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公會堂的美麗與哀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新年度去聽的第一場講座是新竹生活美學館的〈公會堂的美麗與哀愁〉。

搭配展覽「翻轉公會堂,重生再出發」辦理的講座。這檔展覽介紹了新竹公會堂的建築使用脈絡還有幾幅以該建築為主角的水彩、油畫作品,並呈現新埔在地的產業與人文特色。聽講座之前看過一次,但卻是在聽完講座後才知道展覽是為了農曆年後、長達三年的建築修復工程的華麗轉身做暖身的小展覽,而和新埔的連結則是因應新竹生活美學館暫遷至新埔的規劃。展區中有一面牆讓觀眾留言寫下未來對該館的展覽期待,這類的意見收集調查多半也能反映觀眾對於展覽的「想像」和館舍對於自身定位的衝突。

raw-image

話說回來講座本身。
講者的李元璋老師對於新竹的歷史熟悉,曾以飲食的角度切入新竹文史探訪,撰寫《風城味兒》一書。

raw-image

李元璋老師先從公會堂的地理位置說起,若新竹城隍廟是新竹的建設圓心,公會堂就是新竹城的地理中心,原因是該地至各城門的距離相當。「竹塹城」指的是東西南北城門圈起的範圍,大約是現在新竹市四大路交錯羅列的地方,又稱「舊城」;而「竹塹」這個名字則是從原先住在此地的道卡斯族的「竹塹社」而來。明清時代的漢人移墾之後,將原居的平埔族們趕走,因應軍事守備需求將此地作為軍營,負責淡水廳城的守備,謂之武營。

raw-image

一直到日本時代,拆除原有不堪使用的軍營,由民間出資興建新竹公會堂,再加上市區規劃於新竹市區弄了幾個大大小小的公園,供民眾進行休閒活動,公會堂旁邊正好就有一個公園,挨著公會堂,除了建物可供各種演出,開闊的腹地也很適合舉辦活動。新竹畫家李澤藩曾以畫筆紀錄公會堂與公園綠地,新竹生活美學館的會議室中便有其中一幅局部圖。

raw-image

1920年代興建的新竹公會堂有著紅磚與精細雕刻和洋混合風格,屋頂有著特別的折角,立面綴有四條飾帶以及兩側鐘塔式立面的長廊都極具特色,然而在二戰期間遭受盟軍轟炸,1945年由國民政府接管後修復,這些特色就不復存在,在多次的增建後甚至連原本的樣子都看不到了。

武營頭、新竹公會堂這幾個名字對我來說太遙遠,我對這棟建築的印象也不是公會堂或是中山堂的樣子,而是在增建之後的社教館,社教館也在隸屬單位從教育部轉到文建會、再到文化部之後,改稱為新竹生活美學館。

