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台北村落之聲】永不遺忘:311 東日本大地震防災傳承與復興進行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作者:陳柏翰(島島創生創辦人)

本文轉載自台北村落之聲夏季專題「狂熱城市。氣候變遷愈加劇烈,意味著「災害」的發生愈加難以預估。災害的發生應當視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並在這樣的基礎上,重新思考社區之於災難容受力的韌性基礎。究竟城市如何應對災害的日常化?歡迎至台北村落之聲與我們一起思考。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發生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地震與海嘯,其中又以東北地區的宮城縣、岩手縣和福島縣受創最深。規模 9.0 的地震所引發的毀滅性海嘯,使東北地區的淹水面積達到 561 平方公里,約等同於兩個台北市的面積。此次震災所造成的傷亡,根據至 2020 年 3 月 1 日為止的統計,死亡人數達到 19,729 人,失蹤人數共 2,559 人,其中東北三縣的死亡人數就佔了總數的 99.6%。災後,高達 47,737 人被迫遷居,直至今日東北三縣仍有709人住在組合屋中。從經濟層面來看,2011 年的震災造成經濟損失粗估約 16 兆 9000 億日圓(約新台幣 6 兆元),幾乎佔 2019 年日本出口總額的 1/5,也是日本最大產業「汽車產業」的輸出總產值。

面對災後的滿目瘡痍,日本政府成立了一級行政機關「復興廳」,以 10 年為期的任務型編組,致力於推動災後重建。如何扶持震災最慘烈的東北地區重新站起,也成為國家災後復興最重要的象徵與課題。2016 年 311 大地震 5 周年前夕,時任首相的安倍晉三就曾於記者會中提到:「沒有東北復興,就沒有所謂的日本再生」,甚至 2020 東京奧運也被日本政府定位為「復興奧運」,希望能將 2011 年以來的復興成果呈現給全世界。

一轉眼,十年過去了。原定2021年解編的復興廳,在 2019 年宣佈延任 10 年至 2031 年;原本想向世人宣告「復興五輪」的東京奧運,也在疫情衝擊以及各種爭議中黯然落幕。對於災後重建的情況,日本的東北復興究竟已履及何處?針對過去的防災手段與避難原則,日本有著什麼樣的省思,又是如何去改善?從硬體的防災設施打造,到災後的心理支持,東北三縣的災後復興又有些哪些未竟之處?讓我們暫時撇開那些紛擾與口號,直面地看待東北的復興之路上,那些已解的課題與待解的難題。

raw-image

以「逃跑」為前提的重建規劃方針

根據日本政府 2011 年 7 月制定的「東日本大震災復興基本方針」(後稱「復興基本方針」),災後復興將以 10 年為期:前 5 年為「集中復興期(復原)」,後 5 年則是「復興/創生期」,並歸納了復興的三大方向:「自然災害應對力高的區域營造」、「區域生活再生」和「區域經濟活動再生」,讓地方政府能依此規劃各地的復興計畫進程。

復興基本方針也指出,復興重建必須在「減災」的大原則下,以爭取更多「逃跑」時間為前提,根據各地區的特性建設減災設施,並培養社區的防災意識,實現軟硬體相容並施的「多重防禦」,進而達成「海嘯防災都市計畫/社區營造」。

本的重建規劃之所以會如此強調「逃跑」,是源於 311 大地震時的慘痛經驗:311的海嘯襲來時正值平日下午,雖然有海嘯警報,但是有不少居民擔心自家安全,沒有及時往高處逃難,反而選擇開車回家,結果在途中塞車時遭逢海嘯侵襲,最終連人帶車地被海嘯捲走;即使某些居民能夠順利回到家,也因為海嘯的衝擊導致屋子被沖走,造成了更多傷亡。當然有居民在當下選擇往自宅附近的高處或建物頂樓逃跑,但在海嘯高度因沿岸地形堆高的情況下[1],仍然有為數眾多的居民被海嘯捲走。對於這些本應能夠避免、最終卻仍然發生的沉痛經驗,日本在災後的檢討中歸結出了兩點釀成這些憾事的原因:

