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舒適圈,理智,目標,行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呈上文,沒錯,我改標題了~
想看重點可以拉到最下面,我有總結,中間的文章只是在分享我目前的經歷
正文

舒適圈是一種很恐怖的狀態,他會把你拘束在某一個看似可以一直恆定下去的地方,但事實上那是不可能的
唯一不會變化的只有變化本身
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意外的到來,也不知道,公司什麼時候倒,更不知道在你什麼價值都沒有,只剩下越來越多的年齡的時候,公司會把你辭退
一切都是未知,那麼為什麼不拚一把
只有踏出腳步,才能做出改變,才不會每日重複著一天又一天的抱怨
或許有些讀者看到這篇文章會想說我只會嘴,當然輕鬆
但實際上,我現在就是處在突破舒適圈的狀態
實話說,會寫這篇文章,也是因為我想要藉由分享,來強化自己的決心
我是一名生產管理人員,知道這個職業的人都知道,這個位子,管山管海,全公司的資源進出都要流經你的手,忙得像條狗...對不起我錯了,是忙個像個人,現在的狗可閒的很
我在這個職位待了四年,可以說退伍後沒多久就進了這間公司,一路升到了現在的位子,由於公司屬於家族企業,我很清楚的認知道自己在這間公司的極限就是在這裡了
頂多每個月薪水在多個一兩千,想再多,別想了
因此,我從前年就想離職,但是開始有了很多藉口出現在我的內心
景氣不好,別亂換工作!
疫情來了,別賭!
要養家呢!
找到了工作就立刻換
......等等,各式各樣,千奇百怪
但是
我知道,那只是藉口,再有道理都只是藉口,其實只是因為我對現在的環境已經習慣了,不想做出改變
如同上文所說,所有的藉口都只是自身懶惰以及勇氣的不足
而我認知到了自身的惰性會造成自己人生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強迫自己需要改變
因此我做出了決定,也是我想分享給大家突破舒適圈的一個方法,給大家做一個參考,也給我自己下定決心
首先,我必須說,現實層面的問題,不工作就得餓死
這是很多人的一大難題,有時候不只是因為舒適圈,因此,要離職可以,但是我得很認真地說,請先做出完整的規劃,最好拿出一張A4紙把你想到的問題全部寫出來,然後一個一個解決
而我最大的問題,就是缺錢,薪水太少,養活自己容易,但想養活雙親,別鬧了,更別提娶老婆買房子等等人生指標
確定我目前最大的問題後,我開始設立行動指標
首先,我確定自己不工作半年完全可以撐得住,所以我完全有裸辭的本錢
後顧之憂沒有了之後,我給了自己一個期限,跨年之前,找不到新的工作,我仍然會辭職
同時,我也在審慎的思考,規劃自己要的工作是什麼,我現在的工作是生產管理,而我確定,這個我做了四年的工作,其實我很不喜歡,因此我必須有一個決定,就是我要維持住這個工作經歷,還是換跑道
中間經過了幾般掙扎,因為四年的工作經歷是很值錢的,這些都是履歷,但是最後我還是決定放棄,因為這個職業的上限並不高
我的目的是為了賺錢
目的是很重要的,那決定你接下來的方向
因此我最後下了一個讓我家人朋友都很訝異地決定,我要去跑船
這和我的人設其實完全沒有1%的相符,我過往的工作大多都是辦公桌+電腦
突然想跑去考乙級船員真的嚇傻了我一堆朋友
但是正如我所說的,目的決定方向
我想要的是賺錢,同時,我必須認知到,我自身的技能並沒有足以賺到比跑船相同或是更多的薪水,因此我下了判斷和決定,至少投入我五年的時間在跑船上面
老實說,這是一種雙重突破,我不但突破工作的舒適圈,我要連生活模式的舒適圈也進行大突破,整個就是突好突滿
但是我做了
我繳了高昂的學費,斷了自己的後路,行動就是最好的突破!
