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看理想──Podcast產業升級的可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無意間滑到許榮哲老師分享,駱以軍的「說故事」節目《故事便利店》上架開賣了,一方面很開心看到留言處熱烈地回應,足見這樣的內容在臺灣還是有市場的,但另一方面也有點不甘心。這檔節目從內容、到設計視覺、宣傳文案,完全是從中國的付費「播客」平台「看理想」上照搬回來的,只把文字由簡體轉成繁體,大約兩年前我就花過大約90多塊人民幣購買一模一樣的內容,而且在看理想的App上享有更方便、美觀的使用體驗。我不甘心的是,不論駱以軍有過多大的爭議風波,都不能否認他是臺灣一流的小說家,既然如此,怎麼讓對岸的媒體人搶先我們一步了呢?

raw-image

看理想是什麼?

「看理想」脫胎自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旗下的圖書品牌「理想國」,2010年以「想像另一種可能」為號招,引進、出版一系列人文社科領域的好書,在線下盛大舉辦講座沙龍的同時,也積極製作網路影音節目,漸漸從單純的出版社擴大成「文化品牌」。

至2016年初為止,相關集團在中國文化界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但好景不長,同年年中陸續傳出集團董事被捕編輯入獄等消息(相關新聞可見超連結中兩篇端傳媒的深度報導),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慘遭整肅、理想國的美夢想破滅,中共不允許想像也容不下另一種可能。

不過從2015年開始的線上影音部門「看理想」卻越做越火熱,由香港知名媒體人梁文道主導,開始製作一系列的影像內容,而我就是從這時候開始注意到這個品牌的──馬世芳老師開設了《聽說》,分享臺灣流行樂的種種;另外一檔《一千零一夜》 在北京的夜色中漫步談書,特殊的形式重新定義了單調的讀書節目,可以說是梁文道繼《開卷八分鐘》後的重要代表作。

看理想App──從視覺到聽覺的文化追擊

時局變換至今,可能有些香港朋友會因爲梁文道的行徑和立場感到厭惡,我完全可以理解,但仍不可諱言,梁文道的確是位厲害的媒體人。

在影像內容的成功之後,2018年10月看理想App── 一個以有聲節目(Podcast)為主的平台正式上線,當中大部分的內容需要付費收聽,未經細算,但到目前為止,裡頭沒有上百也有數十個以文化為主題的節目,從音樂、文學、電影,到藝術、歷史等等,包羅萬象。其企劃編輯功力相當細膩,加上用心的視覺設計與軟體製作,成果著實令人佩服,更遑論強悍的講者陣容,請容我在此稍作列舉。

文學方面有白先勇說紅樓、廖偉棠談新詩、許子東講中國現代文學等,外加多本中外經典書籍的有聲重製;音樂類節目除了馬世芳老師,還請到焦元溥導聆古典音樂,其餘講解中國搖滾、民謠、國樂、戲曲的內容更是多樣;在藝術的分類裡,有賈樟柯的電影課、一系列陳丹青的節目等;歷史相關的節目裡頭,特別找到楊照開設講史、說書課程,而最讓我驚訝的,是目前出到第六季(共十季)的《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史》,內容由多位學者共同編譯,再交由口條較流利專家講述,能用這樣的規格與野心製作Podcast,絕對是目前臺灣創作者,多靠單打獨鬥的狀況下所難以企及的。

以上只是先提出幾位臺灣大眾可能曾耳聞的名字,還不及全部內容的十分之一;再舉最後一例,去年疫情正盛之時,來自臺灣中央研院的兩位學者──劉紹華李尚仁,也受邀從醫學、歷史學和人類學的角度談論「傳染病與人」的主題,那是一共二十集的精彩節目,又一次、明擺著的主場優勢,就這麼被先馳得點了。

更多、更好、更大的Podcast

在2020的大疫之下,臺灣開始有越來越多人聽見Podcast,百靈果、股癌、臺通、呱吉、敏迪領頭帶起整個產業,然後知名樂評小樹老師、法律白話文、報導者陸續從SoundOn加入,接著《轉角國際》、《這聲好啊!》、《好味小姐》、《深度履行》等節目也漸漸成為許多人的日常夥伴。

