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羅大佑引言稿
方格精選

32 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羅大佑引言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按:這是一篇準備了三十年的致詞稿。

(觀賞此段實況請至 https://youtu.be/pZuNj3j0b4U

1982年,羅大佑出版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那年他28歲,我小學五年級。這個歌手燙著爆炸頭,穿一身黑衣,永遠戴著墨鏡,嗓音又粗又啞。歌詞像在寫作文,一首比一首長。比我大十來歲的那些酷酷的叔叔阿姨,聽到羅大佑的歌,都像瘋了一樣,跟著他唱「台北不是我的家」。那時候我是不太懂的:台北明明就是我的家啊?

後來我上了高中,第一次把羅大佑的錄音帶找出來,認認真真地聽。一天深夜,我聽到:

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
黃色的臉孔有紅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懼
西風在東方唱著悲傷的歌曲

我忽然懂了,羅大佑唱的,其實也是我們自己曲折、沈重的歷史。我第一次發現:一首歌,也可以像一本長篇小說,像一部電影,站在史詩的高度,為大時代留下見證。

聽他的歌,你會覺得自己變成了一個更滄桑、更懂事的人。然而你也會發現,大人的世界,恐怕比你想像的更艱難。我把他的歌詞抄在隨身的筆記本上:

砍去我那萬能的雙手給我一對翅膀
這樣的事情到底我敢不敢?

這個問題,我到現在還是沒有答案。

羅大佑的歌裡,有的不只是波濤洶湧的大時代,他也替你唱出了生命的困惑和為難,唱出了大我和小我的糾結。那些夢想和盼望,那些孤獨和掙扎,他都經歷過,他都明白。仔細想想,他最好的情歌,都可以不只是關於愛情: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
不明白的是為何你情願讓風塵刻劃你的樣子
情到深處人孤獨
我將你的背影留給我自己
卻將自己給了你

他不但改變了中文歌詞的語言風貌,更不公平的是,他還擁有無與倫比的作曲、編曲、製作的才華。他讓我們知道:一個歌手,不但可以擁有詩人的靈魂,也能擁有思想家的精神和革命家的氣質。一張唱片,也可以成為震撼時代的啟蒙事件。

他說過:「真正受過傷的人,才知道疤痕也有生命。真正為大眾創作過的人,才知道那是如何難以攀登的山嶺。」寫下這段話的時候,他還不到三十歲。過了這麼多年,他仍然不怕走困難的路,不甘心自我重複,不願意講討好聽眾的話。直到現在,他還在焦慮,還會生氣,對這個世界還有很多意見,還在不斷地寫歌。

他是永遠的 rocker,也是永遠的憤青。

今天晚上,站在金曲獎這個流行音樂的最高殿堂,我要趁這個機會,向羅大佑說一聲謝謝:謝謝你在三十多年前,改變了一個十六歲徬徨少年的生命。謝謝你,讓好幾個世代的音樂人,還有千千萬萬像我這樣的樂迷,見識了流行音樂這門藝術,可以發揮多麼巨大的野心,抵達多麼驚人的高度。謝謝你,因為你的歌,讓我們變成了更成熟、也更有膽量的大人。

整整三十八年前,他曾經唱過:「當未來的世界充滿著一些陌生的旋律,你或許會想起現在這首古老的歌曲。」現在,就是未來。

歡迎黃韻玲和一群跨世代的音樂人,帶我們回顧羅大佑的經典歌曲!■

avatar-img
馬世芳的沙龍
2.2K會員
1.7K內容數
馬世芳2017年迄今的部落格,2021年遷至方格子。包括音樂文字、廣播節目側寫、隨筆、食譜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馬世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那把胡士托吉他,始終維護在「可彈奏」狀態,他們也願意出借給身分合宜的樂手彈奏,讓神器繼續創造美麗的音樂──就像三百年前的史特拉瓦底里如今仍然經常上台演奏:「你們可以想想,台灣有誰是彈奏這把吉他的合適人選?」
這幾天在家工作、開車出門,都在放 remix 版的「紅碟」和「藍碟」,聽那些熟到不能再熟的歌,仍然感動到不能自已。
陳明章和他的音樂無需歌頌禮讚,只需真心體會,這部電影也是。
那把胡士托吉他,始終維護在「可彈奏」狀態,他們也願意出借給身分合宜的樂手彈奏,讓神器繼續創造美麗的音樂──就像三百年前的史特拉瓦底里如今仍然經常上台演奏:「你們可以想想,台灣有誰是彈奏這把吉他的合適人選?」
這幾天在家工作、開車出門,都在放 remix 版的「紅碟」和「藍碟」,聽那些熟到不能再熟的歌,仍然感動到不能自已。
陳明章和他的音樂無需歌頌禮讚,只需真心體會,這部電影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