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ing母帶後期處理到底做些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常常聽到人家說唱片製作最後要送Mastering (母帶後期處理) ,到底Mastering在做些什麼?不做可以嗎?
圖:母帶後期處理工作站畫面
Mastering是要出版有聲作品最後一道修整與把關的階段,它包含了幾樣工作:
1. 將混音做出版前最後音頻、動態範圍修正,以達到在不同播放媒介最佳聆聽效果。
一張專輯的所有曲目也許是不同混音師在不同錄音室、不同時間混音完成的,每首歌曲的聲音頻率或動態範圍處理不會相同,即便是同一位混音師、同一間錄音室的器材,但也絕不會是同時間混音出來,更別論不同歌曲有不同配器編制,在充滿各種變數之下,呈現出來的聲音一定不會是一樣的,當這麼多不同歌曲要放在同一張專輯裡時,就必需去做最後統整,根據整張專輯所要呈現的概念、聲音質感去修正個別歌曲的頻率與動態,使其達到出版時最佳的音響效果。
2. 將專輯(或出版品)內所有音軌進行排序、音量調整、時間間隔調整,並輸入音軌檔相關文字設定(如:曲名、ISRC碼、版權)。
在實體音源上,每張專輯會照專輯製作概念做曲目上的排序,每首歌曲在製作母帶時會打上PQ code,標明曲子開始點與結束點。另外還可以輸入歌曲曲名、藝人、版權資訊及ISRC碼(國際標準錄音錄影資料代碼,須申請)有了PQ Code我們才能選擇CD播放曲目,若有輸入CD-Text(曲名、藝人、版權資訊等),在高階的CD播放器上甚至可看到曲名等等資訊。目前常見母帶後期處理的專業聲音工作站有Pyramix、SADiE、SoundBlade(前Sonic Solutions)、Sequoia等等。
3. 音軌輸出格式轉換,製作成PMCD或DDP,或現在數位音樂平台支援的音樂格式。
以聲音檔輸出格式轉換來說,可能有人會問:現很多免費軟體也可以做這些事呀!為什麼還要花錢去錄音室做? 一個高達上千或幾百美金的軟體跟幾十美金、甚至免費的軟件,到底差在哪裡?
數位檔的轉換不只是0與1而已,轉換的過程中還會產生errors(錯誤),好的軟體可以將這些數據上的錯誤降到最低,而廉價的軟體可能轉換過程中產生幾萬個錯誤,影響到聲音還原成我們可聽見的音樂,這就是專業母帶製作軟體或器材為什麼那麼貴的原因。
另外可能有人會問:把專輯曲目在燒錄軟體內排好順序、燒好CD片,直接拿給壓片工廠跟給母帶室做DDP有不同嗎?
第一、少了Mastering聲音修正階段:
如果自己將混好的專輯歌曲排列燒好,沒有做整張專輯音頻、動態上最後統整的Mastering處理,個別曲子之間的聲音差異無法弭平差異,聽覺上會不舒服。或許有人會問:現在都數位音樂了,跟以前實體CD或唱片不同,很多都是買單曲、聽單曲,不見得會整張專輯照順序聽…..也許這是數位音樂上帶來的改變,但Mastering主要功能就是”優化”聲音。iTune、Spotify或KK Box不同的播放平台,每個平台多少都有其聲音上的規範,比如聲音格式、參考音量值等等,所以會有Mastering for iTune,Mastering for Spotify,for TV….來讓這首歌在這個播放環境上有最好的效果呈現。簡言之,混音階段考量的是一首歌內各種元素間的音量音頻比例與空間定位的平衡,而母帶後級處理考量的是在專輯整體上,以及各種播放環境下去達到最佳的效果。
第二、CD內容資訊之置入與調整精準度
姑且不論有無做 Mastering這項重要工作,光是一般燒錄軟體在音量調整、歌曲間隔、淡入淡出的功能上不會有專輯母帶處理軟體精準方便。比如某些燒錄軟體是可調整曲目中間間隔秒數及音量調整,但它們無法快速在軟體上聽到調整後的效果。
第三、燒錄過程之資料準確度