目前臺灣的Podcast產業仍面臨許多困難,其一就是法規問題。近期在KKBOX和First Story的合作下,總算繞開了在Podcast中播放音樂的版權問題(詳情可聽法客話題EP102),讓馬世芳老師得償以獨立廣播人的身份在KKBOX上製播節目──《耳邊風》,但說書節目的版權問題仍有待解決。

再者是市場的大小,就我個人的觀察,「看理想」在中國也不算是主流的品牌,更具影響力的還有喜馬拉雅、小宇宙等平台,藉由龐大的市場支撐小眾媒體,使優質的內容得以存續,這是臺灣創作者所沒有的環境。中文的Podcast節目若要擴大市場,西進就得突破圍牆,面對審查與更激烈的競爭,另一帖解方則是轉向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遍布在世界各地的華語受眾,如百靈果自詡的,做「華語最自由」以爭取世界的目光。

除了Apple Podcast、Spotify兩大聆聽管道,專門製作及提供Podcast後台服務的,還有KKBOX、SoundOn、First Story三大平台,他們都是以技術為核心的科技公司;而以內容為核心、且具一定影響力的,只有鏡文學創立的「鏡好聽」,早在2019年底開站,並撒網式地開設大量節目,其中有不少出色的內容,但仍欠缺現象級的代表作。其餘就是如這次在臺灣上架《故事便利店》的「遍路文化」或者「孜孜」等,以販售線上課程或者類出版社形式營運的品牌。

我們可以看見,資源分散也是重要的問題之一,這些已經掌握一定能量的集團如何有效整合各界,而處在微妙競合關係中的廣播電台和負責產製內容的出版業,兩個重要的傳統媒體又該扮演怎樣的角色,都還有待觀察。誰能凝聚足夠的力量進行「產業升級」,讓Podcast節目不再只依賴主持人魅力,而是可以建立一套新的模式,讓更多節目擁有完整的製作團隊,透過企劃的巧手,編織出耐聽且有深度的節目,或許是接下來可以討論的方向。

《說故事的人》即是企劃合作相當精彩的節目

入耳及心的魔力

我是聽廣播成痴的人,從國小一邊聽媽媽買的張曼娟小學堂,一邊似懂非懂地聽著台北愛樂99.7;到國中聽到蔣勳的有聲書、紅樓夢青年版,接著每晚熬夜在被窩裡Call in青春點點點,和明明就已經每天見面的同學相約在空中;高中開始馬世芳老師、小樹老師開啟我的新世界,生活從此離不開音樂。一直以來是這些內容養大我,因此我始終相信有聲內容,擁有極大的、影響人心的力量。