(一)記憶的淡忘:過去海嘯歷史未受重視

311 並不是東北地區第一次經歷的海嘯,從 1896 年的明治三陸地震、1933 年的昭和三陸地震,甚至是 1960 年遠在太平洋另一側的智利大地震,都曾有過海嘯襲來的紀錄。也就是說,東北地區大概每 30 至 50 年就會遭逢海嘯的威脅。實際上,這些海嘯的歷史以及當地的受災狀況,都被先民紀錄在石碑之上,立於東北的沿岸地帶,一方面追悼彼時罹難的居民,另一方面也告誡著後人海嘯曾經摧毀過此處的歷史,藉此提醒居民時刻提防海嘯的重要性。

raw-image

然而,這些「津波石」及其上的碑文在 311 震災前並未受人重視,再加上經歷過海嘯的居民逐漸凋零,在未能有效傳承受災經驗的情況下,東北沿岸地區的居民對於海嘯的防災意識逐漸淡化,最終低估了 311 海嘯的威脅,也造成了前述的慘劇。

(二)安全的假象:堤防效應

如前所述,1960 年人類史上觀測到最大規模的「智利地震」所引發的海嘯,以最高 5.8 公尺的高度侵襲太平洋彼端的東北地區,促使日本政府之後於東北沿海建設許多超過10公尺的大型防坡堤,相信從此以後即使有海嘯來襲也不用怕。

以岩手縣官古市的田老地區為例,當地有一道寬達 2.4 公里、標高 10 公尺而號稱「萬里長城」的防波堤,地方行政單位也引以為傲地自稱「海嘯防災地區」。然而這種使人陷入安全假象的「堤防效應」(levee effect),卻也是 311 悲劇的源頭──當311的海嘯警報響起時,有不少居民深信他們所擁有的這座大型防波堤能抵擋海嘯,然而當海嘯高度超過防波堤時,這些居民也就此失去了逃跑的時機,最終造成田老地區有高達 181 位居民喪生。

於此同時,有些地區也過度相信政府依據昭和三陸大地震(1933)的紀錄所繪製的海嘯危險地圖。居民因為看到該地圖標示自己所在之處不會有海嘯侵襲,因此低估了 311 大地震(引發的海嘯高度遠超過去所有海嘯紀錄),也因此失去了避難的機會,或是疏散到不夠高的高度,釀成了像是宮城縣的「大川小學悲劇」[2] 或是岩手縣的「釜石悲劇」[3]。

raw-image

合理的防災教育:絕非奇蹟的「釜石奇蹟」

儘管憾事頻傳,也有在事發當時展現優秀防災意識的案例,成功挽救當地居民的性命。當中最有名的,就屬發生在岩手縣釜石市的「釜石奇蹟」。

當海嘯警報響起,釜石東中學的師生馬上前往指定的避難高台疏散,而附近鵜住居小學的師生則是往教室大樓的頂樓避難。然而,鵜住居小學的師生在看到釜石東中學的學生往更高的高台避難時,也認為僅三層樓高的頂樓恐怕高度不夠,也就跟隨著釜石東中學的學生往高台去。隨後儘管抵達了高台,但眼見低處的家園不斷被堆高的海嘯所吞噬,師生判斷繼續待在這個高台不夠安全,便一路往更高的高地避難。最後,在不斷觀察情勢、迅速反應並魚貫有序疏散的情況下,約 570 名的中小學生,幾乎全員生存下來,被人們稱為「釜石奇蹟」。

raw-image

儘管被稱作「奇蹟」,但不能忽略的是,這群中小學師生在平時便受著充分的海嘯應對與防災教育訓練。釜石東中學與鵜住居小學在311震災發生之前,就長期實施著「合理」的防災教育。所謂合理的防災教育,不只是讓小朋友學習地震海嘯的特性與危險,更是讓小朋友自己規劃海嘯來襲時要如何從學校避難的計畫。釜石東中學和鵜住居小學每年也都會舉辦一次共同避難演習,讓小朋友了解「往高台避難」的路線和「小學生優先避難」的規則。

