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活的量變與質變

2021/09/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是正在就讀國立臺灣大學三年級的Lulu,雙主修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組與經濟學系,同時修習中英翻譯學程口譯組,大四這年將透過台大校級交換計畫至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交換,預計回國後延畢一年完成雙主修,再申請碩士。
高中時,曾參加過許多國際交流、思辨相關活動,如模擬聯合國、英語辯論、定期為學校接待外賓與國外姊妹校的同學,曾通過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遴選,於2017年代表臺灣赴以色列參與國際環境青年領袖會議,並於2018年全球青年趨勢論壇任接待大使。高中時期透過各種機緣累積的活動經驗,除了幫助我累積軟實力之外,在日後各種其他機會的申請上亦幫助良多。

大學生活的量變與質變

指考後,分發上我最有興趣的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組,然而也對未來出路有點擔心。在大一時,各種必修課程讓我確信我對政治學與國際關係的興趣,但我也下定決心要雙主修經濟或是管理類的科系,以累積更多能力。大一時,我為了申請雙主修,跑去修經濟系的大一必修經濟學原理,同時把政治系其中一門比較硬的必修退掉,以期可以維持比較高的成績去申請雙主修。作為大學新鮮人的我,對大學抱有許多錯誤的幻想,第一個學期就修滿25學分,還加了兩個社團跟系學會,一開始很好玩,但到了期中考就知道自己根本無法承擔,漸漸地就淡出社團。高中時,很多人會跟你說「撐過去就可以玩四年」,但我想要誠實地跟大家說,這真的是唬爛。大學的課程、作業、考試可能看起來比高中少很多,但大學課程的內容深度與廣度都是完全無法跟高中比的,大學的很多考試、作業都沒有標準答案,老師也沒有時間帶你讀過所有內容,大學課程需要你課後花很多的時間思考、討論、查找資料。
有了慘痛的經驗後,我大一下學期馬上減少了我的修課量。在生活上也比較適應之後,我的成績進步很多,還意外地拿到書卷獎,那時我才發現大學課業雖然不簡單,但其實不需要過度恐懼,因為只要有足夠的時間跟努力,並建立起自主學習能力,完全是可以駕馭的。可惜的是,大一升大二時,未能成功申請上雙主修經濟系,只有先得到輔系資格。大二時,我帶著新的信心,一口氣修了政治系大一到大三的許多門必修和經濟系大二的必修總體經濟學與統計學。當時,我未能選上經濟系最熱門的總體經濟學班,卻意外地遇上點燃我對經濟學熱忱的老師。離開了經濟學原理這種介紹性的課程,我的新老師很有耐心地引領我們進入經濟學的世界,用數學與經濟學模型去試圖一步步地逼近真實世界的運作。然而,統計學就是另一個故事了,對於完全沒有接觸過微積分的我,老師在黑板上的筆記根本就是火星語。硬撐了一個月之後,我還是認命地停修了,打算學完微積分再戰。大二這年充滿許多重量級必修,應該是我壓力最大的一年,但在無數個在圖書館跟宿舍書桌前苦讀的日子後,最終這年拿到了很好的成績。
拿著大二的成績,升大三的暑假再次申請雙主修經濟系,終於被錄取了。同時在這年還申請了中英翻譯學程跟交換學生計畫,由於前一年的成績與之前累積的活動經驗,幸運地都有錄取。我在深思熟慮後,決定要延畢一年左右以同時完成雙主修並出國交換一年,而排課順利的話,就把握機會修一些翻譯學程的課。作為我大學生涯的轉捩點,我很感激有這些機會,但也認知到一些取捨的必要性。
歡迎點擊以下連結閱讀全文
加入臉書社團
NewHere大學新生資訊站
NewHere大學新生資訊站
《NewHere 大學新生資訊站》,是由一群大三的學生組成的團隊,團隊的主旨是希望藉由整理學長姊經驗談、大學懶人包、新生解憂雜貨店等一系列內容,讓新生可以在線上輕鬆取得需要的各種資訊。減緩在初升大學的階段,面對環境、人群、課業與住宿等多方面重大變化的無所適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