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暢銷作家的21堂繪本寫作課:大師的30年精髓20道寫作練習題

簡單的說、寫一個故事,看你要用「誰的視角」來解說這篇故事

繪本也有這樣的觀點、要先決定要用「誰」來當「敘事觀點」


@敘述聲音——第三人稱,單一觀點

局外觀察者,不參與行動,而是敘述故事的情節。不會進入非主要角色的腦中、只會跟著一個主角走。


@變換角色敘述

變成非主角的觀點來寫


@第三人稱全知觀點(或多重視角)

在每個角色之間來回跳動


@第一人稱、或是充滿感情的語氣講述

敘事者變成故事的參與者,立刻理解故事、同時獲得更多細節感受跟內在想法。

以實驗先用第一人稱寫、再用第三人稱寫,會對寫作有幫助

缺點:沒機會講幕後發生的情節


@第二人稱

「你」這個字就是線索,把讀者變成了故事裡的角色。跟聽眾說話的感覺。


此外書中的課題也蠻有趣的,就是讓人幫自己的故事用另一種角度來寫看看、透過不同的角度描寫、會對自己的故事本身有更多不同的體會:

第三人稱、單一觀點
變換角色敘述
多重視角
第一人稱抒情聲音
第一人稱抒情聲音,換不同角度
第一人稱抒情聲音——長信
第一人稱抒情聲音——日記或日誌
第二人稱

以上是繪本書本中提到的概念


至於小說部分,我是看部落格小說技巧,理解成這樣:

「一」=>我、當事人、對自己以外的角色以觀察者外部描寫。
「全知」=>遊走主角跟配角的外在跟內在的一舉一動、每個念頭的流動。描寫「一群角色」的意識。
「三」=>「一」+「全知」,聚集「單一」角色對人對事的想法跟感覺。


簡單分析:「全知」是多重觀點、「一」、「三」則是「單一」觀點。


然而敘事觀點有時會變動、因為說故事的方法不是固定的,但是說得「清楚明暸」才是最重要的。

我看的作品大部分都是讀者成為上帝的「全知視角」。懸疑跟驚悚之類反而比較多是聚集在一人視角去挖掘真相。《冰與火之歌》則是一本書會有不同人的視角來看各地發生的事件。第二人稱那種一直跟讀者互動、詢問著⋯⋯好像是在身心靈的書籍比較常看到這種寫法。