專業母帶編輯軟體可製作出PMCD (PreMaster Compact Disc)跟DDP(Disc Description Protocol)兩種格式的母帶(或母片),PMCD是由Sonic Solutions研發出的一種格式,跟一般燒錄不同的是它可置入CD Text、ISRC等資料,燒錄上有偵錯修復機制,會比一般燒錄軟體精準,但本質上,它還是紅皮書規範下的Audio CD(Red Book:光碟片資料格式規範之一種,用來定義怎樣的光碟片資料是Audio CD),送去壓片廠後,壓片機器還是要將聲音CD轉換成0與1數據資料來進行壓片,而壓片機器讀取CD時可能是2倍速或幾倍速,中間還是會有errors產生。所以真正專業CD專輯製作會採用寫DDP方式。
第四、DDP是專業音樂光碟出版時的標準格式,也是減少資料轉檔錯誤之最佳方式
剛有提到壓片廠在拿到音樂CD時,實際上還有一道把聲音轉成數位資料的過程,才能將這些資料進行刻版製作CD。專業母帶軟體其實可直接將這些音樂轉成壓片機能讀取的資料檔,也就是DDP。燒成資料光碟片讓壓片廠拿到後直接讀取資料進行刻版,會省掉壓片廠轉檔這道工作,減少更多的錯誤產生。另外寫成DDP的好處是,一旦這專輯有了DDP母帶檔,將來要再版,海外發行,都不必再重做母帶、重新再轉檔,直接就可拿到壓片廠生產,而且會跟最初生產的CD一模一樣。
圖:燒錄光碟對比壓片射出光碟
母帶後期處理(Mastering)這項工作等於是音樂有聲出版最後把關的工作,很多聲音的調整是很細膩微小、需要有錄音師極好的聽力與音樂上判斷力才能做的到,所以Mastering engineer的經驗常常是選擇的重點,很多知名的唱片製作人會指名Ted Jensen、Bob Katz等Mastering engineers來處理他們的專輯,看重的就是他們的聲音處理經驗與技術,而非用了什麼頂級設備軟體。
台灣真正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大概沒有幾間,Mastering的製作牽涉到很多更高階的聲音處理設備,與錄音室聆聽環境上之需求,甚至很多國外母帶後期製作知名的錄音師會自己有自己特製的器材設備來處理聲音。除了硬體需求外,人才的培養也是不易,由於台灣的市場小,相對的Mastering Studio人力需求也較少,加上母帶後期工程師要對錄混音、唱片製作都有相當的了解,不是擁有相關設備就能擔當這份工作,經驗、好耳力,以及聲音美學素養,缺一不可。

謝謝您來到我的聲音研究室,希望您喜歡我的文章,請多多支持幫我按讚、分享、訂閱及追蹤。如果有聲音後製、唱片製作上的需求,也歡迎連絡我的工作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現場錄音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每個不同場地、不同演奏者,加上不同設備搭配,每次錄音都是件新鮮的事,也是個挑戰。小編制的古典音樂錄音很多都只是用一對立體麥克風收錄的,架設麥克風永遠是影響聲音品質、音色、空間感的最重要因素。
相位相位,剛開始學習錄音時常聽到別人在講這個詞,到底什麼是相位呢?
從工作室成立到現在,每隔一陣子就會收到有人來信詢問是否可以幫他們的重要聲音檔”消雜音”。雖然現在錄音科技進步到數位時代,很多以前的門檻被打破,很多新的技術出現。但真的所有問題都能解決嗎?錄音中出的聲音問題真的都能消除嗎? 雜訊消除(其實我較喜歡稱之為”降噪”,因為能真的完全消除的狀況很少)是怎樣消除
雖然錄音上效果器有各式各樣的種類,每一家做的巧妙各自不同,但基本上對空間感的產生不外是2種形式。
唱卡拉OK時我們常說:「加點Echo吧!」,錄音或舞台表演時常會聽到:「給我多一點reverb!」什麼是Echo?什麼是Reverb?兩者是一樣的東西嗎?