最重要的是,合理的防災教育在於讓小朋友了解到「避難三原則」:

  1. 不要有任何預設:避免低估災害的危險程度。
  2. 盡最大努力避難:逃跑作為所有避難方式的最高目標。
  3. 率先成為避難者:率先逃跑避免等待救援。

上述的成功避難經驗,與不幸未能及時逃生的慘痛教訓,讓日本政府和民間認知到,過往僅依賴硬體設備的防災措施是不夠的,甚至還會麻痺居民的防災意識,因此政府才會在復興基本方針中,制定以「逃跑」為前提、軟硬體並施的災後重建政策。

raw-image

➤ 延伸閱讀:災害的日常:從「人定勝天」的避災邏輯,到「與災共生」的韌性邏輯

訴說 311 的故事,傳承受災的記憶:語り部與逃生體驗

為了記取教訓、不讓亡者白白犧牲,致力於受災記憶傳承的組織陸續培訓出「語り部」(karitabe)——日文語境中的「說書人」。藉由災區步行導覽,說明當時的受災與避難情形,讓參加者能夠實地了解海嘯襲擊當地的情況,並進一步激發參加者對於如何防災、減災的思考,希望將 311 震災中的經驗與省思,可以透過語り部持續流傳而不重蹈覆轍。

位於宮城縣南三陸町的「南三陸飯店觀洋」,在 311 震災過後的 3 個月,就由受災的員工擔當語り部,帶著參加者乘坐巴士前往許多居民罹難的地區,在巴士裡說明當時海嘯侵襲的過程,並解釋之所以造成這麼多居民罹難的原因,希望透過訴說受災故事,讓參加者記取東北教訓,也希望大家不要遺忘 311 的慘痛歷史。十年過去了,南三陸飯店觀洋的語り部至今已累積超過 40 萬人參與,傳承受災記憶的導覽活動,也於 2019 年開始與宮城縣、岩手縣等地的語り部串連,希望將相關資源更有效地整合,分享給全世界更多的人知道。

raw-image

除了語り部之外,東北各地不論是官方或是民間組織,也會不定期舉辦防災學習的體驗活動,讓參與者在指定避難場所裡,實際模擬海嘯來襲時的避難抉擇,看看如果參與者親身遭遇海嘯來襲的當下,所做的選擇,能否能讓自己順利避難。

例如釜石的「三陸ひとつなぎ自然學校」,就利用旅館「寶來館」後方的逃難山道,實地播放海嘯席捲而來時千鈞一髮的逃生影片,並在影片播放到需要抉擇避難方式的時候暫停,讓參加者選擇接下來的行動,藉此讓參加者了解到海嘯來襲當下任何逃生選擇的重要性,並教育人們面對海嘯的避難意識。

raw-image

➤ 延伸閱讀:#Kataribe:將Kataribe帶向全世界

更細膩的重建挑戰:受災者的心理支持

除了防災意識的傳承之外,東北復興目前也致力於受災者心理照護的工作。在面對更細膩的災後復興課題上,原定於 2021 年 3 月解散的復興廳,也在 2019 年宣布將任務期程延長十年至 2031 年,希望能在接下來的時日裡,盡力支持災民的受災後心理復原工作。

然而,心靈層面的照護並不是投入多少資源就能估量成效的課題,日本政府也仍須正視以下三個挑戰,才能有效支持到災民的心理需求:

(一)高齡者的災後孤獨

受到海嘯侵襲的東北三縣沿岸,大多數是高齡者比例高的地區。高齡者即便在震災中順利逃生,家園也已滿目瘡痍,必須前往組合屋暫居。倘若災後高齡者的親戚沒有能力照顧或是提供協助,這些高齡者往往需要長期住在組合屋中,或是前往老人之家居住。因災離開世居的家園,被迫落腳不熟悉的環境,附近也沒有熟識、能夠彼此照應的鄰居朋友,這種陌生環境所帶來的孤獨感,往往會影響到高齡者的心理健康。

