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站上十三億人的頂端:習近平掌權之路》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博客來網址: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4434

第一次看這種記者寫的書,本以為形式會盡可能像新聞一樣,盡可能中立,用第三人稱的寫法;要不就是評論的形式進行批判或讚揚。

卻沒想到真的閱讀時,卻發現是第一人稱,並用類似寫故事的方式撰寫,而且--意外的「好看」。

也許現實社會真的就是比虛構故事還要離奇,對我來說還真的比許多小說還精彩。但也因此看著看著有時還會懷疑事情的真假,到底是現實,還是作者杜撰的呢?

另外一個有趣的地方是敘事的角度是由一個日本人,用日本的角度寫的,所以有很多看事情的角度會和自己不一樣,會讓人意外原來這件事日本人是這麼想的,非常有趣。


喜歡我寫的文章也可以去我個人部落格逛逛:類米生活趣
也可以去我和女友的粉專:尼是我的大狗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變態小日子
28會員
358內容數
用繩子連結妳我,緊緊綁在一起。 我和微米是開放式關係的實踐者也是 BDSM 玩伴,有很多故事可以和大家分享。
變態小日子的其他內容
2023/09/11
雖然我原本就覺得這本書應該不是那種能輕鬆閱讀的書,但還是沒想到會遠遠超出我當初預期花費的時間。 一方面是內容確實不少,而且不少我需要停下來稍微想一下的內容。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的眼睛越來越不好,看書漸漸覺得吃力,而看這本書時達到了個高峰,不確定是內容編排的原因還是什麼?總之這本書我實在沒辦法一次
Thumbnail
2023/09/11
雖然我原本就覺得這本書應該不是那種能輕鬆閱讀的書,但還是沒想到會遠遠超出我當初預期花費的時間。 一方面是內容確實不少,而且不少我需要停下來稍微想一下的內容。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的眼睛越來越不好,看書漸漸覺得吃力,而看這本書時達到了個高峰,不確定是內容編排的原因還是什麼?總之這本書我實在沒辦法一次
Thumbnail
2021/08/30
大約是年初的時候,我和女友一同去北投散步,在各種因緣際會下,我們來到了一個叫法鼓山農禪寺的地方。 這裡相當漂亮,寺中有一個廣場,中間有一片淺淺的池塘,叫做「水月道場」,光聽名字就覺得非常有意境,據說是非常著名的打卡景點。
Thumbnail
2021/08/30
大約是年初的時候,我和女友一同去北投散步,在各種因緣際會下,我們來到了一個叫法鼓山農禪寺的地方。 這裡相當漂亮,寺中有一個廣場,中間有一片淺淺的池塘,叫做「水月道場」,光聽名字就覺得非常有意境,據說是非常著名的打卡景點。
Thumbnail
2021/07/13
有人說這本《人類大命運》是作者的另一本《人類大歷史》的續作,而且也有很多內容和前一本相同。 而我實際看下來,雖然確實有些內容和前作重複,但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並不會感到不耐,因為我覺得這本書其實並不是《人類大歷史》的續作。
Thumbnail
2021/07/13
有人說這本《人類大命運》是作者的另一本《人類大歷史》的續作,而且也有很多內容和前一本相同。 而我實際看下來,雖然確實有些內容和前作重複,但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並不會感到不耐,因為我覺得這本書其實並不是《人類大歷史》的續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是本奇幻小說,但台灣讀者看來,可能不覺得奇幻,倒有幾分真實。 故事剛開始寫一個南太平洋的一個小島上時,居民的風俗民情,其細膩的程度,讀者會誤以為身歷其境。
Thumbnail
這是本奇幻小說,但台灣讀者看來,可能不覺得奇幻,倒有幾分真實。 故事剛開始寫一個南太平洋的一個小島上時,居民的風俗民情,其細膩的程度,讀者會誤以為身歷其境。
Thumbnail