raw-image
raw-image

在新竹公會堂百歲前夕,新竹生活美學館爭取到預算,準備拆除增建並修復原有的公會堂建築,這對新竹人來說是件重新認識在地歷史的一件好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嘛嘛吼mà-mà-háu
6會員
21內容數
偶爾看看展覽的快樂動漫迷碎碎念。
嘛嘛吼mà-mà-háu的其他內容
2023/07/19
六月底的時候去了一趟京阪,謝謝最罩的旅伴們。每次去日本會安排幾間美術館/博物館,真是沒想到這次會因為很莫名其妙的理由挑了這間 。
Thumbnail
2023/07/19
六月底的時候去了一趟京阪,謝謝最罩的旅伴們。每次去日本會安排幾間美術館/博物館,真是沒想到這次會因為很莫名其妙的理由挑了這間 。
Thumbnail
2023/02/18
去年11月開始到今年1月中上了一系列由火星童書地圖開的兒童圖書館培訓班的,心得拖拖拉拉地到現在才生出來。
Thumbnail
2023/02/18
去年11月開始到今年1月中上了一系列由火星童書地圖開的兒童圖書館培訓班的,心得拖拖拉拉地到現在才生出來。
Thumbnail
2021/05/27
(舊稿重貼,2021/05/27)最近因為疫情擴大,許多公立場館緊急休館,連學校也改為不到校上課。 自從上次進博物館、美術館不過是一個多月前的事,現在看當初的照片記錄,有種隔世的恍惚感。
Thumbnail
2021/05/27
(舊稿重貼,2021/05/27)最近因為疫情擴大,許多公立場館緊急休館,連學校也改為不到校上課。 自從上次進博物館、美術館不過是一個多月前的事,現在看當初的照片記錄,有種隔世的恍惚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很早之前就聽說竹北有一個新瓦屋園區,但是一直沒去看,聽說那裡有書店,有餐廳,有農田,甚至還有電影院?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不僅引起我強大的好奇心,終於在今年年初,跟一家人來到了新瓦屋走走,才發現這竹北大廈中的瑰寶地,原來這麼多元有趣。
Thumbnail
很早之前就聽說竹北有一個新瓦屋園區,但是一直沒去看,聽說那裡有書店,有餐廳,有農田,甚至還有電影院?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不僅引起我強大的好奇心,終於在今年年初,跟一家人來到了新瓦屋走走,才發現這竹北大廈中的瑰寶地,原來這麼多元有趣。
Thumbnail
新竹生活美學館正式重啟!位於新竹新舊城區交接處的生活美學館,前身為新竹公會堂,從日治時期至今,在新竹佇立了百年,不只是新竹人一直以來相當重要的藝文空間,更是都市紋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2019年起,三年來歷經來自各方的合作與努力,不只是建築本身的修復,內部的空間也重新規劃調整,只為重現這棟百年建
Thumbnail
新竹生活美學館正式重啟!位於新竹新舊城區交接處的生活美學館,前身為新竹公會堂,從日治時期至今,在新竹佇立了百年,不只是新竹人一直以來相當重要的藝文空間,更是都市紋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2019年起,三年來歷經來自各方的合作與努力,不只是建築本身的修復,內部的空間也重新規劃調整,只為重現這棟百年建
Thumbnail
台北市中山堂這棟建築物從台北公會堂為台灣第一個會展建築開始,見證中華民國的近代政治史歷史之所。走入這一座與台灣國運近代史密切相關建築物,有種時光逆流感覺。從嚴謹政治場所到現在成為一座藝術場館更能感受時代落差與轉變。這裡是台北人的藝術場域、也是美食天堂、更是台北人休憩場域之多重複合場地。 台北市中山堂
Thumbnail
台北市中山堂這棟建築物從台北公會堂為台灣第一個會展建築開始,見證中華民國的近代政治史歷史之所。走入這一座與台灣國運近代史密切相關建築物,有種時光逆流感覺。從嚴謹政治場所到現在成為一座藝術場館更能感受時代落差與轉變。這裡是台北人的藝術場域、也是美食天堂、更是台北人休憩場域之多重複合場地。 台北市中山堂
Thumbnail
輕鬆遊新竹新埔3街6巷9宗祠
Thumbnail
輕鬆遊新竹新埔3街6巷9宗祠
Thumbnail
台灣各地都有許多教堂,教堂存在為人們提供宗教信仰、撫慰心靈、生活交流、醫藥治病等多重功能。教堂旅遊更是來到許多歐美國家必遊之地。台灣科技重鎮新竹市北大教座堂是天主教新竹教區的重要活動中心,也是新竹當地著名建築地標。 新竹市北大教堂相關資訊:: 地址: 新竹市東區北大路、中正路交叉口 電話: 備註:
Thumbnail
台灣各地都有許多教堂,教堂存在為人們提供宗教信仰、撫慰心靈、生活交流、醫藥治病等多重功能。教堂旅遊更是來到許多歐美國家必遊之地。台灣科技重鎮新竹市北大教座堂是天主教新竹教區的重要活動中心,也是新竹當地著名建築地標。 新竹市北大教堂相關資訊:: 地址: 新竹市東區北大路、中正路交叉口 電話: 備註:
Thumbnail
11月秋末,我們要帶你回到94年前——1927年11月27日,新竹記者黃旺成日記提到那天「忽晴、忽雨」;彷彿為夜晚將發生的「新竹騷擾事件」作序。
Thumbnail
11月秋末,我們要帶你回到94年前——1927年11月27日,新竹記者黃旺成日記提到那天「忽晴、忽雨」;彷彿為夜晚將發生的「新竹騷擾事件」作序。
Thumbnail
新竹公會堂自 1917 年歷經考察規劃、籌款、設計,於 1920 年 11 月開工,1921 年落成,1922 年正式啟用,1926 年後改為官方經營。在此之前僅有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文人雅士會在私人宅院舉辦詩畫聚會,一般民眾往往不得其門而入。
Thumbnail
新竹公會堂自 1917 年歷經考察規劃、籌款、設計,於 1920 年 11 月開工,1921 年落成,1922 年正式啟用,1926 年後改為官方經營。在此之前僅有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文人雅士會在私人宅院舉辦詩畫聚會,一般民眾往往不得其門而入。
Thumbnail
新竹公會堂興建於日治時期 1921(大正 10)年,是日本人統治臺灣後,在政治經濟趨於穩定後第一批在各地民間興建的正式集會場所,為當時新竹街民眾重要的集會空間。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歷經了不同機關入駐辦公,現今為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所在地。能在人口稠密、寸土寸金的新竹市區中,留下這棟百年建築並不容易。
Thumbnail
新竹公會堂興建於日治時期 1921(大正 10)年,是日本人統治臺灣後,在政治經濟趨於穩定後第一批在各地民間興建的正式集會場所,為當時新竹街民眾重要的集會空間。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歷經了不同機關入駐辦公,現今為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所在地。能在人口稠密、寸土寸金的新竹市區中,留下這棟百年建築並不容易。
Thumbnail
36 Plan – 14 (歷史 08) 位在新竹公園西側的謎樣孔廟,讓人完全摸不著頭緒。新竹公園可說是日治時期的產物,建築物皆為歐化日風,唯獨出現一幢孔廟格格不入。而細究其歷史,才了解到新竹孔廟的坎坷身世,讓人忍不住為此闢一主題來說說這段來龍去脈。
Thumbnail
36 Plan – 14 (歷史 08) 位在新竹公園西側的謎樣孔廟,讓人完全摸不著頭緒。新竹公園可說是日治時期的產物,建築物皆為歐化日風,唯獨出現一幢孔廟格格不入。而細究其歷史,才了解到新竹孔廟的坎坷身世,讓人忍不住為此闢一主題來說說這段來龍去脈。
Thumbnail
(舊稿重放2019/01/19) 新年度去聽的第一場講座是新竹生活美學館的〈公會堂的美麗與哀愁〉。 搭配展覽「翻轉公會堂,重生再出發」辦理的講座。
Thumbnail
(舊稿重放2019/01/19) 新年度去聽的第一場講座是新竹生活美學館的〈公會堂的美麗與哀愁〉。 搭配展覽「翻轉公會堂,重生再出發」辦理的講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