(二)地方經濟困境

東北沿海的工作機會也在海嘯的侵襲中受到重創。受災者如果運氣好的話,原本的工作能在復興政策的協助下逐漸回復到震災前的狀況,然而更多的是隨著家園被摧毀、為了尋找工作機會而遷居到都市的案例,災後願意回到自己家鄉就業的東北居民仍是少數。更不用說在產業結構受創的情況下,薪資水平也不比從前。如果沒有能力移居都市,在家鄉也找不到能夠支持生活的工作,這樣的經濟壓力也會使災民身心俱疲。

raw-image

➤ 延伸閱讀:在暴雨襲來之前:災害脆弱度指標,讓我們重新思考地方社會的韌性基礎

(三)心理諮商人員不足

面對受災居民的心理支持,日本政府在重建期程上認為還需要 5 年的時間,然而這種心靈層次、乃至社會關係層次的修復,實在很難以量化的時間精算。

儘管能夠倖免於難,卻有許多受災居民沒能熬得過災後的孤獨與憂鬱。過往雖然已有許多心理諮商人員以及相關 NPO 投入災民心理照護的工作,然而在受災範圍過大、災民眾多的情況下,心理諮商人員本身就面臨了人力不足,再加上諮商是份需要長期追蹤的工作,需要相關人員投入大量時間,人員的遞補與調度都考驗著相關單位的量能。

時至今日,受災地區仍舊努力提供各種場合讓受災戶能夠彼此交流,一方面希望可以從中建立彼此的連帶、促進社區活化,另一方面更重視在彼此的對話之中,讓受災居民沉埋在心中的孤獨、愧疚與悲傷等情緒可以發洩出來。

raw-image

我們熬過來了,我們會繼續努力著

然而,原本期盼能在來年促進人與人交流機會的目標,在這兩年 COVID-19 疫情的影響下,皆戛然而止。疫情的隔離措施不僅影響受災居民的心理復興,深化了原本孤獨、缺乏交流的處境,更因為防疫的各種措施而侵蝕了原有的復興預算,影響到 NPO 派駐到現場的機會。

在疫情攪局的情況下,東北的復興之路或許會走得比預期更加艱辛,但我們無論如何都熬過來了,而我們都依然努力著。

➤ 延伸閱讀:不怕水淹,更要與洪水共生!打造具有「承洪韌性」的城市培養指南

[1] 由於宮城縣北部以北的三陸海岸是谷灣式海岸,越靠近內陸海岸越狹窄,也造成海嘯被地形推高。

[2] 大川小學悲劇:大川小學位於宮城縣石卷市,校園後方就是能夠逃生的山坡地,然而由於校園是政府指定的海嘯避難場所,學校僅將學生疏散至操場,在未能即時往高處撤離的情況下,海嘯最終導致78位在校學生中有74名罹難。

[3] 釜石悲劇:位於岩手縣釜石市的鵜住居町,在海嘯警報發布後,總計有 241 位居民前往當地的防災中心避難(後來證實僅是將舊醫院改設為防災中心)。然而來襲的海嘯高度過高,將本應能夠安全避難的防災中心淹沒,最終僅 28 人生還。