臺灣一直存有豐富的土壤,除了傳統的廣播人大可更自在地跨足,各領域的好手也應該積極加入,我們不應該只困在「生活風格」和「談話性節目」的桎梏裡。除了與家人好友同車的時刻,大部分的Podcast聆聽情境,都是與耳機或者小小音響裡的主持人單獨相處著,當中的每個話題、播放的歌曲、推薦的書籍和電影,都會不知不覺進入我們的生命當中;雖然自始至終我都還只是個單純的聽眾,但我希望關於Podcast有更多討論,帶來更多的聽眾,畫出更大的藍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obby_Wen的沙龍
4會員
5內容數
Bobby_W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23
以十五年為紀,為過去發行的作品舉辦紀念演唱會,已經是生祥樂隊的定番活動,這回終於輪到《臨暗》,雖然受疫情影響成了十五加二週年,但主辦單位也端出了誠意十足的方案,回饋苦苦等待的樂迷們⋯⋯
Thumbnail
2021/12/23
以十五年為紀,為過去發行的作品舉辦紀念演唱會,已經是生祥樂隊的定番活動,這回終於輪到《臨暗》,雖然受疫情影響成了十五加二週年,但主辦單位也端出了誠意十足的方案,回饋苦苦等待的樂迷們⋯⋯
Thumbnail
2021/12/20
最早認識李宗盛這個名字,是從「理性與感性作品音樂會」的實況錄影開始,記得高中的自己窩在電腦螢幕前,被他的創作與演繹收服,莫名感動不已,就此我的生命裡有了不只一首的李宗盛,伴我度過青澀、苦悶的愛戀,徬徨、焦慮的升學時光,道盡一個青少年心中不欲人知的事⋯⋯
Thumbnail
2021/12/20
最早認識李宗盛這個名字,是從「理性與感性作品音樂會」的實況錄影開始,記得高中的自己窩在電腦螢幕前,被他的創作與演繹收服,莫名感動不已,就此我的生命裡有了不只一首的李宗盛,伴我度過青澀、苦悶的愛戀,徬徨、焦慮的升學時光,道盡一個青少年心中不欲人知的事⋯⋯
Thumbnail
2021/10/03
「十年社遊」顧名思義,是社團重聚、在老友們火候俱足的時刻再次成發,當然水準遠遠不是成發可以比擬的。淺堤和孩子王連袂演出,不只是交換圈粉,更具體而微地彰顯了高雄的獨特音樂場景與發展脈絡……
Thumbnail
2021/10/03
「十年社遊」顧名思義,是社團重聚、在老友們火候俱足的時刻再次成發,當然水準遠遠不是成發可以比擬的。淺堤和孩子王連袂演出,不只是交換圈粉,更具體而微地彰顯了高雄的獨特音樂場景與發展脈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中的「痛苦─自卑─自我懲罰─犧牲生命」心靈模式引起中國廣大民眾的代入和共鳴。它顯示人的心靈是複雜的,在中國內聖外王的人生旅途中,難免遭受贖罪的自我懲罰。中國人必須探索人類心靈真相,否則難逃自我懲罰的宿命。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中的「痛苦─自卑─自我懲罰─犧牲生命」心靈模式引起中國廣大民眾的代入和共鳴。它顯示人的心靈是複雜的,在中國內聖外王的人生旅途中,難免遭受贖罪的自我懲罰。中國人必須探索人類心靈真相,否則難逃自我懲罰的宿命。
Thumbnail
站在2022年的現在看著這本2011年出版的書,兩岸三地的文人談書,想法甚至人生觀。閱讀如同美食一般,不同世代有不同的喜好口味,又因人生歷練而會對相同的書有不同體悟,每本書都有她的美妙之處,如果可以,不論是否帶著目的,一定都能有所收穫! 訪問-十五個有想法的書人 作者:梁文道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雖
Thumbnail
站在2022年的現在看著這本2011年出版的書,兩岸三地的文人談書,想法甚至人生觀。閱讀如同美食一般,不同世代有不同的喜好口味,又因人生歷練而會對相同的書有不同體悟,每本書都有她的美妙之處,如果可以,不論是否帶著目的,一定都能有所收穫! 訪問-十五個有想法的書人 作者:梁文道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雖
Thumbnail
這一兩年除了閱讀以外,也養成了收聽Podcast的習慣。等公車、等人、移動、一個人吃飯的時候,聽說書、聽國際新聞、聽英文、聽閒聊、聽職涯分享、聽管理新知。聽得越多,你越能夠分辨自己喜歡的類型、聽不下去的類型、真的有含金量的類型,或是無病呻吟只能給它10秒的類型。
Thumbnail
這一兩年除了閱讀以外,也養成了收聽Podcast的習慣。等公車、等人、移動、一個人吃飯的時候,聽說書、聽國際新聞、聽英文、聽閒聊、聽職涯分享、聽管理新知。聽得越多,你越能夠分辨自己喜歡的類型、聽不下去的類型、真的有含金量的類型,或是無病呻吟只能給它10秒的類型。
