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採番茄看績效指標對員工行為的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這陣子對採果上的薪資制度上琢磨很多,並非只是單單站在受雇者的角度思考,教採手如何少吃虧或賺大錢而已,最主要希望從薪資結構的角度去分析KPI如此設計,對員工行為有什麼影響,以及公司試圖達到什麼目的

或許有些人會困惑,研究這議題要做什麼?

倘若未來自己有機會擔任管理職,需要思考如何制定KPI,才能讓員工行為與組織/部門目標相結合的時候,才能試著從員工的角度去思考,各種績效指標或制度設計,會讓他們產生什麼樣的想法,從而引發哪些行為,這就是我想要研究績效指標如何對員工行為產生影響的主要原因。

前些日子,對於檢察官辦案寫了一篇文章,主要是在探討在年終獎金以及升遷的績效指標面前,檢察官是如何對績效考核做出「最佳選擇」。(延伸閱讀:替代役物語:從結案量看績效考核對檢察官辦案行為的影響

而在商業思維學院院長 游舒帆Gipi的文章《目標不一致是組織內最嚴重的損耗》也有提到一句很重要的話:

「員工一般只會做老闆要求跟緊盯的事情。」

對員工來說,評量他價值標準的就是是否達到來自主管、部門甚至是老闆所訂下的「期待」,也就是績效指標,文章中所提到的客服部門KPI就是典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案例。

如果當老闆要求跟緊盯的事情(績效指標)跟「薪資結構」有所掛鉤,員工自然會把這指標當作至高無上且唯一的KPI也不意外。

採番茄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案例,速度就是我們的KPI,而且速度也會影響績效獎金的多寡,想要研究「當績效指標與薪資結構掛勾,會對員工行為有什麼影響」這樣的議題,一個實務個案就擺在我眼前,自己還身在其中,豈能放過這麼好的素材?

這也是為什麼前面要先寫那麼多篇文章,都是從薪資結構的角度去做鋪成,都是探討在KPI與薪資結構面前,「理性」的採果者該如何讓自已收益最大化,但在現實中又是如何本末倒置,無形中幫助公司省下很多成本。

之前都從比較宏觀的角度去探討,這次我們將從實務面,具體採手在KPI面前又是如何採番茄說起。

速度對採手行為的影響

由於速度與績效獎金有直接關係,大部分採手會試著讓自己採快,採快的好處就是在同樣的工作時間下,時間價值相對較高,以及被分配較多的採果範圍

公司基本上有一套專門規範採果的SOP,在基本的規範下,大家都會從中找到讓自己採滿採快的方法,像是

前置作業:改變盒子擺放位置與數量。

採果動作:側身腰貼採果車→左手拿右手剪、左手放右手沾的採果節奏→採果時抓蒂頭→放果時用餘光看盒子內的擺放。

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一個觀念對了,它會伴隨到你每個工作的細枝末節,當別人問你為什麼要這樣做的時候,你都有理可據。

關於採果觀念,在先前的文章《如何成為一個採果快手快快手:掌握核心觀念與時間背後代表的意涵》有提到:

  1. 用最的時間採到最
  2. 動作會一直反覆做,所以要減少多餘的動作,或同時做很多動作;
  3. 只要人沒在採番茄,就等於沒有輸出,要盡可能的縮短零輸出時間
  4. 猶豫會拖慢時間,要把理想上的觀念變成實務上的直覺
  5. 剪一刀的代價,是增加一串番茄的重量,而非減少番茄重量;
  6. 轉色番茄可不剪,留果是為了更的明天。

照著SOP規範走,雖說大家都有各自的採法,但某些方式明顯造成壞果的情況發生,這時候公司又會在原有的SOP下增加新規定。

冬天的時候,植物的梗太脆弱,因此公司都會在梗上套一個塑膠套,原先在取下塑膠套的方式上沒有特別要求,直到最近發現最靠近梗的那顆番茄戳傷比例明顯提升,是剪刀戳到以及梗剪太短(梗戳進去番茄)兩種原因所導致,所以新規定不能剪太短或是戳到要丟掉。