首圖來源:劉學墉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其實3.11當時,居民們收到海嘯警報後跑回家,不是因為「擔心自家安全」,而是擔心在家裡的親人(長輩或行動不便的人),沒有收到逃難資訊或沒有辦法逃,所以才選擇往反向(海側)移動
avatar-img
故事StoryStudio的沙龍
109會員
64內容數
2023/09/20
豐田村讓移民在裡頭扮演著生活居住於日本的日本人,營造《楚門的世界》般的理想假象。然而,要完全複製一個「日本」何其困難,哪怕街道、建物等人為建築都能完全重現,臺灣的氣候還是將移民們召喚回現實。
Thumbnail
2023/09/20
豐田村讓移民在裡頭扮演著生活居住於日本的日本人,營造《楚門的世界》般的理想假象。然而,要完全複製一個「日本」何其困難,哪怕街道、建物等人為建築都能完全重現,臺灣的氣候還是將移民們召喚回現實。
Thumbnail
2023/09/20
伏特加總是勾起世人對俄羅斯的負面印象:嚴重的酗酒問題、相對短的預期壽命、荒腔走板的俄式幽默。但除此之外,它也是數百年來俄羅斯政治中的要角,沙皇用它斂財剝削、極權統治者用它分化屬下。伏特加,俄羅斯人的毒藥,同時也是獨裁者的統治妙術。
Thumbnail
2023/09/20
伏特加總是勾起世人對俄羅斯的負面印象:嚴重的酗酒問題、相對短的預期壽命、荒腔走板的俄式幽默。但除此之外,它也是數百年來俄羅斯政治中的要角,沙皇用它斂財剝削、極權統治者用它分化屬下。伏特加,俄羅斯人的毒藥,同時也是獨裁者的統治妙術。
Thumbnail
2023/07/24
〈望春風〉這首歌自創作發表以來,陪伴臺灣人足足 90 年了。跨越三個世代、各個族群的傳唱與熱愛,〈望春風〉的版本、面貌也不計其數。
Thumbnail
2023/07/24
〈望春風〉這首歌自創作發表以來,陪伴臺灣人足足 90 年了。跨越三個世代、各個族群的傳唱與熱愛,〈望春風〉的版本、面貌也不計其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日本311地震14周年】 2025年3月11日是日本311大地震14周年,目前日本全國仍有約3萬人仍過着避難生活。 當年受災的日本岩手縣、宮城縣和福島縣等縣都將舉行追悼,並在強震的一刻(下午2時46分)舉行默哀儀式。
Thumbnail
【日本311地震14周年】 2025年3月11日是日本311大地震14周年,目前日本全國仍有約3萬人仍過着避難生活。 當年受災的日本岩手縣、宮城縣和福島縣等縣都將舉行追悼,並在強震的一刻(下午2時46分)舉行默哀儀式。
Thumbnail
位在石川縣的作者分享了最近一次地震的經歷,並探討了災後復興政策所面臨的挑戰。作者參加的研修課程提供了對災害復興的深入看法,並從政策面探討瞭如何應對重建所面臨的困難。文章更進一步討論了災後復興的社會影響,並分享了值得關注的相關案例。
Thumbnail
位在石川縣的作者分享了最近一次地震的經歷,並探討了災後復興政策所面臨的挑戰。作者參加的研修課程提供了對災害復興的深入看法,並從政策面探討瞭如何應對重建所面臨的困難。文章更進一步討論了災後復興的社會影響,並分享了值得關注的相關案例。
Thumbnail
北茨城市位於茨城縣的最北方和福島縣接壤,面太平洋,面積186.49km²,32%為森林,東部地勢低窪,流經全市的大分川、雷根川流域地勢平坦,自古以來,主要靠農業和漁業而繁榮,江戶時代後期作為常盤煤田的核心而興盛,如今作為工業區正在迅速擴張。平形、大津、磯原地區也是著名的溫泉區、礦泉旅遊勝地,民宿、旅
Thumbnail
北茨城市位於茨城縣的最北方和福島縣接壤,面太平洋,面積186.49km²,32%為森林,東部地勢低窪,流經全市的大分川、雷根川流域地勢平坦,自古以來,主要靠農業和漁業而繁榮,江戶時代後期作為常盤煤田的核心而興盛,如今作為工業區正在迅速擴張。平形、大津、磯原地區也是著名的溫泉區、礦泉旅遊勝地,民宿、旅
Thumbnail
