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與不可控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攝影:Ken拔 (版權所屬本人,請勿複製使用)
2021年6月的一個晚上,就在睡前,我腦中那個創業的野心又燃燒起來,但是下一秒,我自己問自己現實的問題是,我要做什麼?事實上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麼,只知道自己想要的是自由,不受約束的生活。那一晚我失眠了,起床後,我忍不住告訴妻子這個想法,但討論最後的結果,還是面對現實吧。我這才恍然大悟,其實我根本沒得選,以目前的條件只能選擇一份正職的工作。我就在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我沒有別的選擇呢?思考許久之後,我才了解因為從出社會以來,我從來沒有給自己一個機會,去掌握一些「自我可控」的事情。
從我們出生、成長到進學校受教育,再到職場工作,每一段人生階段的變化,都在考驗著我們,而我自己也不例外。在求學階段,我們只要依照老師教導的範圍下去努力,自然就能夠有好的成績,也就是說幾乎是自我可控的。然而到了職場,我才慢慢體會到,有時候即使你再怎麼努力,和你想像的結果總是會有落差,那是因為離開了學校,來到了職場,沒有人會告訴你什麼是重點,因此你會發現不可控的因素,慢慢地大過可控的因素。
所以就是消極度過嗎? 錯了,在一個群體中,如果不好好掌握自己有限可控的部分,那你僅存的可控範圍將會受到外在因素而日漸壓縮,當你發現你完完全全失去可控的權力時,同時你也就失去了自我價值及自我認同感,你將會成為一個完全沒有自信,沒有動力、目標的人。所以積極地掌握自己可控範圍是有必要的,因為積極的人會試圖藉由自己的影響力去影響周圍的人。如此一來,你的可控範圍才會日益擴張。
當人在一個群體中發現自己喪失可控的能力,則將會慢慢失去自我。因此我很鼓勵大家除了職場之外,一定要開發自己其他的領域,不論是副業或是興趣都可以,藉此在其他領域擴大自己的可控領域。因為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有自由意志,有自我的想法,我們不會想終其一生都被工作所綁架。想通了這一點,我才發現出社會的這四年,我人生的重心都偏向於工作,長期下來喪失自己的興趣以及好奇的動力。因此面臨工作上外在變動,我整個人都會受到影響,連帶影響家庭及我的妻子。對他們我感到十分抱歉。好在我很早想通了這一點,我發現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可控領域太少,因此我開始了部落格的寫作。因為部落格的寫作是完完全全我的可控範圍,雖然說部落格的流量是屬於不可控的,但還記得我剛剛說的,積極的人是有能力去影響外在環境的。只要秉持這個信念,滴水也能穿石的。
希望大家能明白這個道理,開始一件你許久想做卻一直沒做的事情。對,就是那一件事情,我知道你還沒準備好,就像我也還沒準備好成為一位作家,我只知道打開電腦,把想說的話寫下來之後發送出去。可控的權力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沒有開始就不會存在。
3會員
12內容數
關於工地現場的管理、營建成本控制、工程進度管理、營建業職涯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en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給10年前的自己一句話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內捲化裡的我們該如何?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大家瘋日旅卻可能不知道的日旅史 | 北海道篇(一):1854年的培里黑船北航與箱館黑船旅行團的箱館18天初體驗,除了港灣考察,還兼爆買與海撈,並沒有讓這群團客失望而歸。
Thumbnail
avatar
Cathy Tsai │ 蔡凱西
2021-06-25
[庭爺閱歷]可控與不可控 最近,在與同仁討論市場上的問題時,我都會提出這個論點: 我問同仁:這是你能處理的嗎?如果可以處理,那你有盡百分百的努力嗎?如果這是你不能處理的?那你在難過/挫折什麼?執著一件無法處理的事情幹嘛?
Thumbnail
avatar
庭爺
2021-01-16
什麼是「人造太陽」(可控核聚變(融合))─科技與智慧(17)人類的「人造太陽」夢,始於60年前,45.7 億歲的太陽不斷以核融合釋放光和熱,如今模仿同樣原理的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成功發電,召示了乾淨能源紀元的開始,「人造太陽」可能解決地球暖化,極端氣候危機。
Thumbnail
avatar
陳華夫hwafuchen
2020-12-06
【可控感系列(三)】不敢嘗試突破與冒險:分析找出有效失敗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會失敗? 就只有一個:「行動」之後 這世界任何的產出與結果,都是在你行動之後才會產生 如果沒有行動,那就是只還在理論的空想階段,空想是不會產出任何結果的 你可以花大把時間做計劃、想理論,但最終要去驗證你的計劃與理論能不能成的唯一方法就是「行動」 跟大家講一個秘密 在吸引力法則裡面
Thumbnail
avatar
艾比高高
2020-11-09
【可控感系列(二)】獨立思考:迷信、陰謀論與散戶「如果你沒有獨立思考,那你就沒有可控感」 因為可控感是由自身透過自己思維而延伸出來的一種堅定、安全、平衡的感覺 用三種常見的缺乏獨立思考的狀況,來解釋不同面向的獨立思考 與如何去建立獨立思考的能力 【迷信】打破沙鍋的精神 質疑的能力 迷信跟「信仰」是兩回事,一個具備堅持不懈特質的人,都是有信仰的
Thumbnail
avatar
艾比高高
2020-09-17
【可控感系列(一)】 路西法效應的反面:受害者情緒與覺察所以你以為的現實,可能並不是「客觀的」現實,只是一群人在演戲,而你也跟著演了起來而已 路西法實驗一般的論點是在討論人性當中的善與惡,一個好人如何變成壞人、或是環境是如何激發一個人內心當中的惡魔 但我認為在現代社會當中,比較多人是那些需要被拯救的「假」囚犯...
Thumbnail
avatar
艾比高高
2020-08-21
噬書人讀字時光 NO.1_ 可讀與不可讀之間為何不?反正一張臉就是一張臉。 讀書的時候,喜歡從最後一頁的版權頁開始。看這本書是哪家貴社出版,初版日,幾刷了?ISBN條碼排列,總編輯是誰?我認識嗎。(難道是某種改不了的文青職業病所致?)
avatar
邱孟孟
2018-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