新規定一出來,符合上述的採果者人人自危,必須配合公司規定找新採法,直到包裝部不再反應為止。

另一種情形是不同部門的要求所導致的矛盾,部門間彼此都有著各自的任務,認知跟要求不同,難免會有些衝突,但有些採果者討厭包裝的人,因為許多新加的規定都來自於包裝的要求,而這些規定都會導致採果的速度變慢。

採果規定掉到地上的好果,綠果放籃子,紅果與轉色果可以放盒子增加重量,但有時包裝部門會反應單顆的果太多,認為是採果的人太粗魯導致,要求我們改善,這時候就會降低大家去撿果的意願,畢竟彎下腰撿一顆的時間,都可以剪下一串放進盒裡,一顆與一串,當然優先選擇後者,沒什麼好猶豫的。

另一種情形,為了求快,有些人會「自行」放寬某些SOP步驟,像是剪完一串要沾肥皂水,變成兩串或三串;採完一盒要換剪刀,變成兩箱或三箱。

被抓到就會被糾正,屢勸不聽會開警告單,集滿三張就開除,但採果人多、主管人少,因此只要沒被抓到,是有明顯正收益的。

總結來說在速度至上的制度下,而速度又與績效獎金相連結,因此任何改變導致採果速度降低,採果者會站在抗拒的那一方,有些人甚至為了速度自行放寬SOP。

速度對公司的影響

求快的結果,員工可以拿到績效獎金,公司相對可以省下人力成本,但有時為了求快,會衍生出一些問題,像是把果戳傷、一串變單顆、掉到地上、壞果或破果沒注意的狀況發生,相對於賣相好的番茄,不同程度的損傷都會降低番茄在市場上的售價。

如果一串賣相好的番茄售價為最高,公司就必須考量到速度造成不同程度損傷的變化,最終造成價格上的影響,像是一串變成單顆(一公斤價格變低)、賣相不好的爛果(一級市場變到二級市場)、破果或壞果(牛飼料,殘存價值)等。

要求速度的同時,一定會放棄部分的品質。

省下的成本在扣除獎金後,還必須扣掉速度造成番茄的價值減損,得出來的結果才能知道速度造成的結果是好與不好、營利與虧損的臨界點在哪。

因此在結果上,公司看似省下了人力成本,但是否因為速度導致品質變差、營收或毛利降低等,其實是有待商榷的。

因為沒有更進一步的關鍵數據去支持更進一步的管理,或是在制度上做調整,最終導致公司的管理淪為形式與表面,反正就照著速度KPI走,但不知道有沒有用,這就是公司現在的問題所在。

無所適從的SOP與規定越訂越多,如果是老手,知道規矩在哪,但越來越多的規矩只會拖慢速度;反觀新人,新訓時期只會教你怎麼採,不會教你要注意那些事情不能做,表示說公司一堆規定,新人會不時踩到雷,而且有些雷還是季節性的,現在沒踩到,換季就會爆。

所以圍繞著速度所產生的規定,對公司而言,真的是好的嗎?真的有需要訂那麼多嗎?是否有其他作法,在提升速度的同時又能兼顧品質?

冰山一角的問題容易解決,但藏在冰山下的問題,公司看見了嗎?

改善的淺見

這間公司跟許多企業一樣,都有著一種觀念:

我們僱用你來做事,把事情做好本來就是你該做的本份,做不好還有其他人等著進來做。

也因為這觀念,許多企業都是吝於給員工獎勵,反而處罰都賞的很大方,但仔細思考,正因為只有處罰沒有獎勵,所以

公司要求的下限,就是員工的上限。

反正多做又沒有獎勵,等等多做還多錯,因此沒有在工作規範內的事,也沒KPI,也沒獎勵,做要幹嘛?

