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g一年談駱以軍《明朝》與其相關──當「駱以軍」成為文化品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駱以軍《明朝》在鏡文學有意推廣之下,成為當時眾所矚目的新作。然,出版之後風波不斷。朱宥勳在2019年11月的《聯合文學》發表書評〈「投降」是文明的最終形式嗎──讀駱以軍《明朝》〉,認為《明朝》挪用《三體》的概念,是「囡仔穿大人衫──無合軀」,在科幻小說的基礎架構上便輸人一截,既無法展現「科幻小說」所具備的創意,也無法表現駱以軍的文字能力。

談到創意或文學的開展,無論是小說《降生十二星座》或詩集《棄的故事》,天空舞動的春麗、和真實交錯的電玩、燒信件的女郵差、詩人F的蠟筆畫……,早就展現駱以軍的文采和奇思妙想。擁有天馬行空想像與創意的駱以軍竟然挪用他人的概念,導致朱宥勳認為駱以軍的第一層投降──駱以軍限制了駱以軍的文字和想法。

  朱宥勳第二層認為AI設定得不合理,進而檢討駱以軍的寫作意圖,批評《明朝》對「明朝」近乎吹捧的描寫,質疑「小說的任務難道只剩下歌頌帝國?」朱宥勳對《明朝》中不斷出現百科全書式的「中國」─文化、古董、字畫等加以批判。朱宥勳在書評末,甚至為《明朝》下指導棋,指出《明朝》挪用《三體》最後0.5層的現實投射,只看見「明朝」的怪與變態,而沒看見「現實」如二二八事件、還願被下架的怪與變態。

此處無意替駱以軍開脫,在《明朝》確實展現寫作時名為「明朝」的界線,但同時也得看見朱對「台灣」和「文學」(或許說台灣文學)的想像與狹隘,硬是將中國和台灣對立並拉入書評之中,再以此為基準批判作家的寫作意圖和政治不正確。或許被不少論述賦予外省標籤的駱以軍有意避開當代與本土的問題,但以作家未竟之言畫靶射箭,只顯示針對「中國」評論的膝跳式反應:沒寫台灣扣分、有提白色恐怖但二二八沒寫夠篇幅扣分。

朱宥勳給了《明朝》投降、眷戀昨日(明朝/中國)的評價,引起駱以軍的不滿,更何況,《明朝》的問題並非作者欠缺台灣意識或現實連結,是那些朱宥勳在臉書分享時自己說的「急就章」的部份。(至於朱宥勳回應陳栢青評論及之後的部份,暫且不提,畢竟第二篇評論之後就彷彿在替說錯話圓場,讓戰場拉抬至政治和文學之間的標準與互動關係,變成另一層問題)

《明朝》的問題切實不在於「政治意識」,而是那些堆疊起來、雜亂無章,甚至可以說是「隨意」而就(不是那種稱讚的隨意而就)的文字──《明朝》可以說基本由大量介紹性、維基百科式的文字鋪墊而成。不知道駱以軍是否刻意讓《明朝》像機器人那樣:「是的,它不像一個說書人在說故事,而是一台接受複雜學習指令的功能機,在吐出列印成品那樣報告著」(頁42),如果是的話,就只能說駱以軍在進行新的寫作實驗(羅蘭巴特早被車撞死了),但現在顯然不是,尤其近日駱以軍自爆《明朝》中放了小說課學生段落。

駱以軍2020年3月26日在臉書發文,用自溺而瑣碎(如同小說一般)的語言,提及自己狀態奇差,「帶著靈魂的高燒」,順待一提自己放入《明朝》的故事也要出書,大家可不要以為〈火車做夢〉收錄在《女神自助餐》是抄襲或剽竊!駱以軍此文一出,平靜三個月的文壇又掀起軒然大波,開始討論《明朝》算不算剽竊(抄襲)。

在駱以軍刪文、關閉社群網站後五天,〈火車做夢〉作者劉芷妤於2020年3月31日在臉書發佈了一篇極為精采的文章(也許可以說「私小說」?畢竟人家是「自己寫自己的故事」),明白地說,駱以軍作品《明朝》用了自己在小說課的故事,與律師討論後認為確實是抄襲,但駱以軍是大作家,《明朝》又比自己的小說早出版,被說抄襲的極有可能是劉芷妤自己……

於是時間軸便清楚了,駱以軍的自爆其實是劉芷妤方要求的聲明,只是不知道為什麼這篇聲明是如此的「夢囈」。

天啊,駱以軍剽竊!在華語文壇佔據一席之地的駱以軍竟然剽竊小說課學生的故事。若依照學生的說法,《明朝》中還有可能抄襲其他作品,令人想起永邦抄襲鳥之詩、葉永青抄襲Christian Silvain;江孟芝讓花豹有了「石虎」的新名字;谷阿莫堅持「二次創作」。(謝謝人3 x steal3時常整理抄襲記錄,也別忘記人二還是很愛「致敬」)

