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96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處女之泉>,這部由瑞典導演柏格曼執導,探討生命、信仰和道德的藝術片,年輕時的我只看過一次,如今也只記得最後一幕的處理,很迷幻 很經典,並沒有太多其他的心得感想,但就因為李安的一句話,我又重看了一次,這次注意到的是那棟樹。

raw-image

女兒的死已無力回天,一位純潔的少女就這樣輕易的被人玷辱且棄屍荒野,事先毫不知情的家人卻熱情款待兇手們家中借住一宿,無語問蒼天的父親因而對信仰產生了疑問,內心的煎熬與無力感只能發洩在這棟樹上了,沒有對白,沒有特寫,有的只是人與樹的搏鬥。用一種冷調 旁觀者的眼光去刻劃這最具張力的內心衝突,描寫最深層的孤獨感-遭到上帝的遺棄。

2008年尾,出發前往澳洲想要找自己。在南半球的我和樹結下了不解之緣。回想起在澳洲半年的流浪時光中,最特別的當屬大陸中心的沙漠,一望無際 可以看得到地平線的遼闊視野,突然出現了一棟樹。


raw-image

這棟大樹就逕自在這什麼都沒有的土地上生長,沙漠裡並不利於成長,大樹無法直挺挺地張開雙臂 傲視一切,但他的存在是事實。他卑躬屈膝 他鞠躬哈腰 但他活著 新陳代謝不斷的他,不願向命運低頭。


09年時去墨爾本附近的Woodend一戶人家中交換食宿,有天的工作是要去砍柴,天真的我以為"砍柴" 用力就好。

raw-image

殊不知我費盡全身力氣砍的柴這麼的細小

raw-image
我大概只有砍2~3根就沒力了,這兩堆都不是我砍的

我大概只有砍2~3根就沒力了,這兩堆都不是我砍的

我很幸運的入住了這家胝手胼足光靠自己的力量建造森林家園的人家,那時正值墨爾本森林大火的非常時期,沒有智慧型手機的那個年代,連人在墨爾本市區的我都收到了政府發出小心留意大火的細胞簡訊,而在打電話詢問是否有人要收留我換宿時,得到的答案居然是有些人家 因為大火無情蔓延 家園全毀。

外國人真不是蓋的,造森蓋房都自己來

外國人真不是蓋的,造森蓋房都自己來

台灣沒有遭遇到這麼嚴重的大面積森林大火,但卻也阻止不了伐木業的興盛,扁柏、紅檜都被砍光光了,現在是不是只剩下檳榔樹才能代表台灣了呢?或是只能抱抱神木和帶不走的互相取暖了。

