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所有事丟給未知,我想那一定是很輕鬆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警告】本文涉及《薩滿》劇情。

這部電影是紀錄片

《薩滿》的故事很簡單,一個攝影團隊想要拍攝薩滿信仰,於是來到位在泰國東北部的一個小村落,那裡的人除了相信天地萬物皆有靈,還有一個特別的「巴揚神」信仰,該信仰會透過附身的方式,選出靈媒繼承這項天職,就在一切看似和平的村落,現職巴揚神靈媒的尼姆,和攝影團隊一起發現了尼姆的姪女,名為敏的少女的怪異行徑,劇情就此展開。

我想所有看完這部片的人,第一個想法大概是,照這個劇情,這部紀錄片是誰剪出來的?紀錄片和電影的差別就在於紀實性,如果觀看者「相信」,那麼電影就會成為紀錄片。在泰國有一個說法,你如果想透過更換衣物、交通工具等的顏色來改運,你可以寫下你要的顏色,貼在物品上來改變他原有的顏色,就像那個尼姆去尋求協助的靈媒,在黑色的車身寫上「這輛車是紅色的」一樣,但以觀眾的眼睛都沒有色盲問題,以及不知道這個習俗的情況下,我們都會跟攝影師一樣提問:「為什麼要寫這個?」這是寫給誰看的?更簡單來說,是要讓誰「相信」這輛車是紅色的?

從上段對於相信的問題來看,我們回到最一開始,「這裡的人相信萬物皆有靈」,這句話讀兩次會有不同意思,相信是有程度區別的,就像身為巫醫的尼姆對著鏡頭說,真的生病還是要去看醫生一樣,若是對一個相信靈界更甚科學的人來說,把「病」看作靈界的干擾,實在是太稀鬆平常了不是嗎?尼姆雖在劇情裡看似沒有做出什麼真的有幫助的事,但身為靈媒、身為巴揚神代理人,她就是解開一切的重點,也是「剪輯者」要把尼姆說:「我好像感覺不到巴揚神。」這樣的質疑放在影片的結尾,身為一個虔誠的信徒,尼姆在看見巴揚神像被褻瀆時失聲痛哭,這樣的她說出這句話,真的是她不夠相信神嗎?還是就是因為她如此相信神卻無能為力,於是轉而不敢相信,其實這一切都是神默許的。

誰在說謊?

以「敏的虐殺」是巴揚神的默許來假設,如果這場虐殺是神的旨意,那所有人的自白都有說謊的嫌疑。首先是諾伊,在尼姆開始觀察到敏的異樣時,去敏的房間翻找,諾伊慌忙地跟進去想了解狀況,尼姆拿出驅邪的物品時,諾伊不但沒有解釋還幫著敏收起來,向尼姆否定敏的異常。在尼姆向她解釋解釋並非巴揚神後,還硬是帶著敏去作降神儀式,尼姆趕到阻止,結果諾伊被敏爆打了一頓。諾伊原先在訪問時,被問及「若是巴揚神再次選上你,你會怎麼想?」直接中斷了訪問,然而當敏的狀況越來越糟時,諾伊卻哭著說就算用自己的生命也要換女兒平安,一個想盡辦法將責任推給自己的親姊姊、對兒女不太關心、偷賣狗肉的人,會這樣說真的是基於作為母親的天性,還是因為鏡頭的緣故,不由得演起社會定義的好母親的形象。

第二是曼尼,喪禮上敏怒吼著曼尼對她出言不遜,曼尼否認,周遭也沒有一個人聽見,曼尼是否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說過這樣的話,如果有,那又是什麼時候說的?當兄妹三人在房間和敏對峙時,敏撕開上衣抓住曼尼說你不是很喜歡女生的那裡,曼尼不像在喪禮時一樣否認,反而被敏給壓制住。曼尼不像尼姆和諾伊有許多單獨訪問的鏡頭,但在敏開始越來越反常後,便經常出現在鏡頭前,甚至是對找不到人的警察大罵,是不是和諾伊的狀況一樣,在扮演起好舅舅的形象。