最後做一個總結
突破舒適圈的方法
1.確定自己能承受代價的極限在哪裡,如果能夠承受,那裸辭又何妨
2.確立自己的目標,我的目標是轉錢養家,你呢?
3.有了目標有了方向,開始以你的目標為方向,查詢相關資料,網路很多
遇事不決問GOOGLE
4.時間限制,請給自己一個時間,這樣才不會一拖再拖,拖到忘記,請相信我,這點很重要
5.行動,只要你沒動起來,前面的都是廢話,請動起來
6.請告訴自己,就算失敗,當個飲料店店員,超商店員,絕對能夠養活自己,失敗沒有那麼恐怖
最後,願大家都能得到自己滿意的生活模式,如果不滿,那麼請做出改變,不要只在嘴上抱怨,抱怨不會讓生活有任何改變,不要等待,請行動,並在自己的人生飛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0會員
157內容數
和眾人一起討論如何讓自己的生命過得更開心,擺脫自己的迷茫,並嘗試執行,打破虛度人生的方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泡澡的太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舒適圈這種東西大家應該都聽過,不過未免有些人沒聽過,我大概的解釋一下 這是一種心理學上的概念,指的是人總是會待在自己已經習慣了的生活環境,不願改變,那怕那種改變是好的也一樣 我們總是眷戀於舒適圈,明明知道待了五六年的公司是爛公司,薪水永遠不漲,同事都是爛人,老闆只會凹員工,主管根本就是垃圾 但是因為
繼續上一篇文章的接續 那麼如何挑選目標呢? 老實說太陽我也不知道,但是有一些模糊的想法,想上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探討 我們這一世代的孩子大多都是在網路上遊走,習慣了網路的生活,對於現實上反而不是那麼習慣該怎麼做,因此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遇到疑惑的事物可以從最擅長的地方開始,也就是從網路開始找資料 有些人
屏東大津瀑布 位於屏東的大津瀑布,緊鄰尾寮山,是一個很壯碩的瀑布,今年九月的時候去或許是因為疫情,人數並不多,去沒多久,原本就很少的人更是僅剩自己一人 我很直接地坐到瀑布水潭下的石頭讓褲子全濕,感受酷暑下的清涼,還把7-11買的茶裏王卡進石頭縫隙讓冰冷的潭水冰鎮一下已經不冰的茶 拿出一本書在瀑布的背
舒適圈這種東西大家應該都聽過,不過未免有些人沒聽過,我大概的解釋一下 這是一種心理學上的概念,指的是人總是會待在自己已經習慣了的生活環境,不願改變,那怕那種改變是好的也一樣 我們總是眷戀於舒適圈,明明知道待了五六年的公司是爛公司,薪水永遠不漲,同事都是爛人,老闆只會凹員工,主管根本就是垃圾 但是因為
繼續上一篇文章的接續 那麼如何挑選目標呢? 老實說太陽我也不知道,但是有一些模糊的想法,想上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探討 我們這一世代的孩子大多都是在網路上遊走,習慣了網路的生活,對於現實上反而不是那麼習慣該怎麼做,因此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遇到疑惑的事物可以從最擅長的地方開始,也就是從網路開始找資料 有些人
屏東大津瀑布 位於屏東的大津瀑布,緊鄰尾寮山,是一個很壯碩的瀑布,今年九月的時候去或許是因為疫情,人數並不多,去沒多久,原本就很少的人更是僅剩自己一人 我很直接地坐到瀑布水潭下的石頭讓褲子全濕,感受酷暑下的清涼,還把7-11買的茶裏王卡進石頭縫隙讓冰冷的潭水冰鎮一下已經不冰的茶 拿出一本書在瀑布的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生活上很多時候感到停滯不前,我們會萌生出是否該「跳脫舒適圈」的急迫感。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走了一條跟同儕不一樣的路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與眾不同。有時候以為進去一個很艱困的環境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自討苦吃。該怎麼評估新的選擇是否真的能幫助我們跳脫舒適圈,還是只是為跳而跳呢?
