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掌控人生,就越會失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什麼最難?——認識自己。

大部分人都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心如所願“,然而,當”心如所願“之後,真的就萬事大吉了嗎?

* 有人在大學畢業前,靠各種關系和運作,找到一份所謂的”金飯碗“,以為從此以後就再也不用為生活發愁;

* 有人希望自己找到穩定的工作,然而當他真的得到了那份工作後,卻又發現,自己空虛寂寞無聊到幾乎快要”發霉“;

* 有人在適婚的年紀,因為家人的不斷催婚又覺得不得不結婚時,寧可”選擇“一個有好的家境的另一半,也不願遵從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

......

然而,若乾年之後,那個曾得到”金飯碗“的人,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自己的部門竟然有一天也終將面臨改製或裁員,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自己在高杠桿下買的幾套房子,竟然有一天會讓他陷入即將”破產“的窘境;

那個曾以為得到了穩定工作就萬事無憂的人,每天都在空虛寂寞無聊中度過,他雖然不缺錢,但那些錢卻沒有帶給他絲毫的滿足感與喜悅感,他不知道他哪裡出了問題,他一邊害怕失去穩定的收入,一邊在極其僵化的生活中空虛無聊地度日,終究,他硬是”擠“進了”神經症“的隊伍之中。

還有那些根本不瞭解愛情和婚姻就硬是憑借自己頭腦的計算,以為自己在”主動“做出選擇的人們,要麼在婚後發現對方極其自私、蠻橫、暴力、且有極強的控制欲,最終不得不以離異收場;要麼自己在家裡沒有”地位“,最終不得不淪為”奶爸“或”奶媽“。

曾有一位朋友原是一位私營小企業主,但比起太太穩定的高薪收入就不值一提了。所以,當孩子出生後,他“順其自然”地承擔起了照顧孩子的“重任”。是的,對他來說,這的確是重任,因為他還不適應,也沒想到這麼快會有孩子,甚至還成了“奶爸”。

因為太太是家裡的“經濟支柱”,所以很少照顧家,她每周需要兩三次去健身房,還要上班、加班,與閨蜜約會......總之,她的生活節奏幾乎沒有被婚後的生活以及孩子的出生而打亂。而這位朋友,既要帶孩子,陪孩子,還要照顧身體不好的父母。

漸漸地,男性尊嚴、情感的壓抑、家庭和孩子的壓力等等,使得年僅三十多歲的他,血壓就已經高達200多,並且長期吃抗抑鬱藥。

當人們把愛情或婚姻當成一種實用的東西時,就意味著那已經完全變味了。從一開始,它就已經註定是失控的,那麼導致失敗的結果也只是遲早的事。

這是我對所有未婚的朋友們的中肯建議:愛,不是利益交換!只有利益講求實用性,而追逐利益是一種欲望,它不是愛,這種欲望最終帶來的只有痛苦。永遠不要將愛與利益劃上等號!

還有更多的人,孩子不聽話時,他們想讓孩子聽話,孩子聽話了,他們又覺得孩子沒有自己的性格;孩子上學時,不讓他早戀,孩子工作了,又怕他找不到對象;先生沒錢時,嫌棄他沒出息,先生有錢了,又怕他在外面花天酒地;妻子不愛打扮,嫌棄她像個保姆,妻子每天花枝招展,又怕她朝三暮四......

大多數人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生活中那所謂的種種”問題“,究竟是生活出了問題,還是自己出了問題。

我們大多數人,都看似在選擇自己的人生,而事實上,我們都只不過是在被動地參與生活。我們從來都沒有積極、主動地選擇過任何自己想要的生活。

也許你會矢口否認,你認為自己一直都在積極、主動地做選擇。但要從根本上明白:你那並不是主動的選擇,而是在被動地、不得不做出選擇的情況下做出選擇。

所謂主動的選擇,就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也可以說,無論哪種選擇都是好的。而被動的選擇——那些不得不做的選擇,就常常只有一個結果是我們願意接受的,否則,我們統統都接受不了。