最後是敏,敏在接受訪問時說過,她一點都不相信靈媒這個工作,甚至說了一些她在網路上看過的影片,嘲笑這個工作的真實性,但如此相信靈界不存在的敏,卻對攝影師疑神疑鬼地問遠方是否有人在那裡,以及那個夢裡出現拿刀的高大的男人與似乎想說些什麼的人頭,而敏的朋友和攝影師也都捕捉到敏不尋常的行為,像是穿小女生的鞋子、玩小孩的溜滑梯、推小女孩去撞牆、像小孩要換牙一樣一直晃動自己的牙齒,如果拿掉神秘的濾鏡,敏或許是創傷後的精神分裂,假設敏像小女孩的人格是源自於她對「長大」的恐懼,那麼她只針對小女孩的舉動,是不是不希望她們長大?敏說著私處疼痛的話語,對照那些出現在公司監視器裡不堪的畫面,那樣異常的出血狀況比起怪力亂神,更像是流產。

另外,尼姆或許是因為靈媒的身分,和自己的家人們相處起來像個外人,她質疑敏的哥哥麥可的死因,才得知麥可是自殺而非車禍,以及麥可生前和敏有著亂倫關係,於是尼姆要麥可的靈魂不要再糾纏敏,但打了好幾顆雞蛋才打出了一顆黑色的,尼姆一看就直奔紡織廠。光是這裡就失去一個「相信」,麥可並非死於車禍,同樣地,麥可是因為亂倫而自殺嗎?尼姆只是根據她對親人的相信,去辦了儀式;再根據她對儀式的相信,找到了敏而已。隨著敏越來越多的異常行為,尼姆卻只覺得力不從心,過去相信的事物似乎變得不能控制,如果靈界無法解釋,那為什麼不試試科學呢?像是貼文字改變顏色一樣,敏只是生病了,而導致她生病的人不停在她身上貼「這個人中邪」的貼紙,讓她只能就真的中邪了的姿態,向犯罪者復仇。

誰的紀錄片?

回到前面的題目「這部電影是紀錄片」上,並不只是意味這部電影是偽紀錄片,而是這是一部紀錄拍紀錄片的電影,目的是紀錄紀錄團隊的遇害過程(咦),所以在觀眾的視角有兩個框,外層是電影,也是我們討論的範圍,內層則是遇害的紀錄團隊,一旦拿掉內層,這整個家族的所有人角色定位就會模糊不清,我們唯一能夠肯定真實的只有「一個去拍攝薩滿信的紀錄團隊」而已。如果一開始紀錄團隊的目的不是薩滿信仰呢?試著用缺乏道德感的想像力,從敏的角度去猜想一下。敏是她那一輩裡唯一一個女孩子,所以家族多少會有她接班靈媒的消息,諾伊曾說過,她在被附身的那陣子,連續數月天天生理期,這表示是是在至少12歲後就要隨時抱著可能會被巴揚神附身的心情度日,從一個封閉村落的少女的恐懼可能被怎麼利用來想,或許沒有什麼兄妹亂倫,是麥可利用敏的恐懼而猥褻她?公司監視器的片段擷取、曼尼在眾人不知情的地方罵過敏是妓女、衣櫥裡掛著使用過的保險套,以及為什麼敏在喝醉之後是走到公司睡覺,那些說不定是犯罪證據跟敏的求助訊號,卻只是因為這裡「萬物皆有靈」,而被紀錄團隊當成一個「有趣」的現象。

如果說這一切都是敏的演出,那麼可以推論出內層的紀錄片是敏完成的,就像她對著攝影師說「誰都可以演」,一部獻給自己的復仇紀錄片。不管是車窗的倒影、刻意地對著屋內攝影機鏡頭作恐怖演出,都是有意識地將殺戮的責任推給未知,就像所有人把她的痛苦當作有趣的神祕信仰一樣。但就在所有人都不相信她的情況下,我想還有一個人是站在她那裡的,那就是巴揚神,所有參與的人都沒能逃過死劫,巴揚神在終結這些鳥事之前,便神隱了一直虔誠信奉她的尼姆,神像斷頭可能是配合演出也可能是希望不要在有下一個敏了,以及諾伊的「我感受到巴揚神」加上倒插線香,若巴揚神真的在場,那就不應該用人的角度去看待這個行為,而是神正在拒絕接受祈禱。