演唱會音控是最有挑戰性且心臟要大顆的,因為它充滿著變數,而這些變數有些是不可抗力、無法預期控制的。 也許你在演出前做了很多測試,排除出雜訊或頻率干擾的狀況,但實際演出時,偏偏在最重要的時刻它給你斷訊沒聲音,所有的人會罵當天的PA音控,但電波是看不到的,你怎去掌握有什麼突然外來的電波去干擾到它?
現場錄音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每個不同場地、不同演奏者,加上不同設備搭配,每次錄音都是件新鮮的事,也是個挑戰。小編制的古典音樂錄音很多都只是用一對立體麥克風收錄的,架設麥克風永遠是影響聲音品質、音色、空間感的最重要因素。
相位相位,剛開始學習錄音時常聽到別人在講這個詞,到底什麼是相位呢?
從工作室成立到現在,每隔一陣子就會收到有人來信詢問是否可以幫他們的重要聲音檔”消雜音”。雖然現在錄音科技進步到數位時代,很多以前的門檻被打破,很多新的技術出現。但真的所有問題都能解決嗎?錄音中出的聲音問題真的都能消除嗎? 雜訊消除(其實我較喜歡稱之為”降噪”,因為能真的完全消除的狀況很少)是怎樣消除
雖然錄音上效果器有各式各樣的種類,每一家做的巧妙各自不同,但基本上對空間感的產生不外是2種形式。
唱卡拉OK時我們常說:「加點Echo吧!」,錄音或舞台表演時常會聽到:「給我多一點reverb!」什麼是Echo?什麼是Reverb?兩者是一樣的東西嗎?
演唱會音控是最有挑戰性且心臟要大顆的,因為它充滿著變數,而這些變數有些是不可抗力、無法預期控制的。 也許你在演出前做了很多測試,排除出雜訊或頻率干擾的狀況,但實際演出時,偏偏在最重要的時刻它給你斷訊沒聲音,所有的人會罵當天的PA音控,但電波是看不到的,你怎去掌握有什麼突然外來的電波去干擾到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學習混音可以分為幾個步驟,即使你沒有經驗,也能逐步掌握這門技術
Thumbnail
一部影片當中,哪裡需要音樂、哪裡不需要音樂,永遠都沒有標準答案,甚至連導演本人都不一定知道正確答案,但這是配樂工作者非常重要的課題之一。 以前念碩士時,電影分析一直是占比很重的一堂課,每週都要看3-5部電影,然後同學輪流上台講解這幾部電影的配樂分析報告。為的就是
Thumbnail
畢業生進錄音室,錄畢業歌,每天錄完就剪輯,其中需要繁瑣的細節。 孩子先唱,再對嘴拍影片,再把聲音和影像合在一起; 爸爸唱,媽媽唱,再跟孩子合在一起。 如果家中四個要唱,就要有至少8道工序先處理好, 最後合併的那一霎那,我只能自己先慶賀我自己了。 因為接著就可以放進去歌曲裡,與其他人連接
Thumbnail
DAW是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的簡寫,簡單來說,就是一套軟體,可以讓你在裡面錄音、編輯聲音、加效果器混音等等。 很多DAW也都有MIDI功能,可以讓你用MIDI在軟體裡面作曲,現在大多的音樂家,不論是配樂、流行音樂、電音,他們都會用DAW來製作音樂。
Thumbnail
很多時候,音樂製作人都會追求音質一定要最好,混音混到完美、錄音一定要用最頂尖的錄音室,雖然這麼做當然沒錯,但是音質好,音樂真的一定好嗎?
Thumbnail
在聲音後製業界,不論是配樂家或是音效師,很多人都有蒐集聲音的習慣,蒐集聲音就像攝影師一樣,大家都想捕捉到一些特別的當下,而這些靠自己採集到的聲音,也是非常好用的作曲、或聲音設計素材哦。
Thumbnail
以前的文章有大概提過樂器調色盤這個概念,但仔細想想,建立樂器調色盤幾乎是我寫每首曲子的第一步驟,那乾脆就來好好談這個主題好了! 不過要先聲明,作曲的過程和步驟每個人都不一樣,甚至每首曲子、每種風格也都會有不同的流程,所以這不是絕對,當作多一個工具就行囉。
Thumbnail
配樂作曲家的工作,顧名思義就是要為影視作品、電玩寫音樂,一般來說,配樂家最好都要熟悉整個音樂製作的流程,一路從作曲→編曲→備譜→錄音→混音→母帶處理,都要有經驗、甚至每個階段都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但在這麼多音樂技能之中,為什麼不在音樂製作流程中的「分析電影」卻變成了配樂家最重要的技能?