我們大部分人的一生,都只是被限制在頭腦的框架中;只是活在他人的期待中;只是想活給外界和別人看;只是想要證明自己;最終,就只能活成一部被設置好的機器的樣子,被動地做出反應,卻還以為那是自己的主動反應。

《論語·衛靈公》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然而,有太多人將這句話用入了“歧途”之中,所以他們才想要不斷地給自己的未來“鋪好路”,以為只有這樣才能萬事大吉。可他們卻忽略了一個鐵一般的事實——宇宙萬物,沒有任何物質是恆久“穩定”的,生命也無例外,它總是在變化之中才彰顯可貴、才彰顯其美麗及不可思議。追求“穩定”和”掌控權“,本身就是“逆天而行”。

大部分時候,人們第一是在找安全感;其次是實用性和虛榮心。

人類有史以來,始終在為生存的安全感而奮鬥。然而,當一個人始終只想向外尋求安全感時他將終其一生也找不到真正的安全感,即使他暫時找到了,伴隨而來的就是怕失去的恐懼。

尋找安全感並沒錯,但是找錯了方向就成了問題;尋找愛也沒有錯,但是把愛當作謀取某種利益的實用手段或滿足虛榮心的目標就成了問題。

聰明人都喜歡藉助頭腦來搞定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問題,所以他們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他們的生活永遠都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因為頭腦只能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選擇,但沒有人可以僅憑一個選擇就能安枕無憂地過完一生。

環境在變化,人也隨之在變化,一切都在變化之中。如果只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那麼一個人最終和達成目標的機器沒有任何區別,他也終將因為在追求所謂的穩定中淪為一個“活死人”。

一旦頭腦想參與掌控權,它必定遲早會失控,因為頭腦從想要掌控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排除了所有其它的、更多的可能性。當生命沒有靈活地、可變的可能性時,它已經是死的了。於是,它會表現在精神和行為上——空虛、寂寞、無聊、麻木和絕望......

追求頭腦所認為的最大化利益,心靈就必然要承受隱藏其後的各種各樣無法預測的代價。

事物的發展永遠是超乎預料、不可想象的多元性的發展。如果我們僅僅只根據頭腦計算得出的某個結果,並認為它是唯一不可變的事實時,這種頭腦的線性思維必然會給我們帶來無休止的失望和痛苦。

我們對人、事、物的掌控,就好像我們養了一盆花——當它發芽了,我們覺得不能這麼快就發芽,我預期的發芽時間還沒到,所以就拼命將那個小嫩芽往土裡按,結果就是導致它的死亡;要麼就是我們覺得這芽發得太慢了,我預期都應該長得很高了,但它卻只冒出一個小尖尖,於是我們揠苗助長,其結果也是死亡。

生命永遠不會按照每個人頭腦所預期的那樣發展和前進,宇宙不是這樣運作的,而人類作為宇宙生命中的一小部分生命,自然也不是這樣運作的。

如果一個人還在認同頭腦這樣的執著,那他遲早需要見心理精神科醫生。執著掌控的結果就是失控,失控的不只是某件事,更重要的是他這個人。

任何人都無法徹底掌控某個人或某件事的發展!唯有放開,徹底地擁抱生命以及生命給予的一切,讓生命按照自己的發生軌跡去發展,我們只需要聽從內心的聲音——那個與宇宙大我連接的聲音,它會告訴我們一切最好的答案。

在重大的事件中永遠不要讓頭腦做出最終的決定,唯有如此,不可思議的事情才會發生。

我們永遠都在排斥生命,卻想要得到宇宙的恩賜,我們永遠對宇宙的恩典說“不”,卻責怪它沒有將祝福的花瓣灑在我們身上。其實,是我們一直將恩典拒之門外。

我們總是習慣於按頭腦中的想法來支配事物,殊不知人類的痛苦和悲劇皆來自於頭腦創造出的二元對立的思維,它就像一座如影隨形的監獄把我們與與生俱來的自由分隔在外,卻還在苦苦地尋找所謂的自由和解脫。