  這本書的有趣之處三言兩語難以說盡,值得親自一讀!   不管是誰都能單純享受這本小說的娛樂性,但對於創作者、探求自我的人、感覺自己在群體中格格不入的「異類」而言,這本書有著它獨特的魅力。   正經的試讀感言到此為止,接著我想說點不大正經的感想了。 真的很棒,各位,真的很棒。 博客來頁面連結
Thumbnail
  這本書的有趣之處三言兩語難以說盡,值得親自一讀!   不管是誰都能單純享受這本小說的娛樂性,但對於創作者、探求自我的人、感覺自己在群體中格格不入的「異類」而言,這本書有著它獨特的魅力。   正經的試讀感言到此為止,接著我想說點不大正經的感想了。 真的很棒,各位,真的很棒。 博客來頁面連結
Thumbnail
看這本書之前, 大概就知道在講什麼, 所以一開始也是抱著一種支持的心態買書然後閱讀。
Thumbnail
看這本書之前, 大概就知道在講什麼, 所以一開始也是抱著一種支持的心態買書然後閱讀。
Thumbnail
前言:寫作不一定要僅是第一人稱的敘述,試著把第三人稱加到你的文章裡,你會發現新的創作模式,讓我來以自己曾經寫過的文章示範一次。 參考個人先前文章: 【生活洞察系列】 台灣真的有點老了? (全文已於今年4/6發布)\ 無意見發現新大陸,我是用網路的視覺小說平台"OICE"做
Thumbnail
前言:寫作不一定要僅是第一人稱的敘述,試著把第三人稱加到你的文章裡,你會發現新的創作模式,讓我來以自己曾經寫過的文章示範一次。 參考個人先前文章: 【生活洞察系列】 台灣真的有點老了? (全文已於今年4/6發布)\ 無意見發現新大陸,我是用網路的視覺小說平台"OICE"做
Thumbnail
這本「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是IG的網友推薦,我也很快買來,但因心情的躁動,一直沒有好好的看完它,直到今天。
Thumbnail
這本「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是IG的網友推薦,我也很快買來,但因心情的躁動,一直沒有好好的看完它,直到今天。
Thumbnail
作者是名生活於日本的台灣人,本書即作者以在日本生活的點點滴滴為題材,寫為散文成冊;要說的話我覺得也有些像是部落格,但又沒那麽隨興,反之比起過去我所讀過的散文,文風又非常親切。
Thumbnail
作者是名生活於日本的台灣人,本書即作者以在日本生活的點點滴滴為題材,寫為散文成冊;要說的話我覺得也有些像是部落格,但又沒那麽隨興,反之比起過去我所讀過的散文,文風又非常親切。
Thumbnail
暢銷作家的21堂繪本寫作課:大師的30年精髓20道寫作練習題 簡單的說、寫一個故事,看你要用「誰的視角」來解說這篇故事 繪本也有這樣的觀點、要先決定要用「誰」來當「敘事觀點」 @敘述聲音——第三人稱,單一觀點 局外觀察者,不參與行動,而是敘述故事的情節。不會進入非主要角色的腦中、只會跟著一個主
Thumbnail
暢銷作家的21堂繪本寫作課:大師的30年精髓20道寫作練習題 簡單的說、寫一個故事,看你要用「誰的視角」來解說這篇故事 繪本也有這樣的觀點、要先決定要用「誰」來當「敘事觀點」 @敘述聲音——第三人稱,單一觀點 局外觀察者,不參與行動,而是敘述故事的情節。不會進入非主要角色的腦中、只會跟著一個主
Thumbnail
第一次看這種記者寫的書,本以為形式會盡可能像新聞一樣,盡可能中立,用第三人稱的寫法;要不就是評論的形式進行批判或讚揚。 卻沒想到真的閱讀時,卻發現是第一人稱,並用類似寫故事的方式撰寫,而且--意外的「好看」。
Thumbnail
第一次看這種記者寫的書,本以為形式會盡可能像新聞一樣,盡可能中立,用第三人稱的寫法;要不就是評論的形式進行批判或讚揚。 卻沒想到真的閱讀時,卻發現是第一人稱,並用類似寫故事的方式撰寫,而且--意外的「好看」。
Thumbnail
——"所有好事,都有個壞角度。當然,所有壞事也有個好角度。" 購買前小故事: 這是一本很任性的書。因為外觀看起來很特別,一開始出版,就很想剁手買。
Thumbnail
——"所有好事,都有個壞角度。當然,所有壞事也有個好角度。" 購買前小故事: 這是一本很任性的書。因為外觀看起來很特別,一開始出版,就很想剁手買。
Thumbnail
筆者看完本書後,最佩服的,其實並非成田良悟一直為人稱羨的群像劇寫作技術,而是別的東西,別的在故事開頭與結尾的東西。
Thumbnail
筆者看完本書後,最佩服的,其實並非成田良悟一直為人稱羨的群像劇寫作技術,而是別的東西,別的在故事開頭與結尾的東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