網路擷取

網路擷取

到最後經老高與小茉的提醒,我才知道 這地球上根本沒有樹(驚!),上頭寫的這一切 都是我的幻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aramama的沙龍
9會員
22內容數
charamam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14
2024年《用閱讀跨年 迎向2025年》線上活動,十位講者推薦好書,兼具深度與廣度,內容涵蓋臺灣歷史、環境、文化認同、哲學、政治、藝術、文學、死亡等面向。文章詳述每位講者的背景、推薦書籍以及相關延伸作品,並附上影片連結與延伸閱讀。
Thumbnail
2025/01/14
2024年《用閱讀跨年 迎向2025年》線上活動,十位講者推薦好書,兼具深度與廣度,內容涵蓋臺灣歷史、環境、文化認同、哲學、政治、藝術、文學、死亡等面向。文章詳述每位講者的背景、推薦書籍以及相關延伸作品,並附上影片連結與延伸閱讀。
Thumbnail
2024/12/22
第一次看到消融二字是在艾琳娜 斐蘭德的那不勒斯故事中讀到 莉拉提到外廓消融是發生在他哥哥黎諾身上 有某種東西衝撞了她哥哥身體的外在結構,強力重壓,破壞了他的輪廓,而後他內在的那個物質像岩漿般不斷蔓延擴展,讓她看見他真正的本質
Thumbnail
2024/12/22
第一次看到消融二字是在艾琳娜 斐蘭德的那不勒斯故事中讀到 莉拉提到外廓消融是發生在他哥哥黎諾身上 有某種東西衝撞了她哥哥身體的外在結構,強力重壓,破壞了他的輪廓,而後他內在的那個物質像岩漿般不斷蔓延擴展,讓她看見他真正的本質
Thumbnail
2024/12/06
歌手如何以音樂表達對下一代及自身的情感與思考。透過Eric Clapton的《Tears In Heaven》,安溥的《寶貝》,以及王菲的《你快樂所以我快樂》,這些歌曲不僅反映了親情、友情和愛情的深刻意義,還提供了對生命及失去的洞察。每首歌都是歌手心靈的結晶。
Thumbnail
2024/12/06
歌手如何以音樂表達對下一代及自身的情感與思考。透過Eric Clapton的《Tears In Heaven》,安溥的《寶貝》,以及王菲的《你快樂所以我快樂》,這些歌曲不僅反映了親情、友情和愛情的深刻意義,還提供了對生命及失去的洞察。每首歌都是歌手心靈的結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今年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15強中,《神選之地》和《荒蕪之地.應許之心》都值得一提。《神選之地》描述丹麥神父到冰島傳教的艱辛旅程,而《荒蕪之地.應許之心》則講述軍官去墾荒的故事。這些北歐電影以大自然為背景,展開動人的敘事,讓人深思宗教和自然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今年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15強中,《神選之地》和《荒蕪之地.應許之心》都值得一提。《神選之地》描述丹麥神父到冰島傳教的艱辛旅程,而《荒蕪之地.應許之心》則講述軍官去墾荒的故事。這些北歐電影以大自然為背景,展開動人的敘事,讓人深思宗教和自然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本片基調讓人想起去年Disney+上架的《沒有季節的城市》,同樣以311災情為引子,然而實際上核心是描寫一群人因各種原因而群居在一起,互相扶持,面對人生的各種困境,只不過一個是活人的聚落,一個是死人的聚落。本片的主角群大多是死人,所以面對的問題不再是柴米油鹽等生存問題而困居於災民安置地,而是死有餘憾
Thumbnail
本片基調讓人想起去年Disney+上架的《沒有季節的城市》,同樣以311災情為引子,然而實際上核心是描寫一群人因各種原因而群居在一起,互相扶持,面對人生的各種困境,只不過一個是活人的聚落,一個是死人的聚落。本片的主角群大多是死人,所以面對的問題不再是柴米油鹽等生存問題而困居於災民安置地,而是死有餘憾
Thumbnail
看过电影《熔炉》的都会被里面学生霸凌事件震惊到令人发指,孤苦伶仃的孩子们就只能活在任由人们宰割的地狱世界里。而在世界上无时无刻都有这种悲剧不断上演。《美国田园下的罪恶》就是这样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故事发生在1965年美国印地安那州,十六岁的西尔维娅和妹妹珍妮的父母外出打工,她们
Thumbnail
看过电影《熔炉》的都会被里面学生霸凌事件震惊到令人发指,孤苦伶仃的孩子们就只能活在任由人们宰割的地狱世界里。而在世界上无时无刻都有这种悲剧不断上演。《美国田园下的罪恶》就是这样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故事发生在1965年美国印地安那州,十六岁的西尔维娅和妹妹珍妮的父母外出打工,她们
Thumbnail
如果說《暴雨將至》是因為愛而打破沈默,《烈火焚身》則是因為愛而選擇緘默。如果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就是在一起,母親終其一生所尋找的意義,綿延多時的思念之情,終究在生命終結之時,下起了一場救贖的大雨。
Thumbnail
如果說《暴雨將至》是因為愛而打破沈默,《烈火焚身》則是因為愛而選擇緘默。如果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就是在一起,母親終其一生所尋找的意義,綿延多時的思念之情,終究在生命終結之時,下起了一場救贖的大雨。
Thumbnail
大家喜歡看黑白電影嗎? 我個人還蠻喜歡的,有時去除了繁雜的炫目配色,純粹的黑白光影更能訴諸於電影敘事本身。今天就來與大家分享一下穎心目中的好片吧!
Thumbnail
大家喜歡看黑白電影嗎? 我個人還蠻喜歡的,有時去除了繁雜的炫目配色,純粹的黑白光影更能訴諸於電影敘事本身。今天就來與大家分享一下穎心目中的好片吧!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我在嚴肅的影評中,描寫這段連初級導演都不會犯的反高潮認兒子戲碼,是在肯定王小帥導演求新求變的精神,史诗級的電影殿堂裡的聖杯,曼·羅蘭說:「當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是只有你,你會減少痛苦,也會在絕望中燃起希望。」展示人生的痛苦是藝術及電影之使命,解決人生的痛苦則在每一個人的覺悟。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我在嚴肅的影評中,描寫這段連初級導演都不會犯的反高潮認兒子戲碼,是在肯定王小帥導演求新求變的精神,史诗級的電影殿堂裡的聖杯,曼·羅蘭說:「當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是只有你,你會減少痛苦,也會在絕望中燃起希望。」展示人生的痛苦是藝術及電影之使命,解決人生的痛苦則在每一個人的覺悟。
Thumbnail
比起人們相信的事物是否是真實的,我更有興趣人們的相信如何讓那個人變化,尤其是讓他變強或者是變弱,於是最終的問題在於,什麼是強?什麼是弱?一個悖論是,當人信仰著一種比其更強大的存在而抱持著某種信念時,他既會謙卑也會感到驕傲,他不再無能為力的求取幫助,而是盡己所能的達到極限,信念是帶我們前往極限的道路。
Thumbnail
比起人們相信的事物是否是真實的,我更有興趣人們的相信如何讓那個人變化,尤其是讓他變強或者是變弱,於是最終的問題在於,什麼是強?什麼是弱?一個悖論是,當人信仰著一種比其更強大的存在而抱持著某種信念時,他既會謙卑也會感到驕傲,他不再無能為力的求取幫助,而是盡己所能的達到極限,信念是帶我們前往極限的道路。
Thumbnail
「《啟示錄》是關於命運的故事。它指出,人作為個體,是無法離開社會而生存的。當自然拯救了某個物種,使其免於滅絕時,被拯救者並不會知道存在背後的故事。」─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這幾天,看到一則新聞,三名護理師被一名確診老人持水果刀砍傷,一人韌帶斷裂、一人腹部受傷,還有一人右手4條韌帶、2條神經被砍斷。
Thumbnail
「《啟示錄》是關於命運的故事。它指出,人作為個體,是無法離開社會而生存的。當自然拯救了某個物種,使其免於滅絕時,被拯救者並不會知道存在背後的故事。」─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這幾天,看到一則新聞,三名護理師被一名確診老人持水果刀砍傷,一人韌帶斷裂、一人腹部受傷,還有一人右手4條韌帶、2條神經被砍斷。
Thumbnail
「迷失的愛人啊,你在哪裡?」 「我在這裡。和你,在這個房間裡。」
Thumbnail
「迷失的愛人啊,你在哪裡?」 「我在這裡。和你,在這個房間裡。」
Thumbnail
簡介: 描述二戰結束後的1960年代,一群人在面對絕境、犯下滔天大錯時,以信仰祈求獲得救贖的故事。 
Thumbnail
簡介: 描述二戰結束後的1960年代,一群人在面對絕境、犯下滔天大錯時,以信仰祈求獲得救贖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