於是《明朝》的問題確實不在於「政治意識」,而有更需要探討的問題:「《明朝》到底想要建構一個什麼樣的書寫?」

《明朝》的「政治意識」確實可以討論,作品中持續使用大量中國文化符碼,就如2019年11月11日八旗文化編輯富察在朱宥勳評論後於臉書提出的問題:「我覺得很難說駱以軍投降『中國』,但可以討論他是否投降了『文化上的中國性』。當然也可以說,這哪裡是投降,他本身就是『中國性』的肉身載具。」甚至該問的是,什麼樣才是「中國性」。朱宥勳對駱以軍的「外省投降」批評論,其實反映台灣仍處在二元對立於中國的困境。

而政治意識後還是得說文學意義。《明朝》到底要建構什麼樣的書寫?作家自己後設地化身在小說中,提及自己小說常被冠上「私小說」標籤的爭議(頁323),或者不斷意淫式地書寫女性(作家)客體,駱以軍所謂「私小說」描寫個人情慾的方式讓文學成為一個屬於駱以軍的樣貌,受到眾星供月、眾人追捧。又更甚,駱以軍可以用他的名氣、文學地位書寫一個什麼樣的文學作品,才會踩踏到其他人的底線,才能被承認有名氣的作家也會寫出「這樣」的作品。

或許駱以軍早在《降生十二星座》和《棄的故事》之後,就變成「現在的」駱以軍,像是NIKE、Hermes、Chanel、Louis Vuitton……那些資本主義構築出的大帝國的駱以軍。駱以軍成為一個文化品牌,成為不能挑戰的那個符號……,《明朝》或者說駱以軍到底要建構什麼樣的書寫?那些耽美而稠膩的文字會帶「文學」到什麼地步?

在劉芷妤發佈臉書後,沒多久鏡文學也發佈聲明,用Margaret Atwood的話說了極其美好對文學的看法:「或許,寫作與黑暗有關,與進入黑暗的欲望或衝動有關。如果夠幸運的話,作家能夠照亮黑暗,並把黑暗中的某一樣東西帶回到亮處。」但,如果這些「文學」是某種審美堆砌出的黑暗,而作家是那個將人拉扯入深海的海怪?

