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札記】天橋上的魔術師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2021/03/25

raw-image

影集剛播完,雖然寫這篇的當下我還沒看完影集,不過看完小說的當下
我覺得還是先記錄下來比較好。
本來是想著先看完小說再看影集的,但因為我的動態實在是看到了太多稍稍劇透影集的部分,所以我其實已經看了兩集的影集,然後小說才排到我看。

但我覺得如果只看一個作品也並不影響對這個作品的理解,因為影集跟小說
真的完全就是兩回事,它們相同的地方就是都叫做「天橋上的魔術師」
如果不介意我提到兩者之間的差異有些微的劇透可以再繼續往下看我的理解。



影集設定就是在中華商場這個地方那個時空圍繞著這裡的人們所發生的事情,
小說則是在那生活過的小孩長大了再去回顧當年發生的關於中華商場以及關於天橋上的魔術師的記憶,也就是說從這兩個角度出發再去理解故事我覺得比較容易能夠理解作者想說的事情,所以說楊雅喆的天橋上的魔術師跟吳明益的天橋上的魔術師敘事的角度就不同要告訴你的故事也就不同。
在影集出來之前我看過關於影集的宣傳片前導片等等,我印象非常非常深刻的就是吳明益說希望影集跟小說能夠是傳達完全不一樣的故事

這點我覺得楊雅喆做到了,而且完全不一樣,故事背景一樣時空一樣,可是影視角度圍繞在那年中華商場的孩子們周遭的故事,所以有時代背景跟一些大事等等,這是影集要傳達的。
但小說就不一樣了雖然小說才是原著,可是在我看完小說之後,我其實覺得有點可惜,說得太少了,雖然中華商場並不存在我的記憶之中,可是小說裡我好像可以感覺得到一點點故事的氛圍、可以想像得出來那個畫面(也或許是影集的美術做得太好我已經很有印象了),在那基礎上發生的故事透過每個長大的孩子回想記憶中發生的事情,有點關聯可是卻不一樣。

我想我大概到小說結束前一章才理解作者要告訴我什麼吧!
每個人記憶裡都有不同的東西,我們對同一個東西的記憶也不一樣
所以這才是為什麼故事每一章都好像有點關聯,可是你認真看完文字又覺得好像都不相連而且你還沒理解完這個故事,下一個說故事的人就出現了。

我一直記得楊雅喆導演在 podcast 採訪說過的話:

「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
在這個基礎上去看整個故事的發展,中華商場建築已經消失了,可是曾經生活在那的人記憶裡它依然存在,而且是鮮活的存在,只是這個記憶對曾經在那的人是開心的還是悲傷的就因人而異了。
我原本想在小說裡找影集設定裡的孩子們是不是在小說裡也同樣的搶眼,但看了兩章才發現原來這就是不同孩子們的記憶,所以想當然孩子們的記憶怎麼會在不同人的腦海裡面有同樣的關聯呢?

「我小的時候,以為把蝴蝶抓來做成標本,就擁有蝴蝶了。我花了好久的時間,才知道蝴蝶的標本並不是蝴蝶。我因為看清楚了這一點,才能變出像小黑人這樣真的魔術,因為我把我腦中想像的,變成你們看到的東西。我只是影響了你們看到的世界,就像拍電影的人一樣。」

你以為你擁有了蝴蝶,可是這個蝴蝶不會動,跟你看到的會飛的活生生的蝴蝶並不一樣,所以你其實並沒有辦法擁有蝴蝶,你想要的是那個活生生的蝴蝶。我想這句話也可以套用「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
它只是不再能出現在你眼前,可是它並沒有在你的心底消失,你反而因為看不見實體而更能珍惜它。

還有九十九樓,我覺得這是個很抽象的概念,現在有 101 所以你想去體會九十九樓是什麼感覺或許做得到,可是在孩子們的想像中、在那個什麼都剛要開始的年代,九十九樓好遠好遠,可能會飛都到不了,因為不懂所以有更多的想像,九十九樓其實好悲傷,等到你真的去到九十九樓了可能你還會懷念一樓。