最後,也許是我過度解讀,也或許是前幾天剛看完《難,置信》,想到那些受害的女孩們就憂鬱到谷底。另外,導演Banjong Pisonthanakun的一些作品也有提供一些在視覺語言上的聯想,像是《鬼影》的女鬼死前被如何不人道對待、最後在玻璃門的倒影,以及透過拍攝鏡頭見到異相,跟《連體陰》的恐怖腳印、虐待動物等等,都可見一些影像敘事上的習慣。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被殖民者要的只是奪回,奪取?那不是亞洲電影的風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許寰的沙龍
0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信仰是一種支持陪伴的力量,而非對立和迫害。最好的信仰我認為是「愛」,因為愛沒有隔閡,愛可以是關係中的軟化劑,連結與支持每個不同成長背景的人,也能給予最大的力量。
Thumbnail
信仰是一種支持陪伴的力量,而非對立和迫害。最好的信仰我認為是「愛」,因為愛沒有隔閡,愛可以是關係中的軟化劑,連結與支持每個不同成長背景的人,也能給予最大的力量。
Thumbnail
《這裡沒有熊》早已拍下一切「有熊」的證據,潛藏在戲中戲背後壓抑的氛圍當中,與《仇恨謎林》的熊族意象相呼應,導演擁有跨過任何界線(虛實/國境)的能力,卻自願回到景框的牢籠之中,他無所畏懼的精神正是這部作品的魅力,「祝你也有光明的未來!」是留給所有「想離開卻願意留下來」的藝術家們最誠摯的祝福。
Thumbnail
《這裡沒有熊》早已拍下一切「有熊」的證據,潛藏在戲中戲背後壓抑的氛圍當中,與《仇恨謎林》的熊族意象相呼應,導演擁有跨過任何界線(虛實/國境)的能力,卻自願回到景框的牢籠之中,他無所畏懼的精神正是這部作品的魅力,「祝你也有光明的未來!」是留給所有「想離開卻願意留下來」的藝術家們最誠摯的祝福。
Thumbnail
不論片名翻譯為〈薩滿〉或是〈靈媒〉都像是只說了一半。薩滿代表的泛神論是一種對生命的敬畏,但這部片顯現的萬物有靈卻彷彿不包含生者的靈,或許是歷史證明了人類正是最不懂得敬畏生命的物種,滅絕異類、同類相殘,所謂的善惡只能寄託於「終有報」─是在經歷無數死生、世代也要追討的「正義」,生者不是在為此生負責...
Thumbnail
不論片名翻譯為〈薩滿〉或是〈靈媒〉都像是只說了一半。薩滿代表的泛神論是一種對生命的敬畏,但這部片顯現的萬物有靈卻彷彿不包含生者的靈,或許是歷史證明了人類正是最不懂得敬畏生命的物種,滅絕異類、同類相殘,所謂的善惡只能寄託於「終有報」─是在經歷無數死生、世代也要追討的「正義」,生者不是在為此生負責...
Thumbnail
整部電影最恐怖的不是惡靈入侵,也不是血腥殺戮,而是懷疑信仰的暗示。 開場用了記錄片的方式,採訪泰國一處農村中民間信仰的巫師,也稱為「薩滿」。
Thumbnail
整部電影最恐怖的不是惡靈入侵,也不是血腥殺戮,而是懷疑信仰的暗示。 開場用了記錄片的方式,採訪泰國一處農村中民間信仰的巫師,也稱為「薩滿」。
Thumbnail