不同的視角、有各自發揮的長處、以及被限制的地方。但都是一種更深入故事的技巧。

之後看作品也來慢慢研究作者是否寫到一半偷換視角(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vonne Echo
8會員
48內容數
一隻筆走天下 ▼IG / threads yvonne_echo ▼推特 @YvonneEchohappy ▼ Pixiv www.pixiv.net/users/4987250 ▼Gmail yvonneechohappy@gmail.com ▼link linktr.ee/yvonneecho
Yvonne Echo的其他內容
2024/03/28
我先說,這只是我個人的「主觀想法」,不一定是正確的。 因為我跟許多人聊過、大概就有幾種版本,各有各的方法。 「找最適合自己的道路是最重要的。」 一、初學一開始其實琴不用買太好 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 (其實經濟條件許可要買多高都可以) 一般的經濟條件 大概四千、六千、一萬左
Thumbnail
2024/03/28
我先說,這只是我個人的「主觀想法」,不一定是正確的。 因為我跟許多人聊過、大概就有幾種版本,各有各的方法。 「找最適合自己的道路是最重要的。」 一、初學一開始其實琴不用買太好 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 (其實經濟條件許可要買多高都可以) 一般的經濟條件 大概四千、六千、一萬左
Thumbnail
2024/03/28
備註:上面照片拍攝於「天心二手樂器」 因為這三兄弟真的太可愛、決定一定要放上封面(笑) / 前提: 我沒有每家店都去過(光是這些腿都要斷了) ~有緣找到的、路過的、特別去一探究竟的~ 有些則是老闆介紹給我、我就過去探訪一下 其實台中感覺每間店的老闆都互相很熟(笑 或者是有認識過、
Thumbnail
2024/03/28
備註:上面照片拍攝於「天心二手樂器」 因為這三兄弟真的太可愛、決定一定要放上封面(笑) / 前提: 我沒有每家店都去過(光是這些腿都要斷了) ~有緣找到的、路過的、特別去一探究竟的~ 有些則是老闆介紹給我、我就過去探訪一下 其實台中感覺每間店的老闆都互相很熟(笑 或者是有認識過、
Thumbnail
2024/02/11
寒冷的天氣,度過了一年一次的除夕跟初一,本來覺得很痛苦但因一次美好的對話,讓我終於對於節日有些鬆一口氣的感覺,本來想這幾天都當廢人,但不知道為何,前兩天我是瘋狂的一直看書,為什麼呢? 因為內心一直很焦慮、一種焦躁感 毫無緣由的衝擊著我 以前我的方法,是用看一大堆連戲劇、聽音樂、冥想放空
2024/02/11
寒冷的天氣,度過了一年一次的除夕跟初一,本來覺得很痛苦但因一次美好的對話,讓我終於對於節日有些鬆一口氣的感覺,本來想這幾天都當廢人,但不知道為何,前兩天我是瘋狂的一直看書,為什麼呢? 因為內心一直很焦慮、一種焦躁感 毫無緣由的衝擊著我 以前我的方法,是用看一大堆連戲劇、聽音樂、冥想放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小說寫作文體 小說的寫作文體多樣且豐富,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敘事觀點 第一人稱: 以故事中某個角色的視角敘述,直接參與事件,情感真摯。 第二人稱: 直接對讀者說話,營造互動感,較少用於長篇小說。 第三人稱: 作者以旁觀者的身份敘述,能全面掌握故事發展。 時間順序
Thumbnail
小說寫作文體 小說的寫作文體多樣且豐富,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敘事觀點 第一人稱: 以故事中某個角色的視角敘述,直接參與事件,情感真摯。 第二人稱: 直接對讀者說話,營造互動感,較少用於長篇小說。 第三人稱: 作者以旁觀者的身份敘述,能全面掌握故事發展。 時間順序
Thumbnail
寫小說的人稱 第一人稱:我 第二人稱:你、妳 第三人稱:他、她 這三種人稱我都寫過,個人覺得第二人稱最難,第三人稱最簡單。 但三種人稱都有不同的感覺,建議大家都嘗試看看。 第一人稱 可以自始至終都是主角一個人的觀點,也可切換多個角色,讓各個角色都用第一人稱說故事。 優點是讀者更容易投入,更能營造懸疑
Thumbnail
寫小說的人稱 第一人稱:我 第二人稱:你、妳 第三人稱:他、她 這三種人稱我都寫過,個人覺得第二人稱最難,第三人稱最簡單。 但三種人稱都有不同的感覺,建議大家都嘗試看看。 第一人稱 可以自始至終都是主角一個人的觀點,也可切換多個角色,讓各個角色都用第一人稱說故事。 優點是讀者更容易投入,更能營造懸疑
Thumbnail
相較於常人來說,懸疑小說作者大多是說故事的高手。他會控製節奏,設置懸念,抖抖包袱,牽著讀者追尋案件的真相不斷閱讀下去。 一、敘事線索——「我」小說與「他」小說 從敘事線索上說,小說(尤其是懸疑小說)大致可以分為「我」小說和「他」小說。 所謂「我」小說,就是第一人稱視角敘事的小說。 ——完——
Thumbnail
相較於常人來說,懸疑小說作者大多是說故事的高手。他會控製節奏,設置懸念,抖抖包袱,牽著讀者追尋案件的真相不斷閱讀下去。 一、敘事線索——「我」小說與「他」小說 從敘事線索上說,小說(尤其是懸疑小說)大致可以分為「我」小說和「他」小說。 所謂「我」小說,就是第一人稱視角敘事的小說。 ——完——
Thumbnail
在一本書的序言讀到,這作者真的是把所有人稱都寫過一遍,才找到最適合的敘事者。
Thumbnail
在一本書的序言讀到,這作者真的是把所有人稱都寫過一遍,才找到最適合的敘事者。
Thumbnail
這個問題我也曾經很糾結過,但要討論這個議題,我想應該還是應該要從各種利弊來看比較好。 所謂的視角呢,主要分為三種: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 這樣是為了避免造成讀者的視角混亂,若全盤使用第三人稱的話,就比較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那,你擅長怎樣的人稱呢? 上次點評活動的剪輯出爐啦
Thumbnail
這個問題我也曾經很糾結過,但要討論這個議題,我想應該還是應該要從各種利弊來看比較好。 所謂的視角呢,主要分為三種: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 這樣是為了避免造成讀者的視角混亂,若全盤使用第三人稱的話,就比較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那,你擅長怎樣的人稱呢? 上次點評活動的剪輯出爐啦
Thumbnail
推理小說有套路嗎? 個人覺得推理寫作可能是文字創作領域裡相對難的。這本書的資訊量相當大,但主編整理的很有條理。另外個人覺得,翻譯也很通順。有什麼比一次看完幾十個大師的經驗傳授更精華的呢?
Thumbnail
推理小說有套路嗎? 個人覺得推理寫作可能是文字創作領域裡相對難的。這本書的資訊量相當大,但主編整理的很有條理。另外個人覺得,翻譯也很通順。有什麼比一次看完幾十個大師的經驗傳授更精華的呢?
Thumbnail
為了避免爭議,陳述經驗之前先亮個背景。 小說寫齡(?) 21 年,非相關科系畢業,也無正式商業出版背景。過去曾與同好一起經營原創小說社團「Note.」,並以月刊形式發表同名之小說合輯,運營時間約兩年多,由於生涯規劃因素而告休止。
Thumbnail
為了避免爭議,陳述經驗之前先亮個背景。 小說寫齡(?) 21 年,非相關科系畢業,也無正式商業出版背景。過去曾與同好一起經營原創小說社團「Note.」,並以月刊形式發表同名之小說合輯,運營時間約兩年多,由於生涯規劃因素而告休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