Thumbnail
這是一本博士論文,卻讓我讀得精神抖擻亢奮得睡不著覺。 作者:張毓如 博士 指導教授:范銘如 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2018年出版) 閱讀連結: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119041/1/950101.pdf 這是一
Thumbnail
這是一本博士論文,卻讓我讀得精神抖擻亢奮得睡不著覺。 作者:張毓如 博士 指導教授:范銘如 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2018年出版) 閱讀連結: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119041/1/950101.pdf 這是一
Thumbnail
以說書為主題的Podcast頻道在後疫情時代如春筍般出現,讓人們得以在工作忙碌的同時為心靈補上閱讀帶來的色彩。聲帶獵手參考網上數據將說書頻道大致分為四大類,比較各家風格與內容,方便廣大讀者與聽眾找到適合自己的說書頻道。
Thumbnail
以說書為主題的Podcast頻道在後疫情時代如春筍般出現,讓人們得以在工作忙碌的同時為心靈補上閱讀帶來的色彩。聲帶獵手參考網上數據將說書頻道大致分為四大類,比較各家風格與內容,方便廣大讀者與聽眾找到適合自己的說書頻道。
Thumbnail
Podcast播客近年來逐漸走進台灣人的收聽範圍內,儘管同樣是聲音傳遞訊息的形式,卻與廣播電台(Broadcast)有相當大的差異,Podcast的受眾顯然更為年輕,並與年輕人的生活模式息息相關。
Thumbnail
Podcast播客近年來逐漸走進台灣人的收聽範圍內,儘管同樣是聲音傳遞訊息的形式,卻與廣播電台(Broadcast)有相當大的差異,Podcast的受眾顯然更為年輕,並與年輕人的生活模式息息相關。
Thumbnail
這檔節目從內容、到設計視覺、宣傳文案,完全是從中國的付費「播客」平台「看理想」上照搬回來的。我不甘心的是,不論駱以軍前兩年面對的爭議風波如何,都不能否認他是臺灣一流的小說家,既然如此,怎麼讓對岸的媒體人搶先我們一步了呢?
Thumbnail
這檔節目從內容、到設計視覺、宣傳文案,完全是從中國的付費「播客」平台「看理想」上照搬回來的。我不甘心的是,不論駱以軍前兩年面對的爭議風波如何,都不能否認他是臺灣一流的小說家,既然如此,怎麼讓對岸的媒體人搶先我們一步了呢?
Thumbnail
  駱以軍《明朝》在鏡文學有意推廣之下,成為當時眾所矚目的新作。然,出版之後風波不斷。朱宥勳在2019年11月的《聯合文學》發表書評〈「投降」是文明的最終形式嗎──讀駱以軍《明朝》〉,認為《明朝》挪用《三體》的概念,是「囡仔穿大人衫──無合軀」
Thumbnail
  駱以軍《明朝》在鏡文學有意推廣之下,成為當時眾所矚目的新作。然,出版之後風波不斷。朱宥勳在2019年11月的《聯合文學》發表書評〈「投降」是文明的最終形式嗎──讀駱以軍《明朝》〉,認為《明朝》挪用《三體》的概念,是「囡仔穿大人衫──無合軀」
Thumbnail
首先,需要记述这极主观的感受。這是本大將五十得六的大優惠買下的書,但也不全是買的,而是配送。在選書沒有囤積而替代的書。是那優惠活動,疫情優惠活動的玩法。 這種書,常在書展書架看過不少,但實在無法引起人,我的注意,頂多就翻兩下,絕無法引起購買慾。 所以,我對這在手的包裝進行過一番審視。這是近二十年前的
Thumbnail
首先,需要记述这极主观的感受。這是本大將五十得六的大優惠買下的書,但也不全是買的,而是配送。在選書沒有囤積而替代的書。是那優惠活動,疫情優惠活動的玩法。 這種書,常在書展書架看過不少,但實在無法引起人,我的注意,頂多就翻兩下,絕無法引起購買慾。 所以,我對這在手的包裝進行過一番審視。這是近二十年前的
Thumbnail
些許凌亂的頭髮與鬍渣,眼睛裡閃爍著對文學的癡狂,彷彿隨時會迸發出對這個世界的奇幻異想。他是小說家駱以軍,永康街內的鴉埠咖啡是他寫作的後花園,老闆說駱以軍是這裡的常客,一杯紅茶一根香菸,吸吐之間,多少奇異故事就在這雲霧中緩緩形成...
Thumbnail
些許凌亂的頭髮與鬍渣,眼睛裡閃爍著對文學的癡狂,彷彿隨時會迸發出對這個世界的奇幻異想。他是小說家駱以軍,永康街內的鴉埠咖啡是他寫作的後花園,老闆說駱以軍是這裡的常客,一杯紅茶一根香菸,吸吐之間,多少奇異故事就在這雲霧中緩緩形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