Thumbnail
校稿是圖書編輯中的重要工作,本文探討校對的意義、方法以及工作流程。內容涵蓋文字訂正、標點符號辨析、排版錯誤、統一體例、內容查核及校對的流程。文章強調了校對工作的瑣碎性,以及其對出版品質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聊聊怎麼讓你的聲音更乾淨以前,我們先來談談作曲家的工作內容。 如果你參與的作品是電影規格的話,可能音樂製作的流程就會分開,有專業的錄音師幫你錄音、有混音師幫你混音…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學習混音可以分為幾個步驟,即使你沒有經驗,也能逐步掌握這門技術
Thumbnail
一部影片當中,哪裡需要音樂、哪裡不需要音樂,永遠都沒有標準答案,甚至連導演本人都不一定知道正確答案,但這是配樂工作者非常重要的課題之一。 以前念碩士時,電影分析一直是占比很重的一堂課,每週都要看3-5部電影,然後同學輪流上台講解這幾部電影的配樂分析報告。為的就是
Thumbnail
畢業生進錄音室,錄畢業歌,每天錄完就剪輯,其中需要繁瑣的細節。 孩子先唱,再對嘴拍影片,再把聲音和影像合在一起; 爸爸唱,媽媽唱,再跟孩子合在一起。 如果家中四個要唱,就要有至少8道工序先處理好, 最後合併的那一霎那,我只能自己先慶賀我自己了。 因為接著就可以放進去歌曲裡,與其他人連接
Thumbnail
DAW是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的簡寫,簡單來說,就是一套軟體,可以讓你在裡面錄音、編輯聲音、加效果器混音等等。 很多DAW也都有MIDI功能,可以讓你用MIDI在軟體裡面作曲,現在大多的音樂家,不論是配樂、流行音樂、電音,他們都會用DAW來製作音樂。
Thumbnail
很多時候,音樂製作人都會追求音質一定要最好,混音混到完美、錄音一定要用最頂尖的錄音室,雖然這麼做當然沒錯,但是音質好,音樂真的一定好嗎?
Thumbnail
在聲音後製業界,不論是配樂家或是音效師,很多人都有蒐集聲音的習慣,蒐集聲音就像攝影師一樣,大家都想捕捉到一些特別的當下,而這些靠自己採集到的聲音,也是非常好用的作曲、或聲音設計素材哦。
Thumbnail
以前的文章有大概提過樂器調色盤這個概念,但仔細想想,建立樂器調色盤幾乎是我寫每首曲子的第一步驟,那乾脆就來好好談這個主題好了! 不過要先聲明,作曲的過程和步驟每個人都不一樣,甚至每首曲子、每種風格也都會有不同的流程,所以這不是絕對,當作多一個工具就行囉。
Thumbnail
配樂作曲家的工作,顧名思義就是要為影視作品、電玩寫音樂,一般來說,配樂家最好都要熟悉整個音樂製作的流程,一路從作曲→編曲→備譜→錄音→混音→母帶處理,都要有經驗、甚至每個階段都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但在這麼多音樂技能之中,為什麼不在音樂製作流程中的「分析電影」卻變成了配樂家最重要的技能?
Thumbnail
校稿是圖書編輯中的重要工作,本文探討校對的意義、方法以及工作流程。內容涵蓋文字訂正、標點符號辨析、排版錯誤、統一體例、內容查核及校對的流程。文章強調了校對工作的瑣碎性,以及其對出版品質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聊聊怎麼讓你的聲音更乾淨以前,我們先來談談作曲家的工作內容。 如果你參與的作品是電影規格的話,可能音樂製作的流程就會分開,有專業的錄音師幫你錄音、有混音師幫你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