所以最終會留在公司的,大多都是那種不會太好也不會大壞的中庸員工,只求一個溫飽、穩定的工作,真正的人才在這只會受壓抑,早跑了。

跑題了,拉回採果上的建議,既然主管都會有檢點表,每周都會檢查數次採果者是否遵守採果SOP,重點檢查漏果、撿果、沾、換刀等考核項目,不如就將撿點表與速度表當作標準,每周挑出幾位模範採手,對於他們在採果表現上的優異成績給予小幅獎金。

另外一種改善方式,可以從品質方面著手,將採下來的果分成自然耗損人為損壞,並訂定自然耗損的基準值(不同的團隊均速,有不同基準)。每天記錄自然耗損與人為損壞的比重,兩者相扣後的差額,從採果團隊所有採果者的績效獎金中去扣除。(因為農場分工方式,無法單獨找出是哪個採果者,僅能先從團隊下手)

假設團隊均速500下的自然耗損為1%,今天採果造成的整體品質不良率為3%,因此人為損壞率為2%,這2%從採果者的績效獎金中扣除(當天的績效獎金=原先的績效獎金*98%),以此類推,然後每周結一次。

這樣的好處就是即便不知道誰是老鼠屎,但是由於團隊懲罰制會影響所有採果者的績效獎金,因此採果者之間會互相監督,也能避免品行不好、有私人糾紛,或是本來就領不多的採果者添亂的情形。

公司在追逐採果的速度下,若想要兼顧品質,我相信以上兩種作法擇一搭配現行制度,會比在原先的SOP下訂一堆有的沒的記不住的規矩有用多了,為了獎金,孰能不乖?

不過江湖上人人都說錢能解決的事都是小事,怎麼套用到企業身上就變成大事了?

改善建議的部分就說到這,自己的文章篇幅隨便自己天馬行空,況且在現實中建議也不會被採納。

結論

之前經歷過包裝,冬天的時候經歷清棚、顧苗、種苗等跟植物照護相關工作,可以說公司基本上的工作都做過一輪,可以發現考核的KPI都是速度,就可以知道這間公司多麼沉溺於速度等於效率的迷思。

當速度KPI又與薪資結構有直接關係,讓員工為了速度捨棄品質,對公司來說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很不好說,畢竟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公司能一直維持制度至今,想必好處還是大於壞處吧?