劉芷妤和鏡文學之後,駱以軍又開啟臉書解釋一番。太累了,看那些留言真是太累了。

聽說蒲松齡寫《聊齋》時,會在人來人往的路旁,以茶水換取故事,於是就有〈畫皮〉、〈小倩〉……大概覺得明末清初的蒲松齡可以,畢竟人家也是明朝,那在收錢教課之餘,順便「私」一下《明朝》的故事何嘗不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i̍t-hāng-hit-hāng(這項彼項)
6會員
34內容數
寫寡讀書筆記/寫一些讀書筆記
2024/11/21
《餘燼》還真的燒起來了。 看完《餘燼》之後,第一個念頭是「弄巧成拙」,難怪會燒起來。 電影想要用時間來回交錯;位置轉換;凝視與權力變動等等手法,以「有人死了」作為骨幹,架構在國家體制運作下,受害者加害者的動機和理由都有其複雜性的敘事結構。
2024/11/21
《餘燼》還真的燒起來了。 看完《餘燼》之後,第一個念頭是「弄巧成拙」,難怪會燒起來。 電影想要用時間來回交錯;位置轉換;凝視與權力變動等等手法,以「有人死了」作為骨幹,架構在國家體制運作下,受害者加害者的動機和理由都有其複雜性的敘事結構。
2024/09/28
成人影片有一個標籤叫做「パイパン」,指沒有陰毛的性器官,現在多指女性,中文世界用「白虎」。 本來以為「白虎」是「パイパン」的漢字,但查了一下原來不是,「パイパン」可能來自麻將的「白板」,什麼都沒有的光溜溜形象。
Thumbnail
2024/09/28
成人影片有一個標籤叫做「パイパン」,指沒有陰毛的性器官,現在多指女性,中文世界用「白虎」。 本來以為「白虎」是「パイパン」的漢字,但查了一下原來不是,「パイパン」可能來自麻將的「白板」,什麼都沒有的光溜溜形象。
Thumbnail
2024/08/15
大家好像比較喜歡看嘴砲廢文,來寫一些更硬的書吧(? 文學系所怎麼可以不讀理論呢?尤其現當代理論。但講老實話,有很多根本就讀不了或讀不懂。
2024/08/15
大家好像比較喜歡看嘴砲廢文,來寫一些更硬的書吧(? 文學系所怎麼可以不讀理論呢?尤其現當代理論。但講老實話,有很多根本就讀不了或讀不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駱以軍在我的印象裡跟其他拿多甚至拿慣文學獎的名作家一樣,文字描述瑰麗多變,無論後設或魔幻寫實的寫作手法均嫻熟不在話下,字句落筆瞬間像下圍棋般早就在腦中經過無數次縝密計算後於棋盤間執起放下,直到最後所有的棋子堆圍成一座恢宏嚴謹卻又讓人望而生畏的文字迷宮。
Thumbnail
駱以軍在我的印象裡跟其他拿多甚至拿慣文學獎的名作家一樣,文字描述瑰麗多變,無論後設或魔幻寫實的寫作手法均嫻熟不在話下,字句落筆瞬間像下圍棋般早就在腦中經過無數次縝密計算後於棋盤間執起放下,直到最後所有的棋子堆圍成一座恢宏嚴謹卻又讓人望而生畏的文字迷宮。
Thumbnail
書評家不敢給負評的時代,就是文學即將死亡的時代…
Thumbnail
書評家不敢給負評的時代,就是文學即將死亡的時代…
Thumbnail
近日參加一場以「田野調查與小說創作」為題的講座,陳又津提出了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我們要對受訪者的說詞相信幾分?
Thumbnail
近日參加一場以「田野調查與小說創作」為題的講座,陳又津提出了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我們要對受訪者的說詞相信幾分?
Thumbnail
這檔節目從內容、到設計視覺、宣傳文案,完全是從中國的付費「播客」平台「看理想」上照搬回來的。我不甘心的是,不論駱以軍前兩年面對的爭議風波如何,都不能否認他是臺灣一流的小說家,既然如此,怎麼讓對岸的媒體人搶先我們一步了呢?
Thumbnail
這檔節目從內容、到設計視覺、宣傳文案,完全是從中國的付費「播客」平台「看理想」上照搬回來的。我不甘心的是,不論駱以軍前兩年面對的爭議風波如何,都不能否認他是臺灣一流的小說家,既然如此,怎麼讓對岸的媒體人搶先我們一步了呢?
Thumbnail
  駱以軍《明朝》在鏡文學有意推廣之下,成為當時眾所矚目的新作。然,出版之後風波不斷。朱宥勳在2019年11月的《聯合文學》發表書評〈「投降」是文明的最終形式嗎──讀駱以軍《明朝》〉,認為《明朝》挪用《三體》的概念,是「囡仔穿大人衫──無合軀」
Thumbnail
  駱以軍《明朝》在鏡文學有意推廣之下,成為當時眾所矚目的新作。然,出版之後風波不斷。朱宥勳在2019年11月的《聯合文學》發表書評〈「投降」是文明的最終形式嗎──讀駱以軍《明朝》〉,認為《明朝》挪用《三體》的概念,是「囡仔穿大人衫──無合軀」
Thumbnail
正如評審林俊穎在獎評中提到:「作者鋒芒畢露,企圖心十足,每段幾乎都有金句可言,但讓人惋惜的是,小說核心所在、也是他自己提到的兩個大問題,卻輕鬆帶過了。」
Thumbnail
正如評審林俊穎在獎評中提到:「作者鋒芒畢露,企圖心十足,每段幾乎都有金句可言,但讓人惋惜的是,小說核心所在、也是他自己提到的兩個大問題,卻輕鬆帶過了。」
Thumbnail
龔鵬程在「台灣文學四十年」這篇文章提到的台灣文學史問題,我將他書中的話拼湊起來,做成幾千字的摘錄,給大家看看。有些問題在中文、台文,以及其他系所師生這幾十年來的努力之下,已經得到很大的改善,不過仍有些問題需要持續努力或是警惕。
Thumbnail
龔鵬程在「台灣文學四十年」這篇文章提到的台灣文學史問題,我將他書中的話拼湊起來,做成幾千字的摘錄,給大家看看。有些問題在中文、台文,以及其他系所師生這幾十年來的努力之下,已經得到很大的改善,不過仍有些問題需要持續努力或是警惕。
Thumbnail
閱讀駱以軍的第二本書,上次看完一本《匡超人》,看到有介紹到這一本書,就順便借來看看,看看他的寫作風格是否適合我閱讀,因為不是小說型態,而且有聚焦的對話,相較《匡超人》比較容易閱讀,但就少掉一些故事性質,像是比較長篇式的對談。
Thumbnail
閱讀駱以軍的第二本書,上次看完一本《匡超人》,看到有介紹到這一本書,就順便借來看看,看看他的寫作風格是否適合我閱讀,因為不是小說型態,而且有聚焦的對話,相較《匡超人》比較容易閱讀,但就少掉一些故事性質,像是比較長篇式的對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