劇裏,紅色暗房不光是鬼魅侵擾的場所,它更如同戲院般,是個抹去虛實、使魅影現身的小型時空包廂,一則詭麗的寓言:以往人們上影院,所見全是銀幕裏頭滾動的故事,任影像再扭曲猙獰、閃動曝光,神靈魑魅始終留守於情節,你我永遠可在落幕後全身而退。
Thumbnail
劇裏,紅色暗房不光是鬼魅侵擾的場所,它更如同戲院般,是個抹去虛實、使魅影現身的小型時空包廂,一則詭麗的寓言:以往人們上影院,所見全是銀幕裏頭滾動的故事,任影像再扭曲猙獰、閃動曝光,神靈魑魅始終留守於情節,你我永遠可在落幕後全身而退。
Thumbnail
我不知道,自己做的這一切有什麼意義,我根本不知道巴揚女神有沒有來到我身上。 《鬼影》以及《哭聲》兩部作為亞洲恐怖片界頗具代表性的作品,其知名程度與實質性的影響後續恐怖片發展相信大家有目共睹。而這兩部的導演班莊·比辛達拿剛跟羅泓軫,他們首次合作分別為導演跟監製,泰韓兩國共同製作的《薩滿》
Thumbnail
我不知道,自己做的這一切有什麼意義,我根本不知道巴揚女神有沒有來到我身上。 《鬼影》以及《哭聲》兩部作為亞洲恐怖片界頗具代表性的作品,其知名程度與實質性的影響後續恐怖片發展相信大家有目共睹。而這兩部的導演班莊·比辛達拿剛跟羅泓軫,他們首次合作分別為導演跟監製,泰韓兩國共同製作的《薩滿》
Thumbnail
《薩滿》不是會讓人從座位上彈起的那種恐怖片,但它聚集了所有會讓人感到噁心、不舒服的元素,包含視覺、聽覺,甚至是嗅覺;你看不到任何具象化的「厲鬼」,但卻能感受到無處不在、令人毛骨悚然的「邪靈」,一樣達到了讓人晚上不敢關燈的效果
Thumbnail
《薩滿》不是會讓人從座位上彈起的那種恐怖片,但它聚集了所有會讓人感到噁心、不舒服的元素,包含視覺、聽覺,甚至是嗅覺;你看不到任何具象化的「厲鬼」,但卻能感受到無處不在、令人毛骨悚然的「邪靈」,一樣達到了讓人晚上不敢關燈的效果
Thumbnail
《薩滿》找來《鬼影》導演班莊比辛達拿剛執導,編劇更是找來《哭聲》的羅泓軫撰寫,這個泰韓恐怖片導演組合可說是非常吸睛,熱愛恐怖片的觀眾肯定也都聽聞過以上這兩部作品,也因此《薩滿》可以說是備受關注,在上映前就聽聞本片非常恐怖,除了劇情讓人毛骨悚然外,也充滿著讓人不寒而慄的畫面,不過
Thumbnail
《薩滿》找來《鬼影》導演班莊比辛達拿剛執導,編劇更是找來《哭聲》的羅泓軫撰寫,這個泰韓恐怖片導演組合可說是非常吸睛,熱愛恐怖片的觀眾肯定也都聽聞過以上這兩部作品,也因此《薩滿》可以說是備受關注,在上映前就聽聞本片非常恐怖,除了劇情讓人毛骨悚然外,也充滿著讓人不寒而慄的畫面,不過
Thumbnail
因為丈夫的驟然離世,信愛(全度妍 飾)決定帶著兒子,從首爾來到丈夫的故鄉密陽展開新生活。她在密陽開了一家鋼琴教室,與兒子過著簡單寧靜的兩人生活。就在一切看似祥和幸福的時候,兒子竟遭到綁架,最後被殺害。痛苦的信愛在街坊鄰居的勸說下,走進了教會,希望能通過信仰療癒自己破碎的心。
Thumbnail
因為丈夫的驟然離世,信愛(全度妍 飾)決定帶著兒子,從首爾來到丈夫的故鄉密陽展開新生活。她在密陽開了一家鋼琴教室,與兒子過著簡單寧靜的兩人生活。就在一切看似祥和幸福的時候,兒子竟遭到綁架,最後被殺害。痛苦的信愛在街坊鄰居的勸說下,走進了教會,希望能通過信仰療癒自己破碎的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