如果我後續把影集看完了,可能會再補上影集觀後感或是直接另外寫一篇,本來打算兩個寫成一章的,但上面已經洋洋灑灑寫了這麼多,小說我想說的已經說完了,因為小說其實也不多,反而有點故事聽不夠的感覺,我想可能需要看完影集才能補滿我對這個的想像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珞荷的沙龍
33會員
127內容數
屬於我的音樂盒,也許是回憶中的音樂情感;也許是喜歡的音樂解說,或是影劇心得
珞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28
久違的更新閱讀札記,這次是『家弒服務』的超狂續集 這種小說寫札記是很難不暴雷的,所以我決定說在前面 全篇應該都會大暴雷,請謹慎觀看 第一本因為出場的角色很少,
Thumbnail
2024/06/28
久違的更新閱讀札記,這次是『家弒服務』的超狂續集 這種小說寫札記是很難不暴雷的,所以我決定說在前面 全篇應該都會大暴雷,請謹慎觀看 第一本因為出場的角色很少,
Thumbnail
2024/01/09
2024的第一篇札記就是『鬼的歷史』了,這本書當初是在噗浪河道tag讀嘛讀嘛看到的,看了一下推坑的心得感覺很有趣,於是我就默默加進購物車了。
Thumbnail
2024/01/09
2024的第一篇札記就是『鬼的歷史』了,這本書當初是在噗浪河道tag讀嘛讀嘛看到的,看了一下推坑的心得感覺很有趣,於是我就默默加進購物車了。
Thumbnail
2023/12/31
到了年底好像就是該寫一下什麼總結,閱讀札記也是該來總結一下
Thumbnail
2023/12/31
到了年底好像就是該寫一下什麼總結,閱讀札記也是該來總結一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1/03/25 天橋上的魔術師 ISBN:3079868781906 影集剛播完,雖然寫這篇的當下我還沒看完影集,不過看完小說的當下 我覺得還是先記錄下來比較好。 本來是想著先看完小說再看影集的,但因為我的動態實在是看到了太多稍稍劇透影集的部分,所以我其實已經看了兩集的影集,然後小說才排到我看
Thumbnail
2021/03/25 天橋上的魔術師 ISBN:3079868781906 影集剛播完,雖然寫這篇的當下我還沒看完影集,不過看完小說的當下 我覺得還是先記錄下來比較好。 本來是想著先看完小說再看影集的,但因為我的動態實在是看到了太多稍稍劇透影集的部分,所以我其實已經看了兩集的影集,然後小說才排到我看
Thumbnail
「生意囝仔的唬爛,塑造文字魔術師」 對場所的回應,與爸媽兄弟姊妹擠在狹小閣樓的生活,下午過後一側有光、另一側有蔭的捉迷藏走廊,就連走廊下的老李都好像出現在陰影之外,於是那浮光掠影的影像與文字記錄組成了我對中華商場的印象,童年紀事與家屋日夢也構築了搖籃式的懷念。
Thumbnail
「生意囝仔的唬爛,塑造文字魔術師」 對場所的回應,與爸媽兄弟姊妹擠在狹小閣樓的生活,下午過後一側有光、另一側有蔭的捉迷藏走廊,就連走廊下的老李都好像出現在陰影之外,於是那浮光掠影的影像與文字記錄組成了我對中華商場的印象,童年紀事與家屋日夢也構築了搖籃式的懷念。
Thumbnail
契機始於在光華商場新大樓聊到中華商場,開始看文本後便不斷地挖掘,不斷地在故事角落拾獲自己的記憶。 影集與小說、漫畫,大不同的是成年人的悲哀,揭開來傷痕累累、無奈卻帶有懷念的曾經;小時侯的模糊,成年後的了然於心,九十九樓與一樓其實沒什麼兩樣,世界是如此的悲傷也美麗。
Thumbnail
契機始於在光華商場新大樓聊到中華商場,開始看文本後便不斷地挖掘,不斷地在故事角落拾獲自己的記憶。 影集與小說、漫畫,大不同的是成年人的悲哀,揭開來傷痕累累、無奈卻帶有懷念的曾經;小時侯的模糊,成年後的了然於心,九十九樓與一樓其實沒什麼兩樣,世界是如此的悲傷也美麗。
Thumbnail
楊雅喆對全劇的核心定調是一句話: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那些不見了的人、事、物,正因為被你察覺它的不見,懷念它,才得以永遠存在。我想這句話不只在說情節,不只是「人物會消失,愛情會結束,連商場都會被拆掉」,它還暗示了整部劇的形式:影集版拿掉「現在」的時間線,只講「過去」,但是它仍然保留了「回憶」的質感。
Thumbnail
楊雅喆對全劇的核心定調是一句話: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那些不見了的人、事、物,正因為被你察覺它的不見,懷念它,才得以永遠存在。我想這句話不只在說情節,不只是「人物會消失,愛情會結束,連商場都會被拆掉」,它還暗示了整部劇的形式:影集版拿掉「現在」的時間線,只講「過去」,但是它仍然保留了「回憶」的質感。
Thumbnail
在看劇的過程中,筆者重讀了一次小說,並深刻體會到戲劇改編後與書中內容的差異,及想像力被視覺化限縮帶來的落差感。不過電視劇本身,也因為涉及更多社會議題,而有其獨到之處。整體而言,小說是內斂的,電視劇則是外放的、更加符合的大眾口味的。
Thumbnail
在看劇的過程中,筆者重讀了一次小說,並深刻體會到戲劇改編後與書中內容的差異,及想像力被視覺化限縮帶來的落差感。不過電視劇本身,也因為涉及更多社會議題,而有其獨到之處。整體而言,小說是內斂的,電視劇則是外放的、更加符合的大眾口味的。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的影視化會讓觀眾產生這種失落,或許有一部分也是想像真實化的結果,如果記憶中的東西並不全然真實,又要如何重現?當試圖重現記憶中的中華商場,是否同時也扼殺了原先存留於腦海中的美好想像?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的影視化會讓觀眾產生這種失落,或許有一部分也是想像真實化的結果,如果記憶中的東西並不全然真實,又要如何重現?當試圖重現記憶中的中華商場,是否同時也扼殺了原先存留於腦海中的美好想像?
Thumbnail
近期最受矚目的影視劇作品,大概就是楊雅喆導演改編自吳明益同名小說的《天橋上的魔術師》了。劇集完美復刻了80年代台北市中華商場的繁華舊貌,勾起了許多觀眾的兒時記憶。
Thumbnail
近期最受矚目的影視劇作品,大概就是楊雅喆導演改編自吳明益同名小說的《天橋上的魔術師》了。劇集完美復刻了80年代台北市中華商場的繁華舊貌,勾起了許多觀眾的兒時記憶。
Thumbnail
導演楊雅喆形容他們親手打造出的作品,是集體獻給作者的「讀後感想」,像那天橋橫向連接的兩端,九十九樓縱向撐起的夢想。而魔術師彷彿中華商場的魂魄,看盡無數悲歡離合,生離死別,也情牽無數黎明與夕陽,純真與滄桑,消失與存在。
Thumbnail
導演楊雅喆形容他們親手打造出的作品,是集體獻給作者的「讀後感想」,像那天橋橫向連接的兩端,九十九樓縱向撐起的夢想。而魔術師彷彿中華商場的魂魄,看盡無數悲歡離合,生離死別,也情牽無數黎明與夕陽,純真與滄桑,消失與存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