對你而言是好的,畢竟閱讀自己的「人類圖」資訊本身也是一種覺察進行式,當你理解並觀察自己是否如文字所描述的狀態時,這也是療癒的一環。
Thumbnail
現代人對科學無比的信任與崇尚,甚至人們對科學的崇拜已經有些偏離了科學原初的精神,成為一種迷信。 我們認為科學追求的是「事實」,也只關心事實,然而這樣只重視事實的信念,當它成為判斷價值的唯一標準時,就造成了一些問題。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人不只會關心「事實」,也會在乎「意義」。 追尋意義可說是人深層的內在需
Thumbnail
現代人對科學無比的信任與崇尚,甚至人們對科學的崇拜已經有些偏離了科學原初的精神,成為一種迷信。 我們認為科學追求的是「事實」,也只關心事實,然而這樣只重視事實的信念,當它成為判斷價值的唯一標準時,就造成了一些問題。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人不只會關心「事實」,也會在乎「意義」。 追尋意義可說是人深層的內在需
Thumbnail
科學家不會再亂槍打鳥的隨意研究各種問題,而能更聚焦在某些問題上;接著因為典範本來就用以描述某一群的現象,它用以解釋、甚至能夠預測,我們可以就理論去推估某某現象可能會如何運作。那麼,接下來的工作就會是去確認這套假設是否正確了…
Thumbnail
科學家不會再亂槍打鳥的隨意研究各種問題,而能更聚焦在某些問題上;接著因為典範本來就用以描述某一群的現象,它用以解釋、甚至能夠預測,我們可以就理論去推估某某現象可能會如何運作。那麼,接下來的工作就會是去確認這套假設是否正確了…
Thumbnail
這個系列要談「邪惡選票」,或更精準的來講,就是那些「政治人物不該討好的選民」。這些人的選票或取可以爭取,但不應該犧牲自己原有的堅持去配合他們,因為這些人的政治主張對於民主制度來講是種傷害。
Thumbnail
這個系列要談「邪惡選票」,或更精準的來講,就是那些「政治人物不該討好的選民」。這些人的選票或取可以爭取,但不應該犧牲自己原有的堅持去配合他們,因為這些人的政治主張對於民主制度來講是種傷害。
Thumbnail
本篇已是本系列對比性內容的最後一篇,我們要來探討倫理學中的三個重要次分科,也就是「規範倫理學」、「應用倫理學」與「描述倫理學」的愛恨情仇。
Thumbnail
本篇已是本系列對比性內容的最後一篇,我們要來探討倫理學中的三個重要次分科,也就是「規範倫理學」、「應用倫理學」與「描述倫理學」的愛恨情仇。
Thumbnail
前面提過,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很可能只是對於「我」的定義之別,而「整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矛盾,則是在許多層面存在完全相反的預設。而且這種矛盾很可能無法化解,也是不應化解的。
Thumbnail
前面提過,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很可能只是對於「我」的定義之別,而「整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矛盾,則是在許多層面存在完全相反的預設。而且這種矛盾很可能無法化解,也是不應化解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