在速度至上的KPI制度下,如何在速度與品質間做取捨、取平衡,讓速度真正發揮價值、減少價值減損,我想不僅是採果部門的議題,也是公司正面臨的管理課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56會員
511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Patrick.W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2
藉著筆者整理〈澳洲打工度假〉系列文章的目錄索引,所有與澳洲打工度假相關的文章都清冊於此,文章標題的擺放順序照著書籍的目錄排序,並且加碼附上未收錄之篇幅,與部分內容更新。 不過文章都沒有經過出版社校正與調整,倘若出現冗言贅字、錯字、標錯符號等問題,還請讀者們多多包涵。(免費文章就別太計較)
Thumbnail
2025/02/22
藉著筆者整理〈澳洲打工度假〉系列文章的目錄索引,所有與澳洲打工度假相關的文章都清冊於此,文章標題的擺放順序照著書籍的目錄排序,並且加碼附上未收錄之篇幅,與部分內容更新。 不過文章都沒有經過出版社校正與調整,倘若出現冗言贅字、錯字、標錯符號等問題,還請讀者們多多包涵。(免費文章就別太計較)
Thumbnail
2024/10/19
被讀者敲碗,希望來一篇紐澳薪資差異的比較。為造福廣大後進,就簡單來分享紐澳「法定」「最低」薪資的比較。 結論:澳洲適合「打工」,紐西蘭適合「度假」。從賺錢的角度來看,澳洲是背包客當之無愧的第一選擇。
Thumbnail
2024/10/19
被讀者敲碗,希望來一篇紐澳薪資差異的比較。為造福廣大後進,就簡單來分享紐澳「法定」「最低」薪資的比較。 結論:澳洲適合「打工」,紐西蘭適合「度假」。從賺錢的角度來看,澳洲是背包客當之無愧的第一選擇。
Thumbnail
2024/09/29
被一些讀者抱怨,跟澳洲打工度假比起來,這一次紐西蘭打工度假的攻略文少上許多,沒照顧到他們的需求。 因為澳打的許多觀念與心法,都能平行轉移至紐西蘭,因此決定用「目錄索引」的方式,把通用於紐西蘭打工度假的澳打攻略,造福給紐西蘭打工度假的各位。 接著就根據筆者經驗,分享紐打可參考的澳打文章。
Thumbnail
2024/09/29
被一些讀者抱怨,跟澳洲打工度假比起來,這一次紐西蘭打工度假的攻略文少上許多,沒照顧到他們的需求。 因為澳打的許多觀念與心法,都能平行轉移至紐西蘭,因此決定用「目錄索引」的方式,把通用於紐西蘭打工度假的澳打攻略,造福給紐西蘭打工度假的各位。 接著就根據筆者經驗,分享紐打可參考的澳打文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當今社會中,商業環境充斥著急劇變化,企業需不斷追求效率,提升績效,才能穩固並提升其市場份額和競爭優勢。如此背景之下,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績效指標)的概念及其實施方法顯得尤為重要。那麼,KPI究竟是什麼?對企業轉型升級有什麼作用?
Thumbnail
當今社會中,商業環境充斥著急劇變化,企業需不斷追求效率,提升績效,才能穩固並提升其市場份額和競爭優勢。如此背景之下,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績效指標)的概念及其實施方法顯得尤為重要。那麼,KPI究竟是什麼?對企業轉型升級有什麼作用?
Thumbnail
接近第三季的尾聲了, 很多公司應該就要開始啟動年終績效評估的流程。大部分的人都在意績效評估的結果, 因為它影響了隔年的升遷機會以及加薪的幅度, 但卻不是很多人願意花時間來用心撰寫自我評估。從帶人主管的角度來看, 會讓我感到加分的自我評估應該展現出一種想要爭取高分的積極性, 而這個積極性需要建立在..
Thumbnail
接近第三季的尾聲了, 很多公司應該就要開始啟動年終績效評估的流程。大部分的人都在意績效評估的結果, 因為它影響了隔年的升遷機會以及加薪的幅度, 但卻不是很多人願意花時間來用心撰寫自我評估。從帶人主管的角度來看, 會讓我感到加分的自我評估應該展現出一種想要爭取高分的積極性, 而這個積極性需要建立在..
Thumbnail
職場中,相同的工作量有的同事能處理的遊刃有餘,有的同事卻明顯力不從心,需要每天加班來完成工作,這兩者的差別就在於他們的工作效率。怎麼樣可以合理追蹤工作效率,最大化你的勞動價值,而不是耗費大量時間,沉浸在自我感動式的虛假努力中呢? 首先,你需要學習一些有用的技巧,來幫助你進行工作效率的追蹤:
Thumbnail
職場中,相同的工作量有的同事能處理的遊刃有餘,有的同事卻明顯力不從心,需要每天加班來完成工作,這兩者的差別就在於他們的工作效率。怎麼樣可以合理追蹤工作效率,最大化你的勞動價值,而不是耗費大量時間,沉浸在自我感動式的虛假努力中呢? 首先,你需要學習一些有用的技巧,來幫助你進行工作效率的追蹤:
Thumbnail