在宗教中有四面佛,有千手觀音,它們無不表達著一個思想——神無處不在。神會從每一個面向來到我們身邊,向我們伸出援助之手,但前提是,我們要向所有的面向都完全的敞開,使之能夠接近我們,而不是固執地豎起高高的圍牆、被束縛在頭腦的監獄里等著神來搭救,跟他討價還價、還抱怨它從來都聽不見我們的乞求。

我們根本不用向外去尋找自由,存在本身就是神,就是無處不在的自由。只要思想停止了,只要我們不與思想認同,那份自由和解脫自然而然地就出現了。

弗蘭西斯.培根曾說,

真正可怕的,並不是人人都難以避免的一念之差,而是那種深入習俗、盤踞於心深處的謬誤與偏見。

一個懼怕看到真實的自己的人,當他以為自己做出了有益於自己的選擇時,正意味著他已經為自己的痛苦埋下了伏筆。

凡事都是一體兩面,明暗共存,福禍相依,從無例外。智者之所以為智者,是因為他們能從事物萬變不離其宗的規律中洞見萬事萬物的本質;他們能在探尋本質的過程中發現偉大的真理。而正是這種發現事物本質和探尋偉大真理的能力使得他們永遠都無所畏懼,這是真正的”掌控“與”穩定“。

然而,一旦說出”掌控“與”穩定“這兩個詞,就又陷入了另一種幻象,因為並沒有什麼是可以掌控的,也根本沒有什麼是穩定的,更不存在某個想掌控或追求穩定的人。

若你問:”如何才能追求到那種境界?“且怕那是追求不來的,但倘若我們願意將自己從頭腦中製造出來的那一個又一個幻象的泡泡中解脫出來時,便自然而然地就會與那真正的”真實境界“不期而遇了。