Thumbnail
「跳出舒適圈」這個詞,在前幾年很像口號一樣 我也曾經在這裡面一直打轉過 那時候的我一直拼命地 改變東 改變西 好像拼命得要跳脫那個也許本來就不存在的框架 直到後來我才發現 原來我的舒適圈是『一直改變』 所以如果我要跳出舒適圈 那不就等於『什麼都別做』
Thumbnail
選擇離職,進入自由工作的世界,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自由工作者的生活看似浪漫,實則需要更強的自律和計劃能力。從單一收入到多元收入,從固定模式到自由靈活,這一切都需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迎接挑戰和機會。
Thumbnail
再理順一下想要離開的初始動機,就是不要一味的工作,想要騰出生活的空間,為家庭、為小孩多付出一些。由於職務關係,很難主觀找到兩全其美的做法,因而只能尋求暫時離開緊湊步調的職場,陪伴家人,趁機再進修,幾年後再重出江湖。這就是那一年當下“生涯規劃”的基調。 整個計畫的執行,過程沒有絲毫的“怨念”。如果把
Thumbnail
在決定轉職前,你是否真正思考過轉職的原因?逃避不良環境與豬隊友抑或是為了實現職涯目標?透過經驗分享,文章提醒讀者每份工作都有好壞,重點是尋找自己所追求的目標並願意承擔不喜歡的部分。
Thumbnail
三個多月前,我辭職了。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的計劃執行狀況乏善可陳,需重新審視並持續執行。
Thumbnail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工作除了是為了養活自己,剩下的理由居然有些空白...,然後日復一日,開始想逃離這樣的自己與環境。...............工作時常讓人迷惘,難免會遇到倦怠和低落,但要想清楚自己要走下去的理由。每段路程都需要一個目標或理由,這樣才能更清楚方向。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生活上很多時候感到停滯不前,我們會萌生出是否該「跳脫舒適圈」的急迫感。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走了一條跟同儕不一樣的路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與眾不同。有時候以為進去一個很艱困的環境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自討苦吃。該怎麼評估新的選擇是否真的能幫助我們跳脫舒適圈,還是只是為跳而跳呢?
Thumbnail
「跳出舒適圈」這個詞,在前幾年很像口號一樣 我也曾經在這裡面一直打轉過 那時候的我一直拼命地 改變東 改變西 好像拼命得要跳脫那個也許本來就不存在的框架 直到後來我才發現 原來我的舒適圈是『一直改變』 所以如果我要跳出舒適圈 那不就等於『什麼都別做』
Thumbnail
選擇離職,進入自由工作的世界,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自由工作者的生活看似浪漫,實則需要更強的自律和計劃能力。從單一收入到多元收入,從固定模式到自由靈活,這一切都需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迎接挑戰和機會。
Thumbnail
再理順一下想要離開的初始動機,就是不要一味的工作,想要騰出生活的空間,為家庭、為小孩多付出一些。由於職務關係,很難主觀找到兩全其美的做法,因而只能尋求暫時離開緊湊步調的職場,陪伴家人,趁機再進修,幾年後再重出江湖。這就是那一年當下“生涯規劃”的基調。 整個計畫的執行,過程沒有絲毫的“怨念”。如果把
Thumbnail
在決定轉職前,你是否真正思考過轉職的原因?逃避不良環境與豬隊友抑或是為了實現職涯目標?透過經驗分享,文章提醒讀者每份工作都有好壞,重點是尋找自己所追求的目標並願意承擔不喜歡的部分。
Thumbnail
三個多月前,我辭職了。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的計劃執行狀況乏善可陳,需重新審視並持續執行。
Thumbnail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工作除了是為了養活自己,剩下的理由居然有些空白...,然後日復一日,開始想逃離這樣的自己與環境。...............工作時常讓人迷惘,難免會遇到倦怠和低落,但要想清楚自己要走下去的理由。每段路程都需要一個目標或理由,這樣才能更清楚方向。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