談到績效,員工就感到厭惡嗎?​ 打考績不公平,只憑主管好惡來決定?這樣既不客觀也不真實,只會招來員工抱怨!​ 為什麼訂了目標和獎金,仍無法對員工產生激勵作用呢?​ ​ 如何讓績效管理真正發揮出成效呢?​ 📷 企業主經營魔法100招 📷 提供你簡單又實用的經營管理技巧
Thumbnail
談到績效,員工就感到厭惡嗎?​ 打考績不公平,只憑主管好惡來決定?這樣既不客觀也不真實,只會招來員工抱怨!​ 為什麼訂了目標和獎金,仍無法對員工產生激勵作用呢?​ ​ 如何讓績效管理真正發揮出成效呢?​ 📷 企業主經營魔法100招 📷 提供你簡單又實用的經營管理技巧
Thumbnail
對員工來說,評量他價值標準的就是是否達到來自主管、部門甚至是老闆所訂下的「期待」。當老闆急迫關切的事情(績效指標)跟「薪資結構」有所掛鉤,員工自然會把這指標當作至高無上且唯一的KPI也不意外。採番茄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案例,速度就是我們的KPI,也會影響績效獎金的多寡,付出的代價就是造成一定的品質損失。
Thumbnail
對員工來說,評量他價值標準的就是是否達到來自主管、部門甚至是老闆所訂下的「期待」。當老闆急迫關切的事情(績效指標)跟「薪資結構」有所掛鉤,員工自然會把這指標當作至高無上且唯一的KPI也不意外。採番茄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案例,速度就是我們的KPI,也會影響績效獎金的多寡,付出的代價就是造成一定的品質損失。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敘述,如何正確落實『績效考評制度』,列舉KPI關鍵績效指標與執行層面之風險,進而有效提升公司業績。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敘述,如何正確落實『績效考評制度』,列舉KPI關鍵績效指標與執行層面之風險,進而有效提升公司業績。
Thumbnail
「打造內容社群的佛系經營術」#8:你該如何設定社群營運的KPI? 大家好,歡迎收看「打造內容社群的佛系經營術」系列專欄。不知不覺中,我們這個系列也已經寫了快十篇文章。感謝各位的收看,若有任何問題的話,也歡迎隨時提出來與我討論唷! 在上一篇文章之中,我跟大家介紹了該如何招攬第一批種子用戶?接下來,我想
Thumbnail
「打造內容社群的佛系經營術」#8:你該如何設定社群營運的KPI? 大家好,歡迎收看「打造內容社群的佛系經營術」系列專欄。不知不覺中,我們這個系列也已經寫了快十篇文章。感謝各位的收看,若有任何問題的話,也歡迎隨時提出來與我討論唷! 在上一篇文章之中,我跟大家介紹了該如何招攬第一批種子用戶?接下來,我想
Thumbnail
績效管理系統是一個 4 步驟的循環,「設定績效目標」,可確保主管與員工期望一致;「績效溝通與改善」,讓雙方在過程中能不斷溝通、修正、改進績效;並在「績效考核與面談」時驗收成果;「獎懲與訓練發展」則可以為提升來年績效做預備。
Thumbnail
績效管理系統是一個 4 步驟的循環,「設定績效目標」,可確保主管與員工期望一致;「績效溝通與改善」,讓雙方在過程中能不斷溝通、修正、改進績效;並在「績效考核與面談」時驗收成果;「獎懲與訓練發展」則可以為提升來年績效做預備。
Thumbnail
明確向上管理這個核心訴求真的很重要,前篇說過,不只對工作、產業類型,我們對老闆也會有一個小小的“蜜月期”,就像戀愛初期的兩個人,互相都覺得對方很完美。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就會開始失望。失望的原因就在於,我們就算再喜歡對方,心裡還是會對他有要求。老闆也是一樣,無論老闆對你的第一印象再好,你們的脾氣再契合
Thumbnail
明確向上管理這個核心訴求真的很重要,前篇說過,不只對工作、產業類型,我們對老闆也會有一個小小的“蜜月期”,就像戀愛初期的兩個人,互相都覺得對方很完美。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就會開始失望。失望的原因就在於,我們就算再喜歡對方,心裡還是會對他有要求。老闆也是一樣,無論老闆對你的第一印象再好,你們的脾氣再契合
Thumbnail
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如何正確設計學習指標,其實指標的意義並不僅僅是一個數字;好的指標設計是可以協助我們理解現況、找出問題並校正方向,本篇的閱讀與理解可能會花上30分鐘,但如果你有文中提到的一些管理問題,相信你會有所收穫。
Thumbnail
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如何正確設計學習指標,其實指標的意義並不僅僅是一個數字;好的指標設計是可以協助我們理解現況、找出問題並校正方向,本篇的閱讀與理解可能會花上30分鐘,但如果你有文中提到的一些管理問題,相信你會有所收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