作者:一人一世界,用心理學治愈自己的瑜伽占星者。

如果你也渴望治愈傷痛、讓心靈得以棲息、

讓靈魂獲得自由,那麼你的到來,剛剛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人一世界的沙龍
13會員
25內容數
2022/08/19
並非“動手”才是家暴,也許我們都曾經或正處在家暴中卻不自知...
Thumbnail
2022/08/19
並非“動手”才是家暴,也許我們都曾經或正處在家暴中卻不自知...
Thumbnail
2022/08/19
一個人,必須首先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作為生命的、整體的存在。存在就是一切,就是光,就是滿足,就是喜悅,就是健康,就是金錢,就是財富,它就是一切...
Thumbnail
2022/08/19
一個人,必須首先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作為生命的、整體的存在。存在就是一切,就是光,就是滿足,就是喜悅,就是健康,就是金錢,就是財富,它就是一切...
Thumbnail
2022/07/09
必須學會看透現象的根源,才能了悟一切存在的本質;才能獲得終極自由、幸福和喜悅...
Thumbnail
2022/07/09
必須學會看透現象的根源,才能了悟一切存在的本質;才能獲得終極自由、幸福和喜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們自認可以掌握自己或兒女的命運都是一種幻覺...
Thumbnail
我們自認可以掌握自己或兒女的命運都是一種幻覺...
Thumbnail
永遠會有許多人生難題一而再再而在地出現,例如抱怨現在工作很爛時該不該換下一份、如果要換是不是要等到領到年終後、還是乾脆把所有老本豪賭去創業?就好像倉鼠跑的滾輪一樣,每一階輪梯好似會循環,但自己好像還是在這裡,或許該停下來,好好檢視這個把自己囚禁的牢籠是不是只是我們自己的思維模型中的bug。
Thumbnail
永遠會有許多人生難題一而再再而在地出現,例如抱怨現在工作很爛時該不該換下一份、如果要換是不是要等到領到年終後、還是乾脆把所有老本豪賭去創業?就好像倉鼠跑的滾輪一樣,每一階輪梯好似會循環,但自己好像還是在這裡,或許該停下來,好好檢視這個把自己囚禁的牢籠是不是只是我們自己的思維模型中的bug。
Thumbnail
我們大多數人,都看似在選擇自己的人生,而事實上,我們都只不過是在被動地參與生活...
Thumbnail
我們大多數人,都看似在選擇自己的人生,而事實上,我們都只不過是在被動地參與生活...
Thumbnail
人生的主宰者只能是自己, 這是我認為的。 不論你是誰的誰, 我認為… 都沒有操控支配他人人生的權利, 我們可以是引導者.. 也可以是意見經驗的給予者.. 但絕不是干預決定的存在者。
Thumbnail
人生的主宰者只能是自己, 這是我認為的。 不論你是誰的誰, 我認為… 都沒有操控支配他人人生的權利, 我們可以是引導者.. 也可以是意見經驗的給予者.. 但絕不是干預決定的存在者。
Thumbnail
我們時常說的別無選擇 其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沒那麼理想的選擇。 我時常在朋友圈裡擔任傾聽者的角色,長期統整下來,我發覺大多數人埋怨的事情其實不外乎就這兩種分類:人際關係、錢。 加上前陣子炸出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外遇的新聞,我與朋友開啟了討論,到底有沒有自己別無選擇的這個說法?畢竟許多人面臨外遇,都會
Thumbnail
我們時常說的別無選擇 其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沒那麼理想的選擇。 我時常在朋友圈裡擔任傾聽者的角色,長期統整下來,我發覺大多數人埋怨的事情其實不外乎就這兩種分類:人際關係、錢。 加上前陣子炸出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外遇的新聞,我與朋友開啟了討論,到底有沒有自己別無選擇的這個說法?畢竟許多人面臨外遇,都會
Thumbnail
出了社會後,接觸了更多元的資訊和事物,也從中去學習判斷的能力,漸漸不再任由他人擺布,翅膀總有長硬的一天我相信,只能不斷的突破框架,勇敢去嘗試和挑戰,才有改變的機會。
Thumbnail
出了社會後,接觸了更多元的資訊和事物,也從中去學習判斷的能力,漸漸不再任由他人擺布,翅膀總有長硬的一天我相信,只能不斷的突破框架,勇敢去嘗試和挑戰,才有改變的機會。
Thumbnail
當一個有原則的人多難,當一個沒有原則的人,又多容易覺得自己蹉跎?
Thumbnail
當一個有原則的人多難,當一個沒有原則的人,又多容易覺得自己蹉跎?
Thumbnail
我不會跟你說「我是為你好」,因為,人生和生活都是你的。 我不會告訴你「你的人生應該要如何做」,因為,這是你要自己思考並決定的。 我不會把你的人生當成我生命的重心,因為,那是一種病態的假性親密。 我不會要你聽從我,要你照著我的期待做決定,因為,那是控制,更是支配和操....
Thumbnail
我不會跟你說「我是為你好」,因為,人生和生活都是你的。 我不會告訴你「你的人生應該要如何做」,因為,這是你要自己思考並決定的。 我不會把你的人生當成我生命的重心,因為,那是一種病態的假性親密。 我不會要你聽從我,要你照著我的期待做決定,因為,那是控制,更是支配和操....
Thumbnail
  你是否有過這樣子?當自己忙活了大半輩子時,突然之間,好像對自己的選擇與人生都產生迷茫。 從你睜開眼的一刻,每日重複著相同的場景與生活節奏,腦海裡裝滿了手邊棘手的工作或應該去完成的責任項目。尤其當你坐下來喘口氣,無論你當下是放空,或者裝著某種苦惱與煩躁情緒。
Thumbnail
  你是否有過這樣子?當自己忙活了大半輩子時,突然之間,好像對自己的選擇與人生都產生迷茫。 從你睜開眼的一刻,每日重複著相同的場景與生活節奏,腦海裡裝滿了手邊棘手的工作或應該去完成的責任項目。尤其當你坐下來喘口氣,無論你當下是放空,或者裝著某種苦惱與煩躁情緒。
Thumbnail
生活是不可能平衡的,你不可能工作、家人、健康...每種人生的角色都做到100分,也無此必要。我們只能選擇,在有限的時間、有限的心力中,排出優先順序。
Thumbnail
生活是不可能平衡的,你不可能工作、家人、健康...每種人生的角色都做到100分,也無此必要。我們只能選擇,在有限的時間、有限的心力中,排出優先順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