飯館村位於福島縣的北東部,是阿武隈山北部高原上一個擁有豐富自然風光的美麗村莊,地勢平緩,山區和森林約佔總面積230.13平方公里的75%,北部有真野川,中部為新田川、飯樋川,南部為比曽川等河流經過,流域內被開墾耕地形成村莊,年平均氣溫10攝氏度左右,年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具有高原特有的涼爽氣候
Thumbnail
飯館村位於福島縣的北東部,是阿武隈山北部高原上一個擁有豐富自然風光的美麗村莊,地勢平緩,山區和森林約佔總面積230.13平方公里的75%,北部有真野川,中部為新田川、飯樋川,南部為比曽川等河流經過,流域內被開墾耕地形成村莊,年平均氣溫10攝氏度左右,年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具有高原特有的涼爽氣候
Thumbnail
廣野町位於福島縣南部面太平洋,氣候溫暖風景優美,自古以來就是通知東北「春天來了」的小鎮。經歷史無前例的東日本大地震全町疏散的困境,廣野町全居民克服重重困難堅定地恢復重建城鎮、立下勢必奪回美麗故鄉的決心,為了促進移住和定居宣傳,聚焦海上日出之美定調廣野町為「日本最美麗的日出小鎮」,目前人口5,577人
Thumbnail
廣野町位於福島縣南部面太平洋,氣候溫暖風景優美,自古以來就是通知東北「春天來了」的小鎮。經歷史無前例的東日本大地震全町疏散的困境,廣野町全居民克服重重困難堅定地恢復重建城鎮、立下勢必奪回美麗故鄉的決心,為了促進移住和定居宣傳,聚焦海上日出之美定調廣野町為「日本最美麗的日出小鎮」,目前人口5,577人
Thumbnail
311東日本大震災十年過去了。對於災後重建的情況,日本的東北復興究竟已履及何處?從硬體的防災設施打造,到災後的心理支持,東北三縣的災後復興又有些哪些未竟之處?讓我們暫時撇開那些紛擾,直面地看待東北復興之路上,那些已解的課題與待解的難題。
Thumbnail
311東日本大震災十年過去了。對於災後重建的情況,日本的東北復興究竟已履及何處?從硬體的防災設施打造,到災後的心理支持,東北三縣的災後復興又有些哪些未竟之處?讓我們暫時撇開那些紛擾,直面地看待東北復興之路上,那些已解的課題與待解的難題。
Thumbnail
2021年是日台友好年,也適逢東日本311大地震10週年,當年台灣人的愛心捐助送到了日本東北,與當地民眾牽起了很深的羈絆。由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日本民眾感謝台灣當年鼓勵,並攜手台灣的文化部與中華文化總會舉辦「日台友情 Always Here系列活動」;其中規劃「311十周年東北友情特展」
Thumbnail
2021年是日台友好年,也適逢東日本311大地震10週年,當年台灣人的愛心捐助送到了日本東北,與當地民眾牽起了很深的羈絆。由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日本民眾感謝台灣當年鼓勵,並攜手台灣的文化部與中華文化總會舉辦「日台友情 Always Here系列活動」;其中規劃「311十周年東北友情特展」
Thumbnail
為了替東北加油打氣,所以當時文中的相片都標上「けっぱれ東北」的標籤,けっばれ是東北方言中的「がんばれ」,也就是「加油」的意思。
Thumbnail
為了替東北加油打氣,所以當時文中的相片都標上「けっぱれ東北」的標籤,けっばれ是東北方言中的「がんばれ」,也就是「加油」的意思。
Thumbnail
日本有紀錄以來最強的地震,便是十年前爆發的規模9.1強震,其中更造成後續的嚴重海嘯與核災,更是成為許多日本人揮之不去的噩夢,不只造成嚴重的傷亡,許多城市在後續的復甦過程,也耗費了相當大的人力與金錢,而根據日本的統計,台灣陸陸續續捐款超過200億日圓,成為全世界最多,也讓台日友好關係持續至今,更讓日本
Thumbnail
日本有紀錄以來最強的地震,便是十年前爆發的規模9.1強震,其中更造成後續的嚴重海嘯與核災,更是成為許多日本人揮之不去的噩夢,不只造成嚴重的傷亡,許多城市在後續的復甦過程,也耗費了相當大的人力與金錢,而根據日本的統計,台灣陸陸續續捐款超過200億日圓,成為全世界最多,也讓台日友